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热处理方式的红豆全粉物化特性及其馒头品质比较
1
作者 李少辉 张柳 +3 位作者 贾艳菊 赵巍 张爱霞 刘敬科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该研究选取炒制、微波和湿热三种热处理方式,通过色度仪、低场核磁仪、扫描电镜、X衍射仪、RVA粘度仪、流变仪等研究不同热处理对红豆粉色差、水分分布、微观结构,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并揭示热处理对淀粉改性后馒... 该研究选取炒制、微波和湿热三种热处理方式,通过色度仪、低场核磁仪、扫描电镜、X衍射仪、RVA粘度仪、流变仪等研究不同热处理对红豆粉色差、水分分布、微观结构,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并揭示热处理对淀粉改性后馒头消化性质的联系。结果表明,热处理色度ΔE变化为微波>炒制>湿热。热处理未改变红豆粉C型结构,但炒制和微波后红豆粉的颗粒形貌破损较大。热处理后WAI和SP有约25%的提升,但微波降低S指数。湿热降低红豆全粉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终值粘度和回生值,为1031.67、921.00、1541.33和620.33 mPa·s,均比微波和炒降低显著(P<0.05)。湿热较其他方式,结合水丧失得更多。流变学研究表明面团G'和G"均升高,粘弹性增加,tanδ的变化不显著,但持水性改善。炒制和微波6 min处理后馒头的抗性淀粉含量增加高达12.8%和13.69%。该研究为选择合适的处理手段提升红豆馒头品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物化特性 红豆 馒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Do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李艳艳 尚欣悦 +1 位作者 吴停勋 王俊青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共9页
以中国红豆杉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和鉴定TcDof基因家族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红豆杉TcDofs基因的功能研究... 以中国红豆杉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和鉴定TcDof基因家族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红豆杉TcDofs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红豆杉共含有39个具有完整ORF的Dof基因,长度为534~1599 bp,氨基酸数目为177~532 aa,等电点介于5.45~9.81,所有TcDofs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TcDofs具有典型的C2-C2单锌指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TcDof蛋白分为A、C、D 3个亚家族,含有8个保守基序,所有的Dof蛋白均具有Motif 1保守基序。TcDof1、TcDof26、TcDof38基因在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现明显上调,推测其调控中国红豆杉的剥皮组织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 Dof家族 进化树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秦岭汉中地区红豆杉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3
作者 胡佳 魏丽娜 +5 位作者 邓茜茜 程文娜 李丽 钱拴提 胡凤成 蒋景龙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3-99,108,共8页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Pilger) Florin)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树种,在秦岭地区广泛分布,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来源。但其受人类破坏严重,亟需调查其分布和生长现状以便于实施针对性保护。2023年4月—2024年2月,采...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Pilger) Florin)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树种,在秦岭地区广泛分布,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来源。但其受人类破坏严重,亟需调查其分布和生长现状以便于实施针对性保护。2023年4月—2024年2月,采取踏查、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岭汉中地区红豆杉林木资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1)秦岭汉中地区红豆杉主要分布在略阳县郭镇和金家河镇、留坝县玉皇庙镇与留侯镇、佛坪县长角坝镇、勉县张家河镇,洋县和城固县分布较少,多呈现零散分布;(2)红豆杉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9株、三级古树342株,大部分生长状况较好,得到了有效保护;(3)红豆杉Ⅰ级幼苗个体缺乏,Ⅱ级幼树较少,缺乏大径级个体,结籽个体占比8.16%,平均树高不足10 m,种群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处于衰退阶段;(4)略阳县和城固县有较大规模的人工繁育苗木。建议对汉中市野生红豆杉集中分布区建立保护小区,定期实施监测,建立大规模红豆杉人工繁育种苗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林木资源现状 样线法 树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古田会址风水林小叶红豆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4
作者 蔡晨 李珂佳 +4 位作者 凌书伟 阮广鸣 陈泽平 潘标志 郑世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对福建省古田会址风水林77个样方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 Merr.et H.Y.Chen)种群进行调查,对其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7个样方中共有小叶红豆273株,根据株高(h)和胸径(DBH)可分为10个径级,其中... 对福建省古田会址风水林77个样方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 Merr.et H.Y.Chen)种群进行调查,对其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7个样方中共有小叶红豆273株,根据株高(h)和胸径(DBH)可分为10个径级,其中Ⅰ(h≤50 cm)级的幼苗个体最多(112株),但从Ⅰ级到Ⅱ(50 cm<h≤100 cm)级死亡率为60.7%,表明幼苗的个体生存能力差;幼树至小树阶段(Ⅱ级至Ⅴ级(10 cm≤DBH<15 cm))生长情况较为平稳,从中树至大树阶段(Ⅵ(15 cm≤DBH<20 cm)级至Ⅹ(DBH≥35 cm)级)仅有少数个体能够存活,个体数总体逐渐减少;从高度级结构看,小叶红豆种群在7个高度级均有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小叶红豆种群的动态指数(V pi)为40.67%,随机干扰动态指数(V pi′)为1.36%,随机干扰风险概率(P max)为3.33%,表明小叶红豆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增长不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弱。小叶红豆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的B 1亚型;随着径级增加,小叶红豆种群整体生存率函数(S(t))呈降低趋势,而累积死亡率函数(F(t))则呈升高趋势,小叶红豆种群死亡密度函数(f(t))和危险率函数(λ(t))从Ⅳ(5 cm≤DBH<10 cm)级至Ⅴ级明显升高,反映种群有向衰退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序列预测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经过未来2、4、6、8径级时间后,小叶红豆种群各径级个体数均有增加,种群发展潜力较好。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小叶红豆种群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稳定性和抵抗性较弱,小叶红豆自身抗干扰能力弱以及在资源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是限制小叶红豆种群增长和种群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就地保护的同时,通过适当疏伐和施肥以及加强种子培养等手段增加个体数量,提高种群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红豆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荞麦蒸糕的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5
作者 母志平 林永翅 +4 位作者 赵莎莎 吴苗钰 彭真 钟灵允 赵江林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以红豆、荞麦、大米粉、小苏打、酵母和白砂糖为原料制备一款新型杂粮蒸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确定红豆荞麦蒸糕的最佳原料配比,进一步测定其质构指标、理化指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豆荞麦蒸糕的... 以红豆、荞麦、大米粉、小苏打、酵母和白砂糖为原料制备一款新型杂粮蒸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确定红豆荞麦蒸糕的最佳原料配比,进一步测定其质构指标、理化指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豆荞麦蒸糕的最优配方为荞麦粉添加量70%,红豆泥添加量60%,大米粉添加量70%,小苏打添加量3.6%,酵母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8%。在此配方下制得的蒸糕质地均匀、香甜软糯、富有弹性,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该产品是一款新型健康糕点类食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荞麦 蒸糕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韩丽冬 刁云飞 +1 位作者 张苏 沃晓棠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为探究东北红豆杉对全球变暖的适应对策,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以不同生长阶段东北红豆杉(幼苗、幼树、成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季节动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为探究东北红豆杉对全球变暖的适应对策,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以不同生长阶段东北红豆杉(幼苗、幼树、成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季节动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东北红豆杉叶片δ^(13)C值变化范围为-3.051%~-2.939%,平均值为-2.981%±0.061%;WUE变化范围为58.96~71.68μmol/mol,平均值为66.87μmol/mol±6.90μmol/mol。东北红豆杉δ^(13)C值和WUE随季节变化由大到小排序为生长季前期(6月)、生长季中期(8月)、生长季后期(9月),不同生长阶段由大到小为成树、幼树、幼苗。不同生长阶段东北红豆杉WUE均与10 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幼苗,y=-0.82x+107.29,R^(2)=0.80,P<0.01;幼树,y=-0.34x+84.17,R^(2)=0.45,P<0.05;成树,y=-0.93x+101.32,R^(2)=0.44,P<0.05),土壤含水量是东北红豆杉WUE的主控因子。不同生长阶段东北红豆杉根据植株个体水分需求及受外界水热因子影响程度选择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 不同生长阶段 稳定碳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协同抗UVA辐射
7
作者 范伟佳 崔旭娜 +3 位作者 刘嘉怡 王杰 王婷婷 樊梓鸾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76,共7页
为探究红豆越橘及金银花提取物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引起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制备了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和金银花多酚质量比为1∶1的复配物(简称复配物),建立了UVA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了复配物对UVA辐照后HepG2... 为探究红豆越橘及金银花提取物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引起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制备了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和金银花多酚质量比为1∶1的复配物(简称复配物),建立了UVA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了复配物对UVA辐照后HepG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浓度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物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和清除ROS来缓解由UVA辐照引发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HepG2细胞被半致死UVA辐照剂量(12.96 J/cm^(2))辐照后,与模型组相比,经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质量浓度复配物处理后的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增加了15.26%、33.59%、66.15%,SOD活力分别增加了10.72%、32.43%、54.08%,CAT活力分别增加了16.48%、36.90%、116.20%,GSH-Px活力分别增加了52.97%、71.44%、117.14%,MDA浓度分别下降了17.12%、31.22%、59.41%,ROS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越橘 金银花多酚 抗UVA辐射 活性氧 抗氧化酶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豆杉林下套种百部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莫才贤 黄艳红 吴辉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7-9,共3页
为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百部的生长和品质影响,选取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双因素三水平开展百部生长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均能显著影响百部产量;在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交互作用影响分析中发现,施肥方式对百部鲜质量的影响因... 为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百部的生长和品质影响,选取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双因素三水平开展百部生长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均能显著影响百部产量;在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交互作用影响分析中发现,施肥方式对百部鲜质量的影响因施肥量的不同而不同;在红豆杉林下种植百部,原百部碱含量在1.22~1.28mg:g;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对百部的有效成分原百部碱的影响不明显。在相同施肥量下,喷灌+滴灌(智慧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能提高百部的产量,但对原百部碱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部 红豆 林下种植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怀化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现状特征分析
9
作者 陶德树 陶宇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查清怀化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分布和结构,分析其特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古树群,参考怀化市2016~2018年古树名木调查、2022~2023年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分单株散生、古树群中散生、古树群3种类型确定南... 目的:查清怀化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分布和结构,分析其特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古树群,参考怀化市2016~2018年古树名木调查、2022~2023年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分单株散生、古树群中散生、古树群3种类型确定南方红豆杉古树的数量、树龄、分布、海拔高、测树因子等。结果:怀化市共有胸径≥30.0 cm且树龄≥100 a的南方红豆杉古树607株,分布在鹤城区之外的12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单株散生379株、23个古树群中散生71株、11个南方红豆杉古树群157株。数量最多的3个县是新晃县、芷江县和会同县,分别有348株、89株和80株。结论:南方红豆杉古树在怀化市数量多,分布较广泛,适宜生长在海拔300~800 m之间的山地,对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全市南方红豆杉古树纯林较少,与壳斗科、樟科、榆科等科树种混交则生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 怀化市 古树资源 现状特征 国家储备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栽培技术要点
10
作者 崇建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1期63-64,66,共3页
对红豆杉引种栽培技术要点展开论述与分析,提出各项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备的可行性、有效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取得更好的种植收益,推动红豆杉种植领域长远发展。从引种技术、种子处理、选地整地等出发,研究各个阶段相关栽培技术... 对红豆杉引种栽培技术要点展开论述与分析,提出各项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备的可行性、有效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取得更好的种植收益,推动红豆杉种植领域长远发展。从引种技术、种子处理、选地整地等出发,研究各个阶段相关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积累红豆杉引种栽培经验,为后续的红豆杉栽培提供丰富、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引种栽培技术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甜软糯的红豆团子
11
作者 李雁捷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83-83,共1页
我特别喜欢的一款甜品是红豆团子,每次吃到它,一股家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令我幸福感爆棚。红豆是杂粮之一,性平、味甘、微酸。据《本草拾遗》记载,红豆有消肿下气、压热毒之效,是补血佳品,常食可使皮肤红润、有光泽。从小到大,我家餐桌上... 我特别喜欢的一款甜品是红豆团子,每次吃到它,一股家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令我幸福感爆棚。红豆是杂粮之一,性平、味甘、微酸。据《本草拾遗》记载,红豆有消肿下气、压热毒之效,是补血佳品,常食可使皮肤红润、有光泽。从小到大,我家餐桌上总有红豆团子的身影,那是母亲做的。犹记得那年除夕,母亲准备的年夜饭中有一组主题为“告别冬日,陶醉春天”的甜品红豆团子。母亲先从水盆里捞出浸泡好的红豆,上锅蒸着的时候又忙着和糯米面。红豆蒸熟后,我主动上手,趁热用勺子把它们捣烂成泥,倒入铁锅里炒干水分,然后根据母亲的吩咐,加入适量香油、少许红糖、核桃仁、花生碎、葡萄干等食物,搅拌均匀后放在一旁待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拾遗》 蒸熟 葡萄干 待用 水盆 红豆 年夜饭 核桃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12
作者 胡菁雯 《花卉》 202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南方红豆杉在我国分布面积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等,但其植物分布较为分散,在海拔500~3500m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区域较为常见,适宜生长在酸性、中性土壤中。从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以及根部能够提取紫杉醇,其目前已经成为... 南方红豆杉在我国分布面积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等,但其植物分布较为分散,在海拔500~3500m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区域较为常见,适宜生长在酸性、中性土壤中。从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以及根部能够提取紫杉醇,其目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最有效的抗癌药物,对于推动医学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相关人员应加大对南方红豆杉树种的研究力度,通过阐述扦插育苗的技术类型,并设计试验方案,分析不同扦插育苗技术对南方红豆杉成长状况以及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提出资源保护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 扦插育苗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13
作者 刘学 刁云飞 张苏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典型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差异,拟为保护区植被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参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规范,于2023年在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 典型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差异,拟为保护区植被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参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规范,于2023年在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建立了5块40 m×40 m的固定监测样地,以5种典型植物群落即落叶松林(ML1)、蒙古栎林(ML2)、白桦阔叶林(ML3)、针阔混交林(ML4)和阔叶红松林(ML5)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群落调查了样地内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初步分析5种植物群落组成和种群结构的变化。5种典型植被群落共调查到木本植物43种,隶属于16科29属。ML1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18种,274株成活个体;ML2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11种,466株成活个体;ML3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32种,1531株成活个体;ML4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12种,1237株成活个体;ML5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13种,310株成活个体。植物个体数从多到少依次为ML3>ML4>ML2>ML5>ML1。5种典型植物群落中胸径大于1cm的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之和分别为24.48、26.99、24.80、34.58、40.91 m 2/hm 2,平均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ML5(10.37cm)>ML2(9.32 cm)>ML1(6.78 cm)>ML4(4.77 cm)>ML3(3.52 cm),胸高断面积从大到小为ML5>ML4>ML2>ML3>ML1。ML1样地的优势种为落叶松和黑桦,ML2样地的优势种为蒙古栎,ML3样地的优势种为白桦和髭脉槭,ML4样地的优势种为臭冷杉、簇毛槭和青楷槭。ML5样地的优势种为红松、紫椴和花楷槭。从物种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和重要值分析来看,群落优势种群差异明显,随着演替的进行,木本植物种类逐步减少、胸高断面积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保护区 典型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精品化栽培技术
14
作者 刘建慧(文/摄影) 《浙江林业》 2024年第11期34-35,共2页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集珍贵用材、观赏和药用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优良珍稀树种。目前,中国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品种主要有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的红豆杉品种,为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纵裂成长条薄片;...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集珍贵用材、观赏和药用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优良珍稀树种。目前,中国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品种主要有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的红豆杉品种,为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纵裂成长条薄片;种子倒卵圆形或柱状长卵形,长7—8毫米,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南方红豆杉枝条舒展,树形美观,喜阴凉湿润的环境,其野生资源一般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科 南方红豆 曼地亚红豆 珍稀树种 珍贵用材 假种皮 倒卵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树王在哪里
15
作者 张发春 刘宁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红豆杉属 杉树 珍稀濒危植物 第四纪冰川 东北红豆 西藏红豆 云南红豆 南方红豆 杉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东北红豆杉项目简介
16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紫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赤柏松(东北),属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第三纪子遗物种,用途广泛,素有“植物黄金”之称。是乐器、雕刻、...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紫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赤柏松(东北),属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第三纪子遗物种,用途广泛,素有“植物黄金”之称。是乐器、雕刻、高级家俱、美工装饰的上好木料,也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特别是东北红豆杉的根,枝和叶中都含有抗癌药物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对卵巢癌、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 萜烯类化合物 红豆杉属 抗癌药物 红豆杉科 项目简介 紫杉醇 优良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珍稀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
17
作者 余文琼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每年初冬时节,国家I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黄金”的南方红豆杉就会果挂满枝,红彤彤、亮晶晶的果实如珠如玉,小巧可人。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南方红豆杉一般需种植7~8年才能开花结果,珍稀名贵。它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枝条飘逸洒脱,... 每年初冬时节,国家I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黄金”的南方红豆杉就会果挂满枝,红彤彤、亮晶晶的果实如珠如玉,小巧可人。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南方红豆杉一般需种植7~8年才能开花结果,珍稀名贵。它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枝条飘逸洒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树种。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裸子植物。花期在2~3月,种子11~12月成熟,其树干通直,树皮呈灰褐色或红褐色,常纵裂或剥落。叶呈深绿色,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微弯,背面中脉隆起,腹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灰绿色或黄绿色气孔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志》 条状披针形 红豆杉科 南方红豆 珍稀濒危植物 红豆杉属 深绿色 珍稀名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其群落特征
18
作者 季景勇 沈斌 +4 位作者 肖纪军 刘胜龙 叶立新 王斌 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局、生境及居群状况。结果显示: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分布点共31个,覆盖3个乡镇街道。红豆杉种群植株数量相对较多,水平分布跨度较大,垂直分布差可达1 000 m,多分布于村旁风水林或人为干扰较少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南方红豆杉多以古树存在于村落周边,均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人为干扰较大,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白豆杉种群数量极少,都分布在海拔1 100 m以上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和杜鹃花科树种。调查结果表明: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野生资源稀少,亟需保护,人为活动频繁及自身生长特性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园区 红豆 白豆杉 南方红豆 资源分布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现在进行时”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瑞树 房丹 +2 位作者 李文建 林发亮 陈伟民 《中国林业产业》 2005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一、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红豆杉(Taxus spp.),通常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在我国有3种和2个变种,即东... 一、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红豆杉(Taxus spp.),通常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在我国有3种和2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ieb.et Zucc),西藏红豆杉(T.fauna Zucc),云南红豆杉(T.wallichiana Chang et L.K.Fu),2个变种即中国红豆杉(T.wallichiana(Pilger)Rehd)与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t.mairei(Lemee et Levl.)Chang et L.K.Fu)。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为红豆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其资源储量居其他各种之冠。它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及河南、陕西(秦岭)、甘肃、台湾等省的山地或溪谷,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林混交的特征种,分布海拔800-1600米,常与其他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豆杉属植物 中国红豆 植物类群 生态学特征 东北红豆 西藏红豆 云南红豆 落叶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20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14 位作者 董军 王维 焦智民 张勇 蒋益兰 杨祖贻 薛文翰 王慧娟 都振利 王新杰 李润浦 孙红梅 曹晓红 张美英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