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卡毒素产毒藻(岗比亚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轶肖 江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雪卡毒素是一类富集于海洋珊瑚礁鱼体内的聚醚类化合物,由底栖小型甲藻岗比亚藻产生,经海洋食物链传递代谢为雪卡毒素并使鱼类染毒。雪卡毒素毒性强,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毒素产毒藻(岗比亚藻)在分... 雪卡毒素是一类富集于海洋珊瑚礁鱼体内的聚醚类化合物,由底栖小型甲藻岗比亚藻产生,经海洋食物链传递代谢为雪卡毒素并使鱼类染毒。雪卡毒素毒性强,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毒素产毒藻(岗比亚藻)在分类学领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内容包括岗比亚藻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态学、毒理学,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重点阐述了岗比亚藻的地理区域扩张事实、与大型附着基质藻的关系、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种内和种间的产毒特征差异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CTX) 雪卡毒素中毒(CFP) 岗比亚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的现状及检测分析概况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肃清 张焜 +2 位作者 方岩雄 蔡燕飞 郑劼 《南方水产》 CAS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介绍了雪卡毒素的化学结构、雪卡毒素的药理作用与提取及合成、雪卡毒素中毒的现状、中毒症状和检测分析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雪卡毒素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雪卡毒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红河 刘桂华 +2 位作者 杨俊 陈裕华 朱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75-1678,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雪卡毒素P-CTX1含量的方法。鱼类样品经丙酮提取后,用冷冻脱脂,经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雪卡毒素在0.5~20μg/L范围时,线性...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雪卡毒素P-CTX1含量的方法。鱼类样品经丙酮提取后,用冷冻脱脂,经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雪卡毒素在0.5~20μg/L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8)。P-CTX1在添加浓度为1.0~20.0n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2.3%~87.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方法的定量检出限为0.1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雪卡毒素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深海鱼中雪卡毒素残留量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缙 徐敦明 +5 位作者 曾三妹 周昱 林立毅 陈鹭平 施雅梅 刘一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714,共5页
建立了深海鱼鱼肉中雪卡毒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虎鳗等样品经甲醇-正己烷(4∶1)提取,HLB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离子对为m/z ... 建立了深海鱼鱼肉中雪卡毒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虎鳗等样品经甲醇-正己烷(4∶1)提取,HLB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离子对为m/z 1 128.9/1 057.6、1 128.9/1 039.9、1 128.9/1 075.8。实验结果表明,HLB柱净化后基质效应明显降低,样品中添加0.01~0.1μg/kg的雪卡毒素,其回收率为70%~84%,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7%;雪卡毒素的检出限为0.01μg/kg,定量下限为0.02μ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灵敏、可靠,适用于深海鱼中雪卡毒素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雪卡毒素 深海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雪卡毒素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建辉 杨慧 +6 位作者 唐焕文 黄薇 徐新云 刘建军 柯跃斌 程锦泉 庄志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目的研究和建立以细胞为基础的结合钠离子荧光探针检测雪卡毒素的方法,为快速、敏感检测雪卡毒素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雪卡毒素标准品(P-CTX-1)结合乌苯苷和黎芦定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用钠离子荧光探针(CoroNaTM Green... 目的研究和建立以细胞为基础的结合钠离子荧光探针检测雪卡毒素的方法,为快速、敏感检测雪卡毒素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雪卡毒素标准品(P-CTX-1)结合乌苯苷和黎芦定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用钠离子荧光探针(CoroNaTM Green)标记细胞,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建立雪卡毒素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关系式;同时,采用CCK-8法和酶标仪检测毒素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建立细胞毒性实验的标准曲线关系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以两种方法分别对采集的33份深海珊瑚鱼样品进行毒素检测,对检测结果作分析比较。结果以细胞为基础的荧光检测法检测样品中毒素的检出限为10-13 g/ml,而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法检测样品中毒素的检出限为10-12 g/ml,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荧光检测法灵敏度比细胞毒性试验高;同时钠离子荧光探针检测法的实验终点比CCK-8法缩短2~4 h。结论以细胞为基础的结合钠离子荧光探针检测法能快速、敏感地检测雪卡毒素,可作为雪卡毒素检测初筛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钠离子荧光探针 荧光检测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性雪卡毒素鱼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志新 韦海潮 +5 位作者 林振 章小兵 宋志彬 伍业星 孟景晔 谭向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 探讨“老虎斑”鱼中毒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特点。方法 分析63例因食用“老虎斑”鱼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测定63例中毒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进食有毒鱼0.5—24h后均先后出... 目的 探讨“老虎斑”鱼中毒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特点。方法 分析63例因食用“老虎斑”鱼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测定63例中毒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进食有毒鱼0.5—24h后均先后出现消化、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63例患者感觉异常均持续2周以上:其中温度感.觉倒错占54.0%,唇周舌咽喉麻木占33.3%,四肢肌肉感觉异常占65.1%,皮肤搔痒、蚁爬感占61.9%,视觉异常占14.3%。神经电生理检测显示:正中神经在早期(2周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检出率为36.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检出率为11.1%,胫神经在早期的SCV异常栓出率为60.3%、MCV异常栓出率为14.3%,而三叉神经SCV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老虎斑”鱼中毒临床表现在消化、心血管、神经三大系统,可造成持续长时间的神经感觉异常,并以温度感觉倒错最具特征性,其周围神经损害主要在肢体远端,且下肢重于上肢,而无颅神经损害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斑”鱼 中毒 雪卡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鸿鹏 张彩霞 +1 位作者 赵肃清 张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雪卡毒素(ciguatoxin)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海洋藻类毒素,高纯度雪卡毒素是开展其相关研究的物质基础。以石斑鱼肝脏为原料,对其脂溶性粗提物经Florisil柱和Sephadex LH-20柱纯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细胞毒性方法对其进... 雪卡毒素(ciguatoxin)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海洋藻类毒素,高纯度雪卡毒素是开展其相关研究的物质基础。以石斑鱼肝脏为原料,对其脂溶性粗提物经Florisil柱和Sephadex LH-20柱纯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细胞毒性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证明为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HPLC鉴定分析提取物与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HPLC/MS检测表明纯化样品在m/z=1 111.3和m/z=1 133.0处出现雪卡毒素[M+H]+峰和[M+Na]+峰,与已有的P-CTX-1分子离子峰完全吻合。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细胞毒性试验证明了雪卡毒素样品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具有毒性作用,毒素剂量与细胞生长抑制率成线性关系。细胞毒性试验进一步确认该提取物为雪卡毒素,且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提取 纯化 HPLC/MS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类雪卡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峰 周德庆 李钰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76-380,共5页
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是一种重要的海洋鱼类毒素。近年来,雪卡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呈增多趋势。本文通过对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的来源、分布、传播载体、化学与毒性特性、中毒爆发情况和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 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是一种重要的海洋鱼类毒素。近年来,雪卡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呈增多趋势。本文通过对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的来源、分布、传播载体、化学与毒性特性、中毒爆发情况和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建立有效的鱼类雪卡毒素检测方法、构建可靠的雪卡毒素监测预警技术体系,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类 雪卡毒素 海洋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24例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燕杏 鲁晶 +2 位作者 陈睿 谢文娟 张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232-2232,共1页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救治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25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清高 隋敏生 陈纪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 2 5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雪卡毒素广泛存在热带、亚热带深海鱼中 ,其中石斑鱼、鲈鱼最常见 ,是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中毒后经 2~ 10 h潜伏期 ...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 2 5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雪卡毒素广泛存在热带、亚热带深海鱼中 ,其中石斑鱼、鲈鱼最常见 ,是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中毒后经 2~ 10 h潜伏期 ,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心血管症状 ,2~ 3d后伴有特征性、较持久的温度感觉倒错。结论 :中毒后以温度感觉倒错为特征 ,预后良好 ,病程 2~ 3wk,为避免中毒 ,建议勿食用重 1.5 kg以上的深海鱼 ,特别是鱼头和内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雪卡毒素中毒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建辉 赵昆山 庄志雄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3-765,共3页
雪卡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珊瑚鱼毒素,人类误食了含有雪卡毒素的珊瑚鱼即引起中毒。由于目前对含雪卡毒素的鱼类缺乏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使得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给雪卡毒素中毒的预防及其检测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对雪卡... 雪卡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珊瑚鱼毒素,人类误食了含有雪卡毒素的珊瑚鱼即引起中毒。由于目前对含雪卡毒素的鱼类缺乏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使得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给雪卡毒素中毒的预防及其检测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对雪卡毒素现有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宇明 伍国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3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44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内脏或汤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运动乏力、唇舌及...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44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内脏或汤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运动乏力、唇舌及四肢麻痹、肌肉刺痛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心率和血压变化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 中毒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病程2 d至3周.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用大型的深海鱼,特别是鱼头和内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深海鱼(珊瑚鱼) 西加鱼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深圳市雪卡毒素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萍 黄锦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093-1093,1022,共2页
目的了解引起雪卡毒素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以达到更好的预防雪卡毒素中毒。方法根据2004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物中毒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深圳市全年共发生由进食苏眉、东... 目的了解引起雪卡毒素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以达到更好的预防雪卡毒素中毒。方法根据2004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物中毒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深圳市全年共发生由进食苏眉、东升斑引发的雪卡毒素食物中毒事件有4起,中毒人数60人,无死亡病例,占全市食物中毒总数的10·8%。结论加强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特别是我国广东沿海地区,使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这方面能引起注意,是预防控制该食物中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食物中毒 珊瑚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病例眼科症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立科 张萍 +5 位作者 宋志彬 曾军 杨新怀 黄勤 覃旭方 全婵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眼部特征。方法对27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例询问症状,进行视力、屈光、眼电生理、视野及三叉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和随访。结果27例雪卡中毒病例中13例出现视物模糊,9例伴眼痛,但未发现眼肌麻痹、视神经及三叉神经损害...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眼部特征。方法对27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例询问症状,进行视力、屈光、眼电生理、视野及三叉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和随访。结果27例雪卡中毒病例中13例出现视物模糊,9例伴眼痛,但未发现眼肌麻痹、视神经及三叉神经损害。结论雪卡毒素轻度中毒病例可出现暂时性近视及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若丹 刘新民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508-509,共2页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探讨中毒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进食有毒鱼肉或鱼汤后1~10 h后,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心率变化...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探讨中毒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进食有毒鱼肉或鱼汤后1~10 h后,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心率变化为主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中毒后经1~10 h潜伏期,出现具有特征性的温度感觉倒错症状以及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病程2~3周,目前尚无特效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珊瑚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少兰 欧永芳 +2 位作者 陈晓燕 胡迎春 吴美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3期20-21,共2页
对32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均痊愈出院。提出密切观察患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伟济 伍贵富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ciguatoxin)中毒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86例雪卡毒素中毒伴有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伴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的雪卡毒素中毒患者占24%(86/358)。病人进食含雪卡毒素的...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ciguatoxin)中毒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86例雪卡毒素中毒伴有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伴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的雪卡毒素中毒患者占24%(86/358)。病人进食含雪卡毒素的鱼或鱼汤后约3-16 h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等,部分病人的血压、心率上升,部分病人则下降;心肌酶谱未出现明显异常;86例均出现心电图异常,79例(92%)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7例(8%)表现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未见明确的ST-T改变;心脏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程1-2周,预后良好。结论:雪卡毒素只是损害心脏的传导系统,而对心肌本身无明显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中毒 心血管系统 传导系统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雪卡毒素中毒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丽 李文锦 《现代临床护理》 2006年第2期37-38,41,共3页
目的总结雪卡毒素中毒的护理及预防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进行救治护理及预防中毒的指导。结果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3d;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不适反应。结论迅速诊断、有效地治疗,针对雪卡毒素... 目的总结雪卡毒素中毒的护理及预防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进行救治护理及预防中毒的指导。结果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3d;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不适反应。结论迅速诊断、有效地治疗,针对雪卡毒素中毒出现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做好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国浩 吴启 孙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收集42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人进食有毒鱼肉后1~12h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1~3周,并以温度感觉倒错、双下肢...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收集42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人进食有毒鱼肉后1~12h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1~3周,并以温度感觉倒错、双下肢麻木、疼痛最具有特征性。结论:雪卡毒素多存在于部分深海鱼的体内,中毒后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双下肢麻木、疼痛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清高 隋敏生 陈纪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时的临床特征。 方法 分析 25(男 18,女 7)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病人在进食有毒海鱼后 2至 10小时,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普遍均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 1至 2周,并以温度感觉倒...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时的临床特征。 方法 分析 25(男 18,女 7)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病人在进食有毒海鱼后 2至 10小时,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普遍均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 1至 2周,并以温度感觉倒错最具有特征性。 结论 雪卡毒素中毒病人,可根据其临床上特殊的神经系统特点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食物中毒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