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斑点法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静 马建国 +1 位作者 马立人 柳建强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建立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杆菌抗原,探讨应用免疫斑点法对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D(λ)值(取对数Log)为纵坐标,抗原浓度(取对数Lo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结果确定兔抗结核杆菌PPD多克隆抗体浓度1... 目的建立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杆菌抗原,探讨应用免疫斑点法对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D(λ)值(取对数Log)为纵坐标,抗原浓度(取对数Lo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结果确定兔抗结核杆菌PPD多克隆抗体浓度1∶200(20μg/mL)、通用型酶标抗体浓度1∶10为最佳反应浓度组合;回归方程Y=0.9982X-0.9229,P<0.001。最小结核杆菌抗原检出量为3.65ng/mL。结论此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捷,不需特殊仪器,结果可保存,适合我国国情,适于在广大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法 结核性() 结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结核性脑(膜)炎和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华敏 刘娜 邓巧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特点,为鉴别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脑和3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隐脑患...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特点,为鉴别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脑和3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隐脑患者HIV感染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视物模糊发生率均高于结脑。与结脑比较,隐脑患者脑压力升高更显著,脑脊液糖下降更明显,并且当脑脊液蛋白在401~1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50×10~6/L时,隐脑更为常见。相反,与隐脑比较,当脑脊液蛋白> 2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在(50~500)×10~6/L时,结脑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脑压力、脑脊液检查等来鉴别结脑和隐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 隐球菌性()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