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消疕合剂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PASI指数及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刚 丁玉珊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消疕合剂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影响,比较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方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 目的:观察中药消疕合剂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影响,比较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方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消疕合剂,每次125 mL,每天2次;对照组40例口服消银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共观察8周。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药消疕合剂可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PASI指数,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消疕合剂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炎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鳖甲散调控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改善银屑病小鼠皮损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胡幸 赵颖 +1 位作者 李领娥 胡素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90-2595,共6页
目的:研究秦艽鳖甲散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 mg/kg)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秦艽鳖甲散组(0.98、1.95、3.90 g/kg)。除对照组仅剔除毛发... 目的:研究秦艽鳖甲散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 mg/kg)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秦艽鳖甲散组(0.98、1.95、3.90 g/kg)。除对照组仅剔除毛发,其余各组均使用咪喹莫特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PASI)评估皮损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实时萤光定量PCR(q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LRP3、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秦艽鳖甲散组小鼠皮损状态明显改善;PASI评分明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NLRP3及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秦艽鳖甲散能够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下调NLRP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秦艽鳖甲散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皮肤损伤 炎症反应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清热凉血方介导CTGF、TGFβ1参与银屑病的治疗
3
作者 马晓惠 王增强 +2 位作者 程晓蕾 毛婷婷 陈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外周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调控。方法40例中医辨证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外周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调控。方法40例中医辨证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皮肤组织中CTGF、TGFβ1表达;收集两组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TGF、TGFβ1表达;治疗组予以祛风清热凉血方内服配合外用卤米松、卡泊三醇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TGF、TGFβ1表达并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CTGF、TGFβ1在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组织中呈高表达。治疗组外周血CTGF、TGFβ1 mRN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PASI评分及外周血中CT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调(P<0.05);CTGF、TGFβ1表达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祛风清热凉血方对外周血CTGF、TGFβ1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清热凉血方 银屑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白细胞介素-3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张辉 杜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白细胞介素-38(IL-3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为研究对象(PsV组),根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PsV组3... 目的分析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白细胞介素-38(IL-38)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为研究对象(PsV组),根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PsV组30例、中度PsV组21例和重度PsV组29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CD163、IL-38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sCD163、IL-38表达水平与PsV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sV组sCD163水平高于对照组,IL-3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V患者血清sCD163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07,P<0.001)。PsV患者血清IL-38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16,P<0.001)。PsV患者血清sCD163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549,P=0.013);PsV患者血清IL-38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0.601,P=0.00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CD163、IL-38诊断中重度PsV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6,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4,大于其单独检测结果(Z_(联合-sCD163)=2.021,Z_(联合-IL-38)=2.331,P<0.05)。结论PsV患者血清sCD163水平显著升高,IL-38水平显著降低,其均与PsV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CD163、IL-38联合检测对中重度PsV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进展期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白细胞介素-38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方联合清开灵静脉滴注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燕妮 陈乐 +3 位作者 王娟 刘燕婷 胡梦雨 惠坤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消银方配合清开灵静脉滴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目的研究口服消银方配合清开灵静脉滴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清开灵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消银方进行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时银屑病PASI评分及外周血中Th1/Th2类因子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的PASI评分分别为(5.32±2.02)分、(2.91±1.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0±2.88)分和(5.11±2.34)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时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NF-γ)指标分别为(17.32±3.51) pg/mL和(56.30±10.12)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7±3.44) pg/mL和(77.88±10.25) 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两个疗程时的TNF-α、INF-γ指标分别为(9.20±2.72) pg/mL、(32.79±8.9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1±3.22) pg/mL、(40.53±11.32) 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银方配合清开灵静脉滴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维持Th1/Th2类因子指标水平平衡,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方 清开灵 寻常性银屑病 外周血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东斌 《哈尔滨医药》 2022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 探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单一用药组(n=78)与联合用药组(n=78)。单一用... 目的 探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单一用药组(n=78)与联合用药组(n=78)。单一用药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给予鱼腥草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1.03%较单一用药组78.21%高(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PASI评分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CD3^(+)、CD4^(+)水平较单一用药组高,CD8^(+)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复方甘草酸苷 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明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照射... 目的:观察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VAS评分及血清IL-2、INF-γ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PASI、VAS评分,改善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司库奇尤单抗 窄谱中波紫外线 炎性因子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 视觉模拟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分别联合卤米松乳膏与卡泊三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叶丰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2956-295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分别联合卤米松乳膏与卡泊三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对比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分别联合卤米松乳膏与卡泊三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B-UVB联合卤米松乳膏)和观察组(NB-UVB联合卡泊三醇),各4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B-UVB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NB-UVB联合卤米松乳膏效果更佳,可促进患者皮损部位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卤米松乳膏 卡泊三醇 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梁静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3期376-377,共2页
目的 分析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9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311nm NB-... 目的 分析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9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311nm NB-UV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比两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对照组78.72%(37/47),P <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ASI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01;经确切概率法计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0/47)与对照组2.13%(1/47)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1.000);研究组复发率4.44%(2/45)与对照组6.52%(3/46)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980)。结论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 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窄谱中波紫外线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修媛娟 向翠英 邵振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对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进行改良,建立银屑病持续时间更长、特征更典型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涂抹凡士林)、模型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 cm^2·d)]和改良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 目的:对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进行改良,建立银屑病持续时间更长、特征更典型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涂抹凡士林)、模型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 cm^2·d)]和改良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cm^2·d)+皮下注射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和脂多糖(每周1次)],连续21 d,每组10只。从造模第1天起每日观察小鼠造模部位皮肤,对类似银屑病样皮损的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造模21 d后处死小鼠,取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脾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皮肤中IL-17A、IL-12的含量。结果:自给药第3、2天起,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分别出现红斑、鳞屑、增厚等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均在第12天PASI总分达到峰值;改良组从第11天起,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厚度较模型组更明显,且连续9 d PASI总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到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均出现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及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改良组小鼠脾指数更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中IL-17A、IL-12含量均升高,且改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改良模型银屑病典型特征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模型 咪喹莫特 小鼠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晓燕 甘泉 甘才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于我院就诊的96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体检中心35例健康体检者,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目的探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于我院就诊的96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体检中心35例健康体检者,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0 mm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ACIMT)组,CIMT<1.0 mm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NCIMT)组,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尿酸(UA)、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PASI)和CMIT数值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hs-CRP、LDL-c和PASI评分诊断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CIMT组和ACIMT组NLR、hs-CRP、TG、LDL-c、UA和CIM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IMT组比较,ACIMT组NLR、hs-CRP、TG、LDL-c、UA、PASI评分和CIM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与NLR、hs-CRP、TG、LDL-c、UA和PASI评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412、0.322、0.474、0.365和0.4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8.015)、hs-CRP(OR=4.221)、LDL-c(OR=5.548)和PASI评分(OR=1.353)均是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危险因素。NLR、hs-CRP、LDL-c和PASI评分诊断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AUC分别为0.913(0.868~0.981)、0.688(0.591~0.785)、0.729(0.669~0.850)和0.694(0.595~0.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数值显著升高,NLR、hs-CRP、LDL-c和PASI评分可作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评分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三醇联合皮敏消胶囊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畅然 马丽萍 《现代医院》 2010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中成药皮敏消胶囊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组(西药组)和外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口服中成药皮敏消胶囊组(中西药联合纽),疗程均为12周,两纽患者分别于治...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中成药皮敏消胶囊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组(西药组)和外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口服中成药皮敏消胶囊组(中西药联合纽),疗程均为12周,两纽患者分别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皮损PASI评分和复发情况评估。结果治疗8、12周后中西药联合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于第8周以后银屑病皮损(P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卡泊三醇乳膏联合中成药皮敏消胶囊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中成药 卡泊三醇乳膏 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与脂肪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雪松 范琴 +1 位作者 杨榆婷 叶建州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性别、年龄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以及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瘦素(Leptin,LEP)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方法通过对210例门诊...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性别、年龄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以及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瘦素(Leptin,LEP)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方法通过对210例门诊及住院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性别、年龄、PASI评分进行分组分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瘦素、脂联素的浓度。采用SPSS22.0对银屑病患者的年龄、性别、PASI评分、血清Chemerin、瘦素、脂联素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PASI评分与Chemerin、瘦素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脂联素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PASI评分与Chemerin、瘦素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脂联素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CHEMERIN 脂联素 瘦素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凉血汤+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张晓宇 尹新江 +2 位作者 武幸福 孟飒 王咏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凉血汤+中药药浴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id carrier protein-2,lipocalin-2)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2年5月6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 目的探讨解毒凉血汤+中药药浴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id carrier protein-2,lipocalin-2)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2年5月6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给予解毒凉血汤+中药药浴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ipocalin-2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水平、治疗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采取解毒凉血汤+中药药浴方法展开治疗,可降低血清lipocalin-2水平并提高疗效,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凉血汤 中药药浴 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 血清lipocalin-2水平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8及白介素27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静 陈宏 +2 位作者 薛梅 李桂珍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8及IL-27在寻常性银屑病(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54例PV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L-18及IL-27 m RNA的表达,分析42例PV患者应用白芍总苷(TGP)治疗4周后及23例患...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8及IL-27在寻常性银屑病(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54例PV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L-18及IL-27 m RNA的表达,分析42例PV患者应用白芍总苷(TGP)治疗4周后及23例患者治疗8周后外周血中IL-18及IL-27 m RNA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IL-18和IL-27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18与IL-27的ΔCt值呈正相关(r=0.706,P<0.05)。PASI评分与IL-18 m RNA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5),与IL-27 m 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TGP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18和IL-27 m RNA的表达及PA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8周后患者IL-18 m RNA的表达及PASI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而IL-27 m 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SI评分降低(P<0.05)。结论:IL-18及IL-27可能与PV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白介素-18 白介素-27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STAT3、IL-4mRNA的表达与白芍总苷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雨潮 陈宏 +2 位作者 马荣 李桂珍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白介素(IL)-4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对PV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白介素(IL)-4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对PV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健康对照组和TGP治疗前后PV患者外周血STAT3及IL-4 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PASI的相关性。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STAT3及IL-4 mRNA的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STAT3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中STAT3和IL-4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83,P>0.05);PASI与患者外周血中STAT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0,P<0.05),与IL-4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05)。经TGP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46例患者外周血STAT3 mRNA的表达量和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4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STAT3可能参与了PV的发病过程,IL-4在PV中作用不明显,TGP在治疗PV中起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STAT3 白介素-4 白芍总苷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93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澍 王明悦 +3 位作者 夏杨 涂平 李若瑜 李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2期1-8,I0001,共9页
目的我国银屑病患者数量庞大,约650万例,且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但目前仍缺乏对我国银屑病患者多中心的大数据研究。本研究分析了6093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银屑病特点的认识,改进治疗方案和患者管理措... 目的我国银屑病患者数量庞大,约650万例,且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但目前仍缺乏对我国银屑病患者多中心的大数据研究。本研究分析了6093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银屑病特点的认识,改进治疗方案和患者管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依托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临床大数据采集平台,截至2020年12月,数据采自129家医院,总样本量6093例。本研究回顾分析了中国银屑病患者人口学特征、遗传特征、个人习惯、环境因素、疾病特征以及治疗现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男性3936例,女性2157例,年龄1~95岁。男女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相似。对19岁及以上年龄患者进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统计分析,整体患者的BMI均数为(23.66±2.92)kg/m^(2),男性患者的BMI均数略高于女性患者。7~18岁、19~44岁年龄段患者平均病程分别为1.99年和6.93年,45~60岁、61岁及以上2个年龄段患者的病程均超过10年。在19岁及以上患者中,不吸烟人数与吸烟人数之比约为7∶3。临床表现以斑块状银屑病占比最高(78.22%),其次是点滴状银屑病,占比18.70%;关节病型(3.69%)、脓疱型(局限性加泛发性,3.51%)和红皮病型(2.96%)发生率较低。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来看,中重度患者占比达75%,比例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超过85.0%的患者表现为多重部位皮损,皮损发生部位按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下肢、头皮、上肢、背部、胸部、手、足、面、颈、生殖器。接近16.79%的患者有伴发疾病,并且随年龄增长比例升高。16.05%的银屑病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88.29%)最迫切的治疗需求是快速修复皮损,其次是降低治疗费用(45.31%)、明显减少瘙痒(43.55%)、减少就医次数或缩短治疗时间(40.48%)、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7.50%)。对患者在2020年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接受过局部治疗、系统药物(非生物制剂)及光疗、生物制剂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3.56%、48.00%、7.10%,但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仅为34.16%。结论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在中国有庞大的患者人群,本研究患者数据显示,我国银屑病患者具有病程长、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等临床特点。然而,目前我国患者对银屑病危害认知不足,就诊习惯不佳,且对治疗满意度也不高。因此,建设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多中心研究 回顾性分析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临床大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兆辉 王玉 +7 位作者 霍志鹏 黄芝娟 杨东 刘元雪 靳元鹏 康景华 何毅 邱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1期132-135,141,共5页
目的:观察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采用九味化斑方治疗,平均治疗时间(86.08±42.55)d,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 目的:观察九味化斑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采用九味化斑方治疗,平均治疗时间(86.08±42.55)d,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0例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4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36/40)。结论九味化斑方能显著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化斑方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研究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楮桃叶药浴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欣 许灿龙 +2 位作者 田燕 徐峰 庞晓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楮桃叶药浴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期为4周,治疗组前... 目的探讨楮桃叶药浴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期为4周,治疗组前2周联合楮桃叶药浴及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此后2周仅外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4周内仅外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瘙痒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瘙痒评分及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楮桃叶药浴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桃叶 药浴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建强 荣姗姗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3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血清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斑、鳞屑、瘙痒、PAS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红斑、鳞屑、瘙痒、PA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VEGF、MDA、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00%(5/100),对照组为8.00%(8/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08%(2/96),对照组复发率为11.90%(10/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银屑病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火针 中药熏洗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 炎症因子 脂质过氧化物 丙二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