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腱糖蛋白C、甲壳质酶蛋白-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吕宁 杨立娟 +2 位作者 尹林林 王丹 宴俊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3-126,1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和非MACE组(n=107),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52)。比较各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MHD发生MACE的相关性及MHD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MHD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MACE组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非MACE组(均P<0.05)。MHD并发MACE与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并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sCD40L、TN-C、YKL-40以及高年龄和透析龄(均P<0.05)。血清sCD40L、TN-C、YKL-40单独及联合预测MHD并发MACE的AUC分别为0.701、0.679、0.754、0.875,联合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YKL-40、sCD40L、TN-C(均P<0.05)。结论:MHD并发MACE患者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均为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MHD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可溶性cd40配体 腱糖蛋白C 甲壳质酶蛋白-40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灯 郑向真 卢蔚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血清sCD40L、MMP-9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46/48)比80.9%(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以及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AECOPD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结果,降低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其机制与其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气道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盐酸氨溴索 可溶性cd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正五聚体蛋白-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群 李卫阳 许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基础疾病(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行机械通气以及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D40L、PTX3水平。入院后24 h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0分,n=25)、中危组(10~20分,n=40)、高危组(>20分,n=33),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CD40L、PTX3水平;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69)和存活组(n=29),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CD40L、PTX3水平、APACHEⅡ评分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D40L、PTX3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90、199.407,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高危组患者血清CD40L、PTX3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占比、患基础疾病占比、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机械通气占比、血清CD40L和PTX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血清CD40L和PTX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为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以11.52μg·L^(-1)为最佳截断值,血清CD40L水平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6%和76.81%,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以14.19μg·L^(-1)为最佳截断值,血清PTX3水平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7%和79.71%,AUC为0.701;血清CD40L与PTX3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和79.71%,AUC为0.906;血清CD40L与PTX3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AUC高于CD40L、PTX3水平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CD40L、PTX3与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D40L和PTX3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正五聚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范小平 曾华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不良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100例GDM孕妇纳入GDM组,另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不良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100例GDM孕妇纳入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血糖正常孕妇50名纳入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妊娠结局。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sCD40L对GDM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发生GDM的危险因素。结果孕期不同时间点,GDM组孕妇的血清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孕早期、孕中期血清sCD40L水平辅助诊断GDM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975ng/ml、1.195n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878,敏感度分别为73.08%、78.43%,特异性分别为78.05%、8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39岁、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空腹血糖较高、孕早期sCD40L较高、孕中期sCD40L较高均是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良妊娠结局GDM孕妇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血清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结局GDM孕妇(P<0.05)。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在GDM及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中异常增高,孕早期、孕中期血清sCD40L水平可能对GDM具有早期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可溶性cd40配体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表达、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茂红 刘太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及吡格列酮的干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30例,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及吡格列酮的干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30例,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空腹糖调节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IGT)组、IFG/IGT组3组,测定3组及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水平及口服75 g葡萄粉2 h后血糖(PBG2 h),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4组的差异。另外将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吡格列酮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d,连服8 w),测定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FBG,血胰岛素水平,口服75 g葡萄粉PBG2 h、血胰岛素,计算ISI,并观察吡格列酮的临床疗效。结果 IFG组、IGT组、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IFG组、IGT组,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IGT组、IFG/IGT组SCD40L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r=0.716,P<0.01)。盐酸比格列酮治疗8 w后,治疗组治疗后FBG、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IS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IS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IR与血清sCD40L的表达增高并存,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可使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者血清sCD40L明显降低,ISI明显增高,盐酸吡格列酮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抗炎作用,对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异常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胰岛素抵抗 盐酸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
6
作者 刘娟 刘莹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9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及70名正常人测定hs-CRP,血清中sCD40L和血浆PAPP-A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及70名正常人测定hs-CRP,血清中sCD40L和血浆PAPP-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hs-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观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薛亚妮 刘瑞 +1 位作者 陈彭 张伟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稳定斑块32例,不稳定斑块46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稳定斑块32例,不稳定斑块46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sCD40L及Lp-PLA2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分析sCD40L、Lp-PLA2及二者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sCD40L、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颈动脉斑块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吸烟、管腔狭窄程度、sCD40L、Lp-PLA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D40L及Lp-PLA2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监测血清sCD40L、Lp-PLA2水平对其颈动脉斑块稳定情况有较大预测价值,二者可作为评估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3 位作者 夏晖 解雨春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DM-ASP组较对照组的sCD40L水平升高(2.14±0.74vs1.89±1.07,P>0.05),DM+ASP组CD40L较DM组下降(1.19±0.76,P<0.01),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清sCD40L升高;服用ASP可降低DM患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阿司匹林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青 尤连峰 +2 位作者 李伟 郑颖 钟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脑梗死组,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的健康组,分离血清并测定sCD40L、IL-18、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1b、CD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ADAMTS12的含量,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CD40、CD40L、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tic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Caspase-1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L-18、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中sCD40L、IL-1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0、CD40L、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量越高(P〈0.05);sCD40L、IL-18高水平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CD11b、CD18、MMP10、ADAM17、ADAMTS-12的含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朝霞 强华 +2 位作者 马爱群 程华 周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可溶性CIMO配体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Scd40L 发生发展 炎性介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邦牢 贝春花 +2 位作者 黎镇赐 雷秀霞 王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9-100,10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了解盐酸替罗非班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43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6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用ELISA法测定14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67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早期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可溶性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彭芳展 王耀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目的关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行介入术后患者106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 CD40L和IGF-1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 CD40L表达量显著下降,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观察组二者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的调节效果显著,同时能改善血清中s CD40L和IGF-1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介入 可溶性cd40配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的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敏 任玉国 +1 位作者 李兴涛 高美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与糖代谢状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调节...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与糖代谢状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2型糖尿组(T2DM组)、T2DM组伴血管增殖症组(T2DM+VC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 CD40L、IL-6、TNF-α;CRP用特定蛋白测定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1糖调节异常组、T2DM组、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患者血清s CD40L、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组(P<0.05);2与糖调节异常组相比,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s CD40L、CRP、IL-6、TNF-α水平最高,T2DM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s CD40L与CRP、IL-6、TNF-α、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CD40L、CRP、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高水平s CD40L、CRP、IL-6、TNF-α与T2DM发生血管增殖的危险性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严重程度的关联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一核 孙雪东 +1 位作者 邢海波 茅尧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症医学学会(ACCP/SCCM)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26例)和脓毒症组(28例),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存在顽固性低血压、低灌流或器官功能障碍分脓毒症休克组(12例),脓毒症组(16例)。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记录各项生化指标数据,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以及脓毒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sCD40L浓度,组织因子(TF)抗原。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组血清sCD40L,PCT低于脓毒症组患者;脓毒症组PLT,较之SIRS组明显较少;血清sCD40L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优于CRP和PCT,以2.75ng/ml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89.3%,特异性为82.1%;合并休克的脓毒症患者血清sCD40L,SOFA评分显著高于未发生休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T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P<0.01),与PL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18(P<0.01)。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高水平的sCD40L预示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诊断 可溶性cd40配体 脓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核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德军 唐咏春 +2 位作者 郭瑞友 臧云华 侯荣耀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erum soluble CD40ligand,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胞核核因子...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erum soluble CD40ligand,sCD40L)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胞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表达率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起病24h以内的100例AP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选择同期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常规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梗死灶体积、外周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胞核NF-κB p65表达率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SS和梗死灶体积的进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sCD40L水平ELPBMC^J&核NF-KBp65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患者各期病程中外周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胞核NF--KBp65表达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O.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结论CD40-CD40L信号通路及PBMC胞核NF-KB表达的过度上调而介导的炎症、凋亡机制可能是APCI的分子生物学因素,灯盏生脉胶囊能通过下调此分子生物学因素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脑梗死 可溶性cd40配体 核因子-κB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骨质疏松症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覃巍 左康康 +1 位作者 郭青 廉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e CD40 ligand,s CD40L)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50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根据超声将OP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e CD40 ligand,s CD40L)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50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根据超声将OP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组(120例)和动脉粥样硬化非形成组(130例)。结果存在动脉粥样斑块与无动脉粥样斑块的OP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骨密度以及血清s CD40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 CD40L浓度在OP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与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0.256,P=0.033;r=0.258,P=0.031;r=0.288,P=0.016),与HDL-C呈负相关(r=-0.411,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可溶性CD40L与OP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 OP患者中血清可溶性CD40L在OP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厚度呈正相关。在临床上,血清s CD40L检测可能有利于判断OP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 可溶性cd40配体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朝霞 马爱群 +2 位作者 强华 周萍 程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5,51,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用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及部分随访患者共156例,其中急性...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用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及部分随访患者共156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7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非冠心病对照患者37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并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P<0.05),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用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8%、61.9%、85.7%。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代表着斑块的不稳定状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评价
18
作者 包品红 徐邦牢 +3 位作者 贝春花 马为 王蓉 雷秀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和稳定的检测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方法采用自制的鼠抗人CD40L单克隆抗体La为包被抗体,识别人CD40L不同位点的生物素标记的自制单克隆抗体Lb为检测抗体,以HRP-链亲合素...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和稳定的检测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方法采用自制的鼠抗人CD40L单克隆抗体La为包被抗体,识别人CD40L不同位点的生物素标记的自制单克隆抗体Lb为检测抗体,以HRP-链亲合素-多聚赖氨酸复合物为反应底物,采用反应板包被孔中直接加入检测抗体,试验时仅需再加入HRP-链亲合素-多聚赖氨酸复合物,研制一种快速双抗体夹心的检测人血清sCD40L ELISA试剂盒,并测定400例健康人血清sCD40L含量。结果成功研制出快速检测人血清sCD40L ELISA试剂盒,灵敏度为0.06ng/ml。该试剂盒于4℃放置3个月,CV〈±5.7%,回收率为96.2%~105.9%,提示该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性,与国外商品化同类试剂盒的分析结果相似。应用该试剂盒测得400例健康人血清sCD40L含量为(2.134-2.00)ng/ml。结论研制成功快速、灵敏、特异和稳定的检测人血清sCD40L ELISA试剂盒,能够对血清中sCD40L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快速ELISA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吸烟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徐邦牢 贝春花 +2 位作者 王蓉 叶惠芬 雷秀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38-1238,1266,共2页
目的探讨年轻吸烟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sCD40L水平;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年轻吸烟者与对照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分别为1.... 目的探讨年轻吸烟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sCD40L水平;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年轻吸烟者与对照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分别为1.21±0.29ng/mL与0.37±0.21ng/mL和2.47±0.68mg/L与0.82±0.72mg/L,二者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年轻吸烟者血清sCD40L升高,表明吸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重要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吸烟者 可溶性cd40配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庞雪芹 朱兰香 +1 位作者 顾洁 陈彦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克罗恩病(CD)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小肠镜检查确诊的CD患者79例,根据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标准分为活动期组(66例)和缓解期组(13例)。计算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检测血清sCD40L、...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克罗恩病(CD)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小肠镜检查确诊的CD患者79例,根据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标准分为活动期组(66例)和缓解期组(13例)。计算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检测血清sCD40L、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FC)水平,并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内镜下CD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活动期组CD患者的CRP、ESR、FC、sCD40L水平和CDAI评分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D40L、CRP、ESR、FC、CDAI与SES-CD评分均呈正相关,且sCD40L相关系数最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D40L与CRP、ESR、FC、CDAI联合检测预测CD活动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89.5%。结论sCD40L在CD疾病活动度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CRP、ESR、FC、CDAI检测可提高判断CD活动度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克罗恩病 疾病活动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