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一步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满意度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行涛 董子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1-523,共3页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术前检查流程、术中操作以及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的逐渐规范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效果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在获得良好视力矫正的基础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也更趋于理想...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术前检查流程、术中操作以及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的逐渐规范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效果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在获得良好视力矫正的基础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也更趋于理想。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与提高医师的手术操作技术、改善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等因素有关。全面分析目前国内角膜屈光手术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对于推动该手术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满意度 视觉质量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 魏玲 +3 位作者 石瑜 卢莎 梁晓丽 宋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BK治疗薄角膜近视患者78例,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BK治疗薄角膜近视患者78例,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有153眼(98.1%)达到或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平均1.08±0.17,较术前的0.11±0.08明显提高(P<0.01)。术后3个月的等效球镜平均为(0.32±0.18)D,较术前的(5.60±2.14)D明显降低(P<0.01)。泪液分泌量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15.01±2.36)mm,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14.97±2.79)s,术前1周、1个月、2个月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为角膜缘血管出血9眼(5.8%)。术后并发症为后出现轻度畏光流泪2例(2.6%),出现角膜上皮脱落3眼(1.9%),结膜下出血2眼(1.3%)。结论 SBK对于薄角膜患者拓展了准分子手术的适应证,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视屈光手术的个体化途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老视手术是矫治老视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经验不断积累,老视屈光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远期稳定性仍需改善。目前,激光矫正术是老视屈光手术的主要途径,屈光晶状体植入术、Inlay植入术成为激光... 老视手术是矫治老视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经验不断积累,老视屈光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远期稳定性仍需改善。目前,激光矫正术是老视屈光手术的主要途径,屈光晶状体植入术、Inlay植入术成为激光手术的重要补充。个体化的手术术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法去上皮对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的影响
4
作者 刘敏 廖荣丰 +3 位作者 汪永 周艳峰 汪枫 刘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手术中酒精法与机械法去上皮对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酒精组和机械组,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小组,分别用来观察24 h大鼠角膜上皮缺损直径、检测24、48、72、96、120 h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的... 目的探讨屈光手术中酒精法与机械法去上皮对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酒精组和机械组,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小组,分别用来观察24 h大鼠角膜上皮缺损直径、检测24、48、72、96、120 h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24 h角膜上皮缺损直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audin-1主要在角膜上皮翼状细胞和基底细胞层表达。24、48 h两组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96、120h组claudin-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法去上皮术后早期使角膜上皮claudin-1蛋白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方法 上皮 角膜 酒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云睿 边立娟 +1 位作者 刘敏 王陆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1期55-59,共5页
散光矫正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必然要求,术中散光矫正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术前对角膜的屈光状态充分评估,科学合理设计手术切口,选择适宜手术方式,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是解决白内障术后因散光导致视觉质量不佳的有效方法。目前白内... 散光矫正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必然要求,术中散光矫正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术前对角膜的屈光状态充分评估,科学合理设计手术切口,选择适宜手术方式,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是解决白内障术后因散光导致视觉质量不佳的有效方法。目前白内障术中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有角膜松解术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本文就白内障术中联合矫正角膜散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散光 白内障 角膜外科手术 TORIC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切除合并部分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 被引量:6
6
作者 沙翔垠 陈家祺 +3 位作者 陈龙山 刘祖国 黄挺 王智崇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切除合并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7例110眼角膜皮样瘤用比瘤体大0.5 mm的环钻划界,行病灶处角巩膜组织板层切除,于供体眼球相应部位钻取形状和厚度相似的板层角巩膜植片,植片比植床直径大0.25 ... 目的观察局部切除合并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7例110眼角膜皮样瘤用比瘤体大0.5 mm的环钻划界,行病灶处角巩膜组织板层切除,于供体眼球相应部位钻取形状和厚度相似的板层角巩膜植片,植片比植床直径大0.25 mm,角膜侧行连续缝合,巩膜侧行间断缝合.结果随访6个月~5年,所有植片愈合良好,7眼出现植片下新生血管及植片轻度水肿,抗排斥治疗后血管萎缩、消退.术后正常眼表结构恢复快,视力及角膜散光较术前改善(P<0.05).2例复发,无层间植入等并发症.结论局部彻底切除合并相应部位的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皮样瘤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皮样瘤/外科手术 板层角巩膜/移植 移植 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层角膜切除辅助PHACO联合PKP治疗中央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杨雅岚 王丛香 +1 位作者 王科华 喻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2051-2052,共2页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切除辅助超声乳化(PHACO)联合全层角膜移植术(PK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侧(16眼)中央性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切除1/2~2/3的角膜基质层后,在小切口、维持眼球灌注压条件下,完成规范的PHAC...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切除辅助超声乳化(PHACO)联合全层角膜移植术(PK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侧(16眼)中央性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切除1/2~2/3的角膜基质层后,在小切口、维持眼球灌注压条件下,完成规范的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最后将植床剩余病变角膜钻透剪下,将相应大小供体角膜与植床缝合。随访时间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移植角膜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6眼角膜植片全为透明,术后视力0.1~0.2者6例,0.3~0.4者9例,0.5者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术后12个月,角膜植片完全透明15例,植片呈半透明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有轻度后发性白内障l例,未作处理,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1例。【结论】板层角膜切除辅助PHACO联合PKP治疗中央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混浊 并发症 白内障 并发症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不正患者SMILE与FLEx治疗后组织去除厚度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吕鹏 白宁艳 +2 位作者 徐浩 陈玉红 陈桌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172-1175,1199,共5页
目的探究屈光不正患者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aser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后组织去除厚度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屈光不正患者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aser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后组织去除厚度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因屈光不正需行屈光性透镜切除术的患者24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SMILE术式,对照组采用FLEx术式。术后观察2组患者视力变化、不同区域角膜高度变化以及角膜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以及1年UDVA、BCVA变化差异显著(P<0.01),且不同手术与时间具有交互作用(P<0.01),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测得角膜各区域高度均有改变,顶点处与2 mm环处的改变量无明显差异,但4 mm环与6 mm环处,2组的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H、△CRF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手术与时间具有交互作用(P<0.01),但2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与FLEx术后患者视力均能获得较好改善。但就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情况而言,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更小,术后角膜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PRK与SMILE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宁吉良 方石峰 +6 位作者 靳琳 闫春晓 孙思宇 陈若语 邢泽群 于涛瑞 张立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愿行TransPRK的患... 目的探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愿行TransPRK的患者56例56眼和SMILE患者52例52眼,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收集术眼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曲率(Km),收集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眼反应分析仪测量的角膜补偿眼压值(IOPcc)、角膜阻力系数(CRF)、角膜滞后量(CH)及19个重复性较好的力学红外信号波形参数。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各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2个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术眼CCT、Km及IOPc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1个月CRF、CH、p1area、p2area、p1area1、p2area1、w1、w2、w11、w21、h1、h2、h11、h21、dive1、dive2、mslew1较术前下降,path1、path2、path11、aplhf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3个月CRF、CH、p1area、p2area、p1area1、p2area1、w1、w2、w11、w21、h1、h2、h11、h21、dive1较术前下降,path1、path2、path11、aplhf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3个月dive2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TransPRK组p1area、p2area、p1area1、p2area1、w1、w2、w11、w21、dive1、dive2大于SMILE组,CH、path1、path2、path11小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TransPRK组p1area、p2area、p1area1、p2area1、w1、w2、w11、w21、h2、h21、dive1、dive2大于SMILE组,path1、path2、path11小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ansPRK和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均减弱,术后早期TransPRK眼反应分析仪红外波形力学参数优于SM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
10
作者 张钰 杜改萍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辅助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角膜浅层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行OCT检查,对病变的深度和形态进行判断,行PT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辅助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角膜浅层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行OCT检查,对病变的深度和形态进行判断,行PT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角膜形态学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等。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人均未出现原发灶复发或者严重角膜上皮下混浊;术后2例病人出现远视漂移,占4.44%。与术前相比,术后病人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角膜表面变异指数、角膜不规则散光指数等形态学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14.310,P<0.05),且术后角膜散光比较规则;病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术前(t=6.913,P<0.05)。结论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具有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激光 准分子 角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角膜外伤32例
11
作者 王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眼角膜外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2例眼角膜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常规治疗8例,有3例术后有绣斑残留,再次在裂隙灯下手术后锈斑清除。在裂隙灯下显微手术的24例中,无锈斑残留。本组常规治疗5... 目的探讨眼角膜外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2例眼角膜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常规治疗8例,有3例术后有绣斑残留,再次在裂隙灯下手术后锈斑清除。在裂隙灯下显微手术的24例中,无锈斑残留。本组常规治疗5例角膜轻度混浊,裂隙灶下治疗者6例角膜轻度混浊。全组有8例治疗后出现薄翳,3例出现斑翳。结论对眼角膜外伤患者无论在常规下治疗,还是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治疗,均应尽可能清除异物,减少角膜损伤,消除角膜斑翳和角膜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外伤 角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2年致外伤性角膜瓣脱落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晟 邓德勇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7-107,111,共2页
关键词 外伤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外科手术 角膜 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2024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中国微循环委员会眼微循环屈光专业委员会 李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8-657,共10页
随着近视眼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及各种治疗技术不断进步,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方式之一,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019年基于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状况,中国微循环委员会眼... 随着近视眼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及各种治疗技术不断进步,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方式之一,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019年基于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状况,中国微循环委员会眼微循环屈光专业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相关专业学组的专家经过讨论,发布《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临床新的技术和手术方法不断拓展,满足其推广需求,提高手术疗效,中国微循环委员会眼微循环屈光专业委员会基于最新国内外研究结果,针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围手术期用药再次进行集体讨论,达成进一步共识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手术 药物疗法 规范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病灶切除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14
作者 杨林青 张东旭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2期153-154,共2页
采用病灶切除联合适当药物的方法,治疗15例真菌性角膜炎.结果:除1例术后中断治疗者病情有所发展外,其余病例炎症均得到控制,最后痊愈,形成不同程度的白斑或斑翳,治愈时间最短者8天,最长者3.5个月.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例无明显变... 采用病灶切除联合适当药物的方法,治疗15例真菌性角膜炎.结果:除1例术后中断治疗者病情有所发展外,其余病例炎症均得到控制,最后痊愈,形成不同程度的白斑或斑翳,治愈时间最短者8天,最长者3.5个月.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例无明显变化,2例下降.疗效明显优于仅用药物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治疗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外科手术 抗真菌剂/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治疗(附22例23眼随访观察)
15
作者 易敬林 李奇根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7年第4X期43-45,共3页
对22例(23眼)蚕蚀性角膜溃疡进行碘酊烧灼局部后行角膜板层切除术、联合环状球结膜切除术,其中6例病人术中、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2例均随访观察6~16年,痊愈12例(13眼),好转7例(7眼),无效3例(3眼),6例加用免疫抑制... 对22例(23眼)蚕蚀性角膜溃疡进行碘酊烧灼局部后行角膜板层切除术、联合环状球结膜切除术,其中6例病人术中、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2例均随访观察6~16年,痊愈12例(13眼),好转7例(7眼),无效3例(3眼),6例加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随访10年以上,无1例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外科手术 预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老视矫正方案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能否治疗老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丰菊 李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4-647,共4页
老视指因年龄增长,眼部的调节力不足以胜任日常近距离视物需求的一种现象。现代社会40岁以上想摆脱老视和屈光不正带来视觉困扰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为临床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涌现出多种可联合的老视矫正技术和方案。然而... 老视指因年龄增长,眼部的调节力不足以胜任日常近距离视物需求的一种现象。现代社会40岁以上想摆脱老视和屈光不正带来视觉困扰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为临床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涌现出多种可联合的老视矫正技术和方案。然而,联合各种老视矫正方案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能否治疗老视,值得临床加以关注。本文基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及各种老视矫正方案的机制,深入分析联合老视矫正方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目的和效果,提出目前该手术仅可发挥矫正老视的作用,并应以此正确开展手术,希望与眼科同道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老视 屈光不正
原文传递
角膜穿通伤46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倪佳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9年第2期94-95,共2页
我院自1993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角膜穿通伤病人46例,占同期眼外伤住院病人总数(161例)的28.6%。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病人中,男性40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为7.7:1。年龄2~68岁,≤14岁15例,15~20岁3例,20... 我院自1993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角膜穿通伤病人46例,占同期眼外伤住院病人总数(161例)的28.6%。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病人中,男性40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为7.7:1。年龄2~68岁,≤14岁15例,15~20岁3例,20~40岁19例,≥41岁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创伤 贯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LASIK矫正低中度散光效果的矢量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佳媚 王雁 +3 位作者 陈晓琴 李晓晶 徐路路 窦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2-437,共6页
背景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无准分子激光虹膜跟踪技术,故矫正散光的效果存在争议,了解其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将对临床有-定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 背景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无准分子激光虹膜跟踪技术,故矫正散光的效果存在争议,了解其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将对临床有-定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分别接受SMILE的患者51例95眼及同期接受FS—LASIK的低中度近视散光患者40例69眼,SMILE组与FS—LASIK组间术前球镜度、柱镜度和等效球镜度(s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均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进行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及角膜地形图测量。利用矢量分析法计算2种手术方式术前及术后残余散光的分布情况,并选取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误差角(AofE)和变平指数(FI)等指标评价散光的矫正效果,以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作为评价视力恢复程度的指标,对2个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对术前Kappa角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MILE组术后球镜度、柱镜度和sE分别为(0.003±0.106)、(-0.063±0.126)和(-0.029±0.101)D,FS.LASIK组分别为(0.112±0.212)、(-0.091±0.142)和(0.067±0,198)D,SMILE组术后球镜度和SE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28、-3.197,均P〈0.05)。矢量计算结果显示,SMILE组术后以顺规散光为主,而Fs.LASIK组术后则以斜轴散光为主,SMILE组术后cI和FI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51、-3.126,均P〈0.05),SMILE组术后cI略低于1,而FS—LASIK组术后cI略高于1。SMILE组IOS和AofE小于FS—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57,P=0.119;Z=-1.923,P=0.054)。2个组中术眼术后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与术前Kappa角的偏移量均呈负相关(r=-0.258、-0.257,均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均能有效矫正低中度近视散光,术后均能达到预期视力。SMILE手术切口的愈合反应轻于FS—LASIK,故术后残余散光轴向偏差小。SMILE术后散光呈欠矫趋势,术者可根据经验适当增加散光矫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矢量分析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3种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江峰 侯辰亭 +4 位作者 李金键 彭慧 刘桂波 姜仲泰 王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8-276,共9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12个月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和角膜透明度的差异。方法队列...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12个月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和角膜透明度的差异。方法队列研究。收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女性16例(32只眼),男性14例(28只眼);年龄(22.46±3.15)岁,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10例)、FS-LASIK组(11例)、LASEK组(9例),于术后12个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并通过ACCMetrics软件分析其形态学参数,包括神经纤维密度(CNFD)、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NBD)、神经纤维长度(CNFL)、总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TBD)和神经纤维宽度(CNFW);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角膜不同直径范围内的光密度进行检测。各组间神经形态学参数、角膜光密度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Turkey真实显著差(HSD)检验。结果术后12个月,3种术式角膜各区域内的CNF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FS-LASIK组及LASEK组上方角膜切口周围的CNBD分别为(7.81±7.93)、(9.61±7.18)、(21.25±15.55)个/mm^(2);CTBD分别为(22.00±16.02)、(24.44±11.42)、(54.37±22.13)个/mm^(2),LASEK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D=2.823,-3.010,3.053,-3.048;P<0.01);3个组CNFL分别为(9.19±3.25)、(12.88±3.52)、(15.75±2.36)mm/mm^(2),SMIL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D=-3.151,-4.418;P<0.01)。SMILE术后直径12 mm内角膜的光密度为14.06±1.36,低于其他2种术式(HSD=-6.031,-5.519;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行SMILE术后12个月,角膜上方切口周围的神经修复情况略差于FS-LASIK和LASEK,但其他区域的神经修复情况存在一定的优势;SMILE术后角膜透明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神经纤维 神经再生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原文传递
SMILE与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视觉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逾 陈海婷 +1 位作者 牛广增 范玉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于行近...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于行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大于-6.0 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30例,58眼)及ICL组(30例,59眼),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高阶像差等数据,随访时间1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性:术后1年2组所有术眼BCVA均达到20/20以上,无一眼发生BCVA 1行以上丢失。有效性:2组术后1年UCVA达到20/20以上者分别为53眼(91.38%)及56眼(94.91%),20/25以上者分别为58眼(100%)及59眼(100%)。可预测性:术后1年2组等效球镜度在±1.0 D的比例均为100%。SMILE组术后等效球镜度高于ICL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阶像差:SMILE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慧差增加,ICL组术后斜向三叶草增加,水平慧差减少。在2组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未发现2组各像差成分变化值与术前球镜、柱镜、等效球镜及术后等效球镜存在相关性。结论SMILE及ICL矫正高度近视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于高度近视ICL预测性强,且较少引入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