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fion结构催化剂及响应面辅助优化催化精馏制取丙酸甲酯的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亚琳 舒庆 邓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工业中酸/醇酯化法传统工艺中存在无机强酸催化剂腐蚀设备、废液污染环境、产品分离提纯工艺复杂和传质传热限制等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影响,实验借助微结构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理念,选择不锈钢金属纤维作为结构载体,制备具有良好催化... 工业中酸/醇酯化法传统工艺中存在无机强酸催化剂腐蚀设备、废液污染环境、产品分离提纯工艺复杂和传质传热限制等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影响,实验借助微结构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理念,选择不锈钢金属纤维作为结构载体,制备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固体酸Nafion结构催化剂。利用催化精馏技术在结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丙酸和甲醇制备丙酸甲酯,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催化精馏过程进行优化分析,考查不同工艺条件对丙酸甲酯产率的影响。软件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是再沸器加热温度216℃,重时空速0.47 h^(-1),回流比1.53,进料酸醇摩尔比为2.24:1,该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实际丙酸甲酯产率95.41%,与预测值95.68%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精馏 结构催化剂 NAFION 丙酸甲酯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分子筛结构催化剂费托合成航空燃料
2
作者 潘杭兵 任衍伦 +1 位作者 王杏伟 张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
在双碳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SAF(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而费托合成是制备SAF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浆料法和浸渍法制备3种不同的FeCrAl金属基丝网结构催化剂:Co/H-ZSM-5(微孔)、Co/H-Y(微孔)和Co/H-Y(介孔)... 在双碳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SAF(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而费托合成是制备SAF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浆料法和浸渍法制备3种不同的FeCrAl金属基丝网结构催化剂:Co/H-ZSM-5(微孔)、Co/H-Y(微孔)和Co/H-Y(介孔),用于费托合成制备SAF。通过N_(2)低温吸附、SEM、NH_(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评价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费托合成的产物选择性至关重要。在230℃、2.0 MPa和6000 h^(-1)空速下,3种结构催化剂的C_(8)-C_(16)(航煤)选择性均达到最高。Co/H-Y(介孔)相较于其他2种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_(8)—C_(16)选择性(52.12%)和较高的CO转化率(28.95%)。与现有文献报道的费托合成制备航煤催化剂相比,文中制备的结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获取、成本低廉,为工业化制备SAF提供了潜在的候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结构催化剂 分子筛 航空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eO_(2)@ZIF-8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RWGS反应性能研究
3
作者 严琛 刘新辉 +1 位作者 朱学栋 杨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2,共6页
利用液相浓度控制成核法制备了ZIF-8包覆的Ni/CeO_(2)核壳结构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技术,研究了ZIF-8壳层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引入ZIF-8对于催化剂上的RWGS反应性能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ZIF-8壳层能够增大催化... 利用液相浓度控制成核法制备了ZIF-8包覆的Ni/CeO_(2)核壳结构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技术,研究了ZIF-8壳层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引入ZIF-8对于催化剂上的RWGS反应性能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ZIF-8壳层能够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弱加氢能力和对CO的吸附强度,在300℃,0.1 MPa,GHSV=6 L/(g·h)和CO_(2)∶H_(2)=1∶3的反应条件下,核壳结构催化剂上的CO选择性提升了60.3%。ZIF-8包覆前后的Ni基催化剂上的反应中间物种不同,生成CO的主要中间体为羧酸盐而CH_(4)则为甲酸盐,ZIF-8壳层的存在抑制了羧酸盐进一步加氢转化为甲酸盐,从而抑制了甲烷化副反应进行,提高了RWGS反应的CO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核壳结构催化剂 ZIF-8 RWGS反应 CO选择性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催化剂耦合反应精馏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在化工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索
4
作者 邓涛 陈喜蓉 +1 位作者 朱丽华 李金辉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243-245,206,共4页
设计了一个结构催化剂耦合反应精馏技术一步合成乙酸环己酯同时利用精馏过程分离环己烯/环己烷的化工分离工程专业实验。首先,采用浸渍涂敷法合成高效稳定的Nafion-SiO_(2)/SS-fiber结构催化剂。然后,对结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 设计了一个结构催化剂耦合反应精馏技术一步合成乙酸环己酯同时利用精馏过程分离环己烯/环己烷的化工分离工程专业实验。首先,采用浸渍涂敷法合成高效稳定的Nafion-SiO_(2)/SS-fiber结构催化剂。然后,对结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反应精馏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本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精馏章节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工艺,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精馏装置,理解精馏计算的基本原理。化工过程强化等化工前沿技术融入化工分离工程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拓宽学生知识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催化剂 反应精馏 响应面分析 化工过程强化 化工分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催化剂在低燃烧烟气毒性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龙 王平 +1 位作者 叶斌 冯绍杰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将核壳结构CuO@γ-Al_(2)O_(3)复合粒子催化剂加入到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中,制备了低烟气、毒性低、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考查了复合粒子催化剂对复合材料的燃烧烟气毒性、阻燃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臭氧性能、热老化性能、耐油... 将核壳结构CuO@γ-Al_(2)O_(3)复合粒子催化剂加入到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中,制备了低烟气、毒性低、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考查了复合粒子催化剂对复合材料的燃烧烟气毒性、阻燃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臭氧性能、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和耐酸碱性能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加入可降低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并使复合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下降,而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催化剂 低烟气毒性 低烟无卤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对甲烷干重整结构催化剂的优化研究
6
作者 张光才 张津津 +2 位作者 宋健 薛志伟 杨乃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7,124,共6页
采用立体光固化(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SLA)3D打印技术制备了直通道圆孔蜂窝、波纹通道方孔蜂窝与金字塔斜边框架拓扑3种不同结构的α-Al_(2)O_(3)支撑体。各项物理参数表明金字塔斜边框架拓扑结构的α-Al_(2)O_(3)支撑体以最... 采用立体光固化(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SLA)3D打印技术制备了直通道圆孔蜂窝、波纹通道方孔蜂窝与金字塔斜边框架拓扑3种不同结构的α-Al_(2)O_(3)支撑体。各项物理参数表明金字塔斜边框架拓扑结构的α-Al_(2)O_(3)支撑体以最小的质量(1.90 g)达到了最大的表面积(8342 mm^(2)),实现了催化剂的轻量化。通过浸渍法在3种支撑体表面负载硝酸镍并煅烧后得到NiAl_(2)O_(4)(镍铝尖晶石)结构催化剂。结果表明,在甲烷干重整反应(DRM)中,金字塔斜边框架拓扑NiAl_(2)O_(4)结构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在950℃时对CH4、CO_(2)的转化率可达97.50%、9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催化剂 3D打印 甲烷干重整 镍铝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龙军 邵潜 +3 位作者 贺振富 田辉平 李阳 段启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5-932,共8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规整结构催化剂。它在废气排放处理等气相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优于常规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性能 ,在气液固多相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它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催化反应。将这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结构特性与常规催化反应中应用的...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规整结构催化剂。它在废气排放处理等气相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优于常规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性能 ,在气液固多相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它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催化反应。将这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结构特性与常规催化反应中应用的固体催化剂和反应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它有可能替代浆态床和固定床反应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结构催化 规整结构催化剂 规整结构反应器 多相反应器 多功能反应器 传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含量对Co@Pt/C核壳结构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天天 林瑞 +2 位作者 张路 曹春晖 马建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45-1752,共8页
采用两步还原法制得Co@Pt/C核壳结构催化剂,其中Co与Pt的总质量分数为20%.通过改变金属前驱体的用量,制备了不同Co:Pt原子比的Co@Pt/C催化剂,以20%(w)Co@Pt(1:1)/C与20%(w)Co@Pt(1:3)/C表示.采用透射电镜(TEM)、光电子射线能谱分析(XPS... 采用两步还原法制得Co@Pt/C核壳结构催化剂,其中Co与Pt的总质量分数为20%.通过改变金属前驱体的用量,制备了不同Co:Pt原子比的Co@Pt/C催化剂,以20%(w)Co@Pt(1:1)/C与20%(w)Co@Pt(1:3)/C表示.采用透射电镜(TEM)、光电子射线能谱分析(XPS)、循环伏安(CV)、线性扫描伏安(LSV)等方法考察了其结构与性能,并与实验室早先制备的40%(w)Co@Pt/C催化剂进行了比较.自制20%Co@Pt(1:1)/C与20%Co@Pt(1:3)/C催化剂的金属颗粒直径约为2.2-2.3nm,在碳载体上分散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ECSA)分别为56和60m2·g-1,均超过商用催化剂20%Pt/C(E-tek)(ECSA=54m2·g-1).20%Co@Pt(1:1)/C与20%Co@Pt(1:3)/C的半波电位相较于40%Co@Pt(1:1)/C和40%Co@Pt(1:3)/C均向正向移动,表现出更好的氧还原(ORR)催化活性,并有望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核壳结构催化剂 电化学性能 氧还原反应 半波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结构催化剂浸渍过程的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寅 赫崇衡 +2 位作者 汤睿 冯大龙 李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2-1289,共8页
以贵金属Pd(Ⅱ)和过渡金属Mn(Ⅱ)为活性组分,具γ-Al2O3涂层的堇青石陶瓷蜂窝为载体,采用过量浸渍法,考察了蜂窝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条件(浸渍液pH值、温度和浓度)对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Pd(Ⅱ)和Mn(Ⅱ)适宜... 以贵金属Pd(Ⅱ)和过渡金属Mn(Ⅱ)为活性组分,具γ-Al2O3涂层的堇青石陶瓷蜂窝为载体,采用过量浸渍法,考察了蜂窝型整体结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条件(浸渍液pH值、温度和浓度)对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Pd(Ⅱ)和Mn(Ⅱ)适宜的浸渍pH值和温度。比较了浸渍液在蜂窝通道中的填充时间、浸渍液向γ-Al2O3涂层毛细孔内渗透时间、活性组分在蜂窝通道内溶剂中的扩散时间、活性组分在γ-Al2O3涂层毛细孔内溶剂中的扩散时间以及载体对活性组分的吸附时间,发现浸渍过程受吸附动力学控制。根据Lagergren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了活性组分在不同浓度下的吸附曲线,并以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agergren二阶吸附模型更吻合实际吸附行为;Pd(Ⅱ)和Mn(Ⅱ)的吸附都遵循Langmuir单层吸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结构催化剂 浸渍 金属离子 吸附速率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OF-LZU1中空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10
作者 刘巍 张静雯 +3 位作者 孙佩芸 廖伟龙 代昭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为了提高对偶氮染料的去除效率,采用加热回流法、刻蚀法和浸渍法相结合,制备了Pt/COF-LZU1中空结构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硅微球、均苯三甲醛和对苯二胺... 为了提高对偶氮染料的去除效率,采用加热回流法、刻蚀法和浸渍法相结合,制备了Pt/COF-LZU1中空结构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硅微球、均苯三甲醛和对苯二胺的配比为1∶1∶1时,所制备的中空结构的COF-LZU1微球分散性更好,表面没有多余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链生成,合成的Pt/COF-LZU1催化剂,Pt纳米颗粒负载量大,分布均匀;在室温条件下,在120 min时,40 mg的Pt/COF-LZU1中空催化剂+H_(2)O_(2)对150 mL 10 mg/L的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效率可达到9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中空结构催化剂 亚甲基蓝(MB)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含量与阴离子吸附对于铂单原子层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的影响(英文)
11
作者 杨莉君 Dustin Banham +1 位作者 Elod Gyenge 叶思宇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本实验利用铜的欠电位沉积技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以碳负载的钯纳米颗粒为核,制备铂单原子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用于表征不同Nafion含量的添加对于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实验证明,Nafion的存在会影响铜的欠电位沉积,铂与铜的... 本实验利用铜的欠电位沉积技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以碳负载的钯纳米颗粒为核,制备铂单原子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用于表征不同Nafion含量的添加对于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实验证明,Nafion的存在会影响铜的欠电位沉积,铂与铜的置换反应,并决定最终制备的核壳结构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反应的活性.当催化剂薄层中Nafion的含量低于5%的时候,添加Nafion不但可以帮助催化剂附着在旋转圆盘电极表面,而且可以保证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在H_2SO_4溶液中,钯纳米颗粒的表面存在特殊的阴离子吸/脱附电化学信号峰,这些信号峰可以用来监测Nafion含量对于铂单原子层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催化剂 氧气还原反应 铜欠电位沉积 Nafion含量 阴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泡沫结构催化剂床层高径比对1-丁烯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仁政 矫义来 +3 位作者 孙博 杨晓丹 杨振明 张劲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6,共6页
采用浆料涂覆法制得Zn Fe2O4-α-Fe2O3/Si C泡沫结构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床层高度、催化剂负载量和不同负载量结构催化剂组合对催化1-丁烯氧化脱氢性能和床层温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负载量为0.2 g/m L、床层高度为12~36 mm时,... 采用浆料涂覆法制得Zn Fe2O4-α-Fe2O3/Si C泡沫结构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床层高度、催化剂负载量和不同负载量结构催化剂组合对催化1-丁烯氧化脱氢性能和床层温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负载量为0.2 g/m L、床层高度为12~36 mm时,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1-丁烯转化率缓慢下降,丁二烯产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当床层高度为48 mm时,床层入口温升过高,使1-丁烯转化率降低且丁二烯产量显著偏离线性增长关系;降低催化剂负载量可以降低床层入口温升,提高1-丁烯转化率;采用负载量为0.082和0.164 g/m L的结构催化剂组合进行装填时,1-丁烯转化率提高到82%,丁二烯产量回归线性增长关系。在床层高度为48 mm的结构催化剂的最佳氧烯摩尔比为0.85、水烯摩尔比为8~18时,催化剂的氧化脱氢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2O4-α-Fe2O3 泡沫SiC 结构催化剂 丁烯氧化脱氢 高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苯CO_2脱氢规整结构催化剂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贤 顾雄毅 +1 位作者 何孝祥 张玉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9-193,共5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第一载体、γ-Al2O3为第二载体,制备了用于乙苯CO2脱氢的Fe系催化剂。研究发现,当Fe2O3负载量为10%时,Fe2O3/γ-Al2O3催化剂对于乙苯CO2脱氢反应活性最佳;添加适量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氧化物为助剂改善Fe2O3/...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第一载体、γ-Al2O3为第二载体,制备了用于乙苯CO2脱氢的Fe系催化剂。研究发现,当Fe2O3负载量为10%时,Fe2O3/γ-Al2O3催化剂对于乙苯CO2脱氢反应活性最佳;添加适量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氧化物为助剂改善Fe2O3/γ-Al2O3催化剂性能,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稳定性也有所增加。通过与传统颗粒催化剂比较,采用规整结构γ-Al2O3涂层堇青石负载的Fe系催化剂,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均有明显提高,反应温度为600℃、反应压力为常压、EB∶CO2为1∶10(摩尔比)、乙苯液时体积空速为1.0 h-1时,乙苯转化率可达85%,苯乙烯选择性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脱氢 二氧化碳 规整结构催化剂 氧化铁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Cu基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含氰废气净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辰昊 陈航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2-258,共7页
目的调整Cu基结构催化剂浸渍液的组分,研究其对丙烯腈、氰化氢含氰组分净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在常见的分子筛和氧化物表面负载不同种类与含量的助剂,得到结构催化剂,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目的调整Cu基结构催化剂浸渍液的组分,研究其对丙烯腈、氰化氢含氰组分净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在常见的分子筛和氧化物表面负载不同种类与含量的助剂,得到结构催化剂,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分析仪、催化剂颗粒强度仪,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特性和机械强度等进行系统表征。利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对催化剂表面物种的氧化还原性和酸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发现,添加Fe和Ce助剂得到的结构催化剂,在含氰废气净化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各浸渍组分均匀分布在所用的载体表面,经ICP分析测得催化剂中各负载组分的含量为4.5%Cu+1.1%Ce+1.2%Fe(均为质量分数)。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催化剂比表面积高,孔道结构丰富,表面物种分布均匀且径向强度超过100 N/cm。含丙烯腈和氢氰酸的废气经过催化剂处理后,高效转化为无害的CO2、H2O和N2。废气中丙烯腈含量小于0.5 mg/m^3,氰化氢小于1.9 mg/m^3,氮氧化物小于100 mg/m^3,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值,且经过2500h连续反应,未发现明显失活现象。另外,催化剂同时具有较好的丙烷催化燃烧去除性能和水热稳定性,450℃下300 h内丙烷的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结论开发了一种简捷的方法对常见载体(分子筛、氧化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调控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化学性质。通过浸渍过程赋予其高效净化含氰废气的性能,同时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存在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结构催化剂 负载型 废气净化 表面改性 含氰废气 丙烷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元锂电池回收的末端废渣为原料制备的高效核壳结构催化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珂嘉 杨晶晶 +2 位作者 赵青 张雪娇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1226,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锂电池的报废,亟待回收处理.已有锂电池回收技术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后仍残留有一定量过渡金属的末端废渣,若不加以处理处置直接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锂电池的报废,亟待回收处理.已有锂电池回收技术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后仍残留有一定量过渡金属的末端废渣,若不加以处理处置直接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风险.本研究提出一种以锂电池回收的末端废渣为原料,与三聚氰胺固体粉末混合后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高性能催化剂,用于催化过硫酸盐氧化剂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实现其高值化再利用.结果表明:①新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为镍钴氮化物和锰氧化物,壳为厚度约5.7~13.1 nm的石墨化碳层.②以单过硫酸盐(PMS)为氧化剂,对新制备催化剂(NCM1)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其可高效催化PMS降解苯甲酸、苯酚等一系列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当NCM1的投加量为0.03 g/L时,浓度为0.05 mmol/L的难降解有机物—2,4-二氯苯酚,在吸附后2 h内降解完全.NCM1/PMS降解体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纯自由基体系小.③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材料可实现多次循环利用且催化效率基本保持稳定.④对降解完成后体系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发现,新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降解过程中,金属离子仅有微量溶出,而原始废渣则大量溶出金属离子,说明与三聚氰胺混合热解可有效固定废渣中的金属.⑤经淬灭试验、D2O替换和EPR测试等一系列试验,证明新催化剂催化单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均具有一定贡献,但还存在其他未被探明的机理.研究显示,新制备的NCM1具有高PMS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锂电池回收废渣的处理处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回收 核壳结构催化剂 单过硫酸盐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核壳结构催化剂PdRu@Pt/CNT的制备 被引量:8
16
作者 党岱 高海丽 +3 位作者 彭良进 苏允兰 廖世军 王晔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79-2384,共6页
采用两步沉积还原法制备了一种以PdRu合金为核、以铂为壳,以碳纳米管(CNT)为载体的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PdRu@Pt/CNT.该催化剂对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单位位质量铂的活性可达自制20%Pt/CNT催化剂的1.7倍,且其正扫和反扫峰的峰电流密度之比(/_f... 采用两步沉积还原法制备了一种以PdRu合金为核、以铂为壳,以碳纳米管(CNT)为载体的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PdRu@Pt/CNT.该催化剂对于甲醇催化氧化的单位位质量铂的活性可达自制20%Pt/CNT催化剂的1.7倍,且其正扫和反扫峰的峰电流密度之比(/_f//_b)高达2,是Pt/CNT催化剂/_f//_b值的2倍,表明通过将活性组分铂分散在PdRu核上,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铂的分散度和铂的利用率,且通过壳层铂原子与核中钌及钯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醇氧化中间体的去除能力.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揭示了催化剂的核壳结构.另外,从TEM还可以看出:活性组分均匀地分布在碳纳米管载体上,活性组分粒径约为4.0 nm.由于这种催化剂能够有效提高铂的利用效率,并且有效消除甲醇氧化中间体,在低温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核壳结构: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燃料电池Co@Pt/C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春晖 林瑞 +2 位作者 赵天天 黄真 马建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1,共7页
采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Pt/C电催化剂,并在还原气氛下对催化剂进行热处理.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Co@Pt/C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均... 采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Pt/C电催化剂,并在还原气氛下对催化剂进行热处理.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Co@Pt/C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金属纳米颗粒均匀负载于碳上,其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热处理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有较大影响.利用循环伏安(CV)法和线性伏安扫描(LSV)法表征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特性及耐久性.制备的Co@Pt/C催化剂在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核壳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Pt的利用率.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催化剂的ORR反应以四电子路线进行.相比于合金催化剂,核壳结构催化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核壳结构Co@Pt/C催化剂 电化学性能 反应动力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催化剂与反应器:新结构、新策略和新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国锋 张智强 +4 位作者 朱坚 柴瑞娟 丁嘉 刘晔 路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7-1304,共18页
具有3D非规则空隙结构的foam/fiber基体不仅导热性好、面体比更大,而且在消除径向扩散限制、涡流强化传质/传热、提高接触效率、几何构型灵活设计等方面显示出传统的规则2D空隙蜂窝和微通道结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其高效催化功能化还面... 具有3D非规则空隙结构的foam/fiber基体不仅导热性好、面体比更大,而且在消除径向扩散限制、涡流强化传质/传热、提高接触效率、几何构型灵活设计等方面显示出传统的规则2D空隙蜂窝和微通道结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其高效催化功能化还面临挑战,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且进展明显。本文综述了foam/fiber新型结构催化剂的"宏-微-纳"一体化"非涂层"构筑及其在涉及能源化工和环境催化等的典型强吸(放)热和/或高通量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诸如C1能源化工等众多反应过程中存在的强烈热/质传递限制等问题的解决,以及为满足环境催化和"模块"化工厂等对高通量、低压降等的特殊要求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反应器 传热 传质 结构催化剂 过程强化 泡沫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军 邵潜 +3 位作者 贺振富 段启伟 田辉平 李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00-1201,共2页
化学工业正朝着安全、清洁、高效能、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开发新的、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寻找新的高效、污染更少的技术路线迫在眉睫.在化学反应工程方面,引入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实现低耗能高效率的过程称之为过程强化.规整结构催化剂利... 化学工业正朝着安全、清洁、高效能、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开发新的、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寻找新的高效、污染更少的技术路线迫在眉睫.在化学反应工程方面,引入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实现低耗能高效率的过程称之为过程强化.规整结构催化剂利用其自身结构特点,能够实现过程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结构催化 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反应器 传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殷伊琳 《天津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
规整催化剂兼有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特点与性能,具有低压降、低能耗、优良的传递性能、体积较小、易于放大等突出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规整结构催化剂的几种不同制备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大规模应用规整型催化剂... 规整催化剂兼有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特点与性能,具有低压降、低能耗、优良的传递性能、体积较小、易于放大等突出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规整结构催化剂的几种不同制备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大规模应用规整型催化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结构催化剂 反应器 骨架载体 第二载体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