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分析
1
作者 武杨楠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分析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路堤变形,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采用土工格室上部加筋对路堤顶面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上部和中部加筋对路堤水平位移的控... 为分析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路堤变形,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采用土工格室上部加筋对路堤顶面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上部和中部加筋对路堤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相近,因此确定上部加筋为最佳施工方案。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得出路堤变形实测值与计算值相近,说明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确定最佳加筋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加筋处治 沉降 水平位移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对山区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2
作者 杨卉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为探究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地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实践,构建数据模型并分析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结果显示,随固结时间增加,高填方路堤沉降速率逐渐降低,其中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两年内道路沉降量就会达到沉降总量的大约70%,且此... 为探究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地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实践,构建数据模型并分析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结果显示,随固结时间增加,高填方路堤沉降速率逐渐降低,其中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两年内道路沉降量就会达到沉降总量的大约70%,且此时路面沉降速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在高填方路堤上部路基结构设置3层土工格栅后,路堤总体沉降有所降低,但幅度并不明显,沉降减少量仅占沉降总量的5%左右;路面不均匀沉降得到一定缓解,其原因在于土工格栅具有较高强度水平,有效缓解了路基整体沉降,最终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幅度减小,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沉降 高填方路堤 土工格栅 数值模拟 山区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鹏 杨龙伟 +2 位作者 李永勤 李小兵 赵冬 《地基处理》 2024年第S01期95-102,110,共9页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根据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对抗滑桩支挡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可知,滑坡滑面主要在岩土界面处,滑面形态呈折线状;通过开挖台阶、设置宽平台和抗滑桩支挡可有效抑制路堤边坡变形,同时应加强排水;在抗滑桩支挡作用下,高填方路堤边坡潜在滑动面表现为由深层向浅层的演化破坏;滑动面以上桩身应力逐渐减小,在滑面处形成“三角状”高应力区,滑动面以下桩−土接触段桩身应力主要集中在桩前;桩身主要受弯段在潜在滑面以下;桩身主要受推力部位在滑面以上桩长1/5~1/3处,而主要抗力部位在滑面以下桩前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边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数值分析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筋条件对高填方路堤变形控制效果数值分析
4
作者 陈建 刘泽 +2 位作者 童乐 曹峥 李梦竹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依托于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工程,基于半路堤缩尺模型试验建立了高填方路堤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筋材类型、筋材长度、加筋层数,对高填方路堤坡顶竖向位移、坡面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加筋条件下高填方路堤水平位移... 依托于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工程,基于半路堤缩尺模型试验建立了高填方路堤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筋材类型、筋材长度、加筋层数,对高填方路堤坡顶竖向位移、坡面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加筋条件下高填方路堤水平位移沿坡面均呈“鼓肚”状分布,最大值均出现在2/3坡高处;筋材类型对高填方路堤变形有较大影响;筋材长度对高填方路堤顶部中心线处的竖向位移影响较为显著;土工格室半铺时增加加筋层数会加剧高填方路堤不均匀沉降,7层土工格室满铺是控制高填方路堤坡面水平位移的最优方案。该成果为类似高填方黄土路堤加筋处治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加筋 变形控制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填方路堤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庄前兵 高飞 +3 位作者 梁伟君 王继伟 陈群 蒋再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4期200-205,I0014,共7页
与一般路基相比,高填方路基具有填方高度大、较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施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山区公路经过地势低洼地区路段时,往往采用高填方路堤形式.然而,高填方路堤会出现严重的沉... 与一般路基相比,高填方路基具有填方高度大、较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施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山区公路经过地势低洼地区路段时,往往采用高填方路堤形式.然而,高填方路堤会出现严重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不稳定,特别是在黄土地区.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对其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公路施工 影响因素 现场监测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堤强夯施工效果分析
6
作者 徐倩茹 《四川水泥》 2024年第8期213-215,共3页
为有效提升高填方路堤强夯施工效果,保证路基整体施工质量,针对某山区公路工程的高填方路段路基的填筑强夯施工方案,施工前借助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试验段和施工完成后的现场进行了实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分析表明:强夯过程... 为有效提升高填方路堤强夯施工效果,保证路基整体施工质量,针对某山区公路工程的高填方路段路基的填筑强夯施工方案,施工前借助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试验段和施工完成后的现场进行了实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分析表明:强夯过程中,夯锤夯击土体形成较大冲击荷载,土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被挤密、压实,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松铺厚度4.5m条件下试验路段压实效果较差,上层土体夯击时,夯点应交错布置,将上层夯点布设于下层夯棱处,从而有效提升夯击均匀度,防止出现夯棱密实度不足现象;当夯击能为4000kN·m时,其夯击影响深度可达7.4m,夯点布设间距不得超过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高填方路堤 强夯施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对公路陡坡高填方路堤滑坡影响的分析
7
作者 刘彬 李声虎 邵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文章聚焦地下水对公路陡坡高填方路堤滑坡的影响,分析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高填方路堤滑坡的诱发机理和发展过程,以及滑坡前后土体力学性质和参数的变化。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室内试验成果、稳定性评估与参数反演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揭示... 文章聚焦地下水对公路陡坡高填方路堤滑坡的影响,分析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高填方路堤滑坡的诱发机理和发展过程,以及滑坡前后土体力学性质和参数的变化。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室内试验成果、稳定性评估与参数反演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揭示了地下水对路堤滑坡前后土体的影响规律,以及滑坡后路堤内部的变形特征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合理考量地下水作用及其渗透压力对路堤稳定性评估结果的安全系数具有积极影响;地下水对土体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使其物理力学性质趋于恶化,并且对其黏聚力的影响大于内摩擦角,而对土体原有结构基本无破坏;滑坡后滑面(带)内黏土的残余黏聚力损失较大,而残余内摩擦角的损失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高填方路堤 室内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堤的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刘超 《四川水泥》 2024年第8期210-212,共3页
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是确保市政道路安全运营的关键。结合某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堤变形情况,分析路堤的基本特征,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高填方路堤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初始设计路堤稳定性完全符合标准要求,路堤... 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是确保市政道路安全运营的关键。结合某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堤变形情况,分析路堤的基本特征,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高填方路堤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初始设计路堤稳定性完全符合标准要求,路堤整体稳定性较高,边坡较为安全;路堤填料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边坡稳定性显著下降,安全系数较低,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边坡滑坡风险。建议对现状路堤实施加固处理,并优化防排水系统,同时在路堤边坡治理期间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高填方路堤 基本特征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填方路堤沉降监测分析
9
作者 武美辰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9期33-34,101,共3页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黄土高填方路堤施工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监测法对路堤沉降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资料制定路堤施工方案;为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段,布置测点对地基、路堤各部位沉降进行现场监测。...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黄土高填方路堤施工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监测法对路堤沉降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资料制定路堤施工方案;为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段,布置测点对地基、路堤各部位沉降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工后路堤中层沉降变形相对较大,下层和上层填土沉降量相对较小:路堤顶面沉降在监测初期较大,而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地基沉降占路堤总沉降的比例较小,说明该施工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沉降 分层沉降 工后沉降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项目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要点
10
作者 李明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6期66-68,共3页
高填方路堤填筑高度较大,施工及运营期间势必会产生沉降变形,严重影响路堤安全性、稳定性,积极开展路堤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路堤沉降变形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路堤施工质量,保证道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根据以... 高填方路堤填筑高度较大,施工及运营期间势必会产生沉降变形,严重影响路堤安全性、稳定性,积极开展路堤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路堤沉降变形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路堤施工质量,保证道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根据以往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实践经验,详细探究了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方案,论述了高填方路堤监测等级划分标准、监测周期及各阶段监测要求,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高填方路堤监测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监测精度、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值确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稳定性监测方案 监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强风化软岩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7
11
作者 刘新喜 夏元友 +2 位作者 蔡俊杰 宁齐元 陈向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5-1709,共5页
降雨入渗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环境因素。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填土边坡时,填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路堤土的渗透性和强度。利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入渗时高填方路堤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 降雨入渗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环境因素。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填土边坡时,填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路堤土的渗透性和强度。利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入渗时高填方路堤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并考虑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探讨降雨强度、持时和压实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压实度不能低于90%;当暴雨强度为200 mm/d时,边坡就会失稳。其成果将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防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高填方路堤 非饱和土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萌成 黄晓明 陶向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0,59,共6页
为了揭示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应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沿桥台纵向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对回填材料进行了相关参数的沉降敏感性分析。高等级公路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实际... 为了揭示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应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沿桥台纵向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对回填材料进行了相关参数的沉降敏感性分析。高等级公路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实际工况下路堤沉降的变化规律,可合理预测高填土路堤实际变形特征,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容重、施工间歇期是影响近桥台处路堤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建议回填设计中应通过综合提高回填材料力学性能与改善施工方法的手段来达到减轻桥台后跳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 有限元分析 工后沉降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条分法在贴坡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志斌 李亮 +1 位作者 杨小礼 邹金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得出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并测定了其相应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层状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斜坡地基上高填方破坏面为折线时的极限平衡水...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得出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并测定了其相应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层状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斜坡地基上高填方破坏面为折线时的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并推导了计算其安全系数和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利用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分析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稳定性不仅简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 足尺模型试验 极限平衡水平条分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贾亮 贺世开 +1 位作者 朱彦鹏 郭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9,25,共6页
为探讨高填方路堤在自重应力和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工后沉降,在兰永一级公路某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工后沉降现场监测,分别在行车道和路肩位置布置单点沉降计,监测了工后沉降变化情况,分析了高填方路堤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填方路基... 为探讨高填方路堤在自重应力和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工后沉降,在兰永一级公路某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工后沉降现场监测,分别在行车道和路肩位置布置单点沉降计,监测了工后沉降变化情况,分析了高填方路堤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填方路基工后沉降原位监测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路肩位置沉降大于行车道位置沉降;路基沉降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高填方路堤填筑结束1 a后沉降趋于稳定;汽车荷载作用下路堤沉降不会出现较大的增长趋势;对数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高填方路基的工后沉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工后沉降 试验研究 高填方路堤
原文传递
高填方路堤粘弹性参数反演与工后沉降预测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吕庆 尚岳全 +1 位作者 陈允法 侯利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31-1235,共5页
路面的工后沉降问题是高填方路堤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用广义Kelvin模型来表征填筑体的本构关系,在现场沉降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三维有限元正交数值试验、回归分析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计算模型的材料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填方... 路面的工后沉降问题是高填方路堤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用广义Kelvin模型来表征填筑体的本构关系,在现场沉降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三维有限元正交数值试验、回归分析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计算模型的材料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作出预测,得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并和实际监测结果比较一致。本文的方法可为今后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高填方路堤 参数反演 蠕变 三维有限元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坦地基上山区高填方路堤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涛 郭院成 谢春庆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共5页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针对山区高路堤的基本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平坦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填方高度、软弱地基厚度、填筑速率、压实度下山区高路堤的弹塑性固结问...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针对山区高路堤的基本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平坦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填方高度、软弱地基厚度、填筑速率、压实度下山区高路堤的弹塑性固结问题,得出山区高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的规律.利用此规律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山区高路堤的变形与破坏形态,有效地指导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山区高填方路堤 变形 稳定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地基高填方路堤模型试验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炼恒 王志斌 +2 位作者 李亮 但汉成 刘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3期488-491,共4页
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室内试验试验模型槽和斜坡地基边界效应的FLAC3D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极限承载力作用下斜坡地基高填方路堤变形至破坏的过程模拟,分析了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承受极限承载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的物... 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室内试验试验模型槽和斜坡地基边界效应的FLAC3D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极限承载力作用下斜坡地基高填方路堤变形至破坏的过程模拟,分析了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承受极限承载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的物理力学行为,较为准确地预测了极限承载力作用下室内模型的典型破坏面形态与位置,能为充分认识斜坡地基上高填路堤的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提供有益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斜坡地基 高填方路堤 大型室内模型试验 极限承载力 失稳形态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新华 樊旭 +1 位作者 蒋楚生 李庆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研究目的:新建的攀枝花南站车站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6 m,出于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经济考虑,该处的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填料拟采用路堑开挖的昔格达层土,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昔格达土工程性质极差,... 研究目的:新建的攀枝花南站车站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6 m,出于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经济考虑,该处的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填料拟采用路堑开挖的昔格达层土,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昔格达土工程性质极差,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本文以成昆线攀枝花南站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基工程为依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规律,从而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昔格达地层为极软岩,产状平缓,具有水稳性差、透水性弱的特性;(2)在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排水措施的情况下,昔格达土可作为路堤填料使用;(3)昔格达层高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最大变形位置发生在填筑体高度的1/2h~1/3h处;(4)昔格达层路堤和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量都随填方高度的增长而增长,路基的最终工后沉降量为4.2 cm,最大沉降速率为3.99 cm/a,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5)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西南山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层 高填方路堤 分层填筑 数值模拟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强夯效果的现场检测及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平 乐金朝 +1 位作者 刘忠玉 马清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达到了310m.s-1,重型动力触探结果表明试验段达到中密程度,灌水法测得的固体体积率都达到了83%以上,上述检测结果说明强夯的加固效果比较理想。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夯锤简化为刚性体,通过施加竖向初速度的方式模拟了强夯作用,结合雷达测试结果,认为夯沉量20mm可作为强夯的有效加固范围,最后模拟了存在涵洞结构物的路堤的强夯作用,指出涵洞上方路堤厚度必须达到8m以上,才能保证强夯安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高填方路堤 现场检测 有效加固范围 涵洞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观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忠居 曹文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为32.5cm;填土完成后6个月,路堤沉降趋于稳定,沉降分别为59.5cm和47.8cm;工后沉降占沉降的比例分别为25%和32%.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软弱土体向外挤出,最大位移发生在地表以下2~4m处,为22.4cm.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数值上有所差异,但规律一致且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 软弱地基 现场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