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变迁状况及其结构分解
1
作者 王月 屈小博 霍学喜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农村居民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分化最剧烈的群体,其代际流动性研究具备重要价值,准确估算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与变迁状况,有助于系统把握农村社会的机会平等状况与开放程度。本文采用CGSS2021数据对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进行结构分... 农村居民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分化最剧烈的群体,其代际流动性研究具备重要价值,准确估算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与变迁状况,有助于系统把握农村社会的机会平等状况与开放程度。本文采用CGSS2021数据对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进行结构分解,研究发现1920—2005年间出生的中国农村居民的代际流动性规律和趋势呈现四方面特征:其一,1920—2005年间出生的中国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总流动性呈不断上升趋势,排序流动、增长流动、分散流动在总流动性中的占比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其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总代际流动性虽呈不断上升态势,但排序流动及其在总流动性中的占比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动趋势,表明家庭背景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呈倒“U”型,即家庭背景对农村居民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持续上升,直至“90后”出生群体才呈现出弱化趋势。其三,增长流动对总流动性的贡献占比总体呈逐渐上升态势,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流动在总流动中的占比高达90%,反映出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对农村居民代际流动性的积极影响。其四,在1920—2005年出生时间段,分散流动在代际流动性中的影响都很小,表明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对农村居民代际流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职业流动 农村居民 结构分解 父辈 子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联合体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流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淑华 李文华 +5 位作者 李彩虹 简张桂 吴禹飞 蔡海霞 刘群 何智蕾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3,89,共5页
目的探究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流动意向情况,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留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采集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 目的探究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流动意向情况,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留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采集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潜在因素与留任基层想法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89名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女性为主要群体,占比为63.0%;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比最高,为6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效果满意度与留任基层意向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破解基层医疗人才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医疗联合体内人才有序流动,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人才“招得到、用得好、上得去、留得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意向 基层医务人员 医疗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报人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
3
作者 李时新 徐婷 《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作为知识阶层,民国报人的职业流动相对自由,渠道较宽,其流动多因收入和待遇、人际关系、个人权益、价值观念、报馆组织和他馆罗致等因素而引发。报人除了在本报馆、不同报馆之间流动外,多流向政界、商界和文化教育界等行业,流动率高,其... 作为知识阶层,民国报人的职业流动相对自由,渠道较宽,其流动多因收入和待遇、人际关系、个人权益、价值观念、报馆组织和他馆罗致等因素而引发。报人除了在本报馆、不同报馆之间流动外,多流向政界、商界和文化教育界等行业,流动率高,其职业地位也不稳定。报人的职业流动改善了个人境遇,充实了流入报馆的业务技能,但对流出报馆和地方新闻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骨干人员流失导致报馆人才结构失衡;报人整体素质下降,滞碍本地新闻业的成长;迫于可能的人才缺失,报馆被迫调整立场和编辑方针。报人的高流动率表明其较低的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报人 职业流动 职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
4
作者 郭娟娟 张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11,159,共14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不同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可能及其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高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发生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显著高于...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不同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可能及其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高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发生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两个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职业流动具有收入效应,且收入效应在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更为明显,通过职业流动低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可以显著增加,可见职业流动或许会缩小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3)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尤其是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同时,数字经济也提升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通过职业流动增加收入的机会。可见数字经济对缩小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差距,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市场分割 职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效果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茁 方尔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在现代社会,职业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产业工人数量庞大,他们职业流动效果如何仍未可知。基于黑龙江省产业工人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工资”“福利保障”“职位”“社会声望”和“技术等级”五... 在现代社会,职业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产业工人数量庞大,他们职业流动效果如何仍未可知。基于黑龙江省产业工人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工资”“福利保障”“职位”“社会声望”和“技术等级”五个维度,对产业工人不同维度的职业流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研究表明:多数产业工人表现出“无效流动”或“向下流动”的效果特征;基于自致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产业工人呈现出职业流动效果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工人 职业流动效果 职业稳定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与中国生产工人职业流动
6
作者 魏嘉辉 顾乃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4,共16页
“机器换人”背景下中国工业就业规模不断缩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担忧。本文基于职业流动视角,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调查数据和行业机器人应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机器人渗透水平每增加1%,将平均提高生产工人1.2%的职业流动概率;结... “机器换人”背景下中国工业就业规模不断缩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担忧。本文基于职业流动视角,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调查数据和行业机器人应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机器人渗透水平每增加1%,将平均提高生产工人1.2%的职业流动概率;结合垂直和水平流动考察生产工人职业变化,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了生产工人互补式流动而非替代式转移。以上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内生性处理下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影响下,高学历、健康和男性生产工人的互补式流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对技术性失业的担忧,在“机器换人”背景下促进生产工人职业互补式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工业机器人 生产工人 职业流动 人机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机会不平等与共同富裕--基于代际职业流动的视角
7
作者 周利 尤济红 冯大威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9,共19页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职业格局,突破传统代际职业流动的界限,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本文评估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职业格局,突破传统代际职业流动的界限,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本文评估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所推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的积极作用。理论上,本文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打破时空限制,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赋能代际职业流动。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设,表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显著促进了代际职业流动,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促进代际职业流动的三个关键途径:降低机会不平等、促进信息传递及提升社会资本。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影响的异质性,发现这种影响在个体禀赋、家庭迁移背景及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代际职业流动 共同富裕 机会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代际职业流动——基于人力资本异质性视角
8
作者 杨芸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数字经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并正在逐步改变传统代际流动模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6和2018CLDS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加快了代际职业流动,但这种影... 数字经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并正在逐步改变传统代际流动模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6和2018CLDS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加快了代际职业流动,但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低人力资本劳动力身上,对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没有显著影响。而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该结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优化胜任机制、增收预期机制和职业选择扩大机制,对不同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导致了代际职业流动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包容性增长、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从而防止代际流动固化,有效兼顾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代际职业流动 人力资本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搬迁移民职业流动中阶层地位获得研究
9
作者 古安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1期240-244,共5页
为了明晰异地搬迁移民职业阶层地位变化,采用流动表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移民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移民职业阶层虽然呈整体向上流动,但以短距离流动为主,受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构性流动明显。移民制度政策,尤其是对口支... 为了明晰异地搬迁移民职业阶层地位变化,采用流动表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移民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移民职业阶层虽然呈整体向上流动,但以短距离流动为主,受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构性流动明显。移民制度政策,尤其是对口支援培训,对移民职业地位下降抑制作用明显,但获益人群较少,力度有限。在先赋因素中,党员身份、家庭成员阶层地位和劳动力作用明显。在自致性因素中,个人搬迁前职业阶层地位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作用明显。整体而言,自致性因素作用大于先赋性因素和政府制度政策因素。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干预,提高移民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搬迁移民 对口支援 职业流动 阶层地位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55
10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7,共9页
基于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文章在揭示农民工职业流动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职业分层和代际差异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对其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从事中端职业的农... 基于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文章在揭示农民工职业流动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职业分层和代际差异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对其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从事中端职业的农民工职业流动性最强,且其向上流动的动机也最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整体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尤以20-23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最为活跃,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频率呈现出倒U型流动轨迹的特征。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越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越高、职业流动性越弱,而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职业技术的提高。文章最后结合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流动 代际差异 职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职业阶层和职业流动相互作用,职业阶层越高,工作越趋于稳定,农民工越倾向于留城;职业流动次数反向作用于留城意愿。农民工越年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越高,居住条件越好,留城意愿越强。农民工城市社会满意度、生活水平变化、工作认知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重要因素。建议建立以均等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的实证 被引量:21
12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共9页
文章基于一项2009年在福建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职业流动均提升了男、女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 文章基于一项2009年在福建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职业流动均提升了男、女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但女性流动人口从中获得的收入回报明显大于男性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次数与女性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其收入水平随着职业流动次数的增加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变化,而与男性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则不存在倒U型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收入效应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流动、能力形成和社会融合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云彦 褚清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从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轨迹可以发现,职业流动促进了其能力形成,这种能力对促进城市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进城务工人员比较务实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期望,本文运用湖北、河南3县的调研数据,对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 从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轨迹可以发现,职业流动促进了其能力形成,这种能力对促进城市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进城务工人员比较务实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期望,本文运用湖北、河南3县的调研数据,对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家庭禀赋、流动特征对外出务工人员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等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不同代际进城务工人员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的能力形成路径截然不同,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发展的能力形成更多是依赖正规教育或技能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而老一代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发展的能力形成更多是传统手工业技能在城市的再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能力形成 社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及收益——基于CLDS2012年和CLDS201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禾 张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2,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巨大变迁,职业流动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常见现象。不断扩大的职业流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不同的视角对影响职业流动的因素及其后果展开研究。对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城市追踪样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巨大变迁,职业流动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常见现象。不断扩大的职业流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不同的视角对影响职业流动的因素及其后果展开研究。对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城市追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城镇劳动力职业流动率高,换工并不是随机行为,而是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农村户籍、低人力资本、中等收入者、体制外劳动者更容易换工。在控制了职业流动的选择性后,职业流动的收益存在差异:职业流动对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工作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二者互为因果。职业流动一方面深受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职业流动与工作满意度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工作满意度既不是职业流动的主要原因,也不能因职业流动而获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收入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3,共6页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的职业流动及择业期望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坚 葛晓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10-117,共8页
通过代内流动表对农民初职、现职和未来职业预期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农民非农化进程将减慢;最期望流向其他职业的是雇工而不是农民;个体工商劳动者成为了农民向高层流动的“中转”职业;尽管农民的流动人数很多,但都集中在声望... 通过代内流动表对农民初职、现职和未来职业预期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农民非农化进程将减慢;最期望流向其他职业的是雇工而不是农民;个体工商劳动者成为了农民向高层流动的“中转”职业;尽管农民的流动人数很多,但都集中在声望值较低的职业之间,流动后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如何加快农民继续向非农职业转移以及促进农民由低层向高层流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变农民身份的一系列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已弱化,使农民具备向上垂直流动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非农化 职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区隔、职业流动与工作满意度——兼论新社会阶层跨体制流动的特点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海东 杨城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101,共11页
体制区隔和职业流动是新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个人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等相关条件一定后,体制内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高于体制外就业者,"中产阶层"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中产阶层&qu... 体制区隔和职业流动是新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个人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等相关条件一定后,体制内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高于体制外就业者,"中产阶层"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中产阶层",向体制内流动的就业者会提升其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而在跨体制职业流动方面,呈现出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职业流动数量要远高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数量的单向特征。因此,有关方面应当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继续扩展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出的渠道,开拓、支持与鼓励体制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到体制内行业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体制外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展体制外人才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上的局限,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人才获得感,从而释放社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体制区隔 职业流动 新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出农民工职业流动轨迹与向上发展促进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6
18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利用2014年最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轨迹及向上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经历和总体职业特征均呈倒"U"形分布,存在逆向选择和向下流动现象。农民工的职业获取存在明显的性别区... 本文利用2014年最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轨迹及向上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经历和总体职业特征均呈倒"U"形分布,存在逆向选择和向下流动现象。农民工的职业获取存在明显的性别区隔;职业培训是农民工获取中高端职业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仅有助于农民工低端职业身份的获取,对中高端职业以及职业发展并无显著效应。尽管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存在较多障碍,但受教育程度越高、务工年限越长、参与过职业培训或拥有职业技能证书、有家属随迁或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向上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流动 倒“U”形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工人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继德 丁晓 张冰清 《建筑经济》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建筑工人的频繁职业流动严重阻碍我国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建筑劳务作业的特殊性,阐述建筑工人职业流动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分类,通过分析各流动类型的影响,指出需要高度警惕和治理的职业流动类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 建筑工人的频繁职业流动严重阻碍我国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建筑劳务作业的特殊性,阐述建筑工人职业流动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分类,通过分析各流动类型的影响,指出需要高度警惕和治理的职业流动类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建筑工人 职业流动 特点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我国七城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妍冬 刘一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52,132,共11页
本文在中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农民工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两代农民工收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职业流动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呈正相关。但是在... 本文在中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农民工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两代农民工收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职业流动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呈正相关。但是在回归检验中发现,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开始下降,职业流动频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而在第一代农民工的回归检验中,职业流动频次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农民工收入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