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5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聂露 吴荣华 卢晓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5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芩素(Bai)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妊娠结局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孕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Bai低剂量(Bai-L)组、Bai高剂量(Bai-H)组、阳性对照黄体酮组(PROG... 目的:探究黄芩素(Bai)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妊娠结局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孕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Bai低剂量(Bai-L)组、Bai高剂量(Bai-H)组、阳性对照黄体酮组(PROG组)和Bai高剂量+PI3K抑制剂LY294002(Bai-H+LY294002)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均构建先兆流产模型,计算各组大鼠流产率。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结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雌二醇等激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Model组大鼠子宫组织结构出现损伤,细胞排列疏松,间质致密,内膜伴有炎性浸润,并且流产率以及血清中IFN-γ、TNF-α及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雌二醇、β-HCG、孕激素水平和子宫组织中p-PI3K/PI3K和p-Akt/Akt值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Model组,Bai-L组、Bai-H组大鼠子宫组织结构损伤程度及内膜炎性浸润程度减轻,细胞排列逐渐趋于有序,流产率以及血清中IFN-γ、TNF-α及IL-10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雌二醇、β-HCG、孕激素水平和子宫组织中p-PI3K/PI3K和p-Akt/Akt值逐渐升高(P<0.05),且以上指标值Bai-H组与PROG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PI3K抑制剂LY294002逆转了Bai对以上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Bai能改善先兆流产大鼠的妊娠结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黄芩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抑制剂capivasertib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耿继红 全香花 +3 位作者 赵俊 都彩莹 孙彩红 元海丹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89,共7页
capivasertib是一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于2023年11月16日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将其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失败... capivasertib是一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于2023年11月16日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将其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选择,目前国内上市申请正在受理中。capivasertib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AKT抑制剂,与氟维司群联用可改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vasertib 乳腺癌 蛋白激酶b抑制剂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京哲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正在开发中。本文重点介绍该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靶向该通路的药物研究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抑制剂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调控鼻咽癌增殖、侵袭及迁移的研究
4
作者 穆热迪力·穆塔里甫 阿卜拉·艾则孜 +2 位作者 皮力东·库亚西 张维娜 雍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10,1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方法根据miR-299-3p表达水平,将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分为对照组(miR-299-3p不表达)、过表达组(miR-299-3p过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方法根据miR-299-3p表达水平,将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分为对照组(miR-299-3p不表达)、过表达组(miR-299-3p过表达)和低表达组(miR-299-3p低表达)。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299-3p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数量、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增加,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99-3p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微小RNA-299-3p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氏平鲉蛋白激酶B(SsAkt)基因的克隆及其mRNA在细菌胁迫后的表达规律
5
作者 李兆龙 王腾腾 +6 位作者 韩慧宗 陈钰臻 王斐 张明亮 孙硕 解维俊 姜海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为研究蛋白激酶B(Akt)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应答细菌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许氏平鲉Akt基因(SsAkt)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特征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健康许氏平鲉各组织和细菌胁迫后肾脏... 为研究蛋白激酶B(Akt)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应答细菌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许氏平鲉Akt基因(SsAkt)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特征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健康许氏平鲉各组织和细菌胁迫后肾脏、血液和肝脏中SsAktm RNA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SsAkt的开放阅读框(ORF)的长度为1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80 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5.64。SMART分析显示,Ss Akt蛋白含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3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和2个磷酸化位点。同源比对发现,Ss Akt与鱼类的同源性较高,与尖嘴鲈(Lates calcarifer)的相似度最高,为99.3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SsAkt在许氏平鲉健康组织(血液、鳃、肝脏、肌肉、肾脏、脾脏、肠、脑和心脏)中均有表达,在肾脏、脑和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许氏平鲉响应细菌胁迫的表达结果显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感染后,SsAkt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后,SsAkt在3种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趋势:在肾脏中,SsAkt的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再下降,而在血液和肝脏中的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以上研究表明,SsAkt响应了外源微生物对许氏平鲉的胁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许氏平鲉的免疫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蛋白激酶b akt 基因克隆 表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诱导的核抗原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促进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增殖
7
作者 杭海芳 路伟 +2 位作者 俞夜花 庞淯阳 王海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讨Myc诱导的核抗原(Myc induced nuclear antigen,MINA)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AML数据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通过TCGA数据库下... 目的探讨Myc诱导的核抗原(Myc induced nuclear antigen,MINA)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AML数据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AML的临床信息和MINA的表达水平。构建MINA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MINA基因过表达的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系,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NA对HL-60细胞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影响。TCGA数据库分析MINA与mTOR在AML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MINA mRNA在AML中表达16.25±0.5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0.20±0.29,MINA的表达水平与AML病人预后密切相关,相对于低表达者,高表达MINA的AML癌病人预后较差(HR=2.30,P=0.003)。成功构建稳定MINA高表达的HL-60细胞系,过表达MINA促进HL-60细胞增殖,第6天细胞数过表达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MINA可明显增加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Akt抑制剂哌立福新(Perifosine)可逆转过表达MINA导致的HL-60细胞增殖。MINA与mTOR的表达水平在AML中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6,P<0.01)。结论MINA在AML病人中高表达,高表达MINA的AML病人预后较差,MINA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促进AML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抗原 Myc诱导的核抗原 预后 增殖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活素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马丽丽 付长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8-351,356,共5页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P15INK4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MDS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Survivin、P15INK4B阳...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P15INK4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MDS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Survivin、P15INK4B阳性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预后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Survivin、P15INK4B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Survivin、P15INK4B对MDS的诊断价值,以及对MDS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15INK4B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150例MDS患者中50例病死,1年生存率为66.67%(100/150),病死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P15INK4B mRNA表达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5)。Survivin、P15INK4B对MDS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Survivin、P15INK4B对MDS患者不良预后均有较高评估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MDS患者Survivin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15INK4B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两者均可用于MDS的诊断及不良预后的评估,联合检测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存活素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 预后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大鼠原发性痛经的改善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亦娴 张晓鸣 +5 位作者 华丰 刘产明 朱月琴 蒋婷 周甜 吴栋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原发性痛经(PDM)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PDM模型组(PDM组)、低剂量TGP组(TGP-L组)、高剂量TGP组(TGP-H...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原发性痛经(PDM)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PDM模型组(PDM组)、低剂量TGP组(TGP-L组)、高剂量TGP组(TGP-H组)和高剂量TGP+PI3K激活剂740Y-P组(TGP-H+740Y-P组),每组12只。除Nor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制备大鼠PDM模型,并分别用50、100 mg/kg TGP干预TGP-L组、TGP-H组大鼠,TGP-H+740Y-P组大鼠另需10 mg/kg 740Y-P干预。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记录扭体次数和潜伏期,行扭体反应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行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以及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免疫印迹法测量子宫组织PI3K、Akt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or组比较,PDM组子宫病理损伤严重,子宫组织病理学评分、PGF2α以及p-PI3K、p-Akt水平升高,子宫组织PGE2及血清β-EP水平降低(均P<0.05)。与PDM组比较,TGP-L组、TGP-H组大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扭体反应评分降低,子宫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子宫组织病理学评分、PGF2α以及p-PI3K、p-Akt水平降低,子宫组织PGE2及血清β-EP水平升高(均P<0.05)。高剂量TGP对大鼠PDM的改善作用更显著,而740Y-P减弱了TGP对大鼠PDM的改善作用。结论:TGP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大鼠P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白芍总苷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PKB/Akt)的结构、调控与功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颖 王建 贺福初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丝/苏氨酸激酶PKB/Akt在细胞代谢、细胞存活、细胞周期调控、转录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PKB/Akt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功能。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PKb/akt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Akt)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美江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47,F003,共3页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ra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ra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ra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ra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t表达,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结果:A、C两组表达的Akt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D组无明显Akt表达;B组锥体细胞凋亡较A、C两组显著,D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Akt可能通过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参与介导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缺血耐受 凋亡 沙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片段、蛋白激酶B和糖类抗原19-9水平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东言 沈友辉 杜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7期63-70,共8页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蛋白激酶B(PKB)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对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蛋白激酶B(PKB)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对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78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瘤25例,胃肠道神经鞘瘤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EUS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单独检测,以及联合EUS,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更高(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直径≤5 cm、病理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比较,肿瘤直径>5 cm、病理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更高(P<0.05)。将胃肠道间质瘤纳入阳性,非胃肠道间质瘤纳入阴性,ROC curve显示,联合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高于EUS、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91.03%。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中,CYFRA21-1、PKB、CA19-9水平、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升高,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联合EUS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蛋白激酶b(PKb) 糖类抗原19-9(CA19-9)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归汤调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作用机制
13
作者 许欣颖 胡小海 朱红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并进行对应药物的灌胃治疗。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水平及主动脉组织蛋白激酶B(AKT)、蛋白激酶A(PKA);应用PEX100磷酸化抗体芯片进行磷酸化检测分析。结果:给药后,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及贝那普利组在干预4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cAMP、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PKA及贝那普利组AKT均有所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血清cAMP水平,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AKT水平,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PKA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柴归汤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上调大鼠血清cAMP、主动脉组织AKT、PKA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与cAMP/AKT、cAMP/PKA级联介导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柴归汤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b 蛋白激酶A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缓解对比剂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于然 肖瑶 +4 位作者 王万鹏 李庆菊 陈皓瑜 宋坚 陈佳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用于构建大鼠CIN模型,BBR治疗组(model+BBR,M+B)大鼠给予200 mg/kg BBR灌胃治疗,对照组(control,Con)大鼠和模型组(model,M... 目的探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用于构建大鼠CIN模型,BBR治疗组(model+BBR,M+B)大鼠给予200 mg/kg BBR灌胃治疗,对照组(control,Con)大鼠和模型组(model,Mod)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cortex 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s,HK-2)用于构建CIN体外模型,Con组细胞不进行特殊处理,Mod组细胞使用50 g/L碘佛醇作用24 h,M+B组细胞使用50 g/L碘佛醇和30μmol/L BBR处理24 h。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激动剂(SC79)和Akt抑制剂(MK2206)用于检测BBR对蛋白激酶B-叉头盒O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rotein kinase B-forkhead box O3-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Akt-Foxo3a-Nrf2)调控轴的调节作用。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检测和HE染色用于评估大鼠肾脏损伤情况。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Annexin V-PI)染色用于检测各组HK-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Akt-Foxo3a-Nrf2调控轴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cr检测结果显示,Mod组大鼠的Scr水平[(58.83±7.96)μmol/L比(23.52±0.78)μmol/L]高于Con组,M+B组Scr水平[(39.64±2.52)μmol/L比(58.83±7.96)μmol/L]低于Mod组(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Con组大鼠肾脏形态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完好,Mod组大鼠肾脏中肾小管结构受损,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明显,M+B组大鼠肾脏中部分肾小管形态恢复,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减少,细胞死亡减少。蛋白质印迹法表明,与Con组相比,在Mod组大鼠和HK-2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B组p-Akt表达较Mod组下降(P<0.05);Annexin V-PI凋亡检测显示,与Con组相比,Mod组中HK-2细胞凋亡[(12.65±1.25)%比(27.44±0.73)%]增加,与Mod组相比,M+B组中HK-2细胞凋亡[(27.44±0.73)%比(24.81±0.49)%]下降(P均<0.05)。与M+B组相比,BBR与Akt激动剂联合治疗组HK-2细胞凋亡[(24.81±0.49)%比(27.50±0.35)%]增加(P<0.05)。与Mod组相比,Akt抑制剂治疗组HK-2细胞凋亡[(27.65±0.56)%比(25.20±0.64)%]减少(P<0.05)。与M+B组相比,MK2206与BBR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减少碘佛醇诱导的HK-2细胞凋亡[(24.51±0.52)%比(21.24±0.99)%,P<0.05]。结论BBR通过调控Akt-Foxo3a-Nrf2轴,在体内和体外发挥抑制CIN的作用,该作用机制是p-Akt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小檗碱 蛋白激酶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并诱导MGC-803细胞自噬 被引量:18
15
作者 乔丹 李英顺 +8 位作者 邢健 孙沛林 王莹 张莹莹 陈丽艳 任香善 林贞花 金京春 朴英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使用(0、 5、 15、 25、 50)μmol/L BAI处理胃癌MGC-803细胞24、 48、 72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吖啶橙(AO)染色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使用(0、 5、 15、 25、 50)μmol/L BAI处理胃癌MGC-803细胞24、 48、 72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吖啶橙(AO)染色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确定MGC-803细胞的自噬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LC3、 P6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 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BAI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BAI处理的MGC-803细胞内酸性溶酶体显著增加, LC3表达增强;BAI处理后可显著降低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 LC3-Ⅱ/LC3-Ⅰ比值增加、上调P62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芩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MGC-803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胃肿瘤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刚 周康 付建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04-610,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0.4、0.6、0.8μmol/L)剂量组,使用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经H_(2)O_(2)诱导的P...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0.4、0.6、0.8μmol/L)剂量组,使用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经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使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赫斯特荧光染色液(Hoechst33258)染色检测PC12细胞相对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经H_(2)O_(2)诱导后细胞存活率[(48.53±8.31)%比(100.00±5.61)%,P<0.01]显著下降,细胞内ROS相对含量[(579.77±22.31)%比(100.00±9.76)%,P<0.01]、细胞相对凋亡率[(453.80±49.10)%比(100.00±10.89)%,P<0.01]显著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对表达率[(31.87±3.46)%比(100.00±12.38)%,P<0.01]显著下降,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205.73±9.40)%比(100.00±10.33)%,P<0.01]、Bcl-2相关x蛋白(Bax)[(302.80±19.50)%比(100.00±10.61)%,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升高,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46.07±3.78)%比(100.00±11.46)%,P<0.0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35.70±2.26)%比(100.00±9.66)%,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经黄芪甲苷干预后的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65.53±5.30)%、(73.13±6.16)%比(48.53±8.31)%,P<0.05或P<0.01]显著升高,细胞内ROS相对含量[(473.23±40.24)%、(342.27±36.81)%比(579.77±22.31)%,P<0.05或P<0.01]显著下降,细胞相对凋亡率[(366.77±47.65)%、(262.33±48.01)%比(453.80±49.10)%,P<0.05或P<0.01]显著下降,Bcl-2相对表达率[(44.43±6.13)%、(68.57±9.93)%比(31.87±3.46)%,P<0.05或P<0.01]显著升高,Caspase-3[(152.57±7.74)%、(114.40±6.27)%比(205.73±9.40)%,P<0.05或P<0.01]及Bax[(247.67±18.50)%、(182.73±24.14)%比(302.80±19.50)%,P<0.05或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下降,p-PI3K[(61.43±6.38)%、(72.10±5.74)%比(46.07±3.78)%,P<0.05或P<0.01]、p-Akt[(58.10±9.24)%、(69.23±3.40)%比(35.70±2.26)%,P<0.05或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中、高剂量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经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及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黄芪甲苷 PC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莲 李平 +2 位作者 于雪 张淑静 杨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42-1748,共7页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组及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经磷酸化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尼可地尔组相比,SI组p-PI3K、p-AKT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p-mTOR的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起到了抑制缺氧心肌细胞过度自噬,改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心绞痛 缺氧心肌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黏着斑激酶、蛋白激酶B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万亿 孙芳芳 张蔓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黏着斑激酶(FA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纳入75例行肝脏穿刺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程度(HE和Masson染色)将其分为A组(S0-S1级,n=26)、B组(S2级,n=27)、C组(S3-S4级,n=22... 目的:探讨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黏着斑激酶(FA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纳入75例行肝脏穿刺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程度(HE和Masson染色)将其分为A组(S0-S1级,n=26)、B组(S2级,n=27)、C组(S3-S4级,n=22)。收集并比较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总胆红素(TBIL)、肝脏弹性硬度(LS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一般资料。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各组FAK、AKT蛋白及基因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性别、T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LSM、ALT、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患者肝组织中FAK、AKT蛋白阳性表达积分比较:A组<B组<C组(P<0.05),各组p-AKT蛋白表达积分比较:A组>B组>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肝组织中FAK、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A组<B组<C组(P<0.05),各组p-FAK、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A组>B组>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组肝组织中FAK、AKT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A组<B组<C组(P<0.05)。结论:FAK、AKT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及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黏着斑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荣 闫洪超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23-1327,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红参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潜在机制。方法2022年8—11月进行DOR大鼠模型建立实验。将48只SD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雌二醇组以及模型+红参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去氧乙烯基环己烯(... 目的探讨红参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潜在机制。方法2022年8—11月进行DOR大鼠模型建立实验。将48只SD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雌二醇组以及模型+红参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225 mg/kg建立DOR大鼠模型。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模型组+雌二醇组给予0.15 mg/kg戊酸雌二醇溶液灌胃,模型+红参组给予5 g/kg红参混悬液灌胃,1次/天,共30 d。30 d后比较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切片变化;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抗缪勒管激素(AMH)激素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PI3K p85α)、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用药后,模型+雌二醇组大鼠体质量差值为(15.0±0.7)g高于模型组的(10.9±1.3)g,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模型+红参组大鼠体质量差值为(14.9±0.4)g,高于模型组的(10.9±1.3)g(P<0.05),但与模型+雌二醇组的(15.0±0.7)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模型+雌二醇组和模型+红参组卵泡数量多于模型组,卵巢结构较为清晰,颗粒结构更为紧凑,黄体数量较模型组增多;ELISA实验显示,用药后,模型+红参组和模型+雌二醇组AMH、雌二醇和GnRH明显升高,FSH、LH明显降低(P<0.05),其中模型+红参组激素水平恢复更明显(P<0.05)。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后,模型+红参组和模型+雌二醇组p-PI3K p85α、p-Akt和p-mTOR均显著下降(P<0.05);与雌二醇组比较,模型+红参组p-PI3K p85α、p-Akt、p-mTOR水平降低(P<0.05)。结论红参可以有效改善DOR模型大鼠的内分泌,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卵巢储备功能 雌二醇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kt活性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
20
作者 刘伦华 谢一利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CAMP 蛋白激酶 akt 活性 抑制 肝癌 bEL-7402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