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社会贱民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忠帅 《中国城市经济》 2012年第3期270-271,共2页
明清社会贱民阶层曾长期存在,特别是雍正帝"豁除贱籍"后,仍长期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方面的原因包括封建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对贱民阶层的长期存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明清 贱民阶层 长期存在 经济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时期乞活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2
作者 赵建坤 李智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04,共1页
乞活上溯于西晋光熙元年(306年),下至东晋元熙元年(419年),长达一百一十三年,比东晋存在时间还长,几乎和十六国相始终.历朝历代皆有流民,但乞活存在一百余年,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
关键词 长期存在 两晋时期 十六国 世界史 东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被引量:5
3
作者 秦永章 李丽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2-86,共5页
土司制度自明初开始至1931年明令废止,在土族地区存在了560余年,今天考察土族地区土司制度时,对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应给予重视。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土司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较长久地适应了土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一... 土司制度自明初开始至1931年明令废止,在土族地区存在了560余年,今天考察土族地区土司制度时,对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应给予重视。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土司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较长久地适应了土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一种政治制度的可容性,决定于它对社会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滞,是推动社会经济,还是成为它的桎梏。土族地区土司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在它的形成、发展阶段,曾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这就是这一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土司 土司制度 长期存在 封建王朝 西宁卫 宣德 锦衣卫 铁券 民和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何以长期存在 被引量:8
4
作者 莫家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32,共6页
土司制度在壮族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它是宋王朝镇压侬智高起兵之后在唐代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经元、明、清三朝,民国初年才彻底消亡,前后历近千年历史,对壮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往今来,论之者大都是持着否定的观... 土司制度在壮族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它是宋王朝镇压侬智高起兵之后在唐代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经元、明、清三朝,民国初年才彻底消亡,前后历近千年历史,对壮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往今来,论之者大都是持着否定的观点,这似乎不太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纵然存在者并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政治制度作为人类文化构成的一个层次,它在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难道能否认其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因素?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探讨壮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地区 土司制度 长期存在 封建王朝 近千年 民族感情 壮族人 壮族土司 兴修水利 生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重刑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小丹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0-100,102,共2页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然而,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中(从秦朝到清末),重刑思想及其实践却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影响深远。重刑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存在,一方面是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之...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然而,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中(从秦朝到清末),重刑思想及其实践却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影响深远。重刑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存在,一方面是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之需要。本文将从法律文化学的视角,探析重刑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重刑 长期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兼业户Ⅱ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秀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31-36,共6页
中国农业兼业经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尽管兼业经营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促阶段,小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竞阶段。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国... 中国农业兼业经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尽管兼业经营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促阶段,小部分地区处于农业兼业相竞阶段。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规模经营在中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仅不宜抑制兼业户Ⅱ的发展,反而应促使兼业户Ⅰ向兼业户Ⅱ发展。如果违背客观规模采取激进办法抑制兼业户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业户 兼业经营 非农产业 农村产业结构 适度规模经营 平均主义 土地经营 长期存在 农业生产 兼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桂海 《宁夏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经济是主要的经营形态,也是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庄园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奴隶制在中国瓦解之后,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即自耕农)就成为广泛存在的经营形态。在封建商品经济的...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经济是主要的经营形态,也是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庄园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奴隶制在中国瓦解之后,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即自耕农)就成为广泛存在的经营形态。在封建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掠夺下,小农经济虽然很不稳定,占有的土地经常受到地主、官僚和商人的吞并和掠夺,使小农沦为依附大地主的佃客或无职业的流民。但是,小农经济是很顽固的,它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后,又会复苏并得到发展。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能长期存在下来,成为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基础?小农经济为什么在与大土地占有制的地主经济屡经搏斗后,能够生存下来,而不被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吞灭呢?这有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长期存在 地主经济 庄园经济 封建商品经济 自由买卖 社会危机 集约化 国家控制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析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被引量:2
8
作者 饶夏圻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36,共4页
小农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为止,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存在了两千多年,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农个体经济仍是当时农村经济形式的主要成份.
关键词 长期存在 商品经济 封建社会 农业 土地 农民 经济体制 封建制社会 劳动者 小农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死刑将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对立即、尽快废除死刑主张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新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我国目前的国家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并不具备立即废除死刑的条件,尽快废除死刑的时机也不成熟。一些学者立即废除死刑、尽快废除死刑的主张,多数是在自己不断深入的法学理论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结论,是建立在理论上的理论,是超... 我国目前的国家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并不具备立即废除死刑的条件,尽快废除死刑的时机也不成熟。一些学者立即废除死刑、尽快废除死刑的主张,多数是在自己不断深入的法学理论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结论,是建立在理论上的理论,是超前的理论。这种主张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也与广大普通公民、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大多数民众的愿望、体会相悖。我国目前废除死刑,可能损害社会公平,导致社会秩序恶化。党和人大在死刑存废的决策上,应当多听听广大民众的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长期存在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时期党内长期存在“左”倾错误的原因试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道同 赵永奇 周鸿根 《社会科学》 1983年第5期21-23,共3页
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党在1957年以后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陈云同志指出:“开国... 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党在1957年以后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陈云同志指出:“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1957年以前一般情况比较好些,1958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了。这是主体方面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倾错误 陈云同志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时期 指导思想 长期存在 领导 反右倾 社会主义革命 党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供销合作商业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必然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大宽 《贵州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35-38,18,共5页
(一)我国的合作事业,创始于二十世纪初。最早出现的是消费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到了三十年代,一些爱国志士又发起工业合作运动,试图以发展工业,拯救国家。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合作事业不可能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 (一)我国的合作事业,创始于二十世纪初。最早出现的是消费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到了三十年代,一些爱国志士又发起工业合作运动,试图以发展工业,拯救国家。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合作事业不可能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才成为可能。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发展合作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商业 长期存在 供销合作社 必然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手工业合作社 供销社 国营商业 农村商品经济 信用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特区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2
作者 陈铁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8-39,共2页
针对在全面开放,逐步推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新形势下,有些人以为经济特区作用已经不大的观点,中央重申了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对外经济交往的窗口和内外辐射作用,决非主观随意的决策,而是反... 针对在全面开放,逐步推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新形势下,有些人以为经济特区作用已经不大的观点,中央重申了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对外经济交往的窗口和内外辐射作用,决非主观随意的决策,而是反映客观必然性的。试验区作用将会是长期的,即使将来建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还要有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经过试验再推广总是有益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是总趋势,不应理解为毫无区别。国外同样如此。适当保留一定政策优惠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作用 长期存在 国民待遇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彭氏土官长期存在的原因简析
13
作者 刘雪丹 《民族论坛》 2010年第2期34-35,共2页
自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楚王马殷任命彭瑊为溪州刺使,至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止,彭氏土官统治在湘西地区沿袭了800多年之久。本文通过中国古代中央王朝的"羁縻之术"和彭氏土官的军事实力以及彭氏土官灵活务实的策略梳理,分析... 自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楚王马殷任命彭瑊为溪州刺使,至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止,彭氏土官统治在湘西地区沿袭了800多年之久。本文通过中国古代中央王朝的"羁縻之术"和彭氏土官的军事实力以及彭氏土官灵活务实的策略梳理,分析了彭氏土官在湘西地区能够实现长期统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彭氏土官 长期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长期存在 国有商业该抓什么
14
作者 王修祥 《中国商贸》 1995年第7期6-6,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1985—1986年和1988—1989年两次通货膨胀之后,又出现了自1992年下半年就开始至今未止的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全年平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1.4%,城乡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4%。 通货膨胀将长期存在 1.新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1985—1986年和1988—1989年两次通货膨胀之后,又出现了自1992年下半年就开始至今未止的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全年平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1.4%,城乡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4%。 通货膨胀将长期存在 1.新旧体制转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在计划体制下,通货膨胀因被压抑而长期潜伏,一旦旧体制被打破,新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通货膨胀就随之而被释放。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可能一步到位,各方面改革的进度又不可能齐头并进,所以漏洞难免。而且新旧体制转轨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通货膨胀短时期内难以控制。 2.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由来已久,这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调整这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弄不好,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国有商业 产业结构 长期存在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心理 体制转轨 平抑物价 反通货膨胀 消费品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农经济为什么长期存在--基于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儒通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9期159-163,共5页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小农经济的相关资料,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资料,得出中国小农经济为什么长期存在的一些看法。研究结果表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历史原因是来自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小农思想和行为的存在也促使了中国...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小农经济的相关资料,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资料,得出中国小农经济为什么长期存在的一些看法。研究结果表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历史原因是来自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小农思想和行为的存在也促使了中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农业生产的现状是小农经济存在的基础;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对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提供了依据;小农经济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生活基础来源,通过农业可以增产增收,这是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经济收入方面的需求;小农经济以其独有的生产特色和生态学的合理性、独特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小农经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依然会存在,继续为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小农经济 长期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藏藏传佛教长期存在的根源
16
作者 慈仁杰博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66,57,共5页
关键词 佛教 西藏地区 长期存在 意识形态 恩格斯 藏传 马克思 社会主义 封建农奴制度 共同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特点
17
作者 赵德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56-161,共6页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支配自己的外部世界在头脑里的一种歪曲反映。宗教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和客观规律。原始宗教的产生是由...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支配自己的外部世界在头脑里的一种歪曲反映。宗教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和客观规律。原始宗教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认为在人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一切,人们对它只有膜拜、祈祷才能免灾降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剥削阶级 社会根源 长期存在 社会主义 阶级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影响的长期存在
18
作者 林金满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52-53,共2页
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它亦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随着社会发展而继续改变,直至最后自然消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 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它亦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随着社会发展而继续改变,直至最后自然消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宗教影响 日常生活 长期存在 社会经济形态 人与人 人与自然 历史范畴 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还会长期存在
19
作者 先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2期81-82,共2页
宗教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至今仍普遍地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经四十多年,各种宗教仍有一定数量的信仰者,这是宗教仍然客观存在的现实说明。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客观存在,而且还会在我国各民族中长期存在,... 宗教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至今仍普遍地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经四十多年,各种宗教仍有一定数量的信仰者,这是宗教仍然客观存在的现实说明。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客观存在,而且还会在我国各民族中长期存在,这是由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宗教 社会主义时期 长期存在 各民族 社会文化现象 个旧 我国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 客观存在 宗教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长期存在的消费品供不应求的局势
20
作者 林文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5期26-33,共8页
一、问题的提出近三十年期间,在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上,长期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局势。1981年以前,我国每年年初安排市场计划时,有五分之三的年份是商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其余五分之二的年份供应与需求相比较,也多半不宽裕。在商品供... 一、问题的提出近三十年期间,在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上,长期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局势。1981年以前,我国每年年初安排市场计划时,有五分之三的年份是商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其余五分之二的年份供应与需求相比较,也多半不宽裕。在商品供不应求局势明显的年份中,最紧张的是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和十年内乱时期。1978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存在 消费品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 商品购买力 商品经济 商品可供量 商品供应 生活资料 社会主义制度 结构不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