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研究
1
作者 冯莉 江晓华 +2 位作者 付极 罗志谋 吴云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7-9,26,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在大肠肿瘤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大肠腺癌病人共35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在大肠肿瘤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大肠腺癌病人共35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bB-2和c-erbB-3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性息肉组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EGFR与c-erbB-2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高;而c-erbB-3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低。EGFR、c-erbB-2在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绒毛状腺瘤高,而c-erbB-3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管状腺瘤。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均>50%。三者均有共同表达,其阳性表达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EGFR,c-erbB-2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c-erbB-3蛋白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EGFR家族蛋白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不同类型的大肠肿瘤中,EGFR家族蛋白的表达或共同表达具有不同特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三种蛋白在信号传导过程中有共同作用,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表达 大肠肿瘤 转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食管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葛棣 冯明祥 曾亮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检测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水平 ,了解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各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0例正常食管组织和 4 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家族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R、HER2和H... 目的 :检测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水平 ,了解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各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0例正常食管组织和 4 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家族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R、HER2和HER4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现象。EGFR家族过度表达与食管癌常见致病因素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随着食管癌局部浸润程度的加重 ,EGFR过度表达率增高。在淋巴结转移组中 ,EGFR的过度表达、EGFR +HER2和EGFR +HER4以及EGFR、HER2和HER4三者的联合过度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EGFR和HER4的过度表达以及成员间联合过度表达提示较差的预后。结论 :食管癌中存在EGFR家族的过度表达及联合过度表达。EGFR家族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佳。而联合过度表达在食管癌的预后判断上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表达 EGFR 食管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联合 HER2 家族 增加 指标 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蛋白表达与大肠肿瘤不同组织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莉 吴云林 +3 位作者 罗志谋 李惠芳 付极 翟祖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1-573,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EGFR、c erbB 2和c erbB 3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患者共 15 1例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 ,分别对所...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EGFR、c erbB 2和c erbB 3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患者共 15 1例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 ,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 erbB 2和c erbB 3检测 ,对其表达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增生性息肉组EGFR、c erbB 2和c erbB 3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 ,分别为 4 2 .86 %、2 1.4 3%和 16 .6 7%。EGFR在管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 ,在管状腺瘤中更高 (P <0 .0 5 ) ;c erbB 2在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绒毛状腺瘤高 (P <0 .0 5 ) ;c erbB 3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腺瘤高 (P <0 .0 5 )。EGFR、c erbB 2和c erbB 3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 (≥ 5 0 %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EGFR和c erbB 2在管状腺瘤中的表达率高于管状腺癌 (P<0 .0 5 ) ,c erbB 3在两者中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GFR、c erbB 2和c erbB 3蛋白表达与大肠增生性息肉无关 ;而在不同的腺瘤和腺癌中 ,EGFR家族蛋白表达的不同可能是由不同类型腺瘤向腺癌转化发生的比率差异导致的 ,此现象有助于解释EGFR家族蛋白在大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C-ERBB-2 c-erbB-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信号转导途径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富华 王润秀 梁念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004-1005,1008,共3页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病因尚未明确。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在乳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对EGFR家族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病因尚未明确。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在乳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对EGFR家族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乳腺肿瘤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单克隆抗体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砚寒 黎燕 +1 位作者 彭晖 张秋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7-203,231,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其异常活化与多种人类上皮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家族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类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其异常活化与多种人类上皮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家族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类药物,特别是单抗类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大量患者对这类药物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目前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包括:受体结构改变、血管生成、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化、EGFR的亚细胞定位、EGFR下游效应分子的持续激活和EGFR家族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等。本文就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抗药性 肿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乳腺癌 被引量:3
6
作者 房慧颖(综述) 张丽杰(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在乳腺癌中广泛表达,并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EGFR家族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赫赛汀等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成功,另有许多新药也处在临床实验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在乳腺癌中广泛表达,并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EGFR家族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赫赛汀等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成功,另有许多新药也处在临床实验阶段。本文就EGFR家族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胰腺癌与壶腹癌中表达情况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宗静 童赛雄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6-77,共2页
本研究综述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B 2癌基因蛋白在胰腺癌与壶腹癌中表达情况的研究现状 ,结果表明二种蛋白可能在胰腺癌与壶腹癌中存在不同表达 ,这可能部分地解释了胰腺癌较壶腹癌预后差的原因。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C-ERBB-2癌基因蛋白 胰腺肿瘤 壶腹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胃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健鸿 徐洋 +1 位作者 周文强 曲宏岩 《癌症进展》 2018年第5期542-545,共4页
胃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病死率居第三位。胃癌患者被发现时常伴有肿瘤远处转移和浸润,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成为晚期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为靶点的药物可... 胃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病死率居第三位。胃癌患者被发现时常伴有肿瘤远处转移和浸润,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成为晚期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为靶点的药物可以在晚期胃癌患者的靶向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众多研究数据中,应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或抗EGFR单克隆抗体,对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无明显效果。胃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EGFR家族成员的交互作用将逐渐被阐明,这将有助于了解EGFR家族成员在胃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关于抗EGFR家族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
9
作者 冯莉 吴云林 +3 位作者 罗志谋 李惠芳 付极 赵任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三种蛋白的共同表达与大肠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共151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bB-2和c...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三种蛋白的共同表达与大肠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共151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bB-2和c-erbB-3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性息肉组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单一表达或三者均不表达的比率较高(42.86%和35.71%),二者和三者共同表达的比率低(19.05%和2.38%);腺瘤与腺癌组均出现较高的二者和三者同时表达的比率,而三者共同表达在腺癌组中的比率明显高于息肉组和腺瘤组(P<0.01)。大肠息肉中,c-erbB-2单一表达率较高(28.57%) ;腺瘤和腺癌中分别有一种蛋白不出现单一表达,为c-erbB-3和c-erbB-2;在大肠息肉和腺瘤中,均未出现有c-erbB-3与EGFR的共同表达。结论:在不同类型的大肠肿瘤中,EGFR家族蛋白的表达或共同表达具有不同特点;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三种蛋白在信号传导过程中呈共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C-ERBB-2 c-erbB-3 大肠息肉 大肠腺瘤 大肠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结直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探讨
10
作者 冯莉 吴云林 张曙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大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大肠腺瘤则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在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c—erb... 大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大肠腺瘤则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在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c—erbB-2和c—erbB-3同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结构和功能上均相似,这些受体和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生长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结直肠肿瘤 大肠癌 家族 常见 c—erbB-2 EGFR 环节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口腔肿瘤
11
作者 薛浩伟 张令达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B)家族在特异性配体的诱导下能够发生家族成员的二聚化,从而激活细胞内下游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物效应。异常的ErbB受体信号与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多种口腔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B)家族在特异性配体的诱导下能够发生家族成员的二聚化,从而激活细胞内下游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物效应。异常的ErbB受体信号与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多种口腔肿瘤中表达或高表达,可作为评估和判断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状态、恶性度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以ErbB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成为近年来口腔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口腔肿瘤 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猛 高维实 +1 位作者 杨勇 高艳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该家族由Her-1、Her-2、Her-3和Her-4组成,各成员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均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该家族成员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不同,有成员可促进乳腺...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该家族由Her-1、Her-2、Her-3和Her-4组成,各成员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均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该家族成员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不同,有成员可促进乳腺癌的发展,也有成员可提高药物敏感性。因此,研究各成员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将会为乳腺癌判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及其抑制剂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蒙燕 陈樟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的跨膜蛋白受体,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HER1(EGFR)、HER2(ErbB2)、HER3(ErbB3)、HER4(ErbB4),能调节细胞生长、分...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的跨膜蛋白受体,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HER1(EGFR)、HER2(ErbB2)、HER3(ErbB3)、HER4(ErbB4),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及其他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信号转导与肿瘤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剑英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属于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在特异配体的刺激下 ,可经多条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当其异常表达时 ,可干扰胞外信号的正常传递而致癌。目前 ,已出现了多种有效措施以干扰肿瘤的信号传递。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家族 信号转导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特点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伟斌 刘志毅 +2 位作者 曹宽 张斌 王人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346-351,共6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Ⅰ亚族的跨膜蛋白受体家族,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HER1(EGFR/ErbB1)、HER2(ErbB2)、HER3(ErbB3)和HER4(ErbB4),由erb基因编码,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凋...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Ⅰ亚族的跨膜蛋白受体家族,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HER1(EGFR/ErbB1)、HER2(ErbB2)、HER3(ErbB3)和HER4(ErbB4),由erb基因编码,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活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作为原癌基因家族,HER家族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异常激活及过度表达,是这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多种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HER家族一直是肿瘤领域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诊治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其为靶点的综合抗肿瘤治疗方案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查阅对有关HER家族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相关文献,总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特点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生物靶向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相信随着HER家族临床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为肿瘤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HER 受体家族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119-120,123,共3页
细胞膜上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tyrosinekinaseactivity)的跨膜蛋白受体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该激酶活性启动了一系列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级联(signalcascade)反应的发生,而... 细胞膜上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tyrosinekinaseactivity)的跨膜蛋白受体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该激酶活性启动了一系列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级联(signalcascade)反应的发生,而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家族是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17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氨酸靶向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犬尿氨酸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19
作者 许良 古丽米拉•木合塔尔 +1 位作者 居博伟 李若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05-4214,共10页
背景:蒜氨酸作为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蒜氨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蒜氨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GSE45291和GS... 背景:蒜氨酸作为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蒜氨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蒜氨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GSE45291和GSE93777数据集中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两套数据中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蒜氨酸的靶向调控基因,并与差异表达基因行交集分析,计算差异表达靶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将人永生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孔板内培养24 h后分5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阳性药组加入甲氨蝶呤,蒜氨酸低、中、高质量浓度组分别加入20,80,160μg/mL的蒜氨酸,处理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在GSE45291和GSE93777数据集中共鉴定出6 487个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获得了12个共表达模块,magenta模块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最高,模块基因主要富集于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2)通过数据库预测发现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蒜氨酸靶向调控,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GSE45291数据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最大,犬尿氨酸酶在GSE93777数据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最大。(3)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活性氧、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均升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犬尿氨酸酶、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线粒体融合蛋白2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AKT、p-PI3K蛋白表达均升高。(4)结果表明,蒜氨酸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犬尿氨酸酶等靶基因发挥潜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蒜氨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犬尿氨酸酶 靶基因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孙玮 张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