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流速游泳训练的许氏平鲉幼鱼野化训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诗鸿 邓立宇 +3 位作者 张雨田 吴忠鑫 于晓明 田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42-50,共9页
为提升许氏平鲉鱼类资源,探究游泳训练对其生长的影响,以该物种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不同运动强度的游泳野化训练。以运动强度0为对照,设置4种运动强度,分别为50%、75%、125%和150%,训练30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其中生长性能包括... 为提升许氏平鲉鱼类资源,探究游泳训练对其生长的影响,以该物种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不同运动强度的游泳野化训练。以运动强度0为对照,设置4种运动强度,分别为50%、75%、125%和150%,训练30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其中生长性能包括成活率、增重率、脏体比、肥满度和特定生长率;生化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谷草转氨酶(GOT)和溶菌酶(LMZ)活性及总氨基酸含量。生长性能结果显示,运动强度对幼鱼的成活率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不同运动强度明显提升了幼鱼的增重率、肥满度和特定生长率,降低了幼鱼的脏体比(P<0.05)。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运动强度明显增强了AKP、GOT和LMZ的活性,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P<0.05);75%运动强度明显增强了AKP、CAT和LMZ的活性,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P<0.05);125%和150%运动强度明显抑制了AKP和CAT的活性,增强了GOT和LMZ的活性,降低了总氨基酸含量(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适度的游泳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许氏平鲉幼鱼的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改善肌肉品质,提高抗氧化和调节能力,促进幼鱼健康生长,以75%运动强度表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化训练 许氏平鲉 游泳训练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放流鱼类的野化训练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诗鸿 田涛 +2 位作者 于晓明 吴忠鑫 尹增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97,共14页
以增殖放流为主要手段的渔业资源增殖是恢复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中国有着较快发展,但是人工繁育的苗种放流后死亡率较高等问题导致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多未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渔业资源增殖的效益... 以增殖放流为主要手段的渔业资源增殖是恢复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中国有着较快发展,但是人工繁育的苗种放流后死亡率较高等问题导致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多未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渔业资源增殖的效益。在放流前通过各种方法对放流苗种进行野化训练是提高放流苗种质量及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提升增殖放流总体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历程,分析了导致鱼类放流后成活率低的原因,从饵料认知、捕食者信息、环境复杂程度和鱼类游泳能力等方面阐述了鱼类野化训练的研究进展,建议未来可通过开展遗传改良、检测精子和卵子质量、统计受伤比例和病死率、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控制投喂空间、提升养殖环境复杂度、植入芯片和生物追踪等鱼类野化训练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增殖放流物种的生存质量,以期为促进水域生态恢复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化训练 增殖放流 存活率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中国大鲵在增殖放流前野化训练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宇 刘鉴毅 +1 位作者 张婷婷 王思凯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55-163,共9页
在珍稀濒危动物增殖放流到野外自然环境过程中,人工养殖种群放流前能否进行合适而有效的野化训练是其在自然环境中野外存活的关键,同时也是一项增殖放流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亟待开展实践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以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为... 在珍稀濒危动物增殖放流到野外自然环境过程中,人工养殖种群放流前能否进行合适而有效的野化训练是其在自然环境中野外存活的关键,同时也是一项增殖放流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亟待开展实践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以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为例,对养殖中国大鲵在增殖放流前野化训练的技术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包括两方面:(1)食性和食物类型的野化实际上是一个反向驯化转变过程;(2)环境因子(包括流水、温度和光周期等)的野化选择上,参照大鲵的野外栖息地环境进行仿生态,构建清澈溪流石隙间的流水湿地环境,以及野外自然环境的温度调节和光周期。野化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3项指标:(1)可反映自然繁殖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精子卵子质量;(2)反映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密度适宜性的受伤比例;(3)反映野外持续生存能力的病死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养殖大鲵野化训练的个体筛选标准需与其增殖放流的模式和效果追踪联系起来,并通过大鲵冬眠与否的野化训练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探讨养殖大鲵野化训练后尽快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建议与对策。通过归纳总结养殖大鲵野化训练研究的技术框架,指明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通过长期的案例研究进行验证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野化训练 增殖放流 养殖种群 野生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放流鱼苗野化训练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庆松 王熠 +2 位作者 祖西龙 陈雷雷 李俊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6期7-16,共10页
为提高海洋牧场增殖放流苗种的适应性和放流存活率,设计了一种增殖放流鱼苗野化训练装置,并以条石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装置的应用试验。根据躲避敌害与捕食活饵的训练需求,结合鱼苗与敌害的体型差异,选用2.5 cm和3.3 cm两种孔径的格栅作... 为提高海洋牧场增殖放流苗种的适应性和放流存活率,设计了一种增殖放流鱼苗野化训练装置,并以条石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装置的应用试验。根据躲避敌害与捕食活饵的训练需求,结合鱼苗与敌害的体型差异,选用2.5 cm和3.3 cm两种孔径的格栅作为避敌格栅;为了减少仓门开闭过程中对鱼苗和活饵的影响,仓门的运动幅度不宜过快过大,设定活饵仓门的最大开门角度为45°、时间为5 min,选用0.6 r/min的电机作为仓门驱动电机。结果显示:采用成年黑鲷等大型鱼类作为敌害进行避敌训练时,条石鲷鱼苗能够利用野化训练装置躲避敌害;利用脊尾白虾等活饵进行捕食训练时,条石鲷鱼苗经历了从认知食物到积极分食两个阶段,捕食能力提升过程明显。结合现场观察并通过基本生长指标和鱼苗死亡情况的对比,可以分析出野化池鱼苗相对于对照池鱼苗,摄食积极,攻击性强。研究表明,在选定的野化训练模式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条石鲷鱼苗行为特征的改善,同时验证了增殖放流鱼苗野化训练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鱼苗 野化训练装置 捕食活饵 躲避敌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蕴杉 张庆 许鲁 《野生动物》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饲养东北虎的野化训练,是东北虎日常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日后放虎归山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是在东北虎繁育中心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模拟条件下对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现况,指出管理方式、饲喂模式等制度... 对饲养东北虎的野化训练,是东北虎日常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日后放虎归山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是在东北虎繁育中心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模拟条件下对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现况,指出管理方式、饲喂模式等制度上原因对饲养东北虎野性和行为恢复的影响是东北虎野化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今后东北虎野化训练提出了改进设想。阐明人工模拟野生生境困难和食物链模拟困难是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饲养虎 野性 野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专 郝利霞 +2 位作者 何欢 许昌 张明海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6期193-194,共2页
在图像解译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了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模型,对拟建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进行了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以期为该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南虎 野化训练 栖息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鲟鱼人工放流及野化训练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光源 王云山 +2 位作者 张忠亮 李育东 韩骥 《河北渔业》 2011年第7期34-36,共3页
为增殖黑龙江鲟鱼类资源,开展了黑龙江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2005-2007年培育放流黑龙江鲟鱼共计10.7万尾,其中野化训练5 000尾,在黑龙江干流抚远江段捕获3尾标志放流幼鱼。
关键词 黑龙江鲟鱼 放流 野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国家公园朱鹮野化训练与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美玲 陈斌 +3 位作者 王明旭 伍铠 舒梦瑶 刘其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为扩增和恢复朱鹮种群分布,重建全球纬度最低的可自我维持的朱鹮野生种群,2022年9月6日-24日,在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采用野化网笼(r=15 m,h=15 m)对10只引入朱鹮进行了19 d的野化训练与环境适应研究。结果表明:笼内朱鹮的日活动行为占比... 为扩增和恢复朱鹮种群分布,重建全球纬度最低的可自我维持的朱鹮野生种群,2022年9月6日-24日,在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采用野化网笼(r=15 m,h=15 m)对10只引入朱鹮进行了19 d的野化训练与环境适应研究。结果表明:笼内朱鹮的日活动行为占比依次为休息(43.09%)、觅食(31.8%)、理羽(15.38%)和其他行为(9.72%),其中休息占比最高。日间觅食呈现晨昏型,觅食高峰出现于9:00—10:00和15:00—16:00时段。休息行为(休息、理羽)在上午觅食高峰后占比逐渐增大,高峰期出现于14:00—15:00时段。笼内野放1 d内夜宿点对树和人造栖杠的选择为50%,5 d后夜宿点全部选择在树和人造栖杠上。笼内群体对人为噪音干扰和猛禽天敌表现出明显的应激行为,受惊后持续环形飞行,且出现逃逸现象。经过一个月的野化训练,南山国家公园朱鹮能适应野外条件,达到释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再引入 野化训练 时间分配 南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鲟鱼人工放流及野化训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光源 王云山 +2 位作者 张忠亮 李育东 韩骥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6期12-13,共2页
鲟鱼类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认为现存鲟形目鱼类是鱼类"活化石"。鲟鱼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尤其是鲟鱼籽酱被誉为黑色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不菲。因此,鲟鱼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鲟鱼类 野化训练 人工放流 黑龙江 古生物学家 营养丰富 黑色珍珠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黑狐野化训练放归自然后控制鼠害的研究
10
作者 于钊 王蕾 +1 位作者 黄文广 孙玉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6-238,共3页
鼠害是北方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草原、林业、农业等部门一直在探寻持续控制草原鼠害的办法和措施。2003年5月份,宁夏草原工作站从建设和谐草原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原理,针对草原生态食物链中天敌数量急骤减少的生态... 鼠害是北方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草原、林业、农业等部门一直在探寻持续控制草原鼠害的办法和措施。2003年5月份,宁夏草原工作站从建设和谐草原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原理,针对草原生态食物链中天敌数量急骤减少的生态现状开始了天敌控制鼠害的探索。经过对黄鼬、蛇、猎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持续控制 放归自然 野化训练 银黑狐 草原退化 天敌控制 生态学原理
原文传递
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野化训练设计
11
作者 吴专 白婷婷 +2 位作者 韩文娟 孟羽嘉 刘昕晨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在分析拟建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野化训练区划分为华南虎第一阶段野化训练区、华南虎第二阶段野化训练区A、华南虎第二阶段野化训练区B、华南虎第三阶段野化训练区、猎物学校、华南虎生境体验区、主游路七部分,... 在分析拟建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野化训练区划分为华南虎第一阶段野化训练区、华南虎第二阶段野化训练区A、华南虎第二阶段野化训练区B、华南虎第三阶段野化训练区、猎物学校、华南虎生境体验区、主游路七部分,对华南虎的野化训练、猎物野化训练、野化训练区建设布局等进行了详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野化训练 猎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野化行为研究中最佳行为采样的时间间隔
12
作者 邢燕 杨飞飞 +5 位作者 张迎祥 孙一群 郑颖 王春莹 王亮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养梅花鹿的行为野化,促进梅花鹿野外种群的快速恢复。然而,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瞬时扫描取样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但瞬时扫描具体采样间隔的科学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5、10、15、20、30、60 min不同采样间隔内得到梅花鹿的不同行为持续时间,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不同行为持续时间进行两两比较,依据R^(2)≥0.9、截距与0无显著差异(P>0.05)、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P>0.05)3个标准衡量采样间隔是否可以准确估计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而确定最佳采样间隔。结果表明:运动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5 min,休息、摄食、社会和其他4类行为的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in,反刍、警戒和站立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15 min。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行为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行为 瞬时扫描取样法 最佳采样间隔 野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野化训练条件下朱鹮的行为差异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卢靖 丁长青 +2 位作者 庆保平 王超 闫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8,共8页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陕西省洋县朱鹮生态园和华阳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2处野化训练大网笼中朱鹮(Nipponia nippon)(n洋县=30只;n华阳=22只)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调查2处大网笼野化训练条件的不同。...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陕西省洋县朱鹮生态园和华阳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2处野化训练大网笼中朱鹮(Nipponia nippon)(n洋县=30只;n华阳=22只)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调查2处大网笼野化训练条件的不同。结果表明,在觅食行为的时间分配中,秋季洋县群的划动寻觅、探啄、咬甩、洗涮行为极显著地高于华阳群(P<0.01),低头寻觅、滤啄行为极显著地低于华阳群(P<0.01),掏挖行为在两群间无显著差异(P>0.05),华阳群缺少撕扯行为;冬季2群朱鹮觅食行为型差异性与秋季基本类似,但洋县群的掏挖行为显著高于华阳群(P<0.05),华阳群缺少划动寻觅、撕扯和咬甩行为。在华阳大网笼,训练朱鹮的惊飞持续时间为(96.5±84.9)s,显著长于洋县朱鹮(40.6±51.3)s,且降落地点的选择不同。2010年7月至12月中旬,华阳群部分个体表现出地面夜宿的异常行为。分析认为,造成觅食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个网笼所提供饲料的形状以及觅食地条件不同,惊飞时间和降落地点的差异与网笼内隐蔽区域的大小有关,而异常的地面夜宿行为与华阳网笼开始训练时栖位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野化训练 觅食行为 夜宿行为 惊飞行为 行为差异
原文传递
河南董寨朱鹮再引入释放前的野化训练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治学 王科 +3 位作者 蔡德靖 祝文平 潘小燕 刘冬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17-3022,共6页
2013年3—10月在河南董寨模拟野生环境的大网笼中对34只人工饲养朱鹮(Nipponia nippon)进行了再引入释放前的野化训练。野化朱鹮在一周内快速地将飞行能力提升到野生朱鹮的水平,在10 d内夜宿环境由地面至栖杠最后过渡到树上。在觅食... 2013年3—10月在河南董寨模拟野生环境的大网笼中对34只人工饲养朱鹮(Nipponia nippon)进行了再引入释放前的野化训练。野化朱鹮在一周内快速地将飞行能力提升到野生朱鹮的水平,在10 d内夜宿环境由地面至栖杠最后过渡到树上。在觅食方面,朱鹮在2个月内完成了对不同类型觅食地的适应,遵循由旱地到湿地、由浅水至深水的顺序。野化个体对猛禽有天敌防御本能,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分别约300和50 m;但对饲养管理人员表现出警戒缺失。野化网笼中配对朱鹮的离婚率高达66.7%,但朱鹮的配对繁殖时间越长,配对关系越稳定。有无育雏经验对繁殖成功率无显著影响,过高的营巢密度和其他鸟类的干扰是导致野化训练期间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饲养朱鹮经过2~3个月的野化训练,能够满足再引入释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栖杠的搭建方式、投食策略和野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朱鹮野化训练的效率。开展释放后监测,掌握朱鹮在野外的适应能力、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有助于评估野化训练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鹦 再引入 野化训练
原文传递
北戴河湿地朱鹮野化训练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鹏 赵海彤 +2 位作者 刘冬平 周亮 赵国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5,共6页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种群分布范围,2018年7月将2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引入到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化饲养。为了解朱鹮对该地模拟自然环境的野化适应效果,于2...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种群分布范围,2018年7月将2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引入到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化饲养。为了解朱鹮对该地模拟自然环境的野化适应效果,于2018年7-10月对朱鹮在大网笼中的行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观察。野化训练过程中,朱鹮在训练笼中快速获得良好的飞行技巧,飞行中能够避免碰撞野化网笼软网。持续飞行时间从观察初期的(106.8±93.4)s,增长至后期的(145.8±118.1)s。野化训练第1天,有70%个体在树上夜宿,其他个体在地面及栖杠上夜宿;30 d时间内,朱鹮全部获得树上夜宿能力。野化训练后期和前期相比,觅食时间从55.4%提高至58.3%,并显著提高了对浅水觅食地的利用率。后期显著提高了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并表现出对猛禽等天敌的防御反应。通过87d的野化训练,试验个体的行为和生境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并趋于稳定,表明其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新环境。为了进一步适应放飞后的野外环境多样性,建议在今后的野化训练中改变朱鹮的投食策略,增加觅食难度,并开展当地特有食物的投喂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野化训练 模拟自然环境 北戴河
原文传递
野化训练
16
作者 吕红梅 小饼熊(图) 《少年时代(低年级)》 2020年第7期32-36,共5页
一天早上,我刚吃完早餐,就发现脖子上多了一个项圈。接下来,我被人抱进了一个大笼子里,并抬上了一辆汽车。这下,我慌了:“这是要带我上哪儿?你们这是要卖大熊猫吗?我要喊人啦!救命啊!救命啊!”可是,这些人只听到我哼哼唧唧的叫声,哪里... 一天早上,我刚吃完早餐,就发现脖子上多了一个项圈。接下来,我被人抱进了一个大笼子里,并抬上了一辆汽车。这下,我慌了:“这是要带我上哪儿?你们这是要卖大熊猫吗?我要喊人啦!救命啊!救命啊!”可是,这些人只听到我哼哼唧唧的叫声,哪里听得懂我的话呢!飼养员妈妈看出我的不安,她把手伸进来,轻轻地抚摸着我,说:“别怕!饭团,我们这是要带你去野化训练基地进行野化训练。之所以在那么多的大熊猫中选择你,是因为你在同龄的大熊猫中,身体是最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野化训练 把手
原文传递
北戴河朱鹮野化种群非繁殖期日间活动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子健 高明 +4 位作者 吕洪伟 周亮 易华清 刘莉 刘冬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487-5494,共8页
于2019年7月—2020年1月对北戴河朱鹮野化种群非繁殖期的日间活动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休息(41.8%)、觅食(39.7%)和理羽(13.3%)是北戴河朱鹮非繁殖期的主要行为。在行为节律上,有3个觅食高峰、2个休息高峰和2个理羽... 于2019年7月—2020年1月对北戴河朱鹮野化种群非繁殖期的日间活动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休息(41.8%)、觅食(39.7%)和理羽(13.3%)是北戴河朱鹮非繁殖期的主要行为。在行为节律上,有3个觅食高峰、2个休息高峰和2个理羽高峰。成鸟和幼鸟行为分配相似,但成鸟的警戒和社群等其他行为比例显著较高。与野生种群相比,北戴河野化种群的觅食时间显著较少,主要原因是野生个体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搜寻食物,且飞行等活动的能耗较高。朱鹮在冬季的休息和理羽行为比例高于夏秋季,觅食行为则相反,这样可以在低温和大风天气降低能耗,是对北戴河气候环境的有效适应。为了提高朱鹮对多种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今后北戴河朱鹮的再引入奠定基础,我们建议在冬季要确保朱鹮有充足的适宜觅食地,同时在野化网笼中进行必要的环境丰容,如在网笼内增加常绿树种和阔叶树种,部分侧网上安装防风板,或在网笼中设置防风避寒的伞棚等设施,以供朱鹮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朱鹮 野化训练 时间分配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长江江豚的野化及行为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建松 孙晓冬 +13 位作者 王丁 郝玉江 郑劲松 李威伦 范飞 邓晓君 毛峻峰 曾强 江华炎 邓在贵 龚成 徐春永 王克雄 梅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9-1718,共10页
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野化放归是迁地保护的最后一环,也是实现迁地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4月将来自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区的2头雄性长江江豚转移至与长江干流环境相似的老湾故道,尝试开展野化训练,... 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野化放归是迁地保护的最后一环,也是实现迁地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4月将来自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区的2头雄性长江江豚转移至与长江干流环境相似的老湾故道,尝试开展野化训练,探究其行为和发声的适应过程,评估其巡游、捕食和发声等行为能否适应较恶劣的环境,为将来规模化的野化,甚至放归自然栖息地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为期1年的野化训练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老湾故道鱼类密度显著低于天鹅洲故道,丰水期鱼体密度分布不均,上游较中下游高。江豚在上游的每日平均停留时间显著高于中下游,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鱼群的密度分布有显著相关性。在进入故道的前2月,江豚顺流巡游所需时间逐渐增加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船舶噪声适应性训练中,江豚的平均呼吸间隔在存在船只干扰时显著降低,随着干扰次数的增加,逐渐恢复至无干扰时的水平。由此认为, 2头江豚对老湾故道的低鱼类资源密度、季节性变化的流速环境及人工施加的船只噪声干扰有良好的适应性,具备放归长江的条件。这是首次实施完全自然环境中江豚的野化训练,将为规模化的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江豚自然种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长江江豚 野化训练 适应性 放归 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野化放归白颈长尾雉的食性研究
19
作者 张刚 庾太林 +2 位作者 陈道剑 马昱君 吴冉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8-222,共5页
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进行野化和放归,采用人工投喂和无线电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其取食选择,包括食物的种类、喜欢程度等。研究期间,共记录到白颈长尾雉选择的植物性食... 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进行野化和放归,采用人工投喂和无线电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其取食选择,包括食物的种类、喜欢程度等。研究期间,共记录到白颈长尾雉选择的植物性食物有18科28种,取食部位有果实、嫩芽、叶子等;动物性食物有鳞翅目Lepid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 4个目的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颈长尾雉 野化训练 放归 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野化防治草原鼠害技术”将在草原省区推广
20
作者 曹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草原鼠害 野化训练 技术 狐狸 省区 防治 试验成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