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陶子颖 孔二亮 +3 位作者 张杨 孙舒辉 方玉花 凤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组和E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全麻手术,并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C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E组使用0.25%罗哌卡因+0.5 mg/kg艾司氯胺酮共20 ml。比较两组入室时(T_(0))、神经阻滞后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术后1 h(T_(4))、术后6 h(T_(5))、术后9 h(T_(6))、术后12 h(T_(7))及术后24 h(T_(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首次使用时间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T_(1)~T_(3)时,两组MAP及HR低于T_(0)时(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两组VAS评分均高于T_(4)时(P<0.05);T_(7)时,两组VAS评分高于T_(6)时(P<0.05);T_(8)时,E组VAS评分高于T_(7)时(P<0.05)。T_(5)~T_(7)时,E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E组PCIA首次使用时间长于C组;48 h内按压次数低于C组(P<0.05)。E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无力、摔倒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HADS-A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E组HADS-D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E组HADS-A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进行腘窝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镇痛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佐剂 焦虑抑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2
作者 音樱 谢言虎 +3 位作者 章敏 周玲 李传耀 柴小青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腰丛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腰丛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阻滞组(NB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_0)、麻醉后10分钟(T_1)、30分钟(T_2)、60分钟(T_3)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中麻黄碱使用情况、麻醉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结果与EA组相比,NB组T_2时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高于EA组(P<0.05);N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小于EA组(P<0.05),阻滞维持时间大于EA组;NB组术中麻黄碱使用例数小于EA组(P<0.05);两组在麻醉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NB组中的发生率低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方面比较,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麻醉效果与硬膜外麻醉相似,且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器 腰丛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文婧 徐源 +2 位作者 初丽艳 张慧明 张祥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观察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足踝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联合盐酸氢吗啡酮组(RH)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全麻前给予超声引导... 目的观察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足踝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联合盐酸氢吗啡酮组(RH)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全麻前给予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神经周围注射;RH组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0.01 mg/kg盐酸氢吗啡酮共30 ml神经周围注射。观察阻滞后12 h、24 h及36 h病人VAS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RH组在给药后24 h VAS评分(1.2±0.5)明显低于R组(3.5±1.2),RH组镇痛持续时间(27.5±2.1 h)明显长于R组(22.3±1.8 h),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与单纯应用0.4%罗哌卡因相比,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明显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减轻阻滞作用消退时病人的反跳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盐酸氢吗啡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包音 孙永兴 +1 位作者 纪存良 李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9期931-933,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下简称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以下简称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80例成人择期拇外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注射0.4%罗哌卡因20...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下简称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以下简称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80例成人择期拇外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注射0.4%罗哌卡因20 mL,RD_(1~3)组: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注射0.4%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剂量:RD_1组为1.0μg·kg^(-1),RD_2组为1.5μg·kg^(-1),RD_3组为2.0μg·kg^(-1)。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4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RD_(1~3)组持续时间延长明显长于R组(P<0.01),RD_2组和RD_3组明显长于RD_1组(P<0.05),RD_3组明显长于RD_2组(P<0.05);RD_3组镇静过度、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RD_1组、RD_2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的右美托咪定的疗效以1.5μg·kg^(-1)剂量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酰胺类 神经传导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术后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邱雯 余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评价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足踝外科手术术后的镇痛优劣。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2017年1月至4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足踝外伤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组(n=30)术毕使用局部麻... 目的评价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足踝外科手术术后的镇痛优劣。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2017年1月至4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足踝外伤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组(n=30)术毕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采用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nerve-block analgesia,PCNA),对照组I组(n=30)术毕使用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术后6、24、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观察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N组导管脱出和渗漏分析;记录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及术毕1周手术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异常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N组的12 h静息和活动NRS评分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低,N组导管脱出(1例),渗漏(1例),后改为PCIA泵镇痛。N组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术毕1周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侧肢体感觉和运动异常。结论连续腘窝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改善了足踝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减少了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提高,但对于连续置管引起的导管脱出和渗漏需引起一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足踝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手术中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最佳给药部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娜 蔡光玉 +3 位作者 罗俊杰 凌丹丹 陈小瑞 余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鞘膜下和鞘膜外阻滞在足踝手术中的最佳给药部位。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择期行单侧足踝手术患者40例,通过简单随机化分成两组:神经鞘膜下注药组(X组,n=20)和神经鞘膜外注药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鞘膜下和鞘膜外阻滞在足踝手术中的最佳给药部位。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择期行单侧足踝手术患者40例,通过简单随机化分成两组:神经鞘膜下注药组(X组,n=20)和神经鞘膜外注药组(W组,n=20)。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新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针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腘窝坐骨神经鞘膜下和鞘膜外阻滞并留置导管,局部麻醉药物持续滴定的同时采用神经传导监测技术观察远端腓肠肌的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波幅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波幅下降为0~0.5 m V时的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连续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X组与W组比较,完全阻滞所需局部麻醉药量[(10.9±1.7)mL vs(16.1±1.2)mL]和完全阻滞耗时[(19.9±3.5)min vs(30.3±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术后6、24、48 h镇痛局部麻醉药用量较少(P<0.05);而W组术后6、24、48 h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增加(P<0.05);术后6 h,W组静止疼痛评分高于X组(P<0.05),术后24、48 h静止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24、48 h,两组间活动疼痛评分相比较,W组均高于X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两组均无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结论足踝手术应用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鞘膜下注药麻醉起效更快,用药量更少,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患者无神经损伤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鞘膜 神经传导检查 局部麻醉药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陈诚 章学文 程善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4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6月于本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FICB联...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6月于本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FIC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对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于麻醉诱导前(T0)、阻滞后10分钟(T_(1))、手术30分钟(T_(2))、手术结束时(T_(3))对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_(2)时,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术前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江 郭晓婧 申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672-1673,共2页
创伤后急性疼痛管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且创伤后骨科疼痛更为剧烈,剧烈的疼痛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骨折患者有组织水肿期,一般需要消肿及检查完善才能实施手术,术中和术后疼痛管理目前已经相对普及并完善,但对于此期间... 创伤后急性疼痛管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且创伤后骨科疼痛更为剧烈,剧烈的疼痛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骨折患者有组织水肿期,一般需要消肿及检查完善才能实施手术,术中和术后疼痛管理目前已经相对普及并完善,但对于此期间,术前的疼痛管理尚未获得足够关注[1]。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完善骨折患者术前镇痛。本研究旨在开展术前镇痛研究,对影响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评价不同浓度局麻药物用于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镇痛 跟骨骨折 局麻药物 疼痛管理 镇痛效果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骨折患者 骨科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舒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8期84-84,共1页
目的对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予以探究。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拟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 目的对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予以探究。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拟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乙组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并对两组Ta、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乙组Tb、Td比甲组低,Te、Tf比甲组高(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凤琴 王雅洁 方燕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62例于医院行下肢手术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全麻患者术后均于恢复室苏醒后再行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术后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 目的探讨隐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62例于医院行下肢手术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全麻患者术后均于恢复室苏醒后再行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术后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观察组采用隐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各31例。记录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记录两组术后12小时内镇痛泵(PCIA)开启时间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1、3、6、12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为(612.2±17.6)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467.2±10.5)分钟,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CIA开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45.2%,P<0.05。结论隐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术后镇痛中效果显著,同时还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镇痛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红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345-334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息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组,将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息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组,将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超声引导FNB联合PSNB麻醉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术后4 h、8 h、24 h患者疼痛程度,并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MAP、HR水平逐渐升高,但观察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 h、8 h、24 h VAS评分逐渐升高,但观察组术后4 h、8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监护室出室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FNB联合PSNB麻醉用于TKA患者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神经-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鹏程 方志潮 +2 位作者 邱鹏 庄沛敏 郑海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以下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以下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比较两组术后48 h的恶心呕吐、头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前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10、30、60 min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后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作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恶心呕吐、头痛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以下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膝关节以下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对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争社 何印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对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对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完全起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阻滞48、72 h镇痛泵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狭义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广义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狭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广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佐剂能够使得罗哌卡因阻滞下腘窝坐骨神经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镇痛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新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医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改良髂筋膜间隙联... 目的探讨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医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成时间)及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手术3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阻滞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_2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T_2时,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T0(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时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上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万福 谢爱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腹股沟上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2月—2023年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以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 目的观察腹股沟上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2月—2023年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以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8例采用腹股沟上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为研究组,以全身麻醉的另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疼痛评分及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入室10 min后(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在下肢动脉硬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以腹股沟上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稳定术中生命体征指标,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麻醉安全且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髂筋膜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联合阻滞 下肢动脉硬化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游弋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手术中选择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膝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给予超声引导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B组给予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C组...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手术中选择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膝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给予超声引导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B组给予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C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Ta较A、C组明显更长,C组Tb、Td较A、B组更短,C组Te、Tg较A、B组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3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后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中选择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明确,且安全性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镜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高血压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沾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7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观察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单侧大隐静脉曲张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观察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单侧大隐静脉曲张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前(T0)、阻滞后10min(T1)、阻滞30min(T2)、手术结束(T3)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MBP)]、心率(HR)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运动感觉阻滞评分情况以及术中使用麻黄碱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T2及T3的SBP、DBP、MBP及T0~T3间的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1的SBP、DBP、MB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BP、DBP、MBP、HR在T0~T3间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SBP、DBP、MBP、HR在T1时明显低于T0(P<0.05),T2、T3与T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运动和感觉阻滞评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黄碱使用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使用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更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 高龄 高血压 超声引导 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辉 马淑娟 +2 位作者 柯建辉 谢亦栋 徐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丹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足部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观... 目的探讨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丹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足部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测定术中不同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穿刺不适、误伤血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的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与缝皮时,观察组HR及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管内麻醉相比,足部手术中采取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可获得相近的麻醉效果,维持良好肌松,手术得以顺利展开,而且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椎管内麻醉 足部手术 不良反应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髂筋膜间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阻滞,观察组行改良髂筋膜间隙... 目的分析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髂筋膜间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阻滞,观察组行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29%,接近于对照组的97.14%(χ^2=0.348,P>0.05);观察组麻醉术中循环稳定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1%(χ^2=11.43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2.86%(χ^2=9.032,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更低(t=27.528,P<0.05)。结论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改良髂筋膜间隙的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单侧 髂筋膜间隙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吕爱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6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6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麻黄碱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_(0)、T_(2)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T_(0)、T_(1)、T_(2)时间点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间点,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麻黄碱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取得更为理想的阻滞麻醉效果,能在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同时,延长阻滞维持时间,并减少麻黄碱使用和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血压 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蛛网膜下腔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