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霉素逆行运输致三叉神经节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裴秋梅 胡永升 +1 位作者 宋彤 张引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8-21,共4页
将0.5%阿霉素注射到大白鼠一侧眶下神经干内,药物经轴浆逆行传递很快被运输到相应的三叉神经节细胞,术后于同侧三叉神经节观察到阿霉素自体荧光,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电生理检查发现同侧节细胞有明显的变性和坏死。故认为阿霉... 将0.5%阿霉素注射到大白鼠一侧眶下神经干内,药物经轴浆逆行传递很快被运输到相应的三叉神经节细胞,术后于同侧三叉神经节观察到阿霉素自体荧光,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电生理检查发现同侧节细胞有明显的变性和坏死。故认为阿霉素患支神经干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逆行轴浆运输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运动神经元轴突逆行运输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平 许扬滨 +2 位作者 刘均墀 朱家恺 刘长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能否被脊髓运动神经元逆行运输。 方法 氯氨T氧化法标记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新生SD大鼠经一侧小腿肌内注射12 5I标记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测定左、右侧腰段脊髓的放射性记数。 结果 注... 目的 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能否被脊髓运动神经元逆行运输。 方法 氯氨T氧化法标记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新生SD大鼠经一侧小腿肌内注射12 5I标记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测定左、右侧腰段脊髓的放射性记数。 结果 注射侧腰段脊髓放射性记数明显高于对侧。结论 脊髓运动神经元可以逆行运输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放射性碘 逆行运输 许旺细胞 脊髓运动神经元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轴突逆行运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方煌 罗永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实验以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双功能试剂二环已基碳酰亚胺(DCC)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偶联,运用化学发光检测手段验证NGF的轴突逆行运输。手术造成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以硅胶管桥接形成硅小室,于室内注入标记的NG... 实验以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双功能试剂二环已基碳酰亚胺(DCC)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偶联,运用化学发光检测手段验证NGF的轴突逆行运输。手术造成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以硅胶管桥接形成硅小室,于室内注入标记的NGF,通过检测腰4~6脊神经节及腰4~6脊髓节段发光强度,结果显示,NGF不仅能经轴突逆行运输至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亦可转运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从而对至今认为NGF不能经运动神经元轴突逆行运输至胞体的见解提出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逆行运输 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轴突逆行运输对损伤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中酪氨酸激酶A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肖颖锋 罗永湘 洪光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周围神经损伤后,所支配组织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高,由雪旺细胞转运至再生轴突,通过再生轴突逆行运输至胞体,与其高亲和性受体酪氮酸激酶A(TrkA)结合来发挥其保护神经元和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后,所支配组织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高,由雪旺细胞转运至再生轴突,通过再生轴突逆行运输至胞体,与其高亲和性受体酪氮酸激酶A(TrkA)结合来发挥其保护神经元和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1]。轴突的逆行运输不仅对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轴突逆行运输 背根神经节 TRKA
原文传递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衰老的形态学研究—大鼠舌下神经逆行轴浆运输的年龄性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康 侯家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本文用HRP作为神经元标记的示踪剂,研究了不同年龄组大鼠舌下神经逆行轴浆运输的速度以及相同时间内不同年龄组大鼠舌下神经元中HRP的消逝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大鼠的增龄,舌下神经中HRP逆行轴浆运输速度下降,在成年组为122.32mm/日,而... 本文用HRP作为神经元标记的示踪剂,研究了不同年龄组大鼠舌下神经逆行轴浆运输的速度以及相同时间内不同年龄组大鼠舌下神经元中HRP的消逝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大鼠的增龄,舌下神经中HRP逆行轴浆运输速度下降,在成年组为122.32mm/日,而老年组仅为73.34mm/日;同时,舌下神经元对HRP的清除能力也下降,在HRP标记细胞数达到最高峰后的60小时,幼年组舌下神经元对HRP的清除率为90%。成年组为87%,而老年组则降为68%。对上述发现所产生的衰老学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轴浆运输 衰老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峰 袁贤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对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元都敏感的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后其在损伤处的表达上调且逆行运输至神经元胞体的量增加,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起... 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对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元都敏感的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后其在损伤处的表达上调且逆行运输至神经元胞体的量增加,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起着维持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参与神经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调节神经元基因和多种神经肽的表达;促进其它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等生物效应,在周围神经修复再生过程的多个方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病抑制因子(LIF)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修复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胞体 周围神经修复 逆行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再生的影响(摘要)
7
作者 罗永湘 方煌 庞清江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10期10-10,共1页
美国生物学家Leri-Montalcini和生化学家Cohen共同发现和纯化出神经生长因子(NGF),能为感觉神经与交感神经轴突逆行运输至神经元,并参与该神经元的许多生物合成活动,因而,NGF是维持交感神经元及感觉神经元生存、发育及功能活动的至关重... 美国生物学家Leri-Montalcini和生化学家Cohen共同发现和纯化出神经生长因子(NGF),能为感觉神经与交感神经轴突逆行运输至神经元,并参与该神经元的许多生物合成活动,因而,NGF是维持交感神经元及感觉神经元生存、发育及功能活动的至关重要物质。然而,已往的研究认为NGF不能经运动神经逆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逆行运输 神经运动 神经轴突 神经元死亡 神经元胞体 躯体运动神经元 再生 生物合成 功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卢民 于尚伟 郑宝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45-2446,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阿霉素药理机制又称“自杀性运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三叉神经痛的不同分支,选择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眶上孔、眶下孔应用利多卡因定位,阿霉素、曲安奈德一次性神经阻滞,疼痛消失不彻底者,1周后给第二... 目的:观察应用阿霉素药理机制又称“自杀性运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三叉神经痛的不同分支,选择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眶上孔、眶下孔应用利多卡因定位,阿霉素、曲安奈德一次性神经阻滞,疼痛消失不彻底者,1周后给第二次阻滞。结果:优良者82%,好转11%,无效7%。结论:阿霉素使感觉神经元发生永久性毁损,且具有轴浆逆流特性,在外周神经干内或其分布区域注射阿霉素,这样阿霉素便会通过神经末梢吸收并逆行运输至相应的神经元细胞引起神经元细胞坏死,从而达到长期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曲安奈德 三叉神经痛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 阿霉素 临床观察 感觉神经元 逆行运输 外周神经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坐骨神经内注射阿霉素对后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靖芷 郑宝森 +1 位作者 史可梅 马文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内注射阿霉素对家兔后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对背根神经节(DRG)的逆行性切除术作用。方法:家兔24只,右侧与坐股韧带相交处的坐骨神经内注射1%阿霉素0.2ml,左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内注射阿霉素对家兔后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对背根神经节(DRG)的逆行性切除术作用。方法:家兔24只,右侧与坐股韧带相交处的坐骨神经内注射1%阿霉素0.2ml,左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8周测定双侧下肢痛阈、疼痛回缩反应、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坐骨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结果:注射阿霉素和生理盐水后1、4和8周双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功能与注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盐水侧1~8周痛阈与注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回缩反应正常。阿霉素侧1和2周痛阈低于注射前(P<0.05),4和8周高于注射前(P<0.001);1和2周疼痛回缩反应正常,3~8周疼痛回缩反应逐渐减弱或消失(P<0.01)。1和2周,家兔双侧后肢出现轻微跛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8周双侧后肢运动功能正常。结论:坐骨神经内注射小剂量阿霉素能够对相应DRG产生化学切除术效果,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痛觉随阿霉素注射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或消失,但下肢运动功能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坐骨神经 逆行性轴浆运输 背根神经节 神经节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的神经肌毒性实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超 姜晓钟 赵云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阿霉素为常用的抗肿瘤药,近年来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报道较多,且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尤其是对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特点及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尚不够明确。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霉素对神... 阿霉素为常用的抗肿瘤药,近年来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报道较多,且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尤其是对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特点及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尚不够明确。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霉素对神经元及肌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和特点、作用的选择性和自限性以及不同给药方式产生的不同药理效应,显示出其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神经肌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逆行轴突运输 选择性 自体荧光 神经干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t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炜 高娜 +7 位作者 王嘉丽 田衍平 陈宗涛 徐小峰 张俊磊 刘丽梅 江雯 安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构建pRe-dyn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dynein-dynactin复合体在登革病毒逆行性运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RT-PCR扩增dynamitin基因片段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ceiver-M01a;通过PCR、酶切、测序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pRe-dyn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dynein-dynactin复合体在登革病毒逆行性运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RT-PCR扩增dynamitin基因片段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ceiver-M01a;通过PCR、酶切、测序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重组质粒。结果经PCR扩增、酶切和测序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命名为pRe-dyn;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中有dyanimtin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Re-dyn,为后续研究dynamitin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微管骨架 逆行运输 胞质动力蛋白 Dynami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p50基因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12
作者 陈炜 高娜 +3 位作者 王嘉丽 张俊磊 田衍平 安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筛选出稳定过表达p50基因的细胞克隆株ECV-p50,为研究dynei-n-dynactin复合体在登革病毒逆行性运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的pRe-p50质粒稳定转染至ECV304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进行鉴定。结果经间接免疫... 目的筛选出稳定过表达p50基因的细胞克隆株ECV-p50,为研究dynei-n-dynactin复合体在登革病毒逆行性运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的pRe-p50质粒稳定转染至ECV304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进行鉴定。结果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稳定过表达p50基因的细胞克隆株命名为ECV-p50。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p50基因的细胞克隆株ECV-p50,为后续研究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微管骨架 逆行运输 过表达 P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宇 刘庆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病理性神经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其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其程度剧烈,传统口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阿霉素(多柔比星,adriamyein,doxorubicin)为蒽环类抗生素,具有... 病理性神经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其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其程度剧烈,传统口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阿霉素(多柔比星,adriamyein,doxorubicin)为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细胞毒性及神经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了阿霉素对外周感觉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阿素具有逆行性感觉神经节切除术的特点,广泛地用于外周病理性神经痛的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现将阿霉素对周围感觉神经节细胞毒性的作用机、机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细胞毒性 轴浆运输逆行 神经节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猫颌下腺神经支及其节前神经元的观察
14
作者 江连海 蒋芝华 沈锷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用逆行溃变(Kohnstamm,1902;Yagita,et al.,1909;Torvik,1957)局部电刺激中枢(Chatfield,1942;Magoun et al.,1942;Wang,1943)等方法进行唾液中枢的定位,所得到结果很不一致。近年Satomi(1979)等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浸泡猫中间一面神经... 用逆行溃变(Kohnstamm,1902;Yagita,et al.,1909;Torvik,1957)局部电刺激中枢(Chatfield,1942;Magoun et al.,1942;Wang,1943)等方法进行唾液中枢的定位,所得到结果很不一致。近年Satomi(1979)等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浸泡猫中间一面神经或鼓索神经,观察了脑干中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但用HRP直接浸泡支配猫颌下腺的神经分支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神经支 无髓鞘纤维 逆行轴突运输 上涎核 付交感节前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末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上皮细胞过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曹琳 池鑫 +2 位作者 韩峰 俞海 李少伟 《病毒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4,共13页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已知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特别是高危型HPV16和HPV18。HPV入胞及胞内转运过程尚存在争论。近期,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经典的逆转复合体(Retromer),寻回...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已知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特别是高危型HPV16和HPV18。HPV入胞及胞内转运过程尚存在争论。近期,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经典的逆转复合体(Retromer),寻回复合体(Retriever)也参与HPV的胞内转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年HPV16进入宿主细胞的早期过程,概述了病毒粒子如何从细胞外基质通过黏膜上皮进入宿主细胞,并描述了内化后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信号转导和胞内转运过程。HPV16病毒粒子首先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结合,经历构象变化形成入胞复合物进入内体,经逆转复合体和寻回复合体转运至高尔基体并在有丝分裂期G2/M期入核。深入理解该病毒的宿主侵染机制及其产生的免疫反应对设计针对HPV感染相关及其导致的宫颈癌等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将为HPV治疗性疫苗设计和宫颈癌的抗病毒药物开发提供基础的病毒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 胞内转运 逆行运输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剑涓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2779-2782,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 感觉神经元 神经突起生长 分子结构 逆行运输
原文传递
阿霉素的感觉神经节毒性及其在顽固性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靖芷 郑宝森 +1 位作者 史可梅 马文庭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阿霉素具有逆行性轴浆运输的特点,其对周围感觉神经节的毒性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近年来,阿霉素的逆行性感觉神经节切除术已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一些顽固性神经痛。本文将重点介绍阿霉素对感觉神经节细胞的毒性机制、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多柔比星 轴浆运输逆行 神经节 感觉 神经节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与细胞质动力蛋白相关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毅 陈向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细胞质动力蛋白作为真核生物体内微管运输系统中的逆向运输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随着对动力蛋白结构与功能的不断认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密切关系逐渐得以揭示。有... 细胞质动力蛋白作为真核生物体内微管运输系统中的逆向运输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随着对动力蛋白结构与功能的不断认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密切关系逐渐得以揭示。有报道运动神经元病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病)患者存在动力蛋白基因的突变。把这一类与动力蛋白功能障碍相关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称之为细胞质动力蛋白病。文中将对此类与逆向轴浆运输障碍相关的神经变性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动力蛋白 逆行性轴浆运输 运动神经元病 CHARCOT-MARIE-TOOTH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