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D1在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中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暖 杨雷 +4 位作者 毛秉豫 徐国昌 叶松山 张培华 张瓅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大鼠骨髓源性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的黏附、迁...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大鼠骨髓源性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的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对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PCs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PKD1可明显促进EPCs的黏附、迁移和增殖,提升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上调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PKD1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可能以一种依赖e NOS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促血管新生的体内外实验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雷 刘暖 +4 位作者 毛秉豫 徐国昌 叶松山 张培华 张瓅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为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以PKD1为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为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以PKD1为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影响。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析PKD1及CID755673干预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微血管和内皮细胞变化以及VEGF、KDR表达的影响。结果:EPCs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PKD1可明显上调EPCs中VEGF和KDR的表达水平。大鼠心肌梗死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KD1干预后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较为有序,结构较为清晰,内皮细胞胞膜光滑、完整,周细胞可见,心肌组织中的VEGF和KDR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PKD1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VEGF介导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炎症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雷 刘萍 +2 位作者 刘暖 王倩 毛秉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炎症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和PKD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PKD1组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仅手术而...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炎症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和PKD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PKD1组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仅手术而不结扎血管。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HE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qPCR)法分析心肌组织炎症反应调控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KD1可改善心梗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梗死引起的组织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Bax、TLR4、TN-C、NF-κBp50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IL-1、NF-κBp50、NF-κBp65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KD1可能有对抗心肌梗死损伤引发的炎症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心肌梗死 炎症 凋亡 血流动力学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eNOS及Ang1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雷 毛秉豫 刘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达2d以上的心肌梗死大鼠随机被分为模型组、P...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达2d以上的心肌梗死大鼠随机被分为模型组、PKD1处理组与CID755673处理组,每组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PKD1及其阻断剂CID755673对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e NOS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较,PKD1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PKD1处理组比较,CID755673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于模型组水平.结论:PKD1显著上调大鼠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心肌梗死 一氧化氮合成酶 促血管生成素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3对大鼠肺纤维化中蛋白激酶D1介导的抗氧化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娜 刘乃国 +3 位作者 高海洋 董洪亮 郑静 王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38,56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蛋白激酶D1(PKD1)介导的线粒体抗氧化通路的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3在纤维化过程中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从mRNA和蛋...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蛋白激酶D1(PKD1)介导的线粒体抗氧化通路的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3在纤维化过程中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KD1、核转录因子(NF-κB)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结果:在第14天,治疗组和模型组中PKD1、NF-κB和MnSOD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中3种因子的表达量又明显高于模型组;在第21天,3种因子在模型组和治疗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28天,3种因子在模型组和治疗组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两两之间均没有差异。结论:PKD1-MnSOD线粒体抗氧化通路在博莱霉素引起的大鼠肺纤维化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活性维生素D3能够上调这一抗氧化通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活性维生素d3 蛋白激酶d1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核转录因子-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介导蛋白激酶D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旭 王猛 +4 位作者 华磊 陆冬 石琼 周秀萍 于如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PKD2)是否通过β-catenin来调控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方法采用EDU掺入实验观察下调PKD2或β-catenin后U25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下调PKD2后β-catenin总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细胞浆及细胞核中的变化...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PKD2)是否通过β-catenin来调控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方法采用EDU掺入实验观察下调PKD2或β-catenin后U25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下调PKD2后β-catenin总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细胞浆及细胞核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调PKD2后U25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β-catenin总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细胞浆β-catenin水平明显增多,细胞核中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下调β-catenin后,U25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调PKD2可能通过抑制β-catenin向细胞核转位而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蛋白激酶d2 细胞增殖 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蛋白激酶D3的表达和活性增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志鹏 曾方银 +3 位作者 冯丽 柯志勇 Wang Q Jane 邓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rotein kinaseD3,PKD3)是否会影响依托泊甙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生长抑制。方法在HRPC细胞系DU-145中瞬时转染PKD3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源性PKD3的表达变...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rotein kinaseD3,PKD3)是否会影响依托泊甙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生长抑制。方法在HRPC细胞系DU-145中瞬时转染PKD3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源性PKD3的表达变化;siRNA转染48h后,分别以0、30、70、100、300μmol/L的依托泊甙处理对照siRNA、siRNA-PKD3-1、siRNA-PKD3-2转染的DU-145细胞24h,并以细胞活力测定观察敲定内源性PKD3的表达有无影响依托泊甙对DU-145的生长抑制;利用PKC单一抑制剂、PKC-PKD双重抑制剂处理DU-145细胞,以观察二者是否增强DU-145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结果 Westernblot证实siRNA-PKD3的转染敲低DU-145细胞内源性PKD3的表达;细胞活力测定表明,在非特异性siRNA(si-CTL)转染的DU-145细胞中,依托泊甙剂量依赖地抑制DU-145细胞的生长,而敲低PKD3的表达不仅可显著抑制DU-145的生长(P<0.01),还可显著增强依托泊甙对DU-145生长的抑制(P<0.01);Go6976(PKC-PKD的双重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P<0.01),而Go6983(单一的PKC抑制剂)则仅对DU-145的生长起微弱抑制作用。结论 PKD3的表达和活性可增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对依托泊甙的敏感性,提示可作为抗前列腺癌药物设计的潜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3 前列腺癌 依托泊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调控胶原表达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雷 刘暖 毛秉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5-1539,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是否通过调控胶原表达逆转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VR)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Wistar大鼠,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KD1组,每组大鼠均15只。模型组和PKD1组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MI模...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是否通过调控胶原表达逆转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VR)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Wistar大鼠,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KD1组,每组大鼠均15只。模型组和PKD1组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MI模型,假手术组仅履行手术程序但不结扎冠状动脉。PKD1组给予每日1 mg/(kg d)的剂量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并应用HE染色、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测定、Masson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PKD1对心肌组织肥大程度的影响和对胶原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KD1用药可改善MI后心肌组织的血流动力指标和心肌组织的坏死程度,降低心肌细胞的横截面面积和心肌组织的胶原占比,上调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8、Ⅰ型胶原(ColⅠ)、ColⅢ、前胶原C端蛋白酶增强子(PCPE)、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PARC)、大鼠粘胶蛋白/肌腱蛋白(TN-C)和核转录因子(NF-κB)p50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KD1可能有调控心肌组织中的胶原表达而逆转MI后V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心肌梗死 胶原表达 心室重构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干扰蛋白激酶D-2基因提高Tca8113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戴丽娜 张平 苏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PKD)-2基因沉默对Tca8113细胞增殖、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kd-2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及空载体对照组质粒,建立pkd-2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方法检测shRNA干扰...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PKD)-2基因沉默对Tca8113细胞增殖、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kd-2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及空载体对照组质粒,建立pkd-2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方法检测shRNA干扰后细胞株的增殖情况及对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kd-2基因沉默前后细胞程序性死亡率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d-2沉默后细胞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筛选并建立pkd-2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经shRNA干扰后Tca8113细胞的增殖速度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C50明显降低;pkd-2沉默后Tca8113细胞程序性死亡率明显上升,且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与野生型对照组Tca8113相比较,shRNA-pkd-2基因沉默的Tca8113经化疗药物诱导后P-gp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sh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Tca8113中的pkd-2基因,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降低对化疗药物的IC50,并明显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降低了P-g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 SHRNA干扰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负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志鹏 冯丽 +3 位作者 许万福 柯志勇 Wang Q.Jane 邓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佛波脂(PMA,100n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Westernblotting和实时RT-PCR分别检测PKD3的激酶活性和MMP-7mRNA表达;将siRNA-PKD3瞬时转染PC3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3(PKD3)对前列腺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佛波脂(PMA,100n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Westernblotting和实时RT-PCR分别检测PKD3的激酶活性和MMP-7mRNA表达;将siRNA-PKD3瞬时转染PC3细胞以敲低PKD3的表达,同样用实时RT-PCR检测MMP-7mRNA的表达状况;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过表达GFP-PKD3、siRNA-PKD3敲低PKD3的表达或先过表达GFP-PKD3再siRNA-PKD3敲低PKD3的表达,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比较MMP-7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PC-3细胞中,PMA诱导的PKD3的激活可明显降低MMP-7mRNA表达,反之,应用siRNA敲低PKD3的表达则明显提高MMP-7mRNA表达水平(P<0.01);同样,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PKD3可明显降低MMP-7的表达水平,而敲低PKD3可明显提高MMP-7的表达,且敲低PKD3可逆转PKD3过表达诱导的MMP-7下调。结论 PKD3可能通过负调控MMP-7的表达而介导前列腺癌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3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前列腺癌 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一个新的蛋白激酶家族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海水 宋利 姜玲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1,共3页
蛋白激酶D属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主要包括3个家族成员,结构相对保守,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该文介绍该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作为治疗靶位的潜力。
关键词 蛋白激酶d 结构与功能 靶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晗 王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9-362,共4页
蛋白激酶D(protein kinase D,PKD)属于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与其它蛋白激酶家族不同,蛋白激酶D的结构相对保守,但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PKD对于细胞的增殖、凋亡有调节作用,在心血管、内分泌以及... 蛋白激酶D(protein kinase D,PKD)属于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与其它蛋白激酶家族不同,蛋白激酶D的结构相对保守,但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PKD对于细胞的增殖、凋亡有调节作用,在心血管、内分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蛋白激酶D以上几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 细胞增殖 心血管调控 内分泌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XCR4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雷 刘萍 +1 位作者 刘暖 毛秉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9-287,共9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存活、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PKD1对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从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并收集BMSCs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存活、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PKD1对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从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并收集BMSCs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氧糖剥夺-复氧组(OGD)、PKD1组、AMD3100(CXCR4的特异性阻断剂)组和AMD3100-PKD1组.CCK-8法检测BMSCs的存活率,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情况,BrdU法检测BMSCs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BMSCs的迁移能力,RT-PCR法检测BMSCs中CXCR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4的蛋白表达.结果:PKD1预处理可明显提升BMSCs的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减少BMSCs的凋亡数量(P<0.05);并上调BMSCs中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阻断剂AMD3100可降低PKD1预处理后BMSCs的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BMSCs的凋亡数量,下调BMSCs中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弱PKD1对BMSCs的预处理作用.结论:PKD1可能通过调控CXCR4的表达发挥抗氧糖剥夺-复氧作用:减少BMSCs的凋亡,提高BMSCs的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4 氧糖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卉 张蕾 +1 位作者 岳嫒媛 支小改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256例接受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诊治的25... 目的分析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256例接受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诊治的25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水平低于对照组,蛋白激酶D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较术前升高,蛋白激酶D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联合蛋白激酶D1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6.33%。在25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2例;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蛋白激酶D1水平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联合蛋白激酶D1预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结论血清生长抑制因子4、蛋白激酶D1均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病情演变有关,两者联合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生长抑制因子4 蛋白激酶d1 淋巴结转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2对人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婧 刘思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2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D2对人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D特异性抑制剂或者蛋白激酶D2特异性siRNA分别处理人肠上皮细胞系NCM460和Caco-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NCM460和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D2对人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D特异性抑制剂或者蛋白激酶D2特异性siRNA分别处理人肠上皮细胞系NCM460和Caco-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NCM460和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肠上皮细胞蛋白激酶D的抑制剂组以及蛋白激酶D2特异性siRNA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而且抑制剂组紧密连接蛋白的降低程度与蛋白激酶D抑制剂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蛋白激酶D2促进人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2 肠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蛋白激酶D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蒸 黄莉 +3 位作者 涂福平 叶建明 廖家华 王祥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D2(PKD2)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PKD2的表达;免疫印迹观察PKD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D2(PKD2)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PKD2的表达;免疫印迹观察PKD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小室观察PKD2对结直肠癌细胞成瘤、迁移及侵袭作用的影响。结果:PKD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且晚期结直肠癌表达较早期结直肠癌表达增高(P<0.05);siRNA干扰PKD2的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EMT;siRNA干扰PKD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成瘤、迁移及侵袭作用。结论:在结直肠癌中,抑制PKD2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PKD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2 结直肠癌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对Aβ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陈丽 谷超超 +4 位作者 折霞 侯辰 种莉 李锐 张欣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1(PKD1)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调节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0、10、20、30、40、50μmol·L^-1的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活力,蛋白印迹...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1(PKD1)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调节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0、10、20、30、40、50μmol·L^-1的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活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KD1蛋白水平变化。在AD细胞模型中分别过表达和干扰PKD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 L))、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 1/2)、磷酸化JAK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的蛋白水平变化。过表达PKD1同时添加10μmol·L^-1 FLLL32(JAK2/STAT3通路抑制剂)处理AD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cl-x L、P-JNK和P-ERK 1/2蛋白水平变化。结果30μmol·L^-1 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分别约为70%和20%(P<0.05),为构建AD模型的最适浓度。过表达PKD1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Bcl-2和Bcl-x L蛋白表达下调、P-JNK和P-ERK1/2蛋白表达上调;干扰PKD1,加剧Aβ25-35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过表达PKD1,P-JAK2、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上调;干扰PKD1,p-JAK2、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下调。FLLL32处理抑制PKD1对AD细胞模型的作用。结论Aβ诱导SH-SY5Y神经细胞中P-JAK2、P-STAT3表达下调和P-JNK和P-ERK 1/2表达上调。过表达PKD1可通过上调p-JAK2、p-STAT3的表达抑制P-JNK和P-ERK 1/2表达,缓解A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激酶d1 Β淀粉样蛋白 JAK2/STAT3通路 JNK/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甲基化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克新 杜涛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64-566,569,F0003,共5页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D1(PKD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使用PKD1甲基化特异性阻断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胃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KD1蛋白的...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D1(PKD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使用PKD1甲基化特异性阻断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胃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中PKD1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力。结果:5-Aza-CdR作用后,胃癌细胞中PK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侵袭能力减弱(P<0.05)。结论:胃癌细胞中PKD1表达的下调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5-杂氮-2’-脱氧胞苷 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病中蛋白激酶D1研究进展
19
作者 顾静 刘保国 +1 位作者 周萌 张海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04-307,共4页
蛋白激酶D1是一种在体内多个重要器官广泛表达的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活动,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PKD1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其分化,对表皮伤口愈合及肿瘤的形成具有促进作... 蛋白激酶D1是一种在体内多个重要器官广泛表达的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活动,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PKD1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其分化,对表皮伤口愈合及肿瘤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与UVB、ROS等影响皮肤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因此PKD1可能成为治疗某些皮肤病甚至皮肤肿瘤更有效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王利公 赵珊 +1 位作者 陶慧 纪瑞静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PKD3)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PKD3)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S0期、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1±0.26、1.02±0.18、0.77±0.14、0.64±0.10和0.45±0.09,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KD3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AST/血小板计数(PLT)比值(APRI)及肝纤维化指数(FIB-4)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与ARPI及FIB-4相比,PKD3诊断≥S2期、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越低,提示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蛋白激酶d3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