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边缘前皮层(prelimbic cortex,PrL)脑电活动在吗啡成瘾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吗啡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手术,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目的探讨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边缘前皮层(prelimbic cortex,PrL)脑电活动在吗啡成瘾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吗啡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手术,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测试各组大鼠的CPP行为,同时遥测分析不同行为状态下PrL的脑电活动。结果实验组大鼠戒断d 1、d 3,在白箱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组间、组内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戒断d 3,在黑白箱停留及黑-白箱穿梭时,PrL脑电β波明显增加,δ波明显减少;当白-黑箱穿梭时,β波明显减少,δ波明显增加;α波及θ波在各种行为状态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吗啡急性戒断大鼠觅药行为的产生伴随着PrL脑电β波及δ波的特异性改变,提示PrL脑电改变可能与吗啡依赖大鼠觅药动机形成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察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n=10),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连续7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目的:探察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n=10),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连续7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戒断期CPP测试的变化及戒断症状的评分情况;记录戒断期大鼠额叶联络皮层的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d5在白箱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戒断症状评分在戒断d1-d3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脑电活动出现α波及β波明显减少,δ波显著增多(P<0.01),θ波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急性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存在特征性改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察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n=10),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连续7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戒断期CPP测试的变化及戒断症状的评分情况;记录戒断期大鼠额叶联络皮层的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d5在白箱内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戒断症状评分在戒断d1-d3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戒断d3脑电活动出现α波及β波明显减少,δ波显著增多(P<0.01),θ波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急性戒断期额叶联络皮层脑电活动存在特征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