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马永芬 赵磊 曹京梅 《胃肠病学》 2024年第7期396-401,共6页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是新型内镜下治疗GERD的技术,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目的:探讨PECC治疗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是新型内镜下治疗GERD的技术,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目的:探讨PECC治疗GE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有关PECC治疗GERD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265例GERD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GERD患者PECC术后DeMeester评分(SMD=3.00,95%CI:2.02~3.98,P<0.00001)、酸暴露时间(AET)百分比(SMD=1.32,95%CI:1.02~1.63,P<0.00001)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SMD=3.17,95%CI:1.91~4.43,P<0.00001)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显著升高(SMD=-4.50,95%CI:-7.45~-1.55,P=0.003)。所有PECC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CC治疗GERD的短期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长期疗效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治疗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珏磊 南寿山 +3 位作者 王超 李朝霞 窦广仙 孙光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1177-1182,共6页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治疗具有停药后易复发,副作用等风险.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roral end...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传统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治疗具有停药后易复发,副作用等风险.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roral endoscopic cardial constriction,PECC)是一种新型治疗GERD的内镜下微创手术,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创伤少,国内外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选取15例经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胃镜检查后接受PECC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8-06/2020-07期间15例接受PECC治疗的GE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手术前后胃镜、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GerdQ量表评分、患者症状满意度评分,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接受PECC治疗后的GERD患者术后反流相关症状均呈不同程度缓解,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2 mo复查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及长反流持续时间、GerdQ评分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结论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胃食管反流病 内窥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礼剑 黄晓燕 +6 位作者 韦金秀 杨成宁 陈广文 李建锋 刘莉 赵一娜 卢杰夫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810-814,831,共6页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EC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retta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EC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retta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反流情况、DeMeester计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复发率。结果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24 h反流次数、反流时间、pH<4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积分均低于术前,LESP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24 h反流次数、反流时间、pH<4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积分均低于对照组,LESP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升高,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降低,其中在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CC治疗RGERD患者总有效率较高,其可明显改善患者食管酸反流情况、LESP、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经内下贲门 Stretta射频治疗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刚 何晓锐 王淑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54-57,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R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R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反流总次数、酸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酸反流时间及最长反流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气体反流、液气混合反流发生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的病理性食管酸暴露率及近端反流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及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RGERD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反流症状,降低病理性食管酸暴露率及近端反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性食管酸暴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扎联合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徐汤舟 邱冰峰 +2 位作者 徐骐 毛吉波 曲俊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套扎联合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治疗的难治性GERD患者42例,其中21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套扎联合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治疗的难治性GERD患者42例,其中21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套扎联合PECC(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反流次数和时间、症状评分情况、反流发生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最长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反流总次数、酸反流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及弱酸反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2.14±0.12)min比(4.23±1.03)min、(49.22±5.13)min比(60.15±6.21)min、(25.13±2.11)次比(30.53±3.52)次、(8.11±0.63)次比(9.84±0.85)次、(6.11±0.51)次比(8.01±0.72)次、(10.11±1.12)次比(23.14±1.2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GERD健康生命质量量表、反流性疾病问卷及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19±0.42)分比(11.34±1.35)分、(4.15±0.34)分比(10.66±1.63)分、(3.27±0.24)分比(7.51±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液气混合反流、液体反流、气体反流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10.14±1.15)次/24 h比(14.39±1.33)次/24 h、(5.12±0.42)次/24 h比(6.06±0.74)次/24 h、(7.62±0.72)次/24 h比(10.43±1.34)次/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48%(19/21)比57.14%(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5)。结论难治性GERD患者应用套扎联合PECC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反流发生频率和症状评分情况,同时可以降低反流次数和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下贲门 体征和症状 消化系统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115例分析
6
作者 冯智 史志猛 隋淑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1期12-13,29,共3页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法收集该院消化内科中心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5例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统计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法收集该院消化内科中心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5例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统计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整理患者随访记录,分析整体有效率、口服用药及疗效满意度等。结果115例患者住院时间(4.0±1.8)d,住院总费用(8799.7±2673.2)元;患者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3个月,整体有效率89.6%(103/115),停药率83.5%(96/115);患者对疗效满意72例(62.6%),一般31例(27.0%),不满意12例(10.4%)。结论经口内镜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有效率较高,多数患者对疗效满意,较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贲门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疗效
7
作者 曾月娥 曾艳凌 +1 位作者 黄雪平 林志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高分辨率测压仪器(HRM)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6个月进行随访。术后利用Eckardt和HRM评分,评价POEM的短期和中期效果。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其中贲门失弛缓症Ⅰ型12例(26.1%),Ⅱ型34例(73.9%)。共9例(19.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及23.78个月的Eckardt评分,分别为(1.46±1.57)分和(1.96±2.01)分,均显著低于术前(7.63±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型患者间POEM术前、术后的Eckardt评分、Eckardt评分下降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4 s完整松弛压力(4 sIRP)、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残余压力(LESRP)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能有效降低LESP,对贲门失弛缓症Ⅰ型和Ⅱ型患者都有良好的短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不肌切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海清 柴宁莉 +6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李惠凯 熊英 张晓彬 支俊丽 王潇潇 艾洁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一种新的抗反流手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3月至12月13例接受贲门缩窄术GER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经24 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后接受PECC... 目的一种新的抗反流手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3月至12月13例接受贲门缩窄术GER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经24 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后接受PECC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3位患者均成功接受了PECC治疗,无严重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研究中PECC治疗后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及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结论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方法简单、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胃食管反流病 内窥检查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海清 张海静 +1 位作者 靳春露 于雪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3-567,共5页
目的研究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行PECC的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食管24hpH-阻抗监测(DeMees... 目的研究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行PECC的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食管24hpH-阻抗监测(DeMeester)评分、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GERD-HRQL)评分、GERD问卷量表(GERD-Q)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DeMeester评分术后3个月(Z=-6.940,P=0.001)、6个月(Z=-6.307,P=0.001);GERD-HRQL术后3个月Q=11.499,P=0.001)、6个月(t=10.959,P=0.001);GERD-Q术后3个月(t=30.647,P=0.001)、6个月(t=27.217,P=0.001),3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基本治愈率分别为81.5%(22/27)和77.8%(21/27)。结论PECC治疗GERD,短期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胃食管反流 有效性 安全性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原文传递
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0
作者 江南 许亚聪 +4 位作者 刘佳瑶 孙荣 郑高歌 徐菱遥 闫春晓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手术成功率、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改良POEM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POEM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有差异(P<0.05),组间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未见差异(P>0.05),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两组LES压力均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改良POEM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传统POEM组的22.22%(P<0.05);两组的复发率(2.38%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POEM和传统POEM治疗AC的效果均较佳,均可明显降低LES压力,有效改善症状,但和传统POEM相比,改良POEM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评估
11
作者 田永定 覃丽翠 吕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开胸组。在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比较两组术中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POE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总费用均低于开胸组(P<0.05);POEM组术后Eckaedt评分下降幅度略高于开胸组,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低于开胸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术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POEM组1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出现3例,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与传统开胸Heller手术均能有效改善AC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但POEM组具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 传统开胸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蔚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经验
12
作者 陈思齐 叶蔚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4-6,共3页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提出分阶段治疗的概念。笔者有幸师从叶教授,现将其从肝气不足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临证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不良及食管蠕动缺失导致食物潴留。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包括反流、吞咽困难及胸骨后疼痛。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微创内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旨在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内在肌肉,减轻其收缩力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蔚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鹏 刘国祥 李汝红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可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减少抑酸药物的使用率,减轻患者的反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PECC治疗GERD的治疗原理、长期治疗效果等还不能完全明确,很多相关研究对该技术的部分指标也不能完全统...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可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减少抑酸药物的使用率,减轻患者的反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PECC治疗GERD的治疗原理、长期治疗效果等还不能完全明确,很多相关研究对该技术的部分指标也不能完全统一。对此,本文就这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质子泵抑制剂 食管下括约肌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梦华 孙淑珍 +1 位作者 王红建 李冰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轻、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行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依据洛杉矶分级标准,其中A~B级患者29例为轻度组,C~D级患者17例为重度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1年Gerd...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轻、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行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依据洛杉矶分级标准,其中A~B级患者29例为轻度组,C~D级患者17例为重度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1年GerdQ评分及术后2个月、术后1年疗效满意率;术前、术后1年行24 h食管pH监测,记录DeMeester评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acid exposure time,AET),术后1年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改善情况,计算食管黏膜改善率。结果术前轻度组GerdQ评分[(11.10±1.82)分]、DeMeester评分[33.5(21.5,62.4)分]、AET[9.6(5.3,19.8)%]与重度组[(11.12±1.22)分、37.5(23.9,67.7)分、10.6(7.1,2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轻度组、重度组GerdQ评分[(5.21±1.90)、(6.29±2.29)分]均低于术前(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轻度组GerdQ评分[(5.97±2.11)分]、DeMeester评分[16.7(12.4,36.3)分]、AET[5.3(3.4,8.9)%]均低于术前(P<0.05),重度组GerdQ评分[(9.76±3.17)分]、DeMeester评分[28.3(17.1,73.2)分]、AET[7.3(5.2,24.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术后1年疗效满意率(89.7%)及食管黏膜改善率(93.1%)均高于重度组(47.1%、64.7%)(P<0.05),术后2个月疗效满意率(93.1%)与重度组(7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轻度反流性食管炎酸反流程度减轻,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GerdQ评分 DeMeester评分 酸暴露时间百分比
原文传递
改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分析
15
作者 范勇 张利昉 杨美琳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新昌县人民医院并行PECC治疗的GERD患者33例进行研究。比较术前,术后3、6个月的DeMeester评分、阻抗、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目的观察改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新昌县人民医院并行PECC治疗的GERD患者33例进行研究。比较术前,术后3、6个月的DeMeester评分、阻抗、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量表评分,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3、6个月时,患者的GERD-Q评分、DeMeester评分、阻抗值均低于术前(P<0.01),LESP高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改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会霞 熊英 +4 位作者 韩静 张金卓 杨义超 王亚玲 杨崇阳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171-175,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与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的rGERD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与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的rGERD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PECC组及艾司奥美拉唑组,每组各32例。前者接受PECC治疗,后者口服艾司奥美拉唑及枸橼酸莫沙比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反流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PEC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GERD-HRQL),评分均明显低于艾司奥美拉唑组(P<0.01)。治疗后6个月PECC组满意度为87.5%(28/32)、艾司奥美拉唑组满意度为40.63%(13/32)。两组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ECC组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短期疗效来说PECC比两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在改善rGERD患者反流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可缓解rGERD咽喉反流症状,显著改善rGERD反酸、烧心等食管反流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rGERD治疗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艾司奥美拉唑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症状 满意度
原文传递
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石晓璐 孟宪梅 年媛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贲门缩窄术(ECCL)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ECCL治疗的51例GERD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ER... 目的研究内镜下贲门缩窄术(ECCL)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ECCL治疗的51例GERD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E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相关调查(GERD-HRQL)评分、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GER D-Q评分和GERD-HRQL评分与术前对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GE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在接受ECCL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发现,DeMeester评分、pH<4时间(%)、反流发生次数、长反流次数以及持续反流时间在术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0%(0/51)、82.4%(42/51)和82.4%(42/51)。结论E CCL是一种短期内治疗GERD的临床方法,该方法既安全又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贲门 贲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18
作者 曾权祥 吴振华 +1 位作者 李景森 王桢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对比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9日-2021年5月10日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 目的对比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9日-2021年5月10日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n=21,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药物组(n=24,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手术组烧心感、反酸反流、吞咽困难、上腹部烧灼感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药物组(P<0.05);手术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手术组GERD-QOL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8,P=0.362,P>0.05)。结论对比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发现,两种治疗方案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的短期疗效优于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可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枸橼酸莫沙必利 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冬盛 朱宏亮 +5 位作者 车河龙 饶攀 谢先强 易伟 晏科金 曾腾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POEM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食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理性反酸、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LESRR、LESL、LESP、4sI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ESRR、LES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LESP、4sI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M与POEM治疗AC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加强随访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Heller肌切开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与药物保守治疗疗效对比
20
作者 乔晓明 林志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3-16,共4页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分析使用药物保守治疗以及使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选择院内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组后,20例患者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选择...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分析使用药物保守治疗以及使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选择院内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组后,20例患者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选择贲门缩窄术治疗(观察组)。就临床疗效、反流情况及DeMeester评分、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实施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各项返流情况及评分差不明显(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反流情况及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同比药物保守治疗可获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手术对缓解胃食管反流情况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 内窥检查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