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9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杜晓明 陆瑶 刘纪德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构建合适的镍基单晶合金蠕变寿命预测模型,对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设计、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项式回归、最近邻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决策树回归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寿命与合金成分、微观组... 构建合适的镍基单晶合金蠕变寿命预测模型,对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设计、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项式回归、最近邻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决策树回归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寿命与合金成分、微观组织和蠕变工艺参数的关系模型,为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蠕变性能调控提供了新方法。基于蠕变寿命预测模型,系统地比较了四种算法和特征选择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最优,相关性较高的四个特征依次为γ′固溶温度、Ta、W、Re。研究结果可为获得更有效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性能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特征选择 蠕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GH4065A高温疲劳断裂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林翰 张继 +3 位作者 张文云 田强 秦鹤勇 张北江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针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超低C,N含量的变形高温合金GH4065A,系统表征和定量统计了合金的夹杂物组织。对细晶态和粗晶态试样开展了400℃和650℃不同载荷水平下的疲劳实验。通过对疲劳断裂源组织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合金的疲劳断裂... 针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超低C,N含量的变形高温合金GH4065A,系统表征和定量统计了合金的夹杂物组织。对细晶态和粗晶态试样开展了400℃和650℃不同载荷水平下的疲劳实验。通过对疲劳断裂源组织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合金的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的夹杂物主要为氮化物。在细晶组织状态下,高温疲劳断裂机制为氮化物(单独和团簇态)起始断裂。高应变幅载荷下(≥0.9%),断裂源主要为试样表面氮化物,极少情况为表面硼化物和氧化物(Al_(2)O_(3)和MgSiO_(3)),且只有Al_(2)O_(3)导致合金过早疲劳断裂;低应变幅载荷下(<0.9%),断裂源为氮化物-解理面型,均在试样近表面/内部。两种不同的断裂方式分别导致高应变幅载荷下400℃疲劳寿命高于650℃疲劳寿命,低应变幅载荷下反之。统计发现,引起疲劳断裂的所有氮化物的尺寸全部达到/超过细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在粗晶组织状态下,400℃下疲劳断裂机制为准解理起始断裂。晶粒尺寸的增加极大降低了可能诱发疲劳开裂的夹杂物的有效数量,滑移诱发的解理断裂成为主导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疲劳 夹杂物 氮化物 断裂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与耐火材料界面特性研究
3
作者 潘元帅 王刚 +4 位作者 冯海霞 柳军 袁波 田朋丹 韩艺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研究耐火材料与熔融合金的界面特性,对合金冶炼时耐火材料的选材有指导性意义。本工作采用座滴法,研究了1600℃×1 h(Ar)条件下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烧结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镁稳定氧化锆三种耐火材料的高温界面润湿性和界面渗... 研究耐火材料与熔融合金的界面特性,对合金冶炼时耐火材料的选材有指导性意义。本工作采用座滴法,研究了1600℃×1 h(Ar)条件下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烧结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镁稳定氧化锆三种耐火材料的高温界面润湿性和界面渗透特性。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不润湿(接触角为92.1°),基片表面形貌完好,渗透深度约1.4 mm;与烧结镁铝尖晶石润湿(接触角为82.6°),基片渗透深度约0.38 mm,但其表面被侵蚀凹陷,且出现裂纹;与镁稳定氧化锆润湿性较好(接触角为52.9°),基片表面完好,几乎无渗透,但残留有大量被污染合金。结合上述三种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实际使用性价比,以电熔白刚玉和烧结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加入镁稳定氧化锆来提高抗侵蚀渗透性能,有望制备得到性能好、寿命长的高温合金冶炼用耐火材料坩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耐火材料 高温润湿性 界面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服役后的显微组织损伤
4
作者 冷玉潇 曹铁山 +2 位作者 陈家万 程从前 赵杰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在服役一定时间的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压涡轮叶片不同叶片高度(叶根,49%叶高,60%叶高,85%叶高)的横截面上取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以榫头部位显微组织为基准研究了叶片不同区域(叶片前缘、叶盆、尾缘、叶背)的显微... 在服役一定时间的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压涡轮叶片不同叶片高度(叶根,49%叶高,60%叶高,85%叶高)的横截面上取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以榫头部位显微组织为基准研究了叶片不同区域(叶片前缘、叶盆、尾缘、叶背)的显微组织损伤及其与硬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相同高度处的前缘和尾缘区域由于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应力,组织损伤程度较叶背和叶盆区域更显著。49%和60%叶高处前缘和尾缘区域的显微组织损伤最为严重,尤其是在尾缘区域,γ'相的退化现象显著,表现为面积分数明显降低、颗粒边角出现钝化以及部分γ'相发生回溶。49%和60%叶高处尾缘区域的硬度明显低于叶背和叶盆区域。γ'相的回溶和颗粒粗化会使硬度下降,而在较低温度区域或较低应力条件下,γ'相颗粒相对稳定,回溶和粗化现象较少,硬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涡轮叶片 服役损伤 组织退化 硬度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BF制备镍基高温合金组织演化及各向异性机制
5
作者 李明川 马瑞 +2 位作者 常帅 王奇舜 李俐群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47,共8页
通过改变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的扫描速度研究IN738LC合金组织演化及各向异性机制,采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组织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分析,通过X射... 通过改变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的扫描速度研究IN738LC合金组织演化及各向异性机制,采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组织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其织构性进行测试,使用显微硬度仪对显微硬度及各向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从800 mm/s提高到1600 mm/s,晶粒尺寸得到显著细化,且晶粒长轴取向由低扫描速度下沿建造方向择优,转变为高扫描速度下的沿熔池边界法线方向择优.这是因为低扫描速度下高熔池重熔率导致更多枝晶沿建造方向外延择优生长.这种沿建造方向的强择优生长同时导致(200)面沿建造方向择优的织构性,且这种织构强度随扫描速度增加而降低.这种(200)面沿建造方向择优织构还导致水平截面软轴居多,进而导致水平显微硬度低于侧界面显微硬度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速度 激光粉末床熔融 镍基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冷却速率对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柳翔宇 李超 谢仲豪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以涡轮盘用镍基粉末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冷却方法在单个试样上实现了γ′组织形貌及尺寸的梯度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维氏硬度测试,探究了固溶冷却速率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探究了固溶冷却速率... 以涡轮盘用镍基粉末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冷却方法在单个试样上实现了γ′组织形貌及尺寸的梯度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维氏硬度测试,探究了固溶冷却速率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探究了固溶冷却速率对γ相和γ′相元素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冷却速率的减小,γ′相尺寸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在较快固溶冷却速率下γ′相尺寸较小,形状为近球形;在较慢固溶冷却速率下,γ′相呈现二次γ′相和三次γ′相分布,且二次γ′相尺寸较大。不同固溶冷却速率对γ相和γ′相元素分配无明显影响,Ni、Al、Ti、Nb四种元素主要分布在γ′相中,而Co、Cr、Mo三种元素主要分布在γ基体相中,W元素未观察到明显的偏析。由于采用梯度冷却实验方法,冷却速率范围过大,实验结果捕捉到多个硬度变化的拐点,合金硬度随着固溶冷却速率的降低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 固溶 冷却速率 γ'相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
7
作者 马金超 刘纪德 +2 位作者 张志鹏 孔祥伟 李金国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激光增材制造作为一种能够将数据模型直接转化为构件的先进技术,在高温合金零部件的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出发,介绍了其在镍基高温合金工程化应用中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论... 激光增材制造作为一种能够将数据模型直接转化为构件的先进技术,在高温合金零部件的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出发,介绍了其在镍基高温合金工程化应用中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增材用高温合金粉末材料的制备及优化策略、增材样品的微观组织特征以及裂纹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此外,围绕当前激光增材制造在高温合金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粉末材料 微观组织 裂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氢脆行为研究进展
8
作者 姜海瑞 杜云玲 +2 位作者 孙士杰 刘砚飞 王新广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氢脆是高强度合金中常见的损伤形式,其过程涉及氢的溶解、扩散、再分布及氢与空位、位错、晶界及其他相界面的相互作用等多种现象。针对合金的氢脆行为,研究了氢扩散现象以及氢表征方法;提出了多种氢脆机制,包括氢增强脱黏(HEDE)、氢增... 氢脆是高强度合金中常见的损伤形式,其过程涉及氢的溶解、扩散、再分布及氢与空位、位错、晶界及其他相界面的相互作用等多种现象。针对合金的氢脆行为,研究了氢扩散现象以及氢表征方法;提出了多种氢脆机制,包括氢增强脱黏(HEDE)、氢增强局部塑性(HELP)和氢增强应变诱导空位(HESIV)等。此外,为降低工程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氢脆的风险,讨论了当前氢脆预防方法的优缺点和防止氢脆失效的方法,提出了表面处理和合金微观结构优化等氢脆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脆 镍基高温合金 氢表征方法 氢脆断裂机制 氢脆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基催化剂的生物质催化热解制氢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佳伟 王志伟 +2 位作者 陈高峰 郭娜 雷廷宙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2,共5页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氢能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生物质制氢是一种有前景的绿色方法。目前催化热解逐渐成为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实现定向制氢。对镍基催化剂制取高含量氢气进行了综述,...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氢能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生物质制氢是一种有前景的绿色方法。目前催化热解逐渐成为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实现定向制氢。对镍基催化剂制取高含量氢气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催化热解机理和复合镍基催化剂(沸石、金属氧化物)对热解气体产率及组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技术瓶颈提出了一些展望及发展方向,为生物质催化制氢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热解 氢气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39B镍基高温合金不同壁厚平板件铸态组织特征
10
作者 周德鹏 隋大山 +3 位作者 麻晋源 桂大兴 董安平 孙宝德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K439B是一种服役温度可达800℃以上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铸件结构向着薄壁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开展K439B合金薄壁铸件的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为此设计了壁厚分别为1 mm和2 mm的薄壁铸件,进行了精密铸造实验和数值模拟。铸件的铸态组织对... K439B是一种服役温度可达800℃以上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铸件结构向着薄壁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开展K439B合金薄壁铸件的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为此设计了壁厚分别为1 mm和2 mm的薄壁铸件,进行了精密铸造实验和数值模拟。铸件的铸态组织对比分析表明,壁厚1 mm和2 mm薄壁的枝晶生长方向均为沿型壁指向中心,区别在于1 mm薄壁的枝晶生长方向与型壁夹角更接近垂直,并且1 mm和2 mm薄壁的平均一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为60.64μm和46.23μm;平均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为19.31μm和22.69μm;并且1 mm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16.61μm,2 mm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39.11μm。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枝晶臂间距与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的关系趋势基本符合已有的经验公式,但是当壁厚减小到某临界厚度时,一次枝晶臂间距与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的关系不再简单符合该经验公式。实验和模拟分析结果为合理制订K439B合金薄壁件的铸造工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39B镍基高温合金 薄壁铸件 枝晶臂间距 晶粒尺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铅、铋、硒元素的含量
11
作者 浦益龙 李亚峰 +1 位作者 年季强 陈颖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 取0.1000 g镍基高温合金样品置于1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1.0 mL硝酸、0.5 mL氢氟酸,盖上塑料表面皿,于90℃水浴加热约60 min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溶液转移到100 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10 mL硝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铋、硒元素,通过自动进样器,依次加入3μL 250 g·L^(-1)磷酸二氢铵溶液、5μL250 g·L^(-1)硫脲溶液、8μL 1000μg·L^(-1)Pd(NO_(3))_(2)-500μg·L^(-1)Mg(NO_(3))_(2)溶液作为测定铅、铋、硒元素的基体改进剂,通过交流纵向塞曼背景校正干扰,以基质匹配的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铅、铋、硒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0.03μg·L^(-1)。方法用于分析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测定值基本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方法用于分析3个实际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与辉光放电质谱法比较,所得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高温合金 铅元素 铋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催化剂在氨电催化氧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小艳 《广州化工》 2025年第3期1-3,7,共4页
氨具有能量密度高、不含碳、易通过电催化氨氧化反应(AOR)液化发电等优点,已被证明是低温燃料电池中氢的有效替代品。近年来,电催化氧化氨技术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生产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在氨电氧化过程中,催化剂是决定氨氧化成本和... 氨具有能量密度高、不含碳、易通过电催化氨氧化反应(AOR)液化发电等优点,已被证明是低温燃料电池中氢的有效替代品。近年来,电催化氧化氨技术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生产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在氨电氧化过程中,催化剂是决定氨氧化成本和效率的关键材料。镍基催化剂作为氨电氧化催化剂成本低、有较高的氨氧化效果,具有潜在研究价值。本文对氨电氧化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的评述,总结了近年来镍基催化剂(镍氧化物、氢氧化镍、羟基氧化镍及高熵合金)在氨电催化氧化技术中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镍基催化剂在氨电催化氧化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活性、稳定性强的催化剂和寻求低碳环保的氨制氢发展路线提供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反应机理 电催化 制氢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的熔炼方法研究
13
作者 徐萍 《真空》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镍基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精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熔炼作为镍基高温合金制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合金材料的整体品质和性能,选择适宜的熔炼工艺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熔炼工...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镍基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精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熔炼作为镍基高温合金制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合金材料的整体品质和性能,选择适宜的熔炼工艺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熔炼工艺包括真空感应熔炼(VIM)和真空自耗重熔(VAR)等,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需进行合理选择、搭配,精确控制其参数,从而满足镍基高温合金越来越高的熔炼要求。本文对镍基高温合金的熔炼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冶炼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熔炼方法 双联法 三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镀镍层代替镍基焊料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高阁 翟学阳 杨华锐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3期266-268,共3页
镍基钎焊材料是一种常用的高温合金焊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本文用表面处理方式进行电镀镍和化学镀镍代替传统镍基焊料探究镍层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镍基钎焊 电镀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颗粒增强镍基涂层对Q345钢耐腐蚀性能及磨损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玉娇 伍燚 +4 位作者 叶焕 陈琳 武晓燕 刘可馨 韩进 《材料科学》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本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345钢表面熔覆两种镍基涂层,并分析两种涂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以及涂层对Q345钢的硬度、耐腐蚀和耐磨损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增强镍基涂层与Q345钢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表面无明显缺陷;涂层内丰富的... 本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345钢表面熔覆两种镍基涂层,并分析两种涂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以及涂层对Q345钢的硬度、耐腐蚀和耐磨损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增强镍基涂层与Q345钢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表面无明显缺陷;涂层内丰富的镍铁金属间化合物Ni3Fe,还有分解的次生碳化物W2C等。这些微观组织、结构使得复合涂层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和更好的耐蚀性能。其中相较于Ni2涂层,Ni1涂层具有更小的腐蚀电流和更大的腐蚀电压,防腐性能好,发生腐蚀的倾向小;同时Ni1涂层也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为优异的耐磨性能。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nickel-based coatings are melted on the surface of Q345 steel by laser cladding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structure of the two coating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coatings on the hardnes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Q345 steel and other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C-reinforced nickel-based coatings form a good metallurgical bond with the Q345 steel matrix, with no obvious defects on the surface;the coatings are rich in nickel-iron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Ni3Fe, as well as decomposition of secondary carbides W2C and s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ructure make the composite coating have higher microhardness an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Ni2 coating, Ni1 coating has smaller corrosion current and larger corrosion voltage,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small tendency to corrosion;at the same time, Ni1 coating also has higher hardness and more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WC增强镍基涂层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近服役环境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静 王莉 +4 位作者 于明涵 闵师领 李佳声 董加胜 楼琅洪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1-901,共11页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作为国之重器,对保障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发动机效率的不断提升,涡轮进气口温度不断提高。先进叶片往往采用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材料制备,具有薄壁、多孔复杂冷却结构,且表面涂覆先进涂层,因而先...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作为国之重器,对保障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发动机效率的不断提升,涡轮进气口温度不断提高。先进叶片往往采用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材料制备,具有薄壁、多孔复杂冷却结构,且表面涂覆先进涂层,因而先进单晶叶片结构越来越精细复杂,服役过程中叶片不同部位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变化更大,其损伤机制无法通过传统棒状试样的变形损伤机制完全体现。基于先进单晶叶片的结构特点及服役环境特点,综述了叶片结构(薄壁、气膜孔)、二次枝晶取向(二次取向)及先进涂层等单一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单晶合金拉伸、蠕变及疲劳等典型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损伤机理研究,并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近服役环境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薄壁 二次取向 气膜孔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海涛 钱春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82,共8页
针对发动机热端部件常用材料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了200~450℃及400~650℃条件下的同相位热机械疲劳(TMF)试验,考虑TMF条件下多晶材料在弹性阶段产生的微观损伤应变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晶材料的TMF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确定模... 针对发动机热端部件常用材料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了200~450℃及400~650℃条件下的同相位热机械疲劳(TMF)试验,考虑TMF条件下多晶材料在弹性阶段产生的微观损伤应变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晶材料的TMF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采用GH4169、IN718、DD8三种高温合金对该模型的TMF寿命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寿命模型预测精度高于TMF寿命预测常用的Manson-Coffin模型和Ostergre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热机械疲劳(TMF) 损伤应变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端铣加工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春争 吕启东 韩世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2-108,共7页
研究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端铣加工表面形貌影响因素,对控制GH4169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和提高GH4169加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单因素端铣试验,探明了铣削速度、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及铣削宽度对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及规律... 研究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端铣加工表面形貌影响因素,对控制GH4169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和提高GH4169加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单因素端铣试验,探明了铣削速度、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及铣削宽度对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及规律。研究表明,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每齿进给量、铣削宽度、铣削速度、铣削深度;加工表面呈现出纵横相间的纹理,且对表面纹理深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铣削速度、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铣削宽度;结合加工表面粗糙度与三维表面形貌选取最佳加工参数:铣削速度V=100 m/min,铣削深度t=0.1 mm,每齿进给量f_(z)=0.025 mm/z,铣削宽度a_(w)=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 端铣加工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温度与型壳温度对K4648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辉 高达 +5 位作者 黄强 张楚博 张强 任晓冬 胡聘聘 张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针对某型号燃气涡轮导向器用K4648镍基高温合金室温冲击韧性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冲击韧性大于20 J·cm^(-2))的问题,在不同的浇注温度与型壳温度(1 490℃/1 050℃,1 490℃/950℃,1 460℃/1 050℃)下制备了K4648镍基高温合金,并进行了... 针对某型号燃气涡轮导向器用K4648镍基高温合金室温冲击韧性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冲击韧性大于20 J·cm^(-2))的问题,在不同的浇注温度与型壳温度(1 490℃/1 050℃,1 490℃/950℃,1 460℃/1 050℃)下制备了K4648镍基高温合金,并进行了固溶+标准热处理,研究了浇注温度与型壳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型壳温度或浇注温度较低时,K4648镍基高温合金的晶粒尺寸和二次枝晶间距较小,块状初生α-Cr相含量较少、尺寸较小,合金的冲击韧性较大,冲击断口处次生裂纹数量较少;优化工艺参数为型壳温度950℃、浇注温度1 490℃,此工艺参数下制备的K4648镍基高温合金的冲击韧性最大,为21.4 J·cm^(-2),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648镍基高温合金 浇注工艺 Α-CR相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基材料构建无酶比色传感器快速检测马拉硫磷
20
作者 严喜鸾 穆鸿仪 +3 位作者 肖义陂 郭亮 李娜 艾凡荣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4期338-344,共7页
制备NiBM并将其应用无酶传感器的构筑,建立比色法快速检测马拉硫磷。合成的NiBM能将无色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TMB氧化物。当马拉硫磷存在时,由于NiBM中镍原子与马拉硫磷的硫代磷脂键之间具有高亲和力,NiBM与马拉硫磷... 制备NiBM并将其应用无酶传感器的构筑,建立比色法快速检测马拉硫磷。合成的NiBM能将无色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TMB氧化物。当马拉硫磷存在时,由于NiBM中镍原子与马拉硫磷的硫代磷脂键之间具有高亲和力,NiBM与马拉硫磷相结合,抑制NiBM对TMB的氧化反应。该无酶NiBM传感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检测性能,检测马拉硫磷的线性范围为0~100 ng·mL^(-1),检测限低至7.8 ng·mL^(-1)。所提出的比色传感器为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的NiBM制备过程简单且原料廉价易得,有望应用于复杂基质中马拉硫磷的快速检测和通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材料 马拉硫磷 无酶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