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自我革命的基因生成与制度建构: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阐释
1
作者 邓蓉敬 陈宏彩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遵循了“革命”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是价值管理、组织变革、行动再造三个因素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结果,也是实践和制度相互转化的结果。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从新的视角出发,建立党的自我革命的阐释性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遵循了“革命”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是价值管理、组织变革、行动再造三个因素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结果,也是实践和制度相互转化的结果。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从新的视角出发,建立党的自我革命的阐释性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进行梳理和反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自我革命中形成的原创性、初始性制度安排和实践经验,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奠基意义和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基因 民主主义革命 分析框架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河治理
2
作者 梁家贵 杨雨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河治理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造成淮河水患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再考察,厘清了淮域灾害频发的历史根源;由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治理尝试与局限性的探究,得知中国共产党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河治理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造成淮河水患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再考察,厘清了淮域灾害频发的历史根源;由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治理尝试与局限性的探究,得知中国共产党着手治理淮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河治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取得显著成效,并为新中国大规模治理淮河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 淮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文献资料运用——庆祝《苏区研究》创刊十周年
3
作者 张皓 王欣怡 《苏区研究》 2025年第1期12-33,共22页
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中共党史的意义指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 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中共党史的意义指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学史 文献资料 苏区研究 重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档案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展脉络
4
作者 梁斌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在系统梳理红色档案的基础上,考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直至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的完整历史脉络。分析了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大革命失败后理论的系统化、抗日战争时期... 在系统梳理红色档案的基础上,考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直至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的完整历史脉络。分析了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大革命失败后理论的系统化、抗日战争时期理论的成熟与丰富等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同时,还探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大指导作用,揭示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远见卓识和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发展脉络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工作——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语境的考察
5
作者 吴汉全 胡幼刚 《唐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工作乃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建立农村新型社会秩序的重大努力,直接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语境来考察,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工作,不仅在事实上推动了新民主主义... 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工作乃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建立农村新型社会秩序的重大努力,直接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语境来考察,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工作,不仅在事实上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在实践中锻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同时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积极性;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革命”意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亦表征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社会工作 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发与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历程的一个侧面
6
作者 赵梦瑶 曲伟杰 《党史博采》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头发,虽然只是普通的人体皮肤组织的一部分,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头发却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习俗甚至是政治内涵,这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哪怕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头发有关的故事也很多,非常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一番。
关键词 政治内涵 头发 人体皮肤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艰辛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法规的历史建构与现实启示
7
作者 牛玉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党的领导法规在“1+4”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便踏上了探索和实践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的道路。回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历经了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 党的领导法规在“1+4”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便踏上了探索和实践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的道路。回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历经了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曲折发展,以及全面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健全完善,这三个阶段共同勾勒出其发展的清晰脉络。这一时期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展现出若干核心特征。从属性维度审视,它彰显了高度的政治性,紧密围绕党的政治纲领与目标展开。从内容层面剖析,它呈现出广泛的涵盖性,涉及党的领导方式、体制、内容等多个方面。从价值取向角度考量,它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原则。系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能够为新时代推动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启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重在落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法规制度执行力;抓住“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法规 党内法规 党的领导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命型赋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赋能理念与实践
8
作者 邓万春 胡诺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0,共8页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赋能是将赋能与革命使命相结合的使命型赋能,赋能与革命使命不可相互化约。赋能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意识、知识与技能、组织化等方面权能的提升,革命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要达成的社会革命目标。通过...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赋能是将赋能与革命使命相结合的使命型赋能,赋能与革命使命不可相互化约。赋能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意识、知识与技能、组织化等方面权能的提升,革命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要达成的社会革命目标。通过赋能提升农民权能既是目的,又是达成革命使命的手段。使命型赋能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特质决定的,它一方面避免了将革命使命口号化、空头化,另一方面避免了赋能的去政治化。对中国共产党使命型赋能的研究回应了学术史上关于农民赋能的化约论与二元对立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使命型赋能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使命型赋能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命型赋能 中国共产 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南阳地方党组织的历史沿革及启示
9
作者 岳红伟 王柏林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第一个党小组的建立,到中共南阳特委的建立,再到南阳解放后建立中共南阳地委,中共南阳地方党组织经历了从创立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本文旨在探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第一个党小组的建立,到中共南阳特委的建立,再到南阳解放后建立中共南阳地委,中共南阳地方党组织经历了从创立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本文旨在探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南阳地方党组织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建设情况及特点,总结经验教训,为新时代中共南阳党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南阳 地方党组织 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婚姻伦理建设研究
10
作者 李桂梅 周雯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 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婚姻道德关系的革新与进步,建立起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婚姻伦理运用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即确立并推行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根据革命情势对婚姻伦理建设的方针措施作出灵活调整,以强化新民主主义婚姻伦理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婚姻伦理建设在新旧交替、复杂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呈现出人文性与政治性相糅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 婚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11
作者 何明 汪敬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 学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总结“是什么”,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文献的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时代课题的历史性回应,同时也能给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启示。研究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视,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塑造,二是在特定时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认识发挥着思想基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革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当代价值
12
作者 刘艳房 王金友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毛泽东虽没有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过程中,对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探索与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缘起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中,产生于近代中国仁人志... 毛泽东虽没有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过程中,对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探索与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缘起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中,产生于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求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历史经验中,证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探索中。这一思想始终着眼于“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自信何以可能、何以必须、何以可为的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明确了清晰的目标路径与理论遵循、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多维探析
13
作者 亓慧坤 王淼 《南方论刊》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从理论逻辑看,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阐释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经历了党的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探索、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从理论逻辑看,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阐释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经历了党的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时期实现转折、全民族抗战时期彻底清算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总结经验的历史进程;从现实启示的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党的自身建设推进伟大自我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动因、举措及影响
14
作者 哈战荣 张莹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因此,中国共产党向来都非常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尽力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建设宣传阵地、创办党报党刊等方式,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加强了党...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因此,中国共产党向来都非常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尽力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建设宣传阵地、创办党报党刊等方式,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诋毁,筑牢了党员的理想信念根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受启发、观未来。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动因、举措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新时代我们如何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提供现实启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 意识形态 宣传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5
作者 潘瑞 阚迪 李慧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以革命为主题的一系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宏壮开篇。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高校要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以革命为主题的一系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宏壮开篇。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高校要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真理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矢志奋斗,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勤于奉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育人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政治心理研究基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简评
16
作者 王安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历史也反复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的成败。只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历史也反复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的成败。只有注重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也才能更好地引领未来。只有坚持人民原则,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民众政治心理,做到体察民情、重视民意、倾听民生、解决民忧,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凝聚民众智慧和力量投人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合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体察民情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永续发展 到群众中去 清醒剂 引领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忠诚培育及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文俊 渠长根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36-343,共8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蕴含着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忠诚于劳动人民、忠诚于国家等政治忠诚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忠诚内容包括对党忠诚、...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蕴含着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忠诚于劳动人民、忠诚于国家等政治忠诚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忠诚内容包括对党忠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和为工农群众服务。党通过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以及领导农村土地革命,不断培育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忠诚建设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 政治忠诚 马克思主义 对党忠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工作的叙事策略、主要特征及当代启示
18
作者 高晓林 梁永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共16页
国际传播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展示形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围绕制定政策文件,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创办报刊机构,拓宽中国革命传播渠道;翻译出版经典,厚实传播内容思想意蕴;联系国际友人,争取更多国际... 国际传播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展示形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围绕制定政策文件,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创办报刊机构,拓宽中国革命传播渠道;翻译出版经典,厚实传播内容思想意蕴;联系国际友人,争取更多国际受众支持等持续发力,在多维叙事中走出了一条传播主体内外联动、传播策略灵活多样、传播理念创新推进、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的国际传播特色之路。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愈演愈烈的国际舆论争锋,我们应传承和弘扬好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视国际传播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优势,抢占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多渠道联合发力,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重视“受众本位”导向,塑造好中共国际形象;在多措并举中积极推进守正创新,续写好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事业新的华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际传播 叙事策略 主要特征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演变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春逸 刘丽萍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演变的过程,既是理论自觉过程,也是实践创新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演变,经历了早期萌芽、基本形成和不断发展等阶段。中国封建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回应“一盘散沙”的时局之困和凝聚民族革命...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演变的过程,既是理论自觉过程,也是实践创新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演变,经历了早期萌芽、基本形成和不断发展等阶段。中国封建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回应“一盘散沙”的时局之困和凝聚民族革命力量的实践之需促使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萌芽。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内在结构和层次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基本形成。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自觉,并探索出一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纵观整个演变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 中华民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的先行探索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然 陈志刚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具有严密组织和铁的纪律的革命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对自我革命先行探索的良好开端,不仅为新时代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成功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具有严密组织和铁的纪律的革命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对自我革命先行探索的良好开端,不仅为新时代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成功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锻造了新型革命政党;土地革命时期,党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以自我革命精神破除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开展整风运动,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解放战争时期,全党以“两个务必”抵御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进攻,在强烈的自我革命意识的指引下,探索了应对革命胜利后新挑战的新举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行探索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自我革命 历史探索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