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造口疝的无张力修补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健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造口疝 外科手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疝的外科治疗分析
2
作者 周宏众 韩少良 +3 位作者 蓝升红 姚建高 朱冠保 姬社青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造口疝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疝的外科治疗
3
作者 李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5期82-82,共1页
目的:探讨肠造口疝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2例肠造口疝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手术方式是均采用开放式肠造口旁疝手术修补术,其中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8例,造口移位加原造口旁疝处修补3... 目的:探讨肠造口疝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2例肠造口疝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手术方式是均采用开放式肠造口旁疝手术修补术,其中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8例,造口移位加原造口旁疝处修补3例,原造口回纳加原造口旁疝修补1例。其中1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复发。结论:肠造口疝是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应根据病人的要求、经济承受能力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疝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肠造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经验与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姚琪远 何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597-599,共3页
造口旁疝是腹部各类造口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其处理较棘手。近年来,腹腔镜补片修补技术逐渐被运用于造口旁疝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修补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造口疝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加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造口疝为造口旁疝之简称。严格说来有造口旁内疝和造口旁外疝之别,造口旁内疝为肠梗阻的原因之一,随着膜腹外造口的应用推广,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但造口旁外疝是腹壁疝的一种,却没有被临床外科医师广泛认识。本文所说造口疝即指腹... 造口疝为造口旁疝之简称。严格说来有造口旁内疝和造口旁外疝之别,造口旁内疝为肠梗阻的原因之一,随着膜腹外造口的应用推广,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但造口旁外疝是腹壁疝的一种,却没有被临床外科医师广泛认识。本文所说造口疝即指腹壁造口旁外疝。腹壁疝是外科教科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旁外 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造口疝修补手术方式的“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凯 姚琪远 《手术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造口旁疝是疝与腹壁外科难题之一,如何提高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效果也一直是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复旦大学疝病中心自2004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全腹腔镜下Keyhole术式、Sugarbaker术式和Sandwich术式来治疗结肠造口旁疝、... 造口旁疝是疝与腹壁外科难题之一,如何提高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效果也一直是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复旦大学疝病中心自2004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全腹腔镜下Keyhole术式、Sugarbaker术式和Sandwich术式来治疗结肠造口旁疝、回肠造口旁疝和回肠代膀胱造口旁疝,并于2009年率先报道了造口旁疝的“Lapre-Do”修补技术,获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手术方式 全腹腔镜 修补 “个体化” KEYHOLE 腹壁外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疝20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秦青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8期4273-4274,共2页
收集我院收治的20例肠造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式均为开放式修补手术,包括13例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5例造口旁疝修补加造口移位、2例造口旁疝修补加造口回纳。2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伤口均良好愈合,经过1~... 收集我院收治的20例肠造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式均为开放式修补手术,包括13例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5例造口旁疝修补加造口移位、2例造口旁疝修补加造口回纳。2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伤口均良好愈合,经过1~6年随访,无复发现象。患者住院时间为9~15(10.3±1.4)d。作为肠造口术并发症,肠造口疝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补术,以提高愈合概率,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疝 外科治疗 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相关肠造口部位切口疝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8
作者 公绪飞 程辉 +1 位作者 邢园园 郭明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相关肠造口部位切口疝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于CRC术后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71例患者,依据是...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相关肠造口部位切口疝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于CRC术后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71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分为SSIH组和非SSIH组。通过SPSS25.0软件对患者22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CRC术后相关SSIH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利用R4.3.1软件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371例患者中发生SSIH 52例,SSIH的发生率为14.0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BMI、冠心病、切口感染、造口位置、造口旁疝、还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还纳时间、造口旁疝为CRC术后相关SSI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结果成功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论:冠心病、还纳时间>6个月、造口旁疝是CRC术后相关SSIH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对SSIH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以为预防和治疗SSIH提供依据,有助于降低SSIH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部位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特色出院宣教对造瘘口旁疝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张雪 商玉环 张萌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661-3664,3669,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细化特色出院宣教对造瘘口旁疝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00例行造瘘口旁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 目的 探讨精细化特色出院宣教对造瘘口旁疝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00例行造瘘口旁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特色出院宣教,比较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随访期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自护能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2.00%)(P<0.05);出院6个月时评估,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P<0.05)。结论 造瘘口旁疝术后采用精细化特色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患者更为认可的宣教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出院宣教 自护能力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va造口专用腹带在肠造口旁疝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骆云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Brava造口专用腹带在肠造口旁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100例非手术治疗的肠造口旁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佩戴网购的腹... 目的探讨Brava造口专用腹带在肠造口旁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100例非手术治疗的肠造口旁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佩戴网购的腹带,观察组佩戴Brava造口专用腹带。比较两组的造口袋使用时间、造口袋佩戴时间、造口底盘更换次数、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造口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造口袋佩戴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口底盘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造口腹带佩戴依从率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va造口专用腹带能为肠造口旁疝患者提供良好的支撑,可以延长造口袋的使用时间,减少造口底盘的更换次数,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va专用腹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完全腹膜外结肠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杰 张军 +1 位作者 李洪涛 沈攀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37-640,共4页
造口旁疝是肠道造口手术后常见的延迟性并发症,永久性造口更容易出现造口旁疝,其中结肠与回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达48%与28.3%[1]。此外,造口旁疝发病率可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造口旁疝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造... 造口旁疝是肠道造口手术后常见的延迟性并发症,永久性造口更容易出现造口旁疝,其中结肠与回肠造口旁疝发病率高达48%与28.3%[1]。此外,造口旁疝发病率可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造口旁疝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造口相关的医疗费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完全腹膜外 发病率高 永久性 术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旁疝发生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开雷 马丽娜 +5 位作者 卜广波 张广东 樊辉 于斐 杜恒锐 马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63-470,共8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造口旁疝(PSH)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SH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PS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造口旁疝(PSH)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SH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PS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总样本量2411例,累计PSH组670例,非PSH组1741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BMI≥25、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咳嗽、糖尿病、术后低蛋白血症可增加PSH的发生风险(P<0.05);吸烟、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放/化疗等与PSH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龄、女性、MBI≥25、高血压、COPD/慢性咳嗽、糖尿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是PSH的危险因素,而经腹膜外造口可降低PS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hole术与Sugarbaker术治疗造口旁疝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泽鑫 石玉龙 王金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探讨Keyhole术式及Sugarbaker术式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通过回顾研究近10年88例造口旁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Keyhole组(n=26)和Sugarbaker组(n=6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探讨Keyhole术式及Sugarbaker术式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通过回顾研究近10年88例造口旁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Keyhole组(n=26)和Sugarbaker组(n=6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两组住院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组间比较,Sugarbaker组少于Keyho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短期并发症腹胀、切口感染、术后疼痛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并发症肠梗阻、复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eyhole和Sugarbaker术进行造口旁疝修补,Sugarbaker组较Keyhole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Sugarbaker组较Keyhole组复发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革 唐健雄 +1 位作者 黄磊 袁祖荣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造口疝 外科手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疝修补手术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健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441-1443,共3页
医学上将人体内的管腔(肠道、输尿管等)开口于腹壁而把排泄物排出体外称为造口。因在腹壁上造口改变了其完整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内脏从造口间隙或旁边凸向体外的情况,这种情况即为造口疝。造口疝因部位不同分为多种,如结肠造口疝、... 医学上将人体内的管腔(肠道、输尿管等)开口于腹壁而把排泄物排出体外称为造口。因在腹壁上造口改变了其完整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内脏从造口间隙或旁边凸向体外的情况,这种情况即为造口疝。造口疝因部位不同分为多种,如结肠造口疝、回肠造口疝、空肠造口疝、尿道造口疝等;而据疝出方式不同分为两种:肠造口滑动性疝和造口旁疝,而绝大部分是造口旁疝,是造口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约1%,晚期则高达10%~50%。本文对临床上常见的肠造口疝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中 修补 晚期并发症 造口疝 滑动性 排泄物
原文传递
回肠膀胱术后腹壁造口疝导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一例
16
作者 谭平 刘依琳 +1 位作者 王显丁 赵思修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935-936,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6岁。因"发现腹壁造口旁肿物伴右下腹痛、呕吐12 h"于2014年3月9日急诊入院。3年前患者因"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于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恢复良好。入院时专科体格检查:右下腹回肠膀... 1病例介绍患者女,76岁。因"发现腹壁造口旁肿物伴右下腹痛、呕吐12 h"于2014年3月9日急诊入院。3年前患者因"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于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恢复良好。入院时专科体格检查:右下腹回肠膀胱腹壁造瘘口旁扪及一不规则肿块,直径约10 cm,质软,囊性感,部分可还纳,肿块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术 腹壁造口疝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
原文传递
回肠代膀胱术后造口疝二种术式的疗效
17
作者 陈元浩 刘敏 +4 位作者 陈杰 申英末 韩修武 张鑫 李高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杂交以及Keyhole2种方式治疗回肠代膀胱造口疝相关并发症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京西院区住院治疗的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造口疝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杂交法组14例,Keyhole组16例... 目的探讨杂交以及Keyhole2种方式治疗回肠代膀胱造口疝相关并发症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京西院区住院治疗的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造口疝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杂交法组14例,Keyhole组16例。比较其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肌酐变化,统计术后泌尿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杂交法组与Keyhole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肌酐、术后1周血肌酐、回肠膀胱术后至出现造口疝时间、出现造口疝至手术时间、疝囊大小、疝环大小、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法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Keyhole法组,杂交法组术后第1天血肌酐明显高于Keyho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周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积水发生率Keyhole组为0%,杂交法组为21%(3/14);其中术后7 d内有2例患者出现双肾积水,均于回肠膀胱造口留置尿管后解除;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双肾积水,通过双肾穿刺造瘘后解除尿路梗阻。结论对于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造口疝患者,杂交法及Keyhole均为有效手术治疗方式,杂交法较Keyhole法出现术后短期一过性肌酐升高及肾积水的概率更高,但经保守治疗大部分可于短期内缓解,故推荐使用Keyhole法治疗回肠代膀胱造口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疝 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两种造口旁疝腹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金鲜珍 樊慧 +4 位作者 魏利敏 王惠君 王冬乔 陈瑾 乔莉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目的设计舒适、方便、适合造口患者佩戴的带式造口旁疝腹带及裤式造口旁疝腹带,并观察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2周内佩戴自制带式造口旁疝腹带,术后2周开始佩... 目的设计舒适、方便、适合造口患者佩戴的带式造口旁疝腹带及裤式造口旁疝腹带,并观察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2周内佩戴自制带式造口旁疝腹带,术后2周开始佩戴自制裤式造口旁疝腹带,对照组一直佩戴带式造口旁疝腹带。观察两组患者腹带的移位情况,记录坚持佩戴2年的例数、腹部坠胀感和造口旁疝的发生数。结果术后2年内观察组腹带移位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坚持佩戴2年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腹部坠胀感显著低于对照组,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裤式造口旁疝腹带更适合于术后康复期的造口患者,佩戴舒适,患者术后能坚持佩戴疝腹带,可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带 带式腹带 裤式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琪远 陈浩 +3 位作者 丁锐 花荣 倪泉兴 张延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7例造口旁疝进行腹腔镜补片修补术。结果6例修补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为剖腹缝合修补。手术时间45-180min,平均109min。疝环直径4-6cm,平均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7例造口旁疝进行腹腔镜补片修补术。结果6例修补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为剖腹缝合修补。手术时间45-180min,平均109min。疝环直径4-6cm,平均5.6cm。术后暂时性腹胀2例;5例修补区域腹壁疼痛,3周内明显缓解;4例血清肿,经2-4次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无血肿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5.1d;术后随访2-15个月,平均8.3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技术上安全、可行,早期的临床疗效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造口重做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2
20
作者 何凯 姚琪远 +4 位作者 陈浩 丁锐 花荣 颜晓捷 武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造口重做法进行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共对12例结肠造口旁疝病人运用IPST补片进行造口重做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手术,包括10例腹腔镜修补术式和2例单孔腹腔镜修补术式... 目的:探讨运用造口重做法进行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共对12例结肠造口旁疝病人运用IPST补片进行造口重做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手术,包括10例腹腔镜修补术式和2例单孔腹腔镜修补术式。术后采用定期电话询问及门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电话询问饮食,有无腹痛,排气、排便情况及造口情况;门诊进行腹部和造口检查及CT平扫。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12 min;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6 d;术后随访1~16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均未见复发;所有病例未见明显浆液肿和血清肿的发生;未发生与补片、手术相关的感染;无顽固性疼痛发生。修补区暂时性腹壁疼痛3例,均于术后4周内缓解。术后排气时间1~4 d,平均2 d,术后暂时性腹胀4例,术后排便不适、不畅4例;但均未发生因造口并发的肠梗阻。结论:运用IPST补片进行造口重做的腹腔镜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手术技术上安全、可行,随访结果显示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