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商州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冬梅 罗先熔 王建历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部,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普查区构造线总体上呈EW向展布,核桃园断裂贯穿其中部,为商丹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是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脆性断裂带,该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分布,是北部下元古界... 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部,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普查区构造线总体上呈EW向展布,核桃园断裂贯穿其中部,为商丹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是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脆性断裂带,该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分布,是北部下元古界与南部泥盆系的分界线。区内有岩浆侵入,构造发育,成矿条件极为有利。通过分析研究商州洛坪金铜多金属矿普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找矿潜力预测,推断该区具有良好的金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坪金银铜矿 地质地球化学 找矿预测 商州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塔源金银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学刚 王可祥 +1 位作者 付洋 陈国华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7-84,共8页
塔源金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矿体大部分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其上下盘为斜长花岗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脉状为主。从矿区不同期次石英脉、不同... 塔源金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矿体大部分受断裂及构造蚀变带控制,其上下盘为斜长花岗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脉状为主。从矿区不同期次石英脉、不同矿化阶段围岩中采取黄铁矿标本,18件样品的δ34S平均值为-3.37×10-3,变化范围为1.40×10-3~-7.80×10-3,极差为9.20×10-3。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00℃。结合元素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物化探资料多元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认为:围岩蚀变、物化探组合异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找矿标志;Cu、Pb、Ag是主要成矿指示元素,清楚地反映了矿化蚀变带和控矿构造范围;Au异常能准确地指示矿体(含矿石英脉)所在位置;高电阻率与高极化率可作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间接标志。近南北向或北西向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地带,在火山活动中心及两侧可作为重点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塔源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塔源金银铜矿区双峰式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秋阳 杨言辰 +1 位作者 韩世炯 刘宇轩 《黄金》 CAS 2022年第4期14-22,共9页
塔源金银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矿区发育双峰式侵入岩(角闪辉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成岩年龄为325 Ma±2 Ma、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324 Ma±3 Ma。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属于钙... 塔源金银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矿区发育双峰式侵入岩(角闪辉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成岩年龄为325 Ma±2 Ma、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324 Ma±3 Ma。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无明显Eu异常,以明显亏损P、Ti、Nb,富集K和Rb为特征。角闪辉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在不同源区熔融形成,基性岩源于部分受到陆壳混染的原始地幔,而花岗岩可能来自底侵作用,基性岩浆使其上部地壳发生大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塔源金银铜矿区双峰式侵入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且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最晚于早石炭世末完成碰撞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构造环境 板块拼合 双峰式侵入岩 塔源金银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源金银铜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忠旭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26期72-72,共1页
重点探讨了塔源金银铜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 塔源 金银铜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塔源地区金银铜成矿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永强 李颖 范继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以黑龙江塔河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地质信息为基础 ,对该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成矿要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建立了该区的金、银、铜矿产的成矿系统模型。模型指出 ,大陆边缘活动带、古元古宙基底、以北东向为主导的... 以黑龙江塔河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地质信息为基础 ,对该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成矿要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建立了该区的金、银、铜矿产的成矿系统模型。模型指出 ,大陆边缘活动带、古元古宙基底、以北东向为主导的断裂构造系统 ,以及火山岩 -侵入岩是区内金、银、铜矿成矿系统形成的有利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地质背景。在地球物理上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表现为复杂磁场区和重力相对高场区。Au、Ag、As、Sb、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金银铜矿 成矿系统 塔源地区 地球化学 成矿地质 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铜矿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
6
作者 余龙舟 杨杰伟 《云南冶金》 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
国外某铜矿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紧密共生,金、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状态及超显微包裹赋存于黄铜矿中,为综合回收其中的伴生金和银,同时尽可能提高铜的回收水平,依次进行了探索试验、药剂种类和用量试验、再磨试验以及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原矿... 国外某铜矿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紧密共生,金、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状态及超显微包裹赋存于黄铜矿中,为综合回收其中的伴生金和银,同时尽可能提高铜的回收水平,依次进行了探索试验、药剂种类和用量试验、再磨试验以及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磨矿后采用两粗三精一扫闭路浮选工艺流程,粗精矿再磨,粗磨细度-0.074 mm占75%,石灰作为脉石抑制剂和p H调整剂,再磨细度-0.043 mm占90%,亚硫酸钠和硫酸锌作为抑制剂,2~#油作为起泡剂,可获得铜、金、银品位分别为15.09%、3.40 g/t、396.60 g/t,回收率分别为90.56%、63.37%、74.79%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铜矿 粗精矿再磨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