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D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1
作者 张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对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23年6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共34例,均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自体...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对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23年6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共34例,均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皮瓣修复优良率。结果34例患者经VSD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后,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分别为(1.43±0.21)次、(11.35±2.16)d、(15.68±1.42)d、(12.14±1.35)d。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03±0.28)分、(86.54±10.21)分,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4.12%(32/34)。结论VSD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有利于缩短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皮瓣修复的优良率,临床疗效满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宜栋 桑成林 +4 位作者 李筠 邹林 李宗玉 刘立峰 蔡锦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的效果。方法下肢骨折术后钢板及骨外露患者11例,拆除原内固定钢板,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端,缺损创面采用VSD。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皮肤愈合良好,骨折...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的效果。方法下肢骨折术后钢板及骨外露患者11例,拆除原内固定钢板,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端,缺损创面采用VSD。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皮肤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未发生骨不愈合、骨感染或伤口感染。结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VSD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负压封闭引流 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VSD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寅 曹军军 +1 位作者 张延平 梁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应用VSD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性1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应用VSD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岁,术后钢板外露时间为5~16天,行清创VSD覆盖,后期根据情况行换药、再次实施VSD或皮瓣转移。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创面均愈合,未出现感染渗出等情况。结论应用VSD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早期钢板外露,能够闭合创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符合适应证条件下,简单方便,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钢板外露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整形外科方法治疗胫骨骨折后骨及钢板外露 被引量:3
4
作者 卫东 王琳 赵路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48-749,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钢板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整形外科中邻位筋膜皮瓣、双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创面。结果43例骨、钢板外露创面均顺利愈合,患肢功能恢复。结论利用整形外科原理治疗胫骨骨折后骨、钢板外露效果良好。
关键词 整形外科 胫骨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创面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才胜 杜远立 +5 位作者 李宁 杨朝晖 梁届东 覃涛 尚峥辉 胡爱心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634-634,637,共2页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胫腓骨骨折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兆祥 郭树忠 +1 位作者 孙锡金 夏文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58-1860,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应用游离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患者共7例,其中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质外露4例,胫... 目的:探讨游离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应用游离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患者共7例,其中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质外露4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2例,腓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1例。结果:术后除1例植皮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外,其余移植肌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外形及功能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游离部分腹直肌肌瓣加皮片移植修复下肢骨折后骨或钢板外露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且供区损伤小,只取部分腹直肌,保留了腹直肌的大部分功能,是修复下肢骨或钢板外露,尤其是伴骨髓炎或感染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腹直肌肌瓣 皮片移植 外露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宁 陈荣春 钟红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8期55-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联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4.5 cm×3.0 cm~10.0 cm×4.5 cm)患者一期使用VSD技术处理创面,二期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联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4.5 cm×3.0 cm~10.0 cm×4.5 cm)患者一期使用VSD技术处理创面,二期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创面。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月。术后皮瓣均存活,创面一期闭合,未再次出现钢板外露、窦道形成及骨髓炎现象。2例患者中厚皮植皮区部分坏死,行换药保守治疗后愈合。住院时间21~30 d,平均住院时间24.3 d。结论早期应用VSD技术结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皮瓣 移植 复胫骨骨折术后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48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傅元贵 鲍宜周 张玉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 刘鸣江 +3 位作者 谢松林 黄新锋 李匡文 黄雄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介绍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材料的处理及创面的修复。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275例钢板外露的患者,综合考虑四肢创面缺损的大小、感染、周围软组织情况,创面经过换药或者扩创,未感染或者感染得到控制的创面给予保留钢板,感染创... 目的:介绍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材料的处理及创面的修复。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275例钢板外露的患者,综合考虑四肢创面缺损的大小、感染、周围软组织情况,创面经过换药或者扩创,未感染或者感染得到控制的创面给予保留钢板,感染创面拆除钢板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用局部旋转皮瓣、帯蒂转移或者游离皮瓣修复。结果:275例中有10例截肢。总共保留钢板164例,101例拆除钢板改用外固定支架。保留钢板的患者中有14例并发骨髓炎,经过1~4次扩创,冲洗引流,创面愈合;5例骨不愈合,经过植骨治疗,骨折愈合。改用外固定支架的患者,3例并发骨髓炎,创面扩创引流后愈合;2例骨不愈合,游离植骨及骨瓣治疗后愈合。创面修复中,局部转移皮瓣108例,有9例局部皮瓣术后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2例岛状皮瓣,1例出现坏死,改用游离皮瓣创面愈合;125例游离组织瓣,2例游离髂骨瓣出现静脉危象,探查后皮瓣成活,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因感染出现坏死。结论:钢板外露只要处理正确,部分钢板可以保留,通过皮瓣技术,创面能够得到较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外露 皮肤缺损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足踝骨折手术的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修复... 目的探讨在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足踝骨折手术的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治疗效果以及1年后的恢复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皮瓣坏死、感染坏死以及静脉回流受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以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皮瓣质感以及皮瓣弹性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据满意度调查表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治疗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治疗的体验大大加深,改善患者足踝部的外观,患者病情能得到快速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骨折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联合VSD治疗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 被引量:4
11
作者 庄兢 林根辉 郑清健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小腿后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对9例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不同范围钢板外露的患者,术前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准备,并... 目的探讨利用小腿后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对9例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不同范围钢板外露的患者,术前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准备,并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旋转覆盖钢板外露区。结果 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6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8例创面一期愈合,其中1例术后2周出现皮瓣边缘裂开,经负压引流10天后,伤口愈合,且随访8个月无复发。结论小腿后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方法简单可靠、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持续负压吸引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在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皓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在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对10例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创面感染及皮肤坏死继而出现皮肤缺损钢板外露的患者均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修复,...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在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对10例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创面感染及皮肤坏死继而出现皮肤缺损钢板外露的患者均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修复,创面缺损面积:5.0cm×2.5cm-11.0cm×5.0cm。结果本组1例术后发生远端局部皮瓣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瘢痕愈合,余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无慢性骨髓炎及窦道形成。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皮肤缺损钢板外露是目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忠生 郭红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对1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保留内固定钢板。结果11例均获4~13个月随...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对1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保留内固定钢板。结果11例均获4~13个月随访,伤口均I期愈合,皮瓣无坏死及感染,骨折顺利愈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负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治疗跟骨骨折钢板外露.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跟骨: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
14
作者 牛云峰 王欢 许金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折3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例。除外严重感染和骨髓炎及血供障碍者,接受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周更换一次,直至新鲜肉芽覆盖钢板及创面。结果经平均3周(分别为2、2、3、5周)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及钢板均被新鲜肉芽填充,没有感染患者。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患者,具有治疗简单,避免多次手术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皮肤缺损 钢板外露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15
作者 陶忠生 王延杰 +2 位作者 赵伟超 王秋生 冯亚高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致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3月-9月,对3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术,保留内固定钢板,创面清洁后,两侧皮缘分别穿入克氏针,缝线牵拉克氏... 目的探讨利用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致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3月-9月,对3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术,保留内固定钢板,创面清洁后,两侧皮缘分别穿入克氏针,缝线牵拉克氏针,分次逐步紧缩,使伤口逐渐缩小,伤口闭合。结果 3例伤口均顺利愈合,随访3~6个月,无再感染,骨折顺利愈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利用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医疗费用低廉,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钢板外露 克氏针 皮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钢板外露难愈性创面1例
16
作者 刘宏 刘毅 +1 位作者 陈黎明 赵若梅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762-764,共3页
创伤、烧伤、感染等导致的慢性创面常常侵犯深层组织,甚至深达骨面,伴骨、肌腱、内置入物的外露,严重者可伴有骨髓炎,导致深部的窦道形成,长期不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本文通过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功修复了钢板外露的难愈性创面1... 创伤、烧伤、感染等导致的慢性创面常常侵犯深层组织,甚至深达骨面,伴骨、肌腱、内置入物的外露,严重者可伴有骨髓炎,导致深部的窦道形成,长期不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本文通过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成功修复了钢板外露的难愈性创面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钢板外露及窦道型创面,可通过填塞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使创面达到无无效腔,促进创面愈合,为窦道形成、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钢板外露 难愈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分析
17
作者 韦杰合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5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方法:以86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存活... 目的:探讨和分析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方法:以86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皮瓣外形、皮瓣质感、弹性状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出现感染坏死和静脉回流不畅等情况的患者共有11例,占比为25.5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98%(3/4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患者的皮肤恢复情况较好,总满意度也较高,临床上的使用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骨折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前内侧钢板外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浙峰 周光伟 +3 位作者 王峰 徐东 戴箴言 彭伟雄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频彩超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获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来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而拟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11例... 目的探讨采用高频彩超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获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来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而拟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11例,利用高频彩超进行术前探测定位胫后动脉穿支,在创面彻底扩创后,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钢板外露创面。记录利用高频彩超探查到的动脉穿支数并对穿支进行直径及流量测量。术后定期随访,记录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在拟切取皮瓣的11个胫后动脉区域共找到27支穿支,每个区域找到(2.60±0.45)个穿支。穿支动脉直径(2.50±0.31)mm。随访6~12(8.5±1.9)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创面简单有效,高频彩超能准确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并了解受区情况,是提高穿支皮瓣手术准确性和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高频彩超 钢板外露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凌 杨宇 +1 位作者 郑蓉芳 王燕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在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8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47岁。在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瓣移植在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8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47岁。在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创面条件。待创面准备充分、达移植条件后,选择合适的皮瓣、肌皮瓣或肌瓣,可联合皮片移植,修复胫前创面。术后继续配合封闭式负压吸引。结果 本组病例中,15例患者创面甲级愈合,3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钢板外露。其中,1例为原部位再次外露,2例为其他胫前部位出现新创面,创面面积均较小,再次进行清创、自体组织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后,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结论 对于胫骨骨折术后内固定钢板外露的患者,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自体组织移植能尽可能地保留内固定物,快速、有效地控制局部炎症感染,尽早修复创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外露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肌瓣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皮瓣治疗钢板外露26例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剑平 王劲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7期37-38,共2页
目的  报告转移皮瓣闭合创口治疗钢板螺钉外露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7年 2月~ 2 0 0 2年 9月采用转移皮瓣闭合创口治疗钢板螺钉外露 2 6例 ,闭合骨折 18例 ,开放骨折 8例 ,其中小腿骨折 17例 ,前臂骨折 8例 ,足背损伤未行内固定... 目的  报告转移皮瓣闭合创口治疗钢板螺钉外露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7年 2月~ 2 0 0 2年 9月采用转移皮瓣闭合创口治疗钢板螺钉外露 2 6例 ,闭合骨折 18例 ,开放骨折 8例 ,其中小腿骨折 17例 ,前臂骨折 8例 ,足背损伤未行内固定者 1例。 结果 2 6例中 19例创口如期闭合 ,3例缝合口处渗出 ,经过换药处理延期闭合 (延长 7~ 11天 ) ,优良率 86 4 %。 4例失败。 结论  转移皮瓣大多数在局麻下能一次完成。痛苦小 ,经济 ,易于操作 ,患者易接受 ,对患者造成的再次损伤小 ,有较高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皮瓣 治疗 钢板外露 钢板螺钉外露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