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1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研究
1
作者 左娟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2-55,共4页
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的英文音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在进行英译音译时应遵循的规范。首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音译的价值与原则,明确加强音译规范性的要求。其次介绍常见的文... 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的英文音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在进行英译音译时应遵循的规范。首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音译的价值与原则,明确加强音译规范性的要求。其次介绍常见的文本英译音译的类型,涵盖人名、地名、官职典章制度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的专有名词等。最后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文本的英文翻译实践,归纳音译所应遵循的标准,以增强文本翻译的规范性和精确度,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音译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切实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本英译 音译规范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人名音译语音偏差原因探究
2
作者 朱诗婷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数量激增,其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中对英语... 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数量激增,其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中对英语人名的翻译,以英、汉语的语音体系及社会、历史因素为基础,对音译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差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人名音译不仅受到英、汉语语音体系在辅音、元音及音节层面的不对等的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制于包括方言介入、语义干扰、主观误读在内的社会、文化等外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语言学 语音学 音译 外国人名音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音译研究综述
3
作者 李卓 王志娟 赵小兵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共17页
机器音译是基于语音相似性自动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是机器翻译的一个子任务,侧重于语音信息的翻译。音译后可知道源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发音,使不熟悉源语言的人更容易理解该语言,有益于消除语言和拼写障碍。机... 机器音译是基于语音相似性自动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是机器翻译的一个子任务,侧重于语音信息的翻译。音译后可知道源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发音,使不熟悉源语言的人更容易理解该语言,有益于消除语言和拼写障碍。机器音译在多语言文本处理、语料库对齐、信息抽取等自然语言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目前机器音译任务中存在的挑战,对主要的音译方法进行了剖析、分类和整理,对音译数据集进行了罗列汇总,并列出了常用的音译效果评价指标,最后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音译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该文旨在为进入该领域的新人提供快速的入门指南,或供其他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 综述 语料库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音译与方言
4
作者 刘丹青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1,共11页
本文从汉语的音节显赫特征、汉字的特点和共同语的权威几个方面探讨汉语的方言差异对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影响。音节显赫使得汉语及各方言都只能用自己的库藏音节来音译,放大了方言音译之间的差异。汉字具有超时空性,不同时代和不同方言的... 本文从汉语的音节显赫特征、汉字的特点和共同语的权威几个方面探讨汉语的方言差异对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影响。音节显赫使得汉语及各方言都只能用自己的库藏音节来音译,放大了方言音译之间的差异。汉字具有超时空性,不同时代和不同方言的汉字读音存在基于同源关系的对应规律。汉字译名因此有了超越具体音值的跨时代跨方言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便于中文社团内的交流,共同语的权威性强化了这种一致性。同时,方言差异也可能会放大译名方言音值的差异,有时带来语音保真度的显著降低。据此,论文对汉语译名策略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在保证译名一致性的同时提高译名的音值保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 方言 音节显赫 汉字 超时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阈下的汉藏语言接触——以唐代汉藏音译语词为例
5
作者 朗杰扎西 索朗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M0003,M0004,共12页
语言接触是常见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汉藏音译语词的产生是汉藏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影响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密切接触的直接结果,亦是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 语言接触是常见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汉藏音译语词的产生是汉藏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影响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密切接触的直接结果,亦是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其时代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标音精细,亟待整理研究。从唐代汉藏对译语词的音译特点可以归纳、整理出汉藏两种语言的历史特征,对汉藏语音史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些数目庞大的音译语词也是深入挖掘、整理和探究汉藏民族和谐共处、彼此影响的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历史证据和活化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更多可靠的基础研究材料和新的论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汉藏语言接触 音译语词 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手专有名词音译理据的认知语法析解
6
作者 魏宏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与其他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不同,二手专有名词只能音译。文章以认知语法的象征观为理论框架,通过阐释二手专有名词在音位极和语义极层面的语法配价关系,解析二手专有名词适用音译原则的认知动因。研究发现:(1)二手专有名词的语言特征是... 与其他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不同,二手专有名词只能音译。文章以认知语法的象征观为理论框架,通过阐释二手专有名词在音位极和语义极层面的语法配价关系,解析二手专有名词适用音译原则的认知动因。研究发现:(1)二手专有名词的语言特征是词性混搭和语义混搭;(2)在音义象征关系中,二手专有名词缺失一个整合和两个合成核心环节,致使语义消减的同时凸显语音;(3)汉语和外来语的表意和表音冲突是二手专有名词音译的深层根源。研究表明,音义象征观能够对二手专有名词的音译提供较为合理的认知动因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手专有名词 音译 混搭 认知语法 象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玄奘传》中的音译型佛教术语考释举隅
7
作者 崔焱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7,142,共9页
回鹘文《玄奘传》对于研究中古时期回鹘佛教文献语言的面貌有很大的价值。以汉文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底本,与回鹘文译文相对照,从翻译方法的角度,遴选出一些音译型佛教术语,尝试分析这些术语的汉语原文、回鹘文拉丁字母转写... 回鹘文《玄奘传》对于研究中古时期回鹘佛教文献语言的面貌有很大的价值。以汉文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底本,与回鹘文译文相对照,从翻译方法的角度,遴选出一些音译型佛教术语,尝试分析这些术语的汉语原文、回鹘文拉丁字母转写、词源、释义及语音对应情况,借助这些语料尝试分析回鹘语梵语借词的对音规律。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看,音译型佛教术语是回鹘与周围各民族以语言为载体进行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是回鹘多元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玄奘传 音译型佛教术语 梵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与民族交往关系
8
作者 吉日嘎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这些民族与汉族交往,在汉文古籍中留下了以汉字音写的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他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保护并且得以传播。以汉语音译其他民族的语言,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增进理解和尊重,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其他民族的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内容为切入点,分析音译学之中以非汉族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的重要性,及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汉语 音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译汉字的选择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丽华 刘祥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音译不仅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而且可以是语言修辞中常用、有效的手段。由于汉字同音字占优势,音译过程中汉字选择具有灵活性。音译词有赏心悦目、诙谐幽默、时尚洋气等修辞功能。纯音译词和谐音译词各具不同的修辞功能和修辞效果。
关键词 音译 音译 汉字选择 修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藏人名用字音译规则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从军 豆格才让 刘汇丹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76,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藏文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政府主办的报刊、杂志也逐渐有了网络版,大量的汉文材料被翻译成藏文。翻译者在音译汉文人名用字时,未能遵从统一的音译规范,导致同一人名存在多种音译形式。该文统计了五家藏文网站,发现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藏文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政府主办的报刊、杂志也逐渐有了网络版,大量的汉文材料被翻译成藏文。翻译者在音译汉文人名用字时,未能遵从统一的音译规范,导致同一人名存在多种音译形式。该文统计了五家藏文网站,发现一些公众人物的人名用字音译形式比较混乱,不但影响信息交流,而且不利于藏文自然语言处理。该文详细分析了音译混乱的原因,提出在汉—藏人名用字音译时,需要制定一一对应的音译原则;同时注重原则实践的可行性和一致性。翻译者在音译汉—藏人名用字时必须严格遵从音译原则;推行音译原则还需要依靠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人名 人名音译 音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机器音译系统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恩婷 段湘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294,共8页
针对机器音译的两种主要方法——传统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和目前流行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分别使用两种典型系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取得的音译质量在评测指标上相当,但在具体音译结果上... 针对机器音译的两种主要方法——传统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和目前流行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分别使用两种典型系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取得的音译质量在评测指标上相当,但在具体音译结果上各系统间呈现不一致的输出。使用系统融合的方法来实现各系统间的优势互补。实验结果显示,系统融合的方法显著优于单系统的音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音译 音译对齐 统计方法 深度神经网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物名词音译的消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文干 郑亚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140-143,共4页
考古学涉及大量独特的古代文物,是中外语言词汇空缺现象最显著的领域之一。词汇空缺给国际考古学的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音译作为古文物名词翻译中克服词汇空缺矛盾的一种重要对策和方法在考古学翻译中广泛使用。然而考古学文物... 考古学涉及大量独特的古代文物,是中外语言词汇空缺现象最显著的领域之一。词汇空缺给国际考古学的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音译作为古文物名词翻译中克服词汇空缺矛盾的一种重要对策和方法在考古学翻译中广泛使用。然而考古学文物名词翻译中音译法的使用尚缺乏充分的论证。模因论的出现为音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同时也带来了古文物名词音译法的消解。古文物音译词模因的先天不足、宿主薄弱、实体稀少、形态怪异和内涵缺失最终导致这些音译词在目的语文化中生命力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物名词 音译 模因论 音译词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13
作者 刘博佳 徐金安 +1 位作者 陈钰枫 张玉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解决仅采用基于语音或基于字形的音译方法造成的误差过大问题,以汉英音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与规则的理论思想,提出融合基于语音和字形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设计了4个实验,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 为了解决仅采用基于语音或基于字形的音译方法造成的误差过大问题,以汉英音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与规则的理论思想,提出融合基于语音和字形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设计了4个实验,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机器音译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音译 对齐 N-GRAM模型 基于语音的音译方法 基于字形的音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外来语的音译琐谈 被引量:5
14
作者 耿智 《中国科技翻译》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英语外来语 音译外来语 音译外来词 汉语词汇 科学技术 琐谈 外来词语 钱钟书 译词 爱克米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音译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 尹小荣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66-70,共5页
汉语外来词的翻译采取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音译与意译。由于汉语构词时却往往带有一种抗拒音译的倾向,因此汉语中外来词的翻译经历了由音译到意译的过程,但近几年来,音译外来词的数量却与日俱增。文章试图分析抗拒音译的倾向产生的原因以... 汉语外来词的翻译采取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音译与意译。由于汉语构词时却往往带有一种抗拒音译的倾向,因此汉语中外来词的翻译经历了由音译到意译的过程,但近几年来,音译外来词的数量却与日俱增。文章试图分析抗拒音译的倾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导致近几年来音译词增多的社会及语言因素,提出汉语中外来词的音译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即抗拒与发展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词 音译 音译抗拒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藏音译规则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锋 龙从军 安波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4-41,共8页
汉—藏音译在汉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翻译为藏文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汉—藏音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当前汉—藏音译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条汉—... 汉—藏音译在汉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翻译为藏文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汉—藏音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当前汉—藏音译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条汉—藏音译的原则,并实现了汉—藏人名/地名自动音译系统,通过浏览器和微信小程序对外提供汉—藏音译的查询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音译 音译规范 汉语拼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模型的汉语和越南语的人名音译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文明 刘连芳 +1 位作者 黄家裕 温家凯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利用概率模型训练、学习得到基于字形的汉越音译知识,实现汉语和越南语的人名音译。音译方法简单有效,在汉译越上效果尤为显著,准确率达到97.41%。
关键词 汉越人名翻译 音译 概率模型 音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伟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本文分析了一些网络音译新词的构词特点及其语用理据,通过对这些网络音译新词的解读,讨论了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 网络音译新词 "粉丝" 谐趣音译 语言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语语音角度看音译
19
作者 彭清 吴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4-96,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国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外来词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因为在音译过程中,纯音译方法存在问题,所以音译应遵循约定俗成、音义结合等原则。
关键词 音译方法 音译存在问题 音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美学角度探析品牌商标的音译、意译与音意皆译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丹蔚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23-424,共2页
审美过程是人的知、情、意的感知过程。心理美学研究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美感的产生及积累需要经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飞跃,才能走向永恒。商标的翻译是一种文化实践行为,浓缩与折射某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商标翻译如何通过品... 审美过程是人的知、情、意的感知过程。心理美学研究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美感的产生及积累需要经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飞跃,才能走向永恒。商标的翻译是一种文化实践行为,浓缩与折射某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商标翻译如何通过品名去传递美感、积攒价值呢,本文将结合商标常用翻译方法为你展开分析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美学 品牌商标 音译 意译 音译皆译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