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晁群 李芸 祁静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63个临床科室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情况,应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统...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63个临床科室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情况,应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统计,比较2018年和2019年静脉炎、外渗、堵管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019年临床科室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中静脉炎、外渗、堵管以及其他的发生率(3.0‰、1.8‰、1.2‰、0.1‰)较2018年(6.5‰、4.3‰、2.3‰、0.2‰)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学组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实施显著降低了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提升全院临床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 静脉治疗学组 外周静脉治疗并发症 护理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邹兆华 卿伟 +3 位作者 朱茂才 张继权 易子涵 胡秀 《护理学报》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构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初步拟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 目的构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初步拟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6、0.870,协调系数分别为0.247、0.269。最终构建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权重分配合理,可以为客观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综合管理模式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梦群 王婷婷 戴荣兄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605-3608,共4页
目的 研究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综合管理模式在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 研究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综合管理模式在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综合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干预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NIHSS评分、FMA-L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L评分、B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预防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敏感指标 老年颅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神经功能 下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思思 江淑贤 +2 位作者 范晨萌 陈妙霞 李莉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9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研究者于2022年3月通过文献回顾(检索JBI、PubMed、EBSCO、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0日。)结合专家访谈,根据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初步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 目的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研究者于2022年3月通过文献回顾(检索JBI、PubMed、EBSCO、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0日。)结合专家访谈,根据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初步构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再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及评价,构建最佳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xˉ±s)对专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专家的积极系数通过函询问卷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权威系数和权威程度由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表示,通过重要性赋分来衡量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结果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为100%,第1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58,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43,均大于0.70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089~0.237(P<0.05)。最终构建了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29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及一定的专科敏感度,能够为肝衰竭内科治疗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内科治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体化治疗护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浩 马传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体化治疗护理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DV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DVT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1-6月份和7-12月... 目的探究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体化治疗护理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DV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DVT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1-6月份和7-12月份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7-12月份DVT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1-6月份,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份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1-6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VT患者一体化治疗护理中使用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评价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医用黏胶性损伤中的应用
6
作者 戈亦文 夏文静 薛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3-0077,共5页
讨论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医用黏胶性损伤方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724例患者,比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及患者医用... 讨论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医用黏胶性损伤方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724例患者,比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及患者医用黏胶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度以及医用胶黏性损伤情况比实施前均有明显改善,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比实施前有所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医用黏胶性损伤中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对预防感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中心静脉导管 医用黏胶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杜旭芳 李超 +1 位作者 侯慧敏 张宁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35-3242,共8页
目的:构建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拟定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进一步完善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采用... 目的:构建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拟定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进一步完善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3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3和0.850,第2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24~0.306(均P<0.05),变异系数为0.000~0.241。最终构建的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肝衰竭病人人工肝治疗间歇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适用性,可为提高肝衰竭病人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治疗 治疗间歇期 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联合护理质量指标在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颖 梁俊卿 +4 位作者 鲁姣健 雷娟 孙德新 杨镜华 张玮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及护理质量指标控制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的护理实践中的作用。方法 以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作为质量控制目标,以2022年8、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应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及护理质量指标控制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的护理实践中的作用。方法 以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作为质量控制目标,以2022年8、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应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8月质量改进前治疗的123例患者为对照组,11月质量改进后的125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联合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各内瘘穿刺方法占比、血管超声使用率、患者穿刺满意度作为护理质量指标,每月汇总分析指标结果及发生原因,针对性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共穿刺1 810例次,发生穿刺损伤10例次,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为0.55%(10/1 810);观察组患者穿刺1 733例次,发生损伤3例次,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为0.17%(3/1 733)。疑难血管通路穿刺损伤发生率下降(P=0.039),绳梯穿刺法占比上升至63%,血管超声使用率由4%(5/123)增加至100%(P<0.001),患者对穿刺满意度增加(P<0.001)。结论 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静脉内瘘 穿刺损伤 护理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艳玲 郝香敏 +1 位作者 王文 李园园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4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420例静脉注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420例静脉注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的实施,可使静脉治疗工作更安全、规范,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海燕 梁俊卿 吴晓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质量评估是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进行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估的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进行综述,结合护理质量指标的开发过程,提出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建议。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质量指标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1
11
作者 纪翠红 徐飞华 潘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63-65,80,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8。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结论以护理要素、环节、终末质量模式为框架,运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信,可用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旸 焦晓兰 +1 位作者 李丹 王文琼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693-69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效果。方法以80例骨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VT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TE发生率为5.00%(2/40),低于...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效果。方法以80例骨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VT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TE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5)。观察组VTE风险评估正确、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物理预防措施落实、护士VTE相关知识技能合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结论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制度可提升VTE预防的护理质量,减少VTE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管理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英 郭迎春 +4 位作者 董雅萌 张令霞 崔秀娟 崔凯 金肖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6期2513-2520,共8页
目的 构建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并进行文献检索,以国家护理质量管理平台指标为基准,构建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结构-过程-结果”为框架的... 目的 构建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并进行文献检索,以国家护理质量管理平台指标为基准,构建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结构-过程-结果”为框架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体系指标,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00%;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0、0.133(P<0.01);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4,变异系数均<0.25。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实用性及专科特色。对规范护士静脉治疗操作、持续改进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指标体系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丽嫒 高云 郭江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07-207,209,共2页
比较分析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有效构建以及实施效果,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不断优化静脉治疗的护理效果,来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随... 比较分析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有效构建以及实施效果,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不断优化静脉治疗的护理效果,来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通过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有效构建,取得最优化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准确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构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后,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静脉治疗阶段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静脉治疗过程当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构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加强患者静脉治疗阶段的护理质量管理,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极有利于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继续研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更多患者的静脉治疗、快速康复提供多重保障,在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下,护理实践工作能够走向更大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构建分析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小藕 余进伟 刘英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60-163,180,共5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实施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实施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定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焦虑情绪,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有效缓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降低血栓发生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Β-磷酸三钙 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健 鞠俊强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8例,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8例,在深静脉血栓下肢周径测量护理...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8例,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8例,在深静脉血栓下肢周径测量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共识进行修订与完善,对照组60例患者按原有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实施监测,研究组68例患者应用修订完善后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实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分别是98.6%和92.4%,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分别是96.4%和85.7%,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分别是97.2%和88.6%,专科护理质量分别是97.2和91.5,患者满意度分别是98.1%和90.8%。结论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不仅能够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周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平 王思源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3期4797-479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函询上级医院护理专家构建脑卒中患者DVT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将实施预防DVT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函询上级医院护理专家构建脑卒中患者DVT预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将实施预防DVT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后(2019年1月—3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实施前组实施预防DVT常规护理,实施后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DVT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DVT风险评估合格率、患者DVT健康宣教合格率、DVT基本预防措施实施合格率、DVT物理防范措施实施合格率、护士DVT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合格率、患者DVT发生率、患者DVT预防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DVT风险评估合格率、患者DVT健康宣教合格率、DVT基本预防措施实施合格率、DVT物理防治措施实施合格率、护士DVT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合格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患者DVT发生率为3.7%,高于实施后患者的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78.52%,低于实施后的9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建立并实施预防DVT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管理,能有效提高预防DVT的专科护理质量,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监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8
作者 殷秀敏 袁迎迎 +3 位作者 孙芳芳 孙钦健 闫鹏 陈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579-3585,共7页
目的:构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 目的:构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54%、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6,0.90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43,0.184(均P<0.001)。最终形成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备可靠性、科学性、专业性及实用性,可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神经内科 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建立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丽娟 朱娓 苏建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2期4357-4360,共4页
[目的]建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评价体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及专家会议讨论建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池,应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 [目的]建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评价体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及专家会议讨论建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池,应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筛选及权重赋值。[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39项。[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恶性肿瘤病人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科学、可信、合理,可应用于临床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人 静脉化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寻飞 余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30-133,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研究框架,结合文献检索、专科小组讨论、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形成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 目的构建适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研究框架,结合文献检索、专科小组讨论、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形成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4.1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8、0.912。第1轮专家函询对于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4、0.284、0.296,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为0.238、0.324、0.259。构建的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3项。结论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肯德尔和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