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在肾病综合征患者MSCT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竹 敖利娜 +1 位作者 何光连 陈学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104-106,152,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在肾病综合征患者MSCT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首次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是否... 目的旨在探讨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在肾病综合征患者MSCT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首次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经耐高压PICC注入造影剂,将患者分为耐高压PICC组(n=34)、普通留置针组(n=30),普通留置针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的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护理耗时、导管维护成本及图像成像质量。结果耐高压PICC组患者未出现造影剂外渗情况,普通留置针组患者出现1例重度造影剂外渗、1例轻度造影剂外渗,普通留置针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为6.66%(2/30),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耗时、导管维护成本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耐高压PICC组患者护理耗时明显低于普通留置针组(P<0.001);普通留置针组患者导管维护成本明显高于耐高压PICC组(P<0.001);耐高压PICC组图像质量评分优良率为97.05%(33/34),明显高于普通留置针组70.00%(21/30)(P<0.001)。结论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可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在MSCT检查中出现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降低护理耗时、导管维护成本,同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肾病综合征 MSCT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依据及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金爱云 周晓瑜 +1 位作者 章建丽 陈敏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6期92-94,共3页
总结1例三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在导管应用之前采集证据证实其可行性,应用过程中合理选用输液管腔,正确运用输液接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冲封管要求,及时更换敷贴并妥善固定导管。患者... 总结1例三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在导管应用之前采集证据证实其可行性,应用过程中合理选用输液管腔,正确运用输液接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冲封管要求,及时更换敷贴并妥善固定导管。患者顺利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住院32d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耐高压picc导管 造血干细胞移植 循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伟英 董娟娜 冯婉茹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首次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耐高压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而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 目的探讨耐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首次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耐高压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而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护理耗时及导管维护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的外渗发生率(0 vs.5%,P=0.022),护理耗时[(6.36±7.71)分钟/次vs.(13.32±3.29)分钟/次,P=0.001],导管维护费用[(1186.31±165.36)元/次vs.(1250.25±170.67)元/次,P=0.039]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经耐高压PICC导管行增强CT检查,能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护理时数,降低维护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耐高压picc导管 增强CT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的操作体会及效果评价
4
作者 曾丽 罗江山 +2 位作者 王佳 刘宇 温贤秀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202-203,共2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1]。临床实践中发现,导管固定不牢,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2]。耐高压PICC导管具有耐高压注射、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多通道同时给药等优点,适...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1]。临床实践中发现,导管固定不牢,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2]。耐高压PICC导管具有耐高压注射、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多通道同时给药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多次增强CT扫描时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还适用于需行重症监护的患者,如急性创伤、休克、颅脑损伤等[3,4],但耐高压导管为聚氨脂材质,体外部分比较硬,固定不妥,易对穿刺点造成摩擦。我中心对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裁剪长度 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PICC导管拔管困难原因及护理对策
5
作者 刘艳霞 李艳会 刘文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PICC导管使用过程中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及其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从而采取护理对策,减少纤维蛋白鞘形成,保证导管安全。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478例置入耐高压单腔PICC导管的12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进行拔管... 目的探讨耐高压PICC导管使用过程中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及其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从而采取护理对策,减少纤维蛋白鞘形成,保证导管安全。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478例置入耐高压单腔PICC导管的12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进行拔管操作,对拔管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结果120例拔管患者中,28例拔出的导管表面附着纤维蛋白鞘,纤维蛋白鞘拔出率为23.33%,这28例患者中5例Ⅰ级拔管困难,17例Ⅱ~Ⅲ级拔管困难,6例Ⅳ拔管困难;22例拔管成功,6例拔管失败。28例患者平均带管时间为375天,超过1年的有13例,其余15例均为9个月至12个月之间。结论纤维蛋白鞘是导致耐高压PICC导管拔管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护士应知晓纤维蛋白鞘形成原因,重视拔管操作,避免因纤维蛋白鞘导致的拔管失败及纤维蛋白鞘脱落导致的导管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纤维蛋白鞘 拔管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性明胶海绵用于肿瘤患者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朱容嘉 杨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6-039,共4页
研究吸收性明胶海绵对肿瘤患者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效果的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肿瘤行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观察组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进行固定。对比两组穿刺点渗血、PICC导管固... 研究吸收性明胶海绵对肿瘤患者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效果的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肿瘤行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观察组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进行固定。对比两组穿刺点渗血、PICC导管固定相关并发症(感染、红肿、固定翼压痕)、固定前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总发生率和PICC导管固定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6.67%,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渗血总发生率和PICC导管固定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3.33%和33.33%,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P<0.05。固定前两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对比P>0.05,固定后两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固定前,观察组评估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选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可降低渗血、感染、红肿、固定翼压痕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性明胶海绵 肿瘤患者 耐高压picc导管 并发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影像学调整双腔耐高压PICC原发性异位的临床实践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柳燕 黄果花 +2 位作者 李秋凤 伍瑛 陈云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导管原发性异位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资料复位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724例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病人,51例病人置管完成后24 h内通过胸部影像学...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导管原发性异位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资料复位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724例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病人,51例病人置管完成后24 h内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导管发生原发性异位,发生率为7.04%。异位后分析其原因,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通过实时B超影像、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多种手法及体位综合复位的处理措施。结果:41例病人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0.3%。10例病人多因病人血管因素或错过调管时机导致导管复位失败。结论:置管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多方法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保证PICC导管尖端处于最佳位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原发性异位 超声 影像学 复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祁永芝 郭燕 +3 位作者 张浩 王励 马春霞 白献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0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骨髓移植舱行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术的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置管及导管使用情况,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移植舱内治... 目的 探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骨髓移植舱行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术的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置管及导管使用情况,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移植舱内治疗及移植后治疗,顺利拔管;4例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怀疑导管感染,拔管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排除导管相关感染;1例患者死于移植并发症而终止使用;1例患者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5d因牵拉不慎引发导管脱出8 cm,21 d后病情平稳出舱后拔管.20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单腔不完全堵塞,经溶栓处理后正常使用;3例出现下臂静脉回流受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治疗手段,有效保证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干细胞移植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
原文传递
耐高压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严辉峰 张丽 +3 位作者 朱剑 左敏静 罗雪娇 毕蒙蒙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予以对比剂团注;观察1组(n=100)、观察2组(n=100)均用耐高压PICC导管予以对比剂团注,根据对比剂说明书参照剂量以及患者实际特点、医院常规使用情况,将对比剂用量分别设置为1.3、1.1 mL/kg;对比三组CT增强扫描并发症、图像质量等。结果总的增强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1组、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2组从进入检查室至CT扫描的时间、CT扫描结束至按压无出血的时间、整体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噪声及锐利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T增强扫描结束后未出现导管高压注射损坏及导管堵塞的情况。观察2组的对比剂用量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并联合低对比剂注射用量行腹部CT增强,优化了CT增强的检查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肿瘤 腹部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吴婉英 杨方英 +1 位作者 高利琴 邵秋月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 目的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8例置管患者中,用于增强剂团注98次,持续化疗泵注射190次,中心静脉压监测3人次,静脉高营养输注4例。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能满足肿瘤患者反复多次团注增强剂、双通道联合化疗、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输注等需求。在患者治疗初期,应主动评估患者治疗方案,早期为患者留置导管,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 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雪贞 陈真 +1 位作者 郑素惠 黄韩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452例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病例,从置管途径、异位发生部位、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2例导管异位发生部位:右颈内静脉237...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452例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病例,从置管途径、异位发生部位、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2例导管异位发生部位:右颈内静脉237例,左颈内静脉145例,对侧锁骨下静脉14例,奇静脉17例,反折锁骨静脉腋静脉29例,导管过深(进入心房心室)10例。头静脉置管异位率(36.84%)高于贵要静脉(13.10%)和肱静脉(15.15%),左侧静脉置管异位率明显高于右侧静脉。双腔导管的异位率(27.50%)明显高于单腔导管的异位率(11.68%)。经调整处理后451例导管调至正确位置,1例调管失败在数字血管造影(DSA)下协助拔管。结论护士在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血管条件、置管过程中适当调整患者体位、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有助于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多数异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导管插入术 导管异位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梅莉 高小玲 赵云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增强扫描并已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322例患者,将其中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通路行CT增强扫描的2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增强扫描并已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322例患者,将其中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通路行CT增强扫描的2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从进入检查室到开展CT检查耗时、CT检查结束后处理通路耗时、合计耗时分别为(3.31±0.66)min、(4.05±0.76)min、(7.36±1.01)min,对照组分别为(5.56±0.86)min、(7.79±0.68)min、(13.35±1.05)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作为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的静脉通路,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picc导管 静脉留置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庞志明 何少丽 +1 位作者 邓伟英 邹颖珊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8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握球运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首次行超声下上臂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 目的探讨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握球运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首次行超声下上臂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8例。试验组采用2s的主动握球运动,对照组采用10s的主动握球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7d、1个月、3个月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率及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7d、1个月、3个月新发症状性CRT、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在置管术后7d及3个月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0、4.238,P值分别为0.031、0.040)。结论与10s握球运动相比,2s握球运动未增加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但可提高患者握球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球运动 高压双腔picc导管 鼻咽癌 导管相关性血栓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邵秋月 高利琴 +1 位作者 叶彩仙 谢淑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5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及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为34.8%及13.2%,导管相关感...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5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及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为34.8%及13.2%,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脱出发生率各为4.4%,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5.0%,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及1.2%。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与普通PICC导管相比,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 头颈部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玉欣 张莎 +3 位作者 董会民 张秀霞 张欣 王俊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例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MST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观察使用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满足危重...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例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MST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观察使用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治疗需要。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快速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 危重症患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不同外露长度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园园 陆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外露长度对患者疼痛、出血量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患者121例,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脱落8例)。对照组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按照常规全...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外露长度对患者疼痛、出血量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患者121例,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脱落8例)。对照组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按照常规全部送入体内,试验组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患者保留外露长度2 cm。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24 h、48 h、3 d、1周、4周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置管后24 h、48 h,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24 h、48 h,试验组患者局部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3 d、1周、4周试验组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外露2 cm能降低患者置管后48 h内的疼痛,提高患者远期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双腔picc导管 疼痛 出血 舒适度 输液 导管外露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海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8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符合PICC适应症的50例神经外科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置管后注意导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0例患者置管成功率100%。...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符合PICC适应症的50例神经外科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置管后注意导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0例患者置管成功率100%。其中发生4例堵管、1例脱管、1例机械性静脉炎,除外均顺利完成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用于神经外科患者,不仅能让患者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及伤害,保护外周静脉,且"一管多用"能解决患者众多的静脉治疗难题,"一针式"完成患者静脉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神经外科 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操作和维护要点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景花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1期1959-1960,共2页
[目的]总结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操作和维护要点。[方法]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均按规范进行置管、维护。[结果]25例一次置管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为病人在用药、抢救、测中心静脉压、高压注射造... [目的]总结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操作和维护要点。[方法]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均按规范进行置管、维护。[结果]25例一次置管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为病人在用药、抢救、测中心静脉压、高压注射造影剂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双腔picc导管 操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岳利霞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66-66,共1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本科室18例适用于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肿瘤化疗患者解决因反复做增强CT而造成的痛苦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丰富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临床中的实际应用经验。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 临床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惠珺 《西南军医》 201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多种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常需辅助使用止吐、护肝降酶等药物,由于药物之间...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多种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常需辅助使用止吐、护肝降酶等药物,由于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故临床多需要建立双通道静脉给药途径,这样不但增加静脉负担和患者痛苦程度,且静脉炎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对患者活动也造成一定的限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双腔picc导管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