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7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云方言语气词“们”的用法考察
1
作者 韦林涛 《今古文创》 2025年第4期121-124,共4页
紫云方言中,语气词“们”读作[mεn^(55)],“们”的不同用法不区别读音。“们”用在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句末,可以调整句子的语气;在句中主语、插入语等成分后,“们”有停顿和强调重要信息的作用;在复句前一分句末表假设、让步等语气是“... 紫云方言中,语气词“们”读作[mεn^(55)],“们”的不同用法不区别读音。“们”用在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句末,可以调整句子的语气;在句中主语、插入语等成分后,“们”有停顿和强调重要信息的作用;在复句前一分句末表假设、让步等语气是“们”的主要用法;当“们”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有强化作用,同时会附带额外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方言 句末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气词的功能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希亮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即言有所谓;第二个层次是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即言有所为;第三个层次是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言有后效。汉语语气词功能和意义的刻画...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即言有所谓;第二个层次是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即言有所为;第三个层次是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言有后效。汉语语气词功能和意义的刻画一直是一个难题,不论是概括模式还是分解模式都很难准确充分地描写语气词的功能和意义。从言语行为入手来研究语气词的功能和意义是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语气词 功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州话肯定回应构式“是+语气词”的互动功能
3
作者 夏学胜 刘楚群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袁州话语气词具有传递信息、表达立场等诸多互动功能,这在肯定回复构式“是+语气词”的对比分析中得到充分体现。“是+语气词”大致可以分为提示否定立场、提示变更立场以及提示强化立场等三大类。将它们进行相互比较,将它们与其他使用... 袁州话语气词具有传递信息、表达立场等诸多互动功能,这在肯定回复构式“是+语气词”的对比分析中得到充分体现。“是+语气词”大致可以分为提示否定立场、提示变更立场以及提示强化立场等三大类。将它们进行相互比较,将它们与其他使用方式进行比较,将它们与周边其他方言的相关用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袁州话语气词的各种不同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州话 语气词 互动功能 肯定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方言语气词“还”的语法化
4
作者 洪妍 林华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潮州方言的“还”除了做副词(还_(1)),还可做句末语气助词(还_(2)),构成“XP_(1)+还_(2)”句式。“还_(2)”具备以下功能:(a)反驳语气词(还_(2a));(b)肯定语气词(还_(2b))。“还”的语气词用法由表反预期义的语气副词,经过成分省略、重... 潮州方言的“还”除了做副词(还_(1)),还可做句末语气助词(还_(2)),构成“XP_(1)+还_(2)”句式。“还_(2)”具备以下功能:(a)反驳语气词(还_(2a));(b)肯定语气词(还_(2b))。“还”的语气词用法由表反预期义的语气副词,经过成分省略、重新分析而成。句法结构的变化,促使“还”的语义辖域重心前移,语义内容随之改变,由此进一步引发“还_(2a)>还_(2b)”的语气功能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方言 “还” 副词 语气词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句末语气词“耶”的情感立场表达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89-94,F0003,共7页
语气词是情感态度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新兴句末语气词“耶”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语体分布、共现词和最小对立对等研究手段,发现“耶”是一个明显的积极情感标志词,用以传递交际主体轻松活泼、俏皮愉悦... 语气词是情感态度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新兴句末语气词“耶”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语体分布、共现词和最小对立对等研究手段,发现“耶”是一个明显的积极情感标志词,用以传递交际主体轻松活泼、俏皮愉悦的情感立场,在负面语境中具有和谐维护取向的话语功能,在正面语境中具有和谐加强取向的话语功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语境分布特征、与叹词“耶”的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耶”的立场表达动因,为今后新兴语气词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耶” 立场表达 情感立场 和谐维护 和谐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中语气词“也”“矣”“夫”的修辞认同功能——融合体认语言学的结构对称性研究
6
作者 那倩 袁影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113,共10页
古汉语语气词的语义、句法等功能广受重视,但修辞功能尚未获得关注。借助新修辞学奠基人肯尼斯·伯克认同理论中的形式认同策略以及体认语言学中的对称性体认方式,论文分析了刘勰《文心雕龙》中使用数量最多的“也”“矣”“夫”。... 古汉语语气词的语义、句法等功能广受重视,但修辞功能尚未获得关注。借助新修辞学奠基人肯尼斯·伯克认同理论中的形式认同策略以及体认语言学中的对称性体认方式,论文分析了刘勰《文心雕龙》中使用数量最多的“也”“矣”“夫”。研究发现,反复出现的三大语气词均与对称结构紧密相关:“也”“矣”衬字足句,形成对称结构,使节奏协调工整;“夫”后可引出对偶、反问等对称结构,有力地激发了读者的参与。这三大语气词在对称结构中均拉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促进了认同的实现。本研究为古汉语语气词提供了当代修辞学与体认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语气词 对称结构 认同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礼貌看汉语拒绝表达中的语气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影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电视剧会话为分析语料,参考礼貌因素讨论语气词“吧”“呢”在汉语拒绝表达中的应用情况及其语用功能。“吧”可附在独立成句的结构(如“算了”)、表建议命令等指令行为的小句/句子、反问句、表商量的问句、表评价的陈述句等结构之后... 以电视剧会话为分析语料,参考礼貌因素讨论语气词“吧”“呢”在汉语拒绝表达中的应用情况及其语用功能。“吧”可附在独立成句的结构(如“算了”)、表建议命令等指令行为的小句/句子、反问句、表商量的问句、表评价的陈述句等结构之后,缓和拒绝语气。“呢”主要出现在表示拒绝的陈述句句末、句中以及反问句的句末,这些结构中的“呢”对于会话双方关系地位、年龄、性别等非语言因素有限定,凸显了礼貌的得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拒绝 礼貌 语气词 电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调研究视角下的蒙古语疑问语气词《■》和《■》的音高分析
8
作者 给力本 敖敏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4期176-182,218,219,共9页
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看,蒙古语疑问语气词《■》有反问疑问、祈使疑问和一般疑问等三种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有一般疑问语调。上述三种疑问语调疑问句的音高表视为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平缓+上升”趋势、“平缓+下降”趋势和“下... 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看,蒙古语疑问语气词《■》有反问疑问、祈使疑问和一般疑问等三种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有一般疑问语调。上述三种疑问语调疑问句的音高表视为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平缓+上升”趋势、“平缓+下降”趋势和“下降+平缓”等五种模式。《■》与《■》之间的音高模式差异主要表现是《的》的音高模式不稳定,《的》的音模式是下降趋势,并位于疑问语气词前面的谓语的音高受疑问语气词的影响不明.显,而疑问语调是影响疑问语气词的主要因素。此外,复合疑问语气词《■》和《■》的音高变化与《■》、《■》的音高变化相同。应视为疑问语气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语 疑问语气词 声学 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固始方言做语气词和助词的“来”
9
作者 郑雪 彭泽润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后作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位于句末充当完成体标记,表达丰富的时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方言 “来” 助词 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气词“呗”的降量表达功能
10
作者 王咸慧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本文基于口语语料,探讨句末语气词“呗”的核心语义功能,并尝试分析其功能形成的过程。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语气词“呗”可以拉低说话人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降低认可、降低预期和降低评估,我们把这种功能归纳为“降量表达功能”,这种降量表... 本文基于口语语料,探讨句末语气词“呗”的核心语义功能,并尝试分析其功能形成的过程。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语气词“呗”可以拉低说话人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降低认可、降低预期和降低评估,我们把这种功能归纳为“降量表达功能”,这种降量表达功能既可以作用于命题层面,也可以作用于话语表达层面。“呗”字句降量表达功能的浮现受负面态度的语境影响,“呗”负面语境关联的常规化与“呗”降量表达功能的规约化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呗”字句态度表达的多样性也与所在话语的分布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呗” 降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群新兴语气词“惹”的多维考察
11
作者 谢晓明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新兴语气词指在形式或意义功能上区别于现有语气词,并具备一定流行度的语气词。从媒介分布、句法分布、连用情况三个方面分析,新兴语气词“惹”是一种故意的运用,并具有强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语气词“惹”可出现在四种句类,主要用于陈... 新兴语气词指在形式或意义功能上区别于现有语气词,并具备一定流行度的语气词。从媒介分布、句法分布、连用情况三个方面分析,新兴语气词“惹”是一种故意的运用,并具有强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语气词“惹”可出现在四种句类,主要用于陈述语气,有一种类似撒娇的俏皮化口吻。它可以建构时尚性和低龄化的身份特征,以及对内亲昵和对外区隔的关系模式。相对特殊的是某些男性把它作为自己在腔调上实现女性化扮演的符码。由于“惹”的生成与流行还勾连着网络媒介和亚文化社群等语言之外的场域,所以它必然有着与一般语气词相异的表达模式——被故意地、主观地滥用;可以被大肆地输入和观看,却不能自由、自然地念出。网络新兴语气词产生的动因主要在于语音、语用、语言外部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惹” “淋语” 新兴语气词 网络媒介 言语社区 亚文化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题后语气词的句法定位及功能
12
作者 宗晓哲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汉语话题分为移位话题与非移位话题。非移位话题又可细分为有复指成分话题和无复指成分话题。在句法位置上,话题后语气词总位于非移位话题之后,它处于句法—语用的接口位置,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句法范畴,属于语用范畴。在语法功能上,话... 汉语话题分为移位话题与非移位话题。非移位话题又可细分为有复指成分话题和无复指成分话题。在句法位置上,话题后语气词总位于非移位话题之后,它处于句法—语用的接口位置,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句法范畴,属于语用范畴。在语法功能上,话题后语气词表现出具有很强的主观交互性,具有明显的语用功能。其中语气词“啊”具有“互动功能”,语气词“吧”具有“礼貌功能”,语气词“嘛”具有“询问功能”,语气词“呢”具有“焦点凸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后语气词 句法位置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灵丘方言语气词探究
13
作者 李君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属于晋语五台片的一个方言点。灵丘方言中有“哩”“兰”“呀”“哇”“下”“么”“外”7个较为常用的语气词,它们的用法各不相同,所表达的语气和感情丰富。这些语气词除了可以在句末单独使用,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属于晋语五台片的一个方言点。灵丘方言中有“哩”“兰”“呀”“哇”“下”“么”“外”7个较为常用的语气词,它们的用法各不相同,所表达的语气和感情丰富。这些语气词除了可以在句末单独使用,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具有增强语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灵丘 方言 语气词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离石话语气词“也”的多功能性及其历时演变
14
作者 张颖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吧”连用的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吕梁片 离石话 语气词 近代汉语 “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方言特殊语气词分析--兼与成都方言比较
15
作者 袁俊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语气词是表达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的重要语法手段,研究方言中的语气词有助于突破词汇和语法研究的局限。乐山方言的入声保留相对完整,是四川方言中较为独特的一支。乐山方言语气词与邻近地区语气词有重叠部分,语气词“喂[uei^(21)]”、“... 语气词是表达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的重要语法手段,研究方言中的语气词有助于突破词汇和语法研究的局限。乐山方言的入声保留相对完整,是四川方言中较为独特的一支。乐山方言语气词与邻近地区语气词有重叠部分,语气词“喂[uei^(21)]”、“吼[həu^(42)]”、“嘞[nei^(21)]”、“喃[nan^(55)]”、“吧喃[pα^(21) nan^(55)]”构成了乐山方言的特殊语气词集合。这些特殊语气词在部分语境下可与成都方言中的语气词相互替换,但在实际使用中仍以特殊语气词为主,在语气表达上,是对说话人主观态度和情绪的细致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方言 特殊语气词 功能 成都方言 对应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语气词的音理类型与文献分布研究
16
作者 刘璐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唐五代时期,音系结构变化较大,语言新质与旧质并存,言文脱节的局面更加明显,是语气词系统演化和递嬗的关键阶段。经系联,唐五代语气词系统的音理类型可分为[a]系、[■]系、[u]系和[i]系四种,不送气声母占优势。其中,新兴语气词的语音形... 唐五代时期,音系结构变化较大,语言新质与旧质并存,言文脱节的局面更加明显,是语气词系统演化和递嬗的关键阶段。经系联,唐五代语气词系统的音理类型可分为[a]系、[■]系、[u]系和[i]系四种,不送气声母占优势。其中,新兴语气词的语音形式主要集中在[a]系和[■]系。[u]系和[i]系语气词大多属于文言语气词,承接于前代。在禅宗语录《坛经》《祖堂集》以及变文文献《敦煌变文集》等不同性质的文献中,《坛经》中的语气词种类最少,其语言呈现出明显的仿古倾向。唐五代阶段,“矣”“乎”等文言语气词的使用渐趋萎缩,同时催化了新兴语气词或“同词异形”语气词的衍生和发展。“聻”在《祖堂集》中可用“你”“尼”等字形记音,与文言语气词“尔”属于同词异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音理类型 文献分布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江方言的疑问语气词
17
作者 彭有明 徐云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70-78,共9页
和普通话不太一样,余江方言具有较多的疑问语气词。余江方言的疑问语气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音节的,一类是复音节的。单音节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吥、啊、哪、呀、嚯、嘞、哇、哟、喓等九个,复音节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吥嘞、吥哟、吥啋等三个。... 和普通话不太一样,余江方言具有较多的疑问语气词。余江方言的疑问语气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音节的,一类是复音节的。单音节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吥、啊、哪、呀、嚯、嘞、哇、哟、喓等九个,复音节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吥嘞、吥哟、吥啋等三个。余江方言疑问语气词的语法意义和普通话、鹰弋片方言区其他片区方言有很大的差异,相互间有很多不对应的疑问语气词,对应的疑问语气词在语法意义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都显示出余江方言疑问语气词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江方言 疑问句 疑问语气词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语气词加译现象的探讨——以《我是猫》于雷译本为例
18
作者 包文化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332-337,共6页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别翻译的特性在于,译文要尽可能具备较高的文学性。即尽量完整地把源语言所表现的文化、意境、语气等引入到目标语言中去,在此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著的风格和审美,使译文在表达方式上与原著相得益彰。夏目漱...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别翻译的特性在于,译文要尽可能具备较高的文学性。即尽量完整地把源语言所表现的文化、意境、语气等引入到目标语言中去,在此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著的风格和审美,使译文在表达方式上与原著相得益彰。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坛以文豪著称,素有语言大师之美誉。其成名作兼代表作《我是猫》以幽默诙谐、反讽调侃的语言风格深受人们的欢迎,成为我国译介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而其中,语气词的巧妙运用更是给这种语言风格“添砖加彩”了不少。笔者以“译者是通过什么翻译策略将其幽默、讽刺、滑稽的叙事风格‘再现’到译文当中呢?”为问题意识,以于雷译本为例,通过对原文与译本的对照分析来探究语气词加译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猫》 文学翻译 日译中 语气词加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罢了”的情态意义探究
19
作者 张梓洁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568-573,共6页
汉语“罢了”作为语气词产生于明代,是动词“罢”与动词“了”组合形成“罢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结果。在明清时期,其作为语气词具有四种情态意义:一是表示姑且这么决定;二是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三是表示劝阻、建议、请求;四是表示轻蔑... 汉语“罢了”作为语气词产生于明代,是动词“罢”与动词“了”组合形成“罢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结果。在明清时期,其作为语气词具有四种情态意义:一是表示姑且这么决定;二是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三是表示劝阻、建议、请求;四是表示轻蔑、否定。本文旨在对语气词“罢了”的发展轨迹进行窥探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所产生的四种情态意义,这对我们了解和正确使用“罢了”一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罢了” 语气词 情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方言中的语气词“着呢”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继章 张子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冀南方言中与共同语语气词"着呢"对应成分的语音形式是[tl]、[tlei]等;其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与共同语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自己的特点:"着"和"呢"之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句法分布范围大于民族共同语;... 冀南方言中与共同语语气词"着呢"对应成分的语音形式是[tl]、[tlei]等;其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与共同语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自己的特点:"着"和"呢"之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句法分布范围大于民族共同语;"形/形容词性词语+着呢"可以作定语;"形/形容词性词语+着呢"可以构成疑问句;方言中存在"形+多着呢"结构,等等。调查研究冀南方言的"着呢",对全面认识汉语"着呢"的特点和两类"着呢"的关系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南方言 语气词着呢 分布和语用特点 调查研究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