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熟地黄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汝明 谢岳婷 陈剑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97-2500,共4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信号通路,探讨熟地黄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分别进行8 w给药治疗,...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信号通路,探讨熟地黄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分别进行8 w给药治疗,统计治疗后各组尿蛋白、尿肌酐、血糖、血清肌酐等指标,并统计肾脏E-钙黏蛋白(cadherin)、肾病蛋白(Nephrin)、肌间线蛋白(Desm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mRNA及蛋白和p-AKT、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尿蛋白和尿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尿蛋白和尿肌酐均显著升高,且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尿蛋白及尿肌酐明显高于熟地黄提取物组(均P<0.05)。各组血糖和血清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血糖和血清肌酐均显著升高,且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血糖及血清肌酐明显高于熟地黄提取物组(均P<0.05)。各组E-cadherin、Nephrin、Desmin、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E-cadherin、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Desmin、α-SMA mRNA及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且模型组E-cadherin、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Desmin、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P<0.05)。各组p-AKT、p-GSK-3β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p-AKT、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且模型组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熟地黄提取物组(P<0.05)。结论熟地黄提取物可能是通过影响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信号通路 熟地黄提取物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裂孔膜蛋白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博寒 朱晓玲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硬化 局灶节段性 裂孔隔膜 细胞 膜蛋白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基底膜 肾小滤过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顺良 谭建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肾脏是一高度复杂的器官,由超过3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如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血管细胞。这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速率、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差异较大,即使是肾单位的不同成分,增殖能力也各不相同。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肾脏是一高度复杂的器官,由超过3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如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血管细胞。这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速率、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差异较大,即使是肾单位的不同成分,增殖能力也各不相同。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或足细胞)属终末分化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疾病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上皮细胞 增殖能力 肾小细胞 细胞组成 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永耀 曹灵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关键词 细胞损伤 肾小硬化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关机 滤过屏障 终末细胞 高度分化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与膜性肾病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鹏 曹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3-1065,共3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名称,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点.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足细胞...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名称,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点.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高度特异且终末分化的细胞,具有维持正常肾小球蛋白滤过,合成GBM,支撑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结构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MN,肾小球细胞以足细胞的损伤为主,足细胞病变,导致蛋白尿形成和肾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 膜性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原发性肾小疾病 免疫复合物沉积 大量蛋白尿 病综合征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AP与慢性肾脏病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东 刘文媛 方敬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慢性 CD2AP 肾小滤过屏障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细胞病变 尿蛋白排泄 protein 功能 相关蛋白 慢性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爱民 万巧巧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6期305-308,共4页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多突状细胞,其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主要包括细胞体、主突、足突三部分。足细胞是肾小球中氧化应激、免疫反应、代谢活动、毒性作用的靶细胞,与GBM、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肾小球滤过屏...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多突状细胞,其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主要包括细胞体、主突、足突三部分。足细胞是肾小球中氧化应激、免疫反应、代谢活动、毒性作用的靶细胞,与GBM、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损伤 糖尿病 干预作用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中医药 肾小滤过屏障 肾小基底膜 终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甄璐 刘素筠 +1 位作者 王静 程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90-592,共3页
近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肾病(DN)持续性进展的关键细胞,足细胞裂孔隔膜上的nephrin和podocin是肾小球滤过屏障选择性功能的关键。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经作为控制DN.
关键词 糖尿病病大鼠 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氯沙坦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滤过屏障 PODO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ymann肾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达展云 范亚平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HEYMANN 发病机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特发性膜性 成人病综合征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洪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9-1380,共2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三分之一。属难治性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glomerular epithelialcell,GEC)下免疫复合物(i...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三分之一。属难治性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glomerular epithelialcell,GEC)下免疫复合物(immunecomplex.IC)沉积,后期伴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GBM)弥漫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 发病机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病综合征 肾小基底膜 难治性 免疫复合物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的足细胞凋亡
11
作者 向少伟(综述) 王小琴(审校)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5期236-238,共3页
足细胞(podocyte),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直接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是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重要的细胞结构。足细胞既是免疫介导,也是非免疫介导损伤靶点,肾小球肾炎时足细胞的无序凋亡可能导致肾小球无功能的瘢痕形成。... 足细胞(podocyte),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直接附着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是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重要的细胞结构。足细胞既是免疫介导,也是非免疫介导损伤靶点,肾小球肾炎时足细胞的无序凋亡可能导致肾小球无功能的瘢痕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损伤的肾小球内,呈典型上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GF-β1介导了肾小球足细胞的凋亡,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介导 细胞凋亡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细胞 TGF-β1 肾小基底膜 肾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惠 何方方 张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关键词 细胞损伤 损伤机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肾小基底膜 肾小滤过膜 蛋白质丢失 肾小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成态 丁秀 王小琴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8期505-508,共4页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及钉突形成为病理学特征。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两类,其中IMN约占2/3,SMN约占1/3。研...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及钉突形成为病理学特征。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两类,其中IMN约占2/3,SMN约占1/3。研究表明,30%-40%的IMN患者可以自发缓解,1/3的患者将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 发病机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免疫复合物沉积 病综合征 病理学特征 终末期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顺良 谭建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肾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由超过3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如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血管细胞等。这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速率、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差异较大,即使是肾单位的不同成分,增殖能力也各不相同。肾小球脏... 肾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由超过3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如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血管细胞等。这些细胞和组织的增殖速率、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差异较大,即使是肾单位的不同成分,增殖能力也各不相同。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或足细胞)属终末分化类细胞,几乎没有增殖能力。若足细胞因坏死、凋亡或分解而失去,邻近的足细胞不会通过增殖来替代,而近曲小管正常生理状态下能缓慢更新,一旦发生损伤,肾小管细胞即发生广泛性的增殖。现在有6.5%-10.0%的普通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许多难治性肾脏疾病即使积极治疗,最终仍然进入尿毒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疾病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上皮细胞 增殖能力 肾小细胞 肾小细胞 细胞组成
原文传递
足细胞骨架成分I型肌球蛋白参与足细胞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云霞 毛建华 庄捷秋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3-796,共4页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位于肾小球滤过膜最外层。近十几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迅猛发展,永生化足细胞株的建立,以及足突Nephrin、Podocin等重要分子的相继发现,足细胞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真核细胞结构的...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位于肾小球滤过膜最外层。近十几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迅猛发展,永生化足细胞株的建立,以及足突Nephrin、Podocin等重要分子的相继发现,足细胞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真核细胞结构的维持、形态变化等往往与细胞内骨架系统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足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局部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抗原递呈功能 细胞骨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NEPHRIN PODOCIN 白参 成分
原文传递
蛋白尿形成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关键词 蛋白尿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生理学
17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1999年第12期3-5,共3页
G804.2.HL006 9905035模拟过度训练对大鼠肾脏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HL,中,A]/徐昕,芩浩望,尤春英,沈步乙,陈佩杰∥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94(BJ)动物实验∥鼠∥过度训练∥肾∥细胞∥钙∥含量本研究选... G804.2.HL006 9905035模拟过度训练对大鼠肾脏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HL,中,A]/徐昕,芩浩望,尤春英,沈步乙,陈佩杰∥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94(BJ)动物实验∥鼠∥过度训练∥肾∥细胞∥钙∥含量本研究选用成年 CD 大鼠进行极限负荷跑台运动,对人鼠精神状态、体重饮食量、尿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指标综合评判作为标准,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采用焦锑酸钾钙细胞化学固定结合 X 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定性定位定量观测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钙稳态的改变,以图深入探索过度训练的病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7周极限负荷训练后大鼠神态倦怠、眼神暗淡无光、毛发脱落稀疏状、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血红蛋白值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增加、血清游离睾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训练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运动生理学 钙稳态 大鼠 极限负荷 细胞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骨架蛋白相关分子网络在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青锋 苗静 丁洁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包括胞体以及从胞体依次伸出的主足突和次级足突(footprocess)。毗邻足细胞的足突之间形成的裂孔隔膜(slitdiaphragm,SD)构成肾小球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近来sD组成分子...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包括胞体以及从胞体依次伸出的主足突和次级足突(footprocess)。毗邻足细胞的足突之间形成的裂孔隔膜(slitdiaphragm,SD)构成肾小球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近来sD组成分子如nephrin、podocin和CD2AP以及离子通道蛋白TRPC6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足细胞足突及其SD结构和功能异常是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一些遗传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损伤 相关分子 细胞骨架蛋白 蛋白尿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遗传性病综合征 nephrin PODOCIN
原文传递
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与干预策略
19
作者 丁国华 陈铖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5-496,共2页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异、终末分化、位于基底膜最外层的上皮细胞,与基底膜、肾小球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足细胞是肾小球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其损伤在肾小球疾病起始与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异、终末分化、位于基底膜最外层的上皮细胞,与基底膜、肾小球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足细胞是肾小球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其损伤在肾小球疾病起始与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在被逐步阐明。近年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足细胞研究领域的应用,在足细胞体外培养、足细胞特异分子克隆和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损伤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分子机制 肾小滤过屏障 肾小内皮细胞 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体外培养 肾小疾病
原文传递
足细胞内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奕蔓 梁伟 +1 位作者 陈铖 丁国华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0-792,共3页
足细胞是终末分化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膜蛋白、细胞骨架等细胞组分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这些组分的改变均可以导致足细胞损伤,早期的膜表面蛋白改变,可导致后期足细胞足突融合、脱落,以及亚细胞结构的消失。目前分子病理研究认... 足细胞是终末分化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膜蛋白、细胞骨架等细胞组分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这些组分的改变均可以导致足细胞损伤,早期的膜表面蛋白改变,可导致后期足细胞足突融合、脱落,以及亚细胞结构的消失。目前分子病理研究认为,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分为4大类:裂孔隔膜(SD)分子的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吞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细胞损伤 细胞结构 分子病理 膜表面蛋白 终末分化 细胞骨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