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蒋勇军 田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341-352,F0002,共13页
西南岩溶区的土壤侵蚀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后期至今,研究者们对该区的土壤侵蚀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的特点;同时,从短时间(... 西南岩溶区的土壤侵蚀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后期至今,研究者们对该区的土壤侵蚀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的特点;同时,从短时间(短期,<50 a)、中时间(中期,<100 a)和长时间(长期,>100 a)3种不同时间尺度入手,分析和总结目前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现状和不足.针对西南岩溶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提出笔者的3个展望:首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引入并应用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岩溶区土壤侵蚀研究;其次,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元化手段探究岩溶区土壤侵蚀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最后,对现有土壤侵蚀模型进行优化升级,融入试验数据,以提高对未来土壤侵蚀趋势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土壤侵蚀 多时间尺度 时空差异 进展和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落漏斗曲线方程的西南岩溶区地下导水通道预测
2
作者 黄海龙 韦文光 +3 位作者 王家全 朱金海 杨鹏帅 李天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为了揭示降落漏斗范围内导水通道存在的可能性,进一步为岩溶区塌陷治理、地下水绕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方法】以广西盘龙铅锌矿区为例,采用降落漏斗曲线计算钻孔水位的理论(差)值,通过对比分析理论(差)值与实测(差)值的差异,... 【目的】为了揭示降落漏斗范围内导水通道存在的可能性,进一步为岩溶区塌陷治理、地下水绕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方法】以广西盘龙铅锌矿区为例,采用降落漏斗曲线计算钻孔水位的理论(差)值,通过对比分析理论(差)值与实测(差)值的差异,结合现场钻孔信息与塌陷信息,开展岩溶区地下导水通道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的进行岩溶导水通道的预测。【结论】在形成稳定降落漏斗的岩溶含水层中,钻孔的水位实测值低于理论值(h_(实测)<h_(理论))时,或实测差值高于理论差值(Δh_(实测)>Δh_(理论))时,钻孔处存在岩溶导水通道;提出了降落漏斗的“衍射特征”,即漏斗影响范围内存在的相对隔水层改变了隔水层外测点的水平距离,改变后的距离应为l+r。降落漏斗的衍射特征能够准确揭示相对隔水层中径流通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裘布依假定 降落漏斗 导水通道 衍射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公路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设计
3
作者 邹小阳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23-227,231,共6页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是公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西南岩溶区的天巴高速公路天峨连接线(K0?+?000~K1?+?800)改扩建工程临时用地为例,遵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以及《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从项目设计背景、临时用地概况、复垦方...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是公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西南岩溶区的天巴高速公路天峨连接线(K0?+?000~K1?+?800)改扩建工程临时用地为例,遵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以及《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从项目设计背景、临时用地概况、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复垦措施设计、复垦工程量测算和复垦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公路 临时用地 复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问题探讨——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
4
作者 罗忠志 孟天友 +1 位作者 何加兴 饶应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风电属清洁能源,风电场建设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等特点。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单位认识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针对性不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水土保持问... 风电属清洁能源,风电场建设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等特点。以赫章韭菜坪风电场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单位认识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针对性不强、施工组织管理不合理、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了高质量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全面提升监督管理水平、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和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韭菜坪风电场 西南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看“世界之最” 罗妹莲花洞
5
作者 蔡道利(文/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11期22-23,共2页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有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罗妹莲花洞,位于乐业县城西南1公里的乐雅公路旁。洞内有天然形成的莲花盆近300个,数量和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最大的莲花盆直径9.4米,堪称莲花盆之王,世界...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有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罗妹莲花洞,位于乐业县城西南1公里的乐雅公路旁。洞内有天然形成的莲花盆近300个,数量和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最大的莲花盆直径9.4米,堪称莲花盆之王,世界第一当仁不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之最 世界地质公园 西南岩溶 乐业县 莲花 独一无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看“世界之最” 大石围天坑群
6
作者 丘富生 陈天颖(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
迄今为止,全球已确认的天坑数量超过300个,其中270多个分布在中国,世界十大天坑群也有九个分布在中国,中国天坑数量又以广西为最。从单个天坑容积规模看,世界容积最大的十大天坑中,中国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占据3席,是世界天坑容积前十... 迄今为止,全球已确认的天坑数量超过300个,其中270多个分布在中国,世界十大天坑群也有九个分布在中国,中国天坑数量又以广西为最。从单个天坑容积规模看,世界容积最大的十大天坑中,中国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占据3席,是世界天坑容积前十名中分布最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之最 大石围天坑群 天坑 广西乐业 评估区 西南岩溶 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揽胜 大石围国家地质公园
7
作者 丘富生(文/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11期16-17,共2页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大石围地质公园”)位于广西西北部乐业县境内,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倾斜过渡的东南斜坡地带,分为一个主体园区和布柳河、百朗2个附属景区。主体园区涉及同乐、花坪、逻沙3个乡镇,面积117...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大石围地质公园”)位于广西西北部乐业县境内,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倾斜过渡的东南斜坡地带,分为一个主体园区和布柳河、百朗2个附属景区。主体园区涉及同乐、花坪、逻沙3个乡镇,面积117平方公里;布柳河景区位于新化镇,面积5平方公里;百朗景区位于幼平乡,面积6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西北部 斜坡地带 云贵高原 广西乐业 乐业县 评估区 西南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看“世界之最” 原生性喀斯特森林
8
作者 陈天颖(图) 丘富生 《广西林业》 2024年第9期48-49,共2页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拥有森林、灌丛、草丛、湿地、石漠和洞穴6种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最大、范围最广而且全域均有分布。茂兰-木论片区保存着十分完好而且连片的原生性喀斯特森林,初步计算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与此形成...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拥有森林、灌丛、草丛、湿地、石漠和洞穴6种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最大、范围最广而且全域均有分布。茂兰-木论片区保存着十分完好而且连片的原生性喀斯特森林,初步计算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同纬度的西亚、中东、北非等则是大面积沙漠或荒漠,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堪称地球亚热带上的“绿色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之最 喀斯特森林 原生性 绿色明珠 森林生态系统 评估区 西南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冠世界
9
作者 韦苏宁 谢彩文 《广西林业》 2024年第7期4-11,共8页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南宋诗人王正功写下的千古绝句。“广西处处是桂林”-2024年6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加上这样一句话介绍壮美广西,当即引发热传热议。
关键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 王正功 南宋诗人 西南岩溶 新闻发布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 绝句 壮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评估区揽胜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
作者 陈天颖(图) 丘富生 《广西林业》 2024年第9期46-47,共2页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木论保护区”)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北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地跨川山镇的木论、文江(下荣、东山)、乐依、白丹、社村、何顿6...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木论保护区”)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北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地跨川山镇的木论、文江(下荣、东山)、乐依、白丹、社村、何顿6个行政村,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12公里。批复面积89.69平方公里(整合优化后实际矢量面积为101.32平方公里),区划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两个功能分区,面积分别为72.67平方公里和28.65平方公里,分别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71.73%和2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自然保护区面积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整合优化 核心保护区 功能分区 西南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4
11
作者 蒋忠诚 罗为群 +4 位作者 童立强 程洋 杨奇勇 吴泽燕 梁建宏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1-468,共8页
文章通过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遥感调查结果和相关统计资料,揭示了21世纪以来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2015年,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总面积降至9.2万km^2,石漠化演变的总趋势由21世纪以前的加剧变化为21世纪的逐渐减缓,而... 文章通过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遥感调查结果和相关统计资料,揭示了21世纪以来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2015年,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总面积降至9.2万km^2,石漠化演变的总趋势由21世纪以前的加剧变化为21世纪的逐渐减缓,而且,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程度显著变轻,由21世纪初的以重、中度石漠化为主演变为以轻、中度石漠化为主,危害最大的重度石漠化面积比例由38.08%降至15.31%,说明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石漠化演变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与国家实施植被修复工程力度、影响植被恢复的岩溶地貌类型、地下水开发程度、雨水资源以及区域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植被建设规划面积与石漠化减少面积成正比,生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峰林平原和溶丘洼地石漠化治理效果最好,地下水开发和比较丰沛的雨量可有力促进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居民贫困化可使石漠化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石漠化 环境演变 影响因素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李滨 殷跃平 +5 位作者 高杨 邢爱国 黄波林 贺凯 赵超英 万佳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与管道流的相互孕灾机理、地下采动下大型崩滑灾害形成机制、灾害高位远程动力成灾模式、灾害早期识别与空间预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重点研究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链的孕育发生规律与成灾模式,揭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地下水动力作用及孕灾过程和地下采动、库水波动等工程扰动环境下山体劣化损伤效应,构建岩溶崩滑灾害高速远程动力致灾机制与风险预测方法,形成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及示范,为我国岩溶山区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区 大型滑坡 崩塌 成灾模式 早期识别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被引量:33
13
作者 邹胜章 朱明秋 +1 位作者 唐建生 夏日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37-1642,共6页
特殊的环境地质结构,导致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长期受到威胁,包括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频繁交替的洪灾与旱灾以及水污染。本文在分析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水量安全评... 特殊的环境地质结构,导致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长期受到威胁,包括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频繁交替的洪灾与旱灾以及水污染。本文在分析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水量安全评价、水质安全评价、水资源利用安全评价以及水灾害防治安全评价,并阐明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水资源安全预警系统、经济转型、保护性开发地下水源、优化水资源分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岩溶 水资源安全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找水技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伟 朱庆俊 +1 位作者 王洪磊 李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8-923,共6页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洞、管道和裂隙中,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及其浅部的泥质充填,给岩溶水的勘查和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当地人畜饮用水严重缺乏。在广西隆安县抗旱找水工作实践中,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洞、管道和裂隙中,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及其浅部的泥质充填,给岩溶水的勘查和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当地人畜饮用水严重缺乏。在广西隆安县抗旱找水工作实践中,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落水洞及泉点的分布等情况分析推断储水构造的位置,确定找水靶区;进而依据储水构造的电性特征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刻画储水构造的空间发育特征及其富水性。工作中总结的高阻中找低阻、低阻中找高阻的找水定井经验,有效避开了储水构造中泥质充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储水构造 泥质充填 电性特征 西南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为 余龙江 +3 位作者 周蓬蓬 杨娟 章程 袁道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4,132,共4页
对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不同岩溶地貌的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生物活性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生物活性强度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讨论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P的相... 对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不同岩溶地貌的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生物活性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生物活性强度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讨论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P的相关性及微生物生理群在该场区氮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土壤微生物 生态作用 桂林市 丫吉村 岩溶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寨底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杨 赵良杰 +2 位作者 潘晓东 夏日元 曹建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 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查清地下水资源量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多样,计算过程不同,进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寨底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总排泄量法、基流分割法、径流模数法、数值模型法)对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分析各方法的评价机理和流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针对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基流分割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枯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在雨季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存在一定不足;总排泄量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但资料获取难度大,且成本较高;数值模拟法运算高效,但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径流模数法操作性较强,对岩溶山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确定计算参数是水资源评价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实测流量反推和灰色聚类法,可提高参数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资源 西南岩溶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17
作者 何仁伟 刘邵权 刘运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6-1382,共7页
对中国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反馈关系进行分析,选取贵州省毕节地区做为研究对象,建立毕节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和综合调试,生成5种有效方案:传统发展型方案(方案1)、节水发展型方案(方案2)、开源... 对中国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反馈关系进行分析,选取贵州省毕节地区做为研究对象,建立毕节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和综合调试,生成5种有效方案:传统发展型方案(方案1)、节水发展型方案(方案2)、开源与环保发展型方案(方案3)、GDP快速增长型方案(方案4)和协调发展型方案(方案5)。综合分析得出方案5是调控优化方案。对方案5对应的SD模型发展趋势做分析,为毕节地区及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 毕节地区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韦复才 时坚 +1 位作者 唐建生 周游游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由原生地带性森林依次转变为原生+次生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林、矮幼林+灌丛、草灌+石漠。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必须首先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并辅以适当的生物、工程措施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西南岩溶 生态系统 退化特点 退化过程 退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类型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高杨 贺凯 +4 位作者 李壮 高浩源 卫童瑶 邢爱国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普遍呈现上陡下缓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特征,岩溶地貌和溶蚀岩体结构加剧了滑坡后破坏的成灾规模;(2)研究区的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分为岩质崩塌、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和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3)岩质崩塌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小于5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大于0.6,堆积体破碎比在5~2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在50~200 m之间,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在0.33~0.60之间,堆积体破碎比在20~10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20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小于0.33,堆积体破碎比区间大于100;(4)西南岩溶山区的“高位滑坡”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50 m,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特征,运动过程中具有冲击铲刮、破碎解体、气垫和流化四种动力学效应。滑坡后破坏成灾模式的提出,可以为滑坡运动动力学机理和成灾反演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滑坡 成灾模式 等效摩擦系数 动力学效应 西南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不同含水介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被引量:23
20
作者 武毅 孙银行 李凤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8-284,共7页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管道型岩溶水(溶洞、暗河、管道等)、构造裂隙岩溶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介质特点,通过适宜的地球物理方法使用条件以及找水特点的分析,提出不同含水介质中寻找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拟...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管道型岩溶水(溶洞、暗河、管道等)、构造裂隙岩溶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介质特点,通过适宜的地球物理方法使用条件以及找水特点的分析,提出不同含水介质中寻找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拟采用的综合物探方法,分别总结出了它们的电性参数(或曲线)的响应特征,形成了不同含水介质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组合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并对在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表层岩溶 暗河管道 断层储水构造 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