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谢丽华 刘丹丹 +1 位作者 魏欣 赵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次数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维生素B_(6)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16±1.24)vs(4.42±1.12)次/月],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0.98±0.69)vs(3.16±1.05)min](P<0.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健康8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除躯体疼痛外,生活质量其它部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可降低癫痫患者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癫痫的临床治疗上,可在常规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B_(6)治疗,可对患者病情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维生素b_(6) 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生活质量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朱茉莉 李怡霏 +5 位作者 李珍珍 赵海燕 刘艳华 邱月 万光瑞 李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VB_(6))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组、VB_(6)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每组6只。AS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VB_(6))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组、VB_(6)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每组6只。AS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小鼠高脂饮食12周建立AS模型;对照组和VB_(6)组小鼠常规饮食、正常饮水12周。12周后,对照组小鼠常规饮食,每日给予和VB_(6)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VB_(6)组小鼠常规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AS+LiCl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LiCl(1 mg·kg^(-1));AS+VB_(6)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AS+VB_(6)+LiCl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和LiCl(1 mg·kg^(-1));6组小鼠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并计算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离体血管环实验检测胸主动脉舒张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中钠氢交换蛋白1(NHE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NO、MDA水平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组相比,AS+VB_(6)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上升,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血清中NO、MDA水平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VB_(6)组相比,AS+VB_(6)+LiCl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AS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对照组小鼠血管内皮光滑平整,细胞排列整齐有序;AS组、AS+LiCl组和AS+VB_(6)+LiCl组小鼠的血管组织结构紊乱、血管内皮粗糙;VB_(6)组和AS+VB_(6)组小鼠的血管壁结构正常、血管内皮光滑、细胞排列有序。AS组小鼠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6组小鼠硝普钠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结论VB_(6)可通过抑制NHE1蛋白的表达来改善AS小鼠的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 钠氢交换蛋白1 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热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作者 周平 吴华 陆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热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2022年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与B组,各65例。所有患者将胸腔积液完...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热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2022年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与B组,各65例。所有患者将胸腔积液完全排出后,A组经导管注入注射用顺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人白介素-2胸腔内热灌注,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胸腔内热灌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KPS评分改善分级,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不良反应。结果B组客观缓解率高于A组(82.67%vs.50.67%,χ^(2)=17.280,P<0.001)。B组KPS评分改善分级优于A组(u=2.053,P=0.040)。治疗后,2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0.01)。B组与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7%vs.29.33%,χ^(2)=0.490,P=0.484)。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热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功能状态,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延缓病情进展,且未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 顺铂 热灌注 治疗结果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
4
作者 曹桂红 杜启露 +2 位作者 刘璐 许波 王璐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方法:采用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庚烷磺酸钠溶液(0.32 g庚烷磺酸钠,加水800 mL溶解,加三乙胺2 mL,冰醋酸10 mL,加水稀释至100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方法:采用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庚烷磺酸钠溶液(0.32 g庚烷磺酸钠,加水800 mL溶解,加三乙胺2 mL,冰醋酸10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体积比7∶9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维生素B_(1)在0.4988~99.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2976x-2190.4(R 2=1);维生素B_(6)在0.4822~96.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1071x+1567(R 2=1);维生素B_(1)回收率为100.76%(n=9),RSD为0.7%;维生素B_(6)回收率为99.51%(n=9),RSD为0.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测定提供了科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 维生素b_(1) 维生素b_(6)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对妊娠剧吐患者妊娠反应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对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剧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对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剧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治疗,即维生素B_(6)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进行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妊娠期恶心呕吐专用量化表(PUQE)评分、血清学指标、尿酮体水平、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PUQE评分、血管活性肠肽(VIP)、尿酮体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钾、血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用于治疗妊娠剧吐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降低尿酮体和胃肠激素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维生素b_(6) 穴位注射 耳穴疗法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熊鑫 史芳 +2 位作者 杨银妹 李瑶 晏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组采用顺...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胸腔灌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CEA、CA125及CA19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斑蝥酸钠维生素B_(6)与顺铂联合胸腔灌注,近期疗效较佳,加强抗癌抑癌效应,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机体免疫力可受到保护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的合成代谢及其生产应用
7
作者 李丹妮 郑忠亮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88-595,共8页
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维生素B_(6)代谢生产途径,综述了维生素B_(6)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在不同生物体中参与的天然合成代谢途径及目前研究发现的偶然代谢途径;同时,总结了利用生物酶法与代谢工程生产维生素B_(6)的生物合... 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维生素B_(6)代谢生产途径,综述了维生素B_(6)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在不同生物体中参与的天然合成代谢途径及目前研究发现的偶然代谢途径;同时,总结了利用生物酶法与代谢工程生产维生素B_(6)的生物合成法。结果表明:通过生物合成维生素B_(6)可以代替化学合成法,但未来仍需要研究者对代谢途径进行不断优化、筛选,以得到更高产量的维生素B_(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 系统代谢工程 偶然途径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孕妇妊娠剧吐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美茹 李新新 王琛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B_(6)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孕妇妊娠剧吐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随机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晋江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妊娠剧吐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软件生成序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维生... 目的探究维生素B_(6)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孕妇妊娠剧吐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随机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晋江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妊娠剧吐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软件生成序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_(6)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B_(6)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观察组电解质恢复时间、补液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剧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7、2.437、2.305、3.424,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妊娠剧吐给予维生素B_(6)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 铝碳酸镁 孕妇妊娠剧吐 临床有效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6种残留溶剂
9
作者 董睿 黄翰林 +2 位作者 漆欣筑 田雁 许波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38-139,11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6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并对国产45个生产企业255批次维生素B_(6)注射液中残留溶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An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6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并对国产45个生产企业255批次维生素B_(6)注射液中残留溶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An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程序升温;供试品流路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10℃;检测器温度3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0℃;顶空进样平衡时间45分钟。结果:所测定的6种残留溶剂色谱峰分离度均符合要求,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7);回收率为90.4%~103.7%;定量限为4.2 ng/mL~2110.4 ng/mL;检测限为1.3 ng/mL~633.1 ng/mL。255批次供试品中均未检出甲苯,有的生产企业仅检出一种残留溶剂,有的检出5种残留溶剂,检出量均远低于规定限度。结论:该方法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维生素B_(6)注射液中6种残留溶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注射液 残留溶剂 顶空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_(6)联合穴位贴敷合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娜 丁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_(6)联合穴位贴敷合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在医院就诊的妊娠剧吐孕妇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呕吐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注... 目的 探讨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_(6)联合穴位贴敷合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在医院就诊的妊娠剧吐孕妇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呕吐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注射液维生素B_(6)及穴位贴敷,两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妊娠-呕吐与恶心独特量表(PUQE)评分;比较两组干预7 d后剧吐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QOL)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PUQE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PUQ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次数及止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VPQOL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关穴注射液维生素B_(6)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减轻孕妇妊娠剧吐症状,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妊娠剧吐 维生素b_(6)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猴头菌提取物对感染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的影响
11
作者 高逸文 张世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27-29,共3页
目的:对比维生素B_(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猴头菌提取物对感染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的感染疾病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对比维生素B_(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猴头菌提取物对感染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的感染疾病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维生素B_(6)组、双歧杆菌组及猴头菌组,各50例。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不采取其他药物干预,维生素B_(6)组予以维生素B_(6)静脉滴注,双歧杆菌组予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猴头菌组予以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比较四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胃肠功能分级评定表(GSRS)评分。结果:对照组与双歧杆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6)组、猴头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及双歧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双歧杆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患儿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6)组、猴头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患儿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双歧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6)、猴头菌提取物可控制感染患儿的红霉素静脉滴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胃肠道不良反应 维生素b_(6)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陈俊杰 谢利娜 +1 位作者 冀丽佳 田秀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NSCLC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NSCLC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观察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统计2组治疗4个周期后总缓解率及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肿瘤因子[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肠道微生态指标(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治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2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25、VEGF、HIF-1α呈下降趋势,CD3+、CD4+、CD4+/CD8+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5)。2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辅助治疗能有效纠正COPD合并NSCLC患者化疗及免疫治疗后肠道菌群紊乱,改善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因子表达,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 阻塞性 肺肿瘤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 癌胚抗原 CD3+ 毒副反应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孙杨 刘亚楠 李丛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0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评估...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包括恶心呕吐、胃痉挛性疼痛、胃烧灼感症状消失时间及酮症转阴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妊娠期恶心呕吐专用量化表(PUQE)评分、胃动素(MTL)、生化指标(包括血钾、血钠、血清白蛋白、尿酮体)。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51/5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42/5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胃痉挛性疼痛、胃烧灼感症状消失时间及酮症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PUQ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血钠、血清白蛋白、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尿酮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_(6)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良好,缩短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提高胃动素水平,上调电解质、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尿酮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维生素b_(6) 穴位注射 间苯三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吕亚丹 杨玉华 吕伯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肺鳞癌患者通过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肺鳞癌患者通过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FACT-L)、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肺鳞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的模型预测维生素B_(6)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梓云 彭梦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和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定量分析模型。取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6~12片,研磨,以转速4000r·min^(-1)振荡1min,将样品粉末分别装入3...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和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定量分析模型。取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6~12片,研磨,以转速4000r·min^(-1)振荡1min,将样品粉末分别装入3个样品杯中,采用积分球漫反射分析模块采集其近红外谱图,每个样品采集5次,得到15张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比方法,以不同类型维生素B片为建模的训练集样品,每个样品中,任取12张光谱图作为训练集样本,余下3张光谱图作为内部验证集样本,采用TQ Analyst 9.0软件中的PLS,用一阶导数光谱数据形式,选择3个波段(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4700.46~5125.86cm^(-1),5444.60~5708.26cm^(-1),5754.69~6159.52cm^(-1);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4133.67~5512.28cm^(-1),5944.17~6495.08cm^(-1),8105.85~9005.94cm^(-1))同时进行建模,使用诺里斯导数滤噪,节段长度为5,段间间隙为5(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或6(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结果显示: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定量分析模型(模型2)的校正均值方差(RMSEC)为0.0030,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9947,预测均值方差(RMSEP)为0.0029,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9954,交叉验证均值方差(RMSECV)为0.0052,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为0.9941,性能指数为92.8;保健品B族维生素B片定量分析模型(模型3)的RMSEC为0.0314,R_(c)为0.9987,RMSEP为0.0358,R_(p)为0.9987,RMSECV为0.0388,R_(cv)为0.9981,性能指数为93.5。利用模型2预测药物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_(6)的含量,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0044%~0.0080%,相对误差为-1.7%~3.3%;利用模型3预测保健品B族维生素片中维生素B_(6)的含量,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0071%~0.0497%,相对误差为-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维生素b_(6) 复合维生素b b维生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B_(6)与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7期37-39,7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维生素B_(6)与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女性60例为研究对象,判定骨质疏松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检测血清维生素B_(6)含量并进行相关性...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维生素B_(6)与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女性60例为研究对象,判定骨质疏松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检测血清维生素B_(6)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0例女性中,判定为骨质疏松12例,骨量减低28例,骨量正常20例,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腰椎(L_(1~4))、左侧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与骨量减低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_(6)含量均低于骨量正常者(P<0.05),骨质疏松患者低于骨量减低者(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吸烟、饮酒、腰臀比、血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家族史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骨折疏松严重程度与维生素B_(6)、年龄、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家族史等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B_(6)、年龄、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家族史均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比较高,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B_(6)存在相关性,血清维生素B_(6)是影响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疾病严重程度 维生素b_(6)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小宁 张羽 郭蒸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2018年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实施同期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2018年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实施同期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放化疗骨髓抑制、放化疗相关性胃肠炎、肿瘤标记物下降、体力健康状况改善等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放化疗骨髓抑制、放化疗相关性胃肠炎、肿瘤标记物下降、体力健康状况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规范同期放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能有效减少部分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 宫颈癌 同期放化疗 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叶酸联合维生素B_(6)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清Hcy、AMPK表达及心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娟 吕园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7期76-80,共5页
目的:研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6)(VitB_(6))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心功能恢复、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8月于淄... 目的:研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6)(VitB_(6))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心功能恢复、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8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PCI术后应用叶酸联合VitB_(6)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肌受损因子水平变化、血清Hcy、AMPK表达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心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期间心血管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受损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AMPK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应用叶酸联合VitB_(6)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患者PCI术后心肌受损因子水平,减少血清Hcy、AMPK表达,提升血管内皮功能,更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该方案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_(6)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心功能 心血管终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安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命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提高肝癌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和QOL评分,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单纯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化疗 肝癌 生命质量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螯酸钠维生素B_(6)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孔凡荣 《当代医学》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斑螯酸钠维生素B_(6)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 目的探讨斑螯酸钠维生素B_(6)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实验组给予斑螯酸钠维生素B6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61%,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低于对照组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螯酸钠维生素B6联合TACE及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螯酸钠维生素b_(6)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冷循环微波消融术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