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革命外交的张力:关于新中国夫人外交的历史考察(1950—1965) |
蒋华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2
|
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大转变国际原因探析 |
潘正祥
李宇征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3
|
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
栗广
栗智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1
|
|
4
|
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 |
侯中军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毛泽东的“外交革命”与“革命外交” |
韦世强
韦国友
|
《前沿》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战争责任问题与革命外交遗产 |
刘建平
|
《阴山学刊》
|
2007 |
1
|
|
7
|
试析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革命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
郑雪飞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革命外交理念的和平属性 |
麻陆东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演进 |
栗广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0
|
新中国的革命外交思想与实践 |
杨奎松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新中国的革命外交与对美政策 |
赵学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2
|
英国对“革命外交”的因应--以1929年中英法权交涉为例 |
吴文浩
|
《民国档案》
CSSCI
|
2024 |
0 |
|
13
|
国际冷战、革命外交与对外援助——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形成的再考察(1956—1965) |
蒋华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4
|
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 |
王建朗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15
|
南京国民政府“撤废不平等条约”交涉述评——兼评王正廷“革命外交” |
申晓云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9
|
|
16
|
国民革命时期陈友仁外交思想与活动述评 |
康之国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7
|
九一八事变后舆论对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外交”之态度——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
黄飞
|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论王正廷的“革命外交”(1928—1931) |
李恩涵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
1992 |
10
|
|
19
|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
时殷弘
|
《战略与管理》
CSSCI
|
2003 |
40
|
|
20
|
新中国外交“革命化”趋向的初步显现——刍议《列宁主义万岁》的写作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
汪振友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