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娅莉 吕莉 +2 位作者 王丰羽 马学林 邵新中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1993-199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神经松解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5年收治的5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患者的无症状间歇期、淋巴水肿、疼痛、臂丛神经病变范围、程度及电生理特点,评价神经松解术的...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神经松解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5年收治的5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患者的无症状间歇期、淋巴水肿、疼痛、臂丛神经病变范围、程度及电生理特点,评价神经松解术的疗效。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患者的无症状间歇期4.5~8年,平均5.8年;就诊前病程4~8个月,平均6.3个月;淋巴水肿不明显,2例有可耐受的疼痛不适,4例累及正中、尺、桡神经,1例累及全臂丛,但以正中、尺、桡神经为重。均无Horner征。电生理检查支持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受累神经未测出SNAP4例,运动神经的波幅和传导速度明显减低2例,纤维束颤1例。术中发现瘢痕广泛,神经外膜增厚,无法彻底完全松解。伴有局部慢性溃疡1例,皮瓣修复后伤口延迟愈合。术后感觉障碍仅在短期内有所缓解2例;运动障碍无明显改善3例,有加重2例。病理均未发现肿瘤组织。结论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手术松解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 神经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付燕荣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结...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结果,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率。结果高频超声、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阳性率(88.89%)明显高于高频超声(57.70%)(χ~2=16.333,P=0.000)和机电诱发电位(55.56%)(χ~2=14.954,P=0.000)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特异性(χ~2=9.818,P=0.001;χ~2=12.247,P=0.000)、灵敏度(χ~2=10.581,P=0.001;χ~2=9.375,P=0.002)和准确率(χ~2=7.337,P=0.007;χ~2=9.600,P=0.002)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比单一检测方法诊断更有优势,可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电诱发电位 臂丛神经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政辉 丛志斌 +3 位作者 邹苏娅 朱静 徐爽 贾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臂丛神经病变疑似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臂丛神经病变疑似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单一手段检测,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病变采取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比单一检测手段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能为治疗方案确认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变 高频超声 肌电诱发电位 联合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书怡 耿道颖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5-117,147,共4页
扩散成像技术是利用组织的扩散特性成像的新型MRI检查技术,初期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而后逐渐被应用于脊髓、坐骨神经、正中神经等。臂丛神经是人体最复杂的周围神经,支配上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臂丛神经病变常见、多发。... 扩散成像技术是利用组织的扩散特性成像的新型MRI检查技术,初期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而后逐渐被应用于脊髓、坐骨神经、正中神经等。臂丛神经是人体最复杂的周围神经,支配上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臂丛神经病变常见、多发。针对扩散成像技术原理、扩散成像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优势与限制及臂丛神经病变中的扩散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扩散成像对臂丛神经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变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示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应用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守业 范田依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频超声和神经肌电图进行检查,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两种方法...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频超声和神经肌电图进行检查,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两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经手术探查,60例疑似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中,阳性49例,阴性11例,分别将高频超声、肌电诱发电位单独或联合诊断的结果与之进行对照,则可见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7.96%)和准确率(98.33%)都显著提高,与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肌电诱发电位诊断臂丛神经病变能充分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大大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肌电诱发电位 臂丛神经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I臂丛神经成像对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春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0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3.0T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臂丛神经成像价值及对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共30例、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被检者... 目的分析研究3.0T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臂丛神经成像价值及对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共30例、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被检者均给予3.0MRI臂丛神经成像,观察成像结果及此方法对臂丛神经病变的检出价值。结果MRI结果显示臂丛神经根从椎间孔穿出,与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平行,冠状位可见细小根丝并呈条索样,T1WI及T2WI为低信号,SPACE序列显示高信号并呈条索样。30例臂丛神经病变患者经手术探查及肌电图显示节前神经损伤118对,MRI显示101对。节后神经损伤114对,MRI显示98对。MRI对节前神经及节后神经损伤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臂丛神经显示较为清晰,有助于臂丛神经病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臂丛神经病变 神经 核磁共振 椎间孔 节前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1例
7
作者 蒋彩萍 王子龙 +1 位作者 邵明海 丁嘉佩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4期52-53,81,共3页
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临床罕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因“左乳腺癌术后13年,左手功能障碍2年”入院。患者2007年3月因“左乳肿块”于外院确诊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予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 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临床罕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因“左乳腺癌术后13年,左手功能障碍2年”入院。患者2007年3月因“左乳肿块”于外院确诊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予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4周期,并于同年6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对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认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2期374-375,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对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高频超声检查,比较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检查及单独...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对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高频超声检查,比较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检查及单独检查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检查诊断准确率96.43%、敏感性98.52%高于单独检查(P<0.05);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特异性与单独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应用于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臂丛神经病变 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1例
9
作者 张涛 方崇锴 +2 位作者 聂多锐 陈壮忠 黄学武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06-1008,共3页
乳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4%,是导致20~50岁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臂丛神经病变是一种临床少见但极为重要的并发症,多见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可引起患侧肢体疼痛,严重时可致残。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m... 乳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4%,是导致20~50岁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臂丛神经病变是一种临床少见但极为重要的并发症,多见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可引起患侧肢体疼痛,严重时可致残。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metastatic brachial plexopathy,MBP)临床罕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radiation-induced brachial plexopathy,RIBP)鉴别困难,易造成误诊漏诊。我科近期收治1例乳腺癌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性臂丛神经病变 放射性臂丛神经病变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臂丛神经病变诊疗中心成立
1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6年第24期6-6,共1页
近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院两周年之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骨科联合放射科和超声科举行了臂丛神经病变诊疗中心揭牌仪式,旨在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为臂丛神绎病变患者提供精细、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臂丛神经病变的早期识别... 近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院两周年之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骨科联合放射科和超声科举行了臂丛神经病变诊疗中心揭牌仪式,旨在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为臂丛神绎病变患者提供精细、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臂丛神经病变的早期识别率、诊断率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变 长庚医院 北京 诊疗 医疗服务 超声科 放射科 识别率
原文传递
磁共振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莉蓉 赵希鹏 高志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STIR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True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STIR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True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和3D True FISP序列扫描,对所得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结果:臂丛神经节前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神经根的缺损或者断裂,间接征象主要为硬膜囊的撕裂或形变、脊膜囊水肿或膨出;臂丛神经节后病变的主要征象有臂丛神经膨大或水肿、软组织撕裂或水肿。臂丛神经损伤共56例,患侧臂丛神经根为230根,经计算MR的3D成像技术在诊断节前神经损伤中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4%、91.4%和88.7%;经计算MR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0%、42.9%和73.9%;3DSTIRSPACE序列联合3DTrueFISP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0%、87.0%和84.8%。结论: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且简便、无创,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病变 磁共振成像 MR可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9
12
作者 潘诗农 吴振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4-658,共5页
臂丛是一个自脊髓向腋窝方向延伸的三角形结构,属于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的结构,支配上肢和肩部的大部分组织。因其部位表浅、体积较大且位于颈部和上肢两大运动区之间,是人体最易受伤的结构,同时臂丛病变可继发于肺部、血管、骨骼等... 臂丛是一个自脊髓向腋窝方向延伸的三角形结构,属于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的结构,支配上肢和肩部的大部分组织。因其部位表浅、体积较大且位于颈部和上肢两大运动区之间,是人体最易受伤的结构,同时臂丛病变可继发于肺部、血管、骨骼等病变,故臂丛神经病变常见、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影像表现 臂丛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 结构 三角形 运动区
原文传递
氦氖激光臂丛神经鞘内照射治疗继发性臂丛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卞玉洁 卞学平 张志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1-672,共2页
臂丛神经痛(brachial neuralgia,BN)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或亚急性臂丛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为患侧臂丛神经支配区的肩胛带和上肢出现疼痛。
关键词 继发性神经 内照射治疗 疗效观察 氦氖激光 神经 臂丛神经病变 原因不明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以多发周围神经病变及埃迪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的干燥综合征一例
14
作者 朱桂启 刘美霞 +4 位作者 王凌 马新美 张华 李璐 李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4-555,共2页
患者女,20岁,因“双手遇冷变白变紫5年,肢体麻木1年余”于2014年4月30日入院.2009年起患者双手遇冷时出现变白、变紫现象,伴有疼痛、麻木,未予诊治.2013年2月患者逐渐出现左上肢麻木,尤以肘关节以下明显,于当地医院查“颈椎MRI未见异常... 患者女,20岁,因“双手遇冷变白变紫5年,肢体麻木1年余”于2014年4月30日入院.2009年起患者双手遇冷时出现变白、变紫现象,伴有疼痛、麻木,未予诊治.2013年2月患者逐渐出现左上肢麻木,尤以肘关节以下明显,于当地医院查“颈椎MRI未见异常,肌电图示左臂丛神经病变”,给予“维生素B1、B6、B12”等治疗,效果差.2013年8月,患者出现右上肢肘关节以下麻木及触觉消失.2013年12月起患者逐渐出现不能完成梳头、写字、系衣扣及用筷子吃饭等精细动作,并出现左下肢麻木、沉重感.至2014年3月患者右下肢亦出现类似症状,闭目时站立、行走不稳,并出现四肢无汗症状.2014年4月28日患者于我院门诊检查示“ESR 34 mm/1 h,ANA 1:640,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抗Sm/nRNP抗体(+++),免疫球蛋白(Ig)G 30.4 g/L,补体C3 1.15 g/L、C4 0.155 g/L,RF 111U/ml,血常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症状 抗SSA抗体 多发 肢体麻木 臂丛神经病变 nRNP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