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7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藿香正气液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邓悦 段鑫昊 +7 位作者 蒋学君 张军 高敏 苏俊豪 邹镇 陈承志 邱景富 张弘扬 《生物医学》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液(HXZQ)对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HXZQ灌胃7 d后,采用腹腔注射LPS24 h建立ALI动物模型,观察HXZQ对LPS诱导的ALI的保护作用。结果:HXZQ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中性粒...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液(HXZQ)对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HXZQ灌胃7 d后,采用腹腔注射LPS24 h建立ALI动物模型,观察HXZQ对LPS诱导的ALI的保护作用。结果:HXZQ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活性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的降低;HXZQ还能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具体表现为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和促炎因子Il-6、Il-1β的降低;同时,HXZQ通过降低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细胞因子Il-17a和Gm-csf的降低。结论:HXZQ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浸润及其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来拮抗LPS诱导的ALI。我们的研究强调了HXZQ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提示HXZQ可能是治疗ALI的新药物。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uoxiangzhengqi Liquid (HXZQ) on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ALI)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 After 7d of HXZQ gavage, an animal model of ALI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PS for 24 h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XZQ on LPS-induced ALI. Results: HXZQ significantly reduc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s evidenced by the reduction of myeloperoxidase (MPO), a marker of neutrophil activity;HXZQ also inhibited macrophage-mediated inflammation, as evidenced by the reduction of the macrophage marker CD68 and the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l-6 and Il-1β;at the same time, HXZQ played an immunomodulatory role by decreasing lymphocyte-mediated inflammation. This was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by the reduction of cytokines Il-17a and Gm-csf. Conclusion: HXZQ can antagonize LPS-induced ALI by inhibiting the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their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Our study highlights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HXZQ and suggests that HXZQ may be a new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辩论会:解暑也分“阴阳”
2
作者 卢颖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9年第8期20-20,共1页
炎夏又至,防暑成了人们在艳阳下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一向被视为“消暑至宝”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都会热销,许多人都将其当成防暑的特效药常备家中。但最近却有媒体报道说,用藿香正气制剂解暑是个大大的误区!无论是藿香正气... 炎夏又至,防暑成了人们在艳阳下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一向被视为“消暑至宝”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都会热销,许多人都将其当成防暑的特效药常备家中。但最近却有媒体报道说,用藿香正气制剂解暑是个大大的误区!无论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还是藿香正气滴丸,都不是解暑特效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类中成药 解暑 阴阳 藿香正气制剂 藿香正气滴丸 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 媒体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的不同剂型藿香正气散对湿困脾胃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3
作者 龚梦鹃 陆海龙 邹忠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16-21,共6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比较不同剂型藿香正气散对大鼠湿困脾胃证的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高(5 g·kg^(-1))、低(1 g·kg^(-1))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高(10 mL·kg^(-1)...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比较不同剂型藿香正气散对大鼠湿困脾胃证的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高(5 g·kg^(-1))、低(1 g·kg^(-1))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高(10 mL·kg^(-1))、低(2 mL·kg^(-1))剂量组。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大鼠模型,共造模20 d,造模第11天灌胃给药。测量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自主活动次数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体长、尾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肠病理变化明显。藿香正气滴丸高、低剂量和藿香正气口服液高剂量能显著改善湿困脾胃大鼠宏观体征、行为学指标(P<0.05)和结肠病理学改变。但藿香正气口服液低剂量组对上述症状改善不显著(P>0.05)。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湿困脾胃证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共525个;与模型组比较,藿香正气滴丸组差异表达基因共434个,藿香正气口服液组差异表达基因共255个。结论:两种剂型的藿香正气散均可改善大鼠湿困脾胃证,但藿香正气口服液低剂量时效果不明显。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与改善能量代谢、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免疫密切相关,而藿香正气滴丸可能还与氨基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滴丸 藿香正气口服液 湿困脾胃证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些中暑,不能喝藿香正气水
4
作者 蔡敬宙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7期47-47,共1页
每到夏天,就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医生,我有点恶心,是不是中暑了,我喝了藿香正气水。”不少人心中,藿香正气水仿佛是“中暑特效药”一样的存在。但不是所有的中暑,喝它都管用。热出来的中暑,喝它没用藿香正气,最早出自唐代孙思邈的... 每到夏天,就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医生,我有点恶心,是不是中暑了,我喝了藿香正气水。”不少人心中,藿香正气水仿佛是“中暑特效药”一样的存在。但不是所有的中暑,喝它都管用。热出来的中暑,喝它没用藿香正气,最早出自唐代孙思邈的著作《千金翼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翼方》 唐代孙思邈 藿香正气 中暑 恶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 你喝对了吗
5
作者 邱蔚晨 陈滨海 《健康博览》 2024年第8期18-18,共1页
酷暑季节,藿香正气水成了必备良药,但是藿香正气水你真的喝对了吗?藿香正气水的组成。藿香正气水由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由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组成。其中,厚朴分为生厚朴和姜厚朴。
关键词 藿香正气 大腹皮 藿香正气 甘草浸膏 广藿香 姜厚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炎培 陈露 +4 位作者 聂黎行 康帅 于健东 魏锋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9期1618-1626,共9页
藿香正气水具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等症,处方药味包含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及紫苏叶油,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是其发挥疗效的... 藿香正气水具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等症,处方药味包含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及紫苏叶油,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是其发挥疗效的关键,而质量控制能够保证该制剂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结合CiteSpace文献分析,总结了藿香正气水处方药味及其成方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梳理了该制剂的标准沿革,从鉴别、检查、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方面,归纳了近15年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结果,为该方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药效物质基础 质量控制 CITESPACE 鉴别 检查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中甲醇量检查方法的探讨
7
作者 邬秋萍 许妍 +4 位作者 聂黎行 陈伟康 刘德鸿 刘桂凤 马双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以藿香正气水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剂或酊剂等含40%~50%乙醇制剂中甲醇量检查的方法及限度要求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藿香正气水中甲醇量的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在柱流速4.0 mL·min^(-1),分流比为40∶1色谱条件下... 目的:以藿香正气水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剂或酊剂等含40%~50%乙醇制剂中甲醇量检查的方法及限度要求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藿香正气水中甲醇量的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在柱流速4.0 mL·min^(-1),分流比为40∶1色谱条件下进行甲醇量测定,并对甲醇量限度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甲醇在0.0500~5.000μL·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为97.7%。9个厂家的20批次样品中甲醇的含量在0.002%~0.026%(v/v)之间。结论:所建立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建议将藿香正气水甲醇量限度修订为0.01%(v/v)更合理,为保障酒剂或酊剂等含乙醇制剂中甲醇量的检查法的重现性提供了参考,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甲醇量 限度 顶空-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藿香正气贴敷神阙穴治疗寒湿腹泻的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管咏梅 田浩丽 +5 位作者 肖辉 敖梅英 顾楠 朱卫丰 聂鹤云 刘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61-3768,3774,共9页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贴敷神阙穴对寒湿腹泻幼龄大鼠的防治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幼龄大鼠,雌雄各半,寒湿环境结合番泻叶诱导腹泻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贴敷神阙穴对寒湿腹泻幼龄大鼠的防治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幼龄大鼠,雌雄各半,寒湿环境结合番泻叶诱导腹泻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藿香正气水灌胃组、藿香正气贴低剂量组、藿香正气贴高剂量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基于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XZQ-L、藿香正气贴高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粪便性状,IL-1β、IL-17、TNF-α水平降低(均P<0.05),藿香正气贴高剂量组肠道菌群的比值(F/B)升高(P<0.05),乳杆菌属丰度增加(P<0.05)。结论:藿香正气贴神阙穴贴敷可有效防治幼龄大鼠寒湿腹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道黏膜损伤、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神阙穴 寒湿腹泻 作用机制 一般形态学 炎症介质 肠黏膜损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陈继林 刘子辉 朱妹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参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给予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不仅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藿香正气 脐疗 中医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类药物的剂型选择
10
作者 王玫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5期30-30,共1页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于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目前,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于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目前,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颗粒等,虽然同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但由于剂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异,应辨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剂型选择 类药物 藿香正气类中成药 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 药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的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宿杉 苏建 +3 位作者 李舒琪 苏紫藤 王常顺 刘永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SHIMADZU VP-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SHIMADZU VP-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波长为254、28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建立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批次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建立了藿香正气软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15批藿香正气软胶囊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8以上;对甘草苷、柚皮芸香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欧前胡素、和厚朴酚、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厚朴酚10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藿香正气软胶囊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区分各样品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为水合氧化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厚朴酚和甘草苷。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评价藿香正气软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软胶囊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12
作者 赵银萍 辛小宇 +2 位作者 谢贵波 李华燕 晏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1例22岁男性患者因腹痛、腹泻自行口服藿香正气水10 mL,bid,当天症状明显缓解。次日上午、下午及第3日上午分别口服藿香正气水10 mL,约30 min后均出现心悸发作,可自行缓解。查心电图示多种心律失常交替,包括紊乱性房性心律、阵发性心房... 1例22岁男性患者因腹痛、腹泻自行口服藿香正气水10 mL,bid,当天症状明显缓解。次日上午、下午及第3日上午分别口服藿香正气水10 mL,约30 min后均出现心悸发作,可自行缓解。查心电图示多种心律失常交替,包括紊乱性房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入院后予心电监护,极化液、维拉帕米注射液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治疗12 d后病情改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该病例提示藿香正气水作为非处方药,用药安全更应受到临床与公众的关注。患者使用藿香正气水期间如出现心悸症状,应警惕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及时就医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心律失常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节教授“脾十针”结合藿香正气散治疗失眠抑郁共病经验
13
作者 李芝 吴节 《中医学》 2024年第8期1751-1756,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压力随之增加,失眠、抑郁发病率逐年上升,二者互为因果,失眠抑郁共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现代医家从安神通阳、疏肝解郁等理论辨治失眠抑郁共病。吴节教授认为失眠抑郁共病之本在于中焦阻滞,肝...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压力随之增加,失眠、抑郁发病率逐年上升,二者互为因果,失眠抑郁共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现代医家从安神通阳、疏肝解郁等理论辨治失眠抑郁共病。吴节教授认为失眠抑郁共病之本在于中焦阻滞,肝脾不调,总结出一套从中焦辨治失眠抑郁共病的方法,提出“祛湿邪–调中焦–畅气机–和肝脾”的治则,运用调中理气“脾十针”与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失眠抑郁共病,取得良好疗效。文章分析总结吴节教授从中焦论治失眠抑郁共病的诊疗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y, people’s mental stress escalates, and 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 with depression rises year by year, mutually causing and influencing each other. The treatment of the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constitutes one of the issues that require attention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Contemporary physicians differentiate and treat the insomnia with depression and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alming the vitality and promoting yang, soothing the liver and resolving depression. Dr. Wu contend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the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the middle energizer and the abnormalities of the liver and spleen. She formulates a set of approaches to distinguish and treat the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starting from the middle energizer and proposes the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dispelling dampness, regulating the middle energizer, regulating the qi movement, harmonizing the liver and spleen”. She employs the “Spleen Ten Needles” and Huoxiang Zhengqi Powder for treating the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achieving favorable therapeutic effects. This paper conducts an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Dr. W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orbid diseases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with a central focus, aiming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 中焦 藿香正气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联合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脾虚夹湿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冯心怡 茅贝珍 +2 位作者 冯健清 徐菊 顾雪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0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联合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脾虚夹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夹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治疗。比... 目的:观察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联合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脾虚夹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夹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AG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桂理中散穴位贴敷联合藿香正气散内服治疗脾虚夹湿型痤疮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患者GAG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脾虚夹湿型 丁桂理中散 穴位贴敷 藿香正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胃肠炎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对胃肠炎患者实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79例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89)。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 目的分析对胃肠炎患者实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79例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89)。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症好转时间、炎症因子指标及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病症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藿香正气颗粒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藿香正气 胃肠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李立烯 陆海龙 +2 位作者 邹忠杰 谢媛媛 龚梦鹃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1-777,共7页
目的通过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1))。采用综合物理模型复制方法结合饮... 目的通过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1))。采用综合物理模型复制方法结合饮食失节制备湿困脾胃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和行为学指标(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与自主活动次数)。利用GC-TOF/MS方法对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组进行分析,鉴定与湿困脾胃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尾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藿香正气滴丸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腹围指数明显降低(P<0.05)。在大鼠血清、尿液中分别鉴定了38、44个与湿困脾胃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藿香正气滴丸对模型大鼠的血清和尿液代谢表型能产生有效的干预,并能使血清、尿液中的17、1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回调,共涉及7条代谢通路。结论藿香正气滴丸对湿困脾胃型大鼠的干预机制可能与调节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能量代谢及肠道菌群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滴丸 湿困脾胃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大鼠
原文传递
藿香正气胶囊质量评价
17
作者 杨小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胶囊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再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胶囊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再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结果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相似度0.695~0.996,不同企业生产的样品质量存在一定差异,2个主要差异的特征峰为4号峰(甘草酸铵)和2号峰(陈皮)。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用于藿香正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胶囊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滴丸干预大鼠湿困脾胃证的转录组学分析
18
作者 陆海龙 李立烯 +2 位作者 邹忠杰 韩彬 龚梦鹃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大鼠模型,共造模20 d,造模第11天灌胃给药。测量大鼠体质量...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大鼠模型,共造模20 d,造模第11天灌胃给药。测量大鼠体质量变化、观察大鼠脏器系数、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利用RT-qPCR验证藿香正气滴丸对关键差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及IgG水平显著降低,结肠组织变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藿香正气滴丸能显著回调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及IgG水平,能改善结肠病理变化。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湿困脾胃证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共525个,其中有192个基因显著上调,333个基因显著下调。藿香正气滴丸共回调了113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ATP的合成、调节干扰素系统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代谢通路、生热作用、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RT-qPCR验证显示,藿香正气滴丸能明显回调差异表达基因。结论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和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滴丸 湿困脾胃证 转录组学 富集分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藿香正气丸特征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测定
19
作者 张一唱 范晓磊 宋德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115-1124,共10页
目的基于HPLC法建立加味藿香正气丸特征图谱,并测定3种成分含量。方法样品甲醇提取液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析,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和284 nm;柱... 目的基于HPLC法建立加味藿香正气丸特征图谱,并测定3种成分含量。方法样品甲醇提取液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析,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和284 nm;柱温为30℃。结果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分别在2.715~434.400μg/mL、2.760~176.600μg/mL、2.623~167.9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6.3%,95.9%,RSD分别为1.5%,1.3%,1.8%(n=9)。建立的特征图谱对制剂中7味主要药材进行了控制,为整体上评价不同企业的原药材、投料、工艺以及制剂的质量情况提供了依据。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藿香正气 HPLC特征图谱 橙皮苷 和厚朴酚 厚朴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胶囊和藿香正气水药理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文艺 兰芳 +3 位作者 肖永新 王克美 陈湘梅 张昌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32,共2页
藿香正气胶囊是由藿香正气水改革工艺制成的产品,本文研究证明,两者药效相同或相似,其特点是藿香正气胶囊不含乙醇,镇吐作用明显,适用于忌酒与不饮酒患者。
关键词 藿香正气胶囊 藿香正气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