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LPI+研究南昌碳气溶胶粒径分布与肺沉积表面积
1
作者 邹长伟 徐唱 +2 位作者 黄虹 周星明 申钊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
掌握气溶胶及碳组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识别来源和探讨形成机制,肺沉积表面积(LDSA)是气溶胶颗粒在人体呼吸道肺泡区沉积的健康风险评估重要指标。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研究南昌室内、外气溶胶和碳... 掌握气溶胶及碳组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识别来源和探讨形成机制,肺沉积表面积(LDSA)是气溶胶颗粒在人体呼吸道肺泡区沉积的健康风险评估重要指标。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研究南昌室内、外气溶胶和碳组分的粒径分布与LDSA,结果显示,采样期间环境空气混合受体点、道路旁、打印室、学生宿舍的主要空气颗粒物分别为核模态与积聚模态、爱根核模态与核模态、核模态、积聚模态。室外、室内空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粒径分布特征相似,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0.256~0.382μm;颗粒物中元素碳(EC)的粒径分布在室内呈单峰型,在室外呈多峰型;不同微环境颗粒物OC/EC比值的粒径分布大多呈“L”型,打印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OC/EC比值无明显差异,近似呈“—”型。室外空气颗粒物中优势碳组分是OC_(2)、OC_(3)、OC_4和EC_(1),主要源于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室内空气颗粒物的优势碳组分是OC_(1)、OC_(2)、OC_(3),主要源于香烟燃烧和室外空气渗透。不同微环境颗粒物的LDSA有差异,室外混合受体点、道路旁和室内打印室、学生宿舍的LDSA日均值分别为49.0、10.9、29.9和31.0μm^(2)/cm^(3);在有明显贡献源(如打印机工作或香烟燃烧)的室内环境中,特别是香烟燃烧的影响下,短时间内颗粒物LDSA非常高,超过环境空气颗粒物LDSA的最高值;道路旁空气中小于100 nm颗粒的LDSA占比高,存在香烟燃烧的室内100~600 nm粒径颗粒物的LDSA占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气溶胶 有机碳 元素碳 粒径分布 肺沉积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对吸入激素肺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秋芬 杨吉刚 +4 位作者 郭彤 袁玮 聂姗 王浩彦 李春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的沉积,探讨气流受限对吸入激素在肺内分布的影响。方法用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激素(布地奈德),采用压缩雾化泵雾化的方法吸入标记同位素的激素,肺内沉积采用核医学肺通气显像评估,药物...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的沉积,探讨气流受限对吸入激素在肺内分布的影响。方法用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激素(布地奈德),采用压缩雾化泵雾化的方法吸入标记同位素的激素,肺内沉积采用核医学肺通气显像评估,药物在肺外周/中央的分布(P/C%)用感兴趣区(ROI)的方法计算。结果入选的COPD患者43例,其中41例完成了全部试验,年龄48~79岁(平均68岁),平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为44.9%,P/C%为(47.96±6.08)%。P/C%≥50%患者的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别为(51.85±18.20)%和(59.95±11.87)%,明显高于P/C%<50%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40.52±12.99)%和(51.73±9.28)%,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与FEV1%pred和FEV1/FVC均有显著正相关(r=0.391,P=0.024;r=0.517,P=0.002)。结论 COPD患者气流受限减少吸入激素在肺内外周气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吸入激素 肺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体外肺沉积率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小洁 袁其红 +4 位作者 王啸洋 张诗龙 周燕萍 张木子荷 韩晋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对其体外肺沉积率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表征。运用透析袋法测定地塞米松纳米结构...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对其体外肺沉积率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表征。运用透析袋法测定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并采用新一代药用撞击器评价其体外肺沉积率。结果优化后的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外观呈球形或类球形,且药物以无定形形式分散于新相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平均粒径为(205.95±14)nm,包封率为(64.79±8.32)%,载药量为(0.81±0.12)%。体外溶出试验表明,与原料药相比,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累积释放量高且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体外肺沉积率试验结果显示,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为(4.25±0.12)μm,可吸入的微细粒子分数为(51.22±1.8)%。结论地塞米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剂的体外肺沉积率符合要求,用于肺部给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正交设计 体外肺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排放及肺沉积表面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子阳 郑安文 向立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柴油机上分别燃烧纯地沟油生物柴油和纯石化柴油在每一负荷工况下运用颗粒物测试系统NanoMet3研究碳烟微粒的排放及肺沉积表面积。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数量浓度及质量浓度均小于石化柴油。小负荷时两种燃料的差... 在柴油机上分别燃烧纯地沟油生物柴油和纯石化柴油在每一负荷工况下运用颗粒物测试系统NanoMet3研究碳烟微粒的排放及肺沉积表面积。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数量浓度及质量浓度均小于石化柴油。小负荷时两种燃料的差距不大;大负荷时,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数量浓度及质量浓度远小于石化柴油;但增幅高于石化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碳烟微粒的平均粒径比石化柴油小,其肺沉积表面积小于石化柴油,对人体的危害值低于石化柴油。碳烟微粒肺沉积表面积受到平均粒径和数量浓度的共同作用,其增幅与数量浓度的增幅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生物柴油 碳烟微粒 排放特性 肺沉积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给药肺沉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建峰 肖琅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3-135,150,共4页
关键词 哮喘 吸入给药 肺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
6
作者 马雪勤 琚常玺 +4 位作者 刘晓彤 田颖 张妮 吴静 李元枭 《甘肃医药》 2024年第9期855-856,860,共3页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疾病,以肺泡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表现不特异,有时以贫血为唯一表现,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报告一例1岁男孩以溶血性贫血为唯一表现的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病例,望为后...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疾病,以肺泡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表现不特异,有时以贫血为唯一表现,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报告一例1岁男孩以溶血性贫血为唯一表现的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病例,望为后续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 溶血性贫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肺轻链沉积病4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施潇潇 孙思进 +3 位作者 焦洋 邵池 黄晓明 曾学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9gren syndrome,p SS)并发肺轻链沉积病(Pulmonary light chain deposition disease,PLCD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p SS患者中经肺组织活检证实的PLCDD...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9gren syndrome,p SS)并发肺轻链沉积病(Pulmonary light chain deposition disease,PLCD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p SS患者中经肺组织活检证实的PLCDD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思路以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发现p SS并发PLCDD患者4例,年龄36~58岁,其中仅1例为男性。2例有呼吸系统症状,所有患者胸部CT影像均可见双肺多发囊性变和多发结节,肺组织活检前曾疑诊为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淋巴瘤或淀粉样变性。2例患者血清和/或尿液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检测阳性,其中1例肺组织活检提示并发淋巴瘤。除1例患者存在白细胞减低外,其他患者均无肺外脏器受累。2例M蛋白检测阴性者分别采用羟氯喹、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分别随访18个月和24个月,肺部CT影像提示病变无变化; M蛋白检测阳性且未并发淋巴瘤的患者参照浆细胞疾病采用化疗方案,未能随访到治疗结果。结论 p SS并发PLCDD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双肺多发囊性变和多发结节为主要表现,血清和尿液M蛋白检测可为阳性,M蛋白检测阳性者更需警惕并发淋巴瘤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PLCDD的确诊依赖于肺组织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沉积 干燥综合征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特发性肺蛋白沉积症行大容量双肺灌洗的护理
8
作者 陈树红 张春燕 +3 位作者 麦少兴 赖翠萍 郑晓景 陈春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肺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肺泡和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腔大量PAS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质物质沉积[1,2]。本病大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30%的患者可无明... 肺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肺泡和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腔大量PAS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质物质沉积[1,2]。本病大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30%的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最主要症状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其次为咳嗽,也可有发热、乏力、消瘦、胸闷、胸痛等。往往无明显阳性体征,最常见的是吸气末的爆裂音[3]。影像学特征主要为CT可表现为“地图样”的磨玻璃影和“碎路石征”[4]。PAP治疗主要是清除肺泡腔内的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近年来,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出现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如GM-CSF替代治疗[5]、血浆置换[6]等,但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肺泡灌洗术[7],通过肺部灌洗清除肺泡内的脂蛋白物质,使肺泡的功能得到恢复,症状得以缓解。本院于2017年12月为1例肺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积 灌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尘作业工人肺内钍沉积量与外周血象间量效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程永娥 陈兴安 +3 位作者 张桂琴 王燕君 刘德富 邓芸辉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观察钍尘作业工人不同肺内钍活度与周围血象的关系。方法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的测量是采用负高压条件下静电收集呼出气中钍射气的较长寿命的子体以确定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的装置进行的。根据Steh-ney提供的转换系数推算出的肺内232T... 目的观察钍尘作业工人不同肺内钍活度与周围血象的关系。方法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的测量是采用负高压条件下静电收集呼出气中钍射气的较长寿命的子体以确定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的装置进行的。根据Steh-ney提供的转换系数推算出的肺内232Th的活度。外周血象各指标测定方法为临床常规测定。结果多次调查结果表明矿工肺内钍活度平均值最高组为3.76Bq,最高值为7.26Bq,周围血象上述4项指标未出现异常。结论通过1983-2001年间对白云鄂博铁矿接尘矿工肺内钍沉积量与血色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4项指标的观察表明,矿工肺内钍沉积量在一定水平内,上述4项周围血象指标不会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钍沉积 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 含钍稀土粉尘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永钊 卫绮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研究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患者30例进行研究,并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分析胸部平片检查与CT检... 目的观察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研究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患者30例进行研究,并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分析胸部平片检查与CT检查的影响学特征,并对治疗有效率、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RBC)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胸部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治愈率为6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在RBC指标和HB指标方面,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CT对IPH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活血化瘀疗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血黄素沉积 影像学表现 活血化瘀疗法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蛋白沉积症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晨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4-5,共2页
肺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以肺泡和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腔富含的磷脂蛋白质物质沉积为特征的肺部少见病,本病主要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发病多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无临床症状,有的以进行性气促、低... 肺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以肺泡和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腔富含的磷脂蛋白质物质沉积为特征的肺部少见病,本病主要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发病多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无临床症状,有的以进行性气促、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有的因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本文就肺蛋白沉积症肺泡灌洗护理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积 proteinosis 灌洗术 泡灌洗 低氧血症 ALVEOLAR 呼吸性细支气管 气体交换 泡蛋白沉积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并发肺钙沉积症
12
作者 陶仲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1-43,共3页
教授今日讨论1例肝肾综合征。希望通过讨论,能对肝肾综合征或肾功不全的病人防治时易于忽略的肺钙沉积症有所认识。先请整理病历的主管医师报告病历。主管医师患者男,61岁,于1967年2月24日入院。患者1965年1月20日曾因食欲差、腹胀2个... 教授今日讨论1例肝肾综合征。希望通过讨论,能对肝肾综合征或肾功不全的病人防治时易于忽略的肺钙沉积症有所认识。先请整理病历的主管医师报告病历。主管医师患者男,61岁,于1967年2月24日入院。患者1965年1月20日曾因食欲差、腹胀2个月就诊,当时查体腹部有轻度移动性浊音,肝未及,脾肋下3厘米,肝功ZnTT18单位,白蛋白/球蛋白=2.6/3.4,诊为肝硬化。予以维生素、食母生、利尿剂等治疗后,曾数次门诊复查,腹水消失,症状趋平稳而未再复诊。1个月前因感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沉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9例临床诊治及随访
13
作者 欧阳颖 苏浩彬 +1 位作者 黄花荣 麦贤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PH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并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1例中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岁,均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首诊误诊率为100%,口服强的松可缓解...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PH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并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1例中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岁,均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首诊误诊率为100%,口服强的松可缓解病情,但易复发,加用免疫抑制剂及表面激素吸入有一定的疗效。结论IPH临床表现多样,在年幼儿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为提高诊断率,应多次在痰液及胃液中找含铁血黄素细胞,激素治疗可稳定病情,复芡病例可予免疫抑制剂及表面激素吸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 诊断 治疗 含铁血黄素 沉积 特发性 临床诊治 随访 激素吸入治疗 含铁血黄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
14
作者 张雪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8Z期31-3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通过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平片及高分辨率CT资料回顾性分析,复习文献资料,对PAP在平片及HRCT上的特征性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例病例在平片及HRCT上均表现出典型的双肺中上野弥...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通过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平片及高分辨率CT资料回顾性分析,复习文献资料,对PAP在平片及HRCT上的特征性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例病例在平片及HRCT上均表现出典型的双肺中上野弥漫性磨玻璃样、地图样、铺路石样、肺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样变现,并在病灶内均有小叶间隔增厚改变。结论PAP虽少见且易误诊,但通过肺部HRCT典型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通过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而肺部影像无改变或反而加重者,并不一定是要依赖支气管镜检或肺泡灌洗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积 影像 平片 HR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并发肺出血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沈洁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3期1658-1659,共2页
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病因未明,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肺泡间歇性的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1]。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气促、胸闷,有时还会有贫血、发热、胸痛等。该病发病率虽低,但前几年的生存率极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 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病因未明,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肺泡间歇性的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1]。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气促、胸闷,有时还会有贫血、发热、胸痛等。该病发病率虽低,但前几年的生存率极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患儿的生存率逐渐增高,在临床上联合激素等合理应用使患儿的预后效果更加明显[2]。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发现,患儿的两肺边缘出现毛玻璃以及斑点状阴影,虽然其病因未明,但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出现IPH相关危险因素有免疫因素、过敏因素、遗传因素、肺部结构的异常[3]。IPH的发病年龄段主要在儿童,目前为止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控制疾病的发作,采取合适的护理方法以及药物可以使病人的复发率降低,为研究合适的护理措施对IPH并发肺出血的预后效果,我们将选取1例IPH患儿进行分析,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血黄素沉积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刘家莉 柯华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42-2244,共3页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类罕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该病临床常见表现为咳嗽、咯血、气促、缺铁性贫血,该病常常因其肺部影像学表现而被误诊为肺结核,痰、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组织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确诊该病,治...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类罕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该病临床常见表现为咳嗽、咯血、气促、缺铁性贫血,该病常常因其肺部影像学表现而被误诊为肺结核,痰、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组织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确诊该病,治疗上仍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免疫抑制剂、肺移植治疗也被临床多次报道。文章通过总结讨论临床收治的一名病例并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血黄素沉积 胸部CT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8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汪长珍 王建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8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讨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渐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可提示诊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过碘酸雪夫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 目的讨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渐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可提示诊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过碘酸雪夫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确诊,全肺灌洗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液过碘酸雪夫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多可明确诊断,治疗以全肺灌洗治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蛋白沉积症CT引导下经皮活检全灌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并发症101例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雷钧 黄怡真 龚治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55-755,共1页
关键词 大容量全灌洗术 全身麻醉 蛋白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庆好 李蕾 +2 位作者 王洪武 张楠 张洁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5期811-812,共2页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lavage,WLL)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围术期并发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8月诊治的1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和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治疗。记录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lavage,WLL)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围术期并发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8月诊治的1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和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治疗。记录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分压,并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肺灌洗过程。术毕患者血氧分压较术前明显升高。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所有患者均有SpO_2下降,吸氧后改善。结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过程中,加强围术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常见并发症,可为肺灌洗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积 大容量灌洗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的雾化可吸入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雪 陈韡亚 +3 位作者 杨飞飞 廖永红 徐晨 高向东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注射液雾化后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不同呼吸模式下的递送情况。方法用激光衍射法、新一代药物撞击器(NGI)对rhIFNα1b注射液雾化后雾滴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表征。用呼吸模拟器对rhIFNα1b注射液... 目的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注射液雾化后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不同呼吸模式下的递送情况。方法用激光衍射法、新一代药物撞击器(NGI)对rhIFNα1b注射液雾化后雾滴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表征。用呼吸模拟器对rhIFNα1b注射液雾化粒径和可吸入性进行评价。结果rhIFNα1b经雾化后雾滴粒子D50为2.74μm,微细粒子分数(FPF)为77.49%、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为3.26μm、几何标准偏差(GSD)为1.93。在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呼吸模式下,rhIFNα1b雾化220s的递送总量分别为2.10、2.44和3.51μg。结论rhIFNα1b注射液经雾化后,雾滴粒子的粒径分布适合呼吸道药物递送,并可沉积于各级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部等部位;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呼吸模式下的药物递送总量、递送率呈递增趋势,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药物有效剂量和患儿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肺沉积 空气动力学粒径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