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贴压联合系统性干预对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谭慧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系统性干预对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94例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系统性干预,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系统性干预对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94例晚期胃癌癌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系统性干预,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系统性干预。采用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负面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2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3.68±0.84)分、(3.09±0.7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2±0.84)分、(4.11±0.76)分(P<0.05),观察组SDS评分(56.11±5.32)分、(50.19±4.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0.21±6.88)分、(54.21±5.33)分(P<0.05),观察组SAS评分(55.45±7.26)分、(50.11±3.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0.36±6.93)分、(53.70±5.29)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68.11±5.89)分、心理功能评分(65.91±6.3)分、社会功能评分(68.15±5.17)分、物质生活评分(72.26±5.7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19±5.43)分、(58.21±5.83)分、(57.91±5.42)分、(65.17±5.55)分(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系统性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晚期患者的癌性疼痛,并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性疼痛 耳穴贴压 系统性干预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梁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解析白血病成因与现状,融入临床资料对系统性干预的执行流程进行研究。方法 统计2023年7月-2024年9月医院住院资料,参照白血病研究方面的相关条例,对全部资料予以60例筛选,初步合格的资料将纳入小组组建中,例数划分按信封方案完成,标明... 解析白血病成因与现状,融入临床资料对系统性干预的执行流程进行研究。方法 统计2023年7月-2024年9月医院住院资料,参照白血病研究方面的相关条例,对全部资料予以60例筛选,初步合格的资料将纳入小组组建中,例数划分按信封方案完成,标明组名与实施的具体措施相关,即系统组(系统性干预)、传统组(传统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睡眠概况作出完善评判。结果 系统组对患者进行阶段性询问,多角度观察了患者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指出其面对各护理挑战与问题时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特征,与医护人员形成精密配合,热衷于加入护理措施的实施及监测,干预方案突出研究意义(P<0.05);系统组针对患者自主护理中的薄弱点及问题,展开全面教学,有效帮助患者在各阶段展现出较高的自护水平,可独立应对常见问题,并严格控制自身饮食、作息、生活等,干预方案突出研究意义(P<0.05);系统组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睡眠监测系统,了解到患者在更短时间内进入深度睡眠,表现出睡眠正常且稳定的特点,次日精神状态提高明显,此前睡眠习惯均已调整成健康状态,干预方案突出研究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干预对于患者自护能力有一定强化作用,同时帮助白血病患者建立更加强大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多个方式避免病情康复中患者睡眠情况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影响现状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疲乏孕产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妍 王庆 +2 位作者 郭凌云 王方方 卢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多维度疲乏评价量表(MAF)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分娩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A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妊娠期疲乏 自然分娩率 系统性干预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珂 张姝雅 张警华 《癌症进展》 2024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1,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1,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可改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白血病 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能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齐秀丽 胡开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予以系统性干预模式。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并记录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15.69%),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②手术前,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52,8.232;P<0.001);④研究组干预总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χ~2=4.993,P=0.025)。结论:系统性干预模式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可明显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心理状态,且更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可作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首选的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模式 腹股沟斜疝手术 并发症 患儿家属 心理状态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陶爱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按摩、药物等一系列系统性干预,干预期6周。采用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进行系统...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按摩、药物等一系列系统性干预,干预期6周。采用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70.83%。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进行系统性干预,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血液透析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银 彭亚楠 +1 位作者 杨宝 杨阳 《癌症进展》 2023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白血病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 目的 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白血病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干预可缓解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白血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系统性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王琳 纪艳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性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0例行常规干预和观察组300例行全程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的术...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性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0例行常规干预和观察组300例行全程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周径差值、不良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0.67%(2/300)低于对照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患侧—健侧大腿周径差值和患侧—健侧小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系统性干预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全程系统性干预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流程护理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柯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总结系统性干预流程应用至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6年5月因慢性呼吸衰竭入本院的75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5例病例配合采用基础性护理流程,干预组40例采用系统性干预流程,对2组的护... 目的总结系统性干预流程应用至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6年5月因慢性呼吸衰竭入本院的75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5例病例配合采用基础性护理流程,干预组40例采用系统性干预流程,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用2种护理措施后,常规组有效率71.43%,干预组为9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慢性呼吸衰竭问题的高龄患者,在救护工作中,为提升其疗效,建议配合落实系统性的干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性护理 高龄患者 系统性干预 慢性呼吸衰竭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护理在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10
作者 朱以芳 刘悦 同李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157-159,共3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7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99例)和试验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干预。采用QLQ-C30量表、QLQ-OES18量... 目的评价系统性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7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99例)和试验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干预。采用QLQ-C30量表、QLQ-OES18量表以及NHP量表第一部分评价该278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失眠、疲劳和呕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疼痛、情感、社会联系、身体活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系统性干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食管癌术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在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红娜 秦乡音 +3 位作者 徐春杰 张卫红 程瑞娟 贾清云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1期2259-2261,226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在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行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n=43)和研究组(系统性干预,n=45)。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在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行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n=43)和研究组(系统性干预,n=45)。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率、肿瘤复发率以及肿瘤细胞坏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感染、肝肾功能异常、发热、病理性骨折以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情感职能、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情感职能、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可有效降低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新辅助化疗 骨肉瘤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艳玲 高文菊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血糖等指标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异(...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血糖、血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血糖等指标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系统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卫华 于吉梅 +1 位作者 陆超君 许珏凤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干预。比较入院时和手术开始15 min时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手术开始15 min时,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高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鼾症单纯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玲 蔡欣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鼾症单纯性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鼾症UPPP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接诊...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鼾症单纯性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鼾症UPPP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接诊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2017年2-7月)给予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程度,睡眠质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对不同干预模式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9.544,-5.820;P<0.001)。两组干预后DSQ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3.444,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5)。观察组干预模式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鼾症UPPP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鼾症 单纯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 焦虑抑郁 睡眠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管理措施对胎膜早破分娩产妇婴儿感染的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芳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6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干预管理措施对胎膜早破分娩产妇婴儿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胎膜早破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采用系统性干预... 目的:研究系统性干预管理措施对胎膜早破分娩产妇婴儿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胎膜早破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采用系统性干预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新生儿分娩出1 min、5 min和10 min时Apgar评分,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率、感染率。结果:护理后,两组孕妇S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1,P<0.05)。实验组新生儿分娩出1 min、5 min和10 min时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6、20.429、21.435,P<0.05)。实验组自然生产率为97.56%、剖宫产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79%、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6、4.781,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管理措施应用于胎膜早破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婴儿感染率,并且能够提高正常分娩的概率以及新生儿的机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管理措施 胎膜早破 分娩产妇 婴儿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冯小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60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60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y depression scal,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cratine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干预对于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情,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 妇科癌症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淑兰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0期38-39,共2页
观察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5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Ⅰ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联合系统性护理(Ⅱ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Ⅱ组孕产妇产后出血、... 观察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5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Ⅰ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联合系统性护理(Ⅱ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Ⅱ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早产儿及早产儿死亡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护理后,Ⅱ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孕周延长时间与I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干预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 孕产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瘀汤联合系统性干预在脑梗死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瑾 李佳 曾宪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联合系统性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实施系统性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联合系统性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实施系统性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瘀汤;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SF-36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系统性干预方案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死 清热化瘀汤 系统性干预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弦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3期4712-4713,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2...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系统性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手卫生系统性干预效果
20
作者 高岩娜 王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 通过手卫生系统性干预措施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计算某基层医疗机构各类工作人员干预前手卫生的正确率、依从率和ATP检测合格率,通过系统性干预措施的实施,比较干预后各类人员手卫生正确率... 目的 通过手卫生系统性干预措施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计算某基层医疗机构各类工作人员干预前手卫生的正确率、依从率和ATP检测合格率,通过系统性干预措施的实施,比较干预后各类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依从率及合格率。结果 干预措施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7.25%和83.00%,手卫生正确率分别是72.05%和95.74%,各评价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内采取系统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暂存的微生物,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手卫生 系统性干预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