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小鹏 席建元 +2 位作者 谢汶芳 彭丹 温柔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建造豚鼠银屑病耳部模型,检测银屑平丸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在形态、组织病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上的影响,探讨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目的建造豚鼠银屑病耳部模型,检测银屑平丸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在形态、组织病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上的影响,探讨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65只豚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豚鼠用5%普萘洛尔乳剂均匀涂抹于双侧耳背皮肤,建造银屑病样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50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复方青黛丸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1 h后,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取双耳,左耳用作检测细胞因子;右耳做病理切片,进行组织病变程度比较。在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豚鼠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结果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模型中豚鼠的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银屑平丸组耳部皮肤组织病理的变化不同程度地轻于模型对照组;银屑平丸组耳部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α和VEGF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银屑平丸能不同程度改善银屑病模型豚鼠的一般情况、双耳形态和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耳部组织匀浆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银屑平丸可能通过调节免疫机制和抗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平丸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银屑病 中药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2号对豚鼠银屑病样皮损组织病理学及PC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刚 李钦 +1 位作者 文晓燕 叶建州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消银2号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皮损组织病理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当归饮子组(9.88 g·kg^(-1))、消银2号高、中、低剂量组(26.7g·kg^(-1)、13.4g·kg^(-1)、6.... 目的探讨消银2号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皮损组织病理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当归饮子组(9.88 g·kg^(-1))、消银2号高、中、低剂量组(26.7g·kg^(-1)、13.4g·kg^(-1)、6.68g·kg^(-1))。采用5%心得安诱导法建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连续造模3周后各组开始按剂量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2周。检测豚鼠耳组织Baker评分、皮损PCNA的含量。结果消银号高、中、低剂量组及当归饮子组组织病理学Baker评分[分别为(3.200±0.570)、(2.600±0.418)、(2.750±0.524)、(3.000±0.447)]均低于模型组(4.643±0.476)(P<0.05);消银2号高、中、低剂量组皮损中PCNA含量[(14.645±0.751)、(14.153±0.899)、(14.918±0.652)]均低于模型组(16.889±0.883)(P<0.05)。结论消银2号可通过改善组织学病理评分、抑制PCNA的表达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豚鼠银屑病 Baker评分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川 陈明岭 陶春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疕软膏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心得安乳剂建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观察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中细胞因子IL-2、IL-6、IL-8的水平,观察白疕... 目的:探讨白疕软膏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心得安乳剂建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观察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中细胞因子IL-2、IL-6、IL-8的水平,观察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病理改变有治疗作用。结论: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治疗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而发挥作用。白疕软膏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外用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疕软膏 豚鼠银屑病样模型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1号对5%普萘洛尔诱导的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改变及IL-17A、IL-18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钦 刘海刚 +1 位作者 祁燕 叶建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消银1号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使用5%普萘洛尔乳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复制银屑病样动物模型,48只豚鼠随机分为消银1号低、中、高剂量组,消银颗粒组,模型组,空白组,按照既定药量进行灌胃。分别观察复制模型1、2、3周及治疗2周后... 目的探讨消银1号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使用5%普萘洛尔乳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复制银屑病样动物模型,48只豚鼠随机分为消银1号低、中、高剂量组,消银颗粒组,模型组,空白组,按照既定药量进行灌胃。分别观察复制模型1、2、3周及治疗2周后豚鼠的一般情况及双耳病理切片Baker法评分及炎症细胞计数,检测各组豚鼠耳组织中IL-17A、IL-18表达情况。结果消银1号能改善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精神状态、饮食等一般情况及红肿、鳞屑等类银屑病样外观;能降低病变组织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计数,其高、中剂量与消银颗粒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银1号能降低豚鼠银屑病样模型局部皮损中IL-17A、IL-18的表达,其高、中剂量与消银颗粒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1号能降低普萘洛尔诱导的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组织中IL-17A、IL-18的表达水平。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17A、IL-18的表达来调节Th17及Th1细胞的免疫应答,可能是消银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消银1号 豚鼠银屑病模型 病理改变 IL-17A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疕合剂对豚鼠银屑病模型T细胞活化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原庆慧 李忻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白疕合剂对豚鼠银屑病模型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消银颗粒组、阿维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白疕合剂治疗后豚鼠银屑病模型血清中IL-2、INF-γ、IL-4、I... 目的:探讨中药白疕合剂对豚鼠银屑病模型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白疕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消银颗粒组、阿维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白疕合剂治疗后豚鼠银屑病模型血清中IL-2、INF-γ、IL-4、IL-10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的表达。结果:表明白疕合剂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2及INF-γ水平降低,同时IL-4及IL-10在血清中的水平升高,白疕合剂能抑制豚鼠皮损中CLA的表达。结论:中药白疕合剂对豚鼠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的活化作用来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银屑病模型 白疕合剂 T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子软膏Ⅰ、Ⅱ对银屑病模型豚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廷保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黄药子软膏Ⅰ、黄药子软膏Ⅱ对银屑病模型豚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用10%心得安软膏外涂复制银屑病豚鼠模型,以黄药子软膏Ⅰ、Ⅱ,雷红软膏外涂治疗,两周后,观察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目的:探讨黄药子软膏Ⅰ、黄药子软膏Ⅱ对银屑病模型豚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用10%心得安软膏外涂复制银屑病豚鼠模型,以黄药子软膏Ⅰ、Ⅱ,雷红软膏外涂治疗,两周后,观察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根据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药子软膏Ⅰ、Ⅱ组与模型组组间的组织学积分、炎症细胞浸润数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说明黄药子软膏组、雷红软膏组均有治疗效果,同时也说明黄药子软膏对豚鼠耳部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和炎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黄药子软膏外用对银屑病模型豚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模型豚鼠 黄药子软膏Ⅰ、Ⅱ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片治疗银屑病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大轩 张莉 +3 位作者 肖英 石依坤 熊静悦 谭正怀 《四川中医》 2016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片(THH)治疗银屑病的实验依据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雌鼠阴道上皮、鼠尾鳞片表皮和心得安诱导皮损动物模型,观察THH对银屑病各实验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能够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加小鼠尾部鳞片颗粒...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片(THH)治疗银屑病的实验依据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雌鼠阴道上皮、鼠尾鳞片表皮和心得安诱导皮损动物模型,观察THH对银屑病各实验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能够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加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降低小鼠血清中IL-2含量,升高IL-4含量;能够促使豚鼠耳部皮肤角化过度减轻、颗粒层恢复、棘层变薄,表皮突延伸、乳突上伸减轻,毛细血管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轻,降低耳廓厚度及耳组织中IFN-γ、TNF-α和ICAM-1及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从而改善银屑病病理状态,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结论:THH对银屑病模型动物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对免疫机制的调节、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减轻皮肤过度角化而发挥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本研究为临床应用THH治疗银屑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H 银屑病 有丝分裂 尾鳞片颗粒层 豚鼠银屑病模型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紫杉醇溶液外用治疗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懿娜 方红 +1 位作者 张幸国 陈丽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后的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有较明显的单一核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Baker评分为6.37±0.99。外涂200μg/mL和500μg/mL紫杉醇溶液治疗后,造模处皮损的组织病理明显改善,Baker评分分别下降至3.13±1.13及2.13±0.81。治疗组与造模组及基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紫杉醇溶液外涂引起的局部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溶液对普萘洛尔诱发的豚鼠耳部上皮增殖及炎症现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溶液外用 药物治疗 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 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 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