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便涂片检查对婴幼儿秋季腹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訾慧芬 李佩铂 +1 位作者 广慧芳 张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8-48,共1页
我们于97年8月至98年11月应用粪便涂片染色法对我院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30例做了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收住院的秋季腹泻30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月~1岁16... 我们于97年8月至98年11月应用粪便涂片染色法对我院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30例做了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收住院的秋季腹泻30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月~1岁16例,~3岁14例,平均年龄1.2岁,病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微生态失调 婴幼儿 粪便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衡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钱明 袁君君 李文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9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粪便涂片在诊断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无菌器皿留取各科患儿性状异常的新鲜粪便标本,用无菌棉签涂片,自然干燥后固定,行革兰染色后镜检,计算菌总数和各类菌组成比例。结果 31例标本中符合菌群失调标准的有28例,... 目的探讨粪便涂片在诊断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无菌器皿留取各科患儿性状异常的新鲜粪便标本,用无菌棉签涂片,自然干燥后固定,行革兰染色后镜检,计算菌总数和各类菌组成比例。结果 31例标本中符合菌群失调标准的有28例,符合率90.32%,其中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19例,占61.29%,G^+菌增多性失调7例,占22.58%,全菌减少2例,占6.45%。可见真菌孢子的有7例,占22.58%。结论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患儿肠道菌群失衡、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涂片染色法 腹泻 肠道菌群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腹泻病人粪便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江 管红英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1-51,共1页
目的是了解保定市腹泻病人大量使用抗菌素后,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肠道疾病逐年上升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该病对全市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是运用流行病学手段,搜集、整理、分析保定市菌群失调引起的... 目的是了解保定市腹泻病人大量使用抗菌素后,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肠道疾病逐年上升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该病对全市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是运用流行病学手段,搜集、整理、分析保定市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疾病发病情况。结果保定市110例腹泻患者粪便染色镜检细菌的结果:41(37.3%)例患者粪便中菌数显著减少。69例(62.7%)明显减少。结论大量使用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涂片 染色 镜检 菌群失调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检查在诊断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干丹 韩昌鹏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887-1889,1894,共4页
人体肠道寄居着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一个巨大的群落,称为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群落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共同参与宿主日常的消化吸收、免疫等生理功能。当外界或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时,菌群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发生肠道... 人体肠道寄居着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一个巨大的群落,称为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群落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共同参与宿主日常的消化吸收、免疫等生理功能。当外界或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时,菌群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或加重宿主致病。本文围绕粪便涂片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粪便涂片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涂片 诊断 肠道菌群失调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快速诊断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7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快速诊断 粪便涂片 抗生素 人体健康 平衡状态 平衡功能 病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中霉菌误检为红细胞7例
6
作者 邹海燕 杨振东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粪便涂片 霉菌 误检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雪荣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85-285,共1页
目的探究粪便涂片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小儿腹泻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其粪便标本,给予大便常规检查与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其肠道菌群失调状况... 目的探究粪便涂片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小儿腹泻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其粪便标本,给予大便常规检查与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其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80例(80%)患儿的粪便涂片符合肠道菌群失调标准,其中有19例(47.50%)患儿为Ⅰ度肠道菌群失调,有13例(32.50%)患儿为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有8例(20.00%)患儿为Ⅲ度肠道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的粪便涂片中,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11例(27.50%),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25例(62.50%),符合全菌减少标准的有4例(10.00%)。并且,有11例(27.50%)患儿的粪便涂片中可见真菌孢子。结论滥用抗生素可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小儿腹泻,给予粪便涂片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涂片 诊断 小儿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观察菌群失调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风军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 粪便涂片 消化内科 神经外科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观察 革兰氏阴性杆菌 标本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直接涂片快速诊断菌群失调症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秀荣 黄镇华 +1 位作者 杨海涛 徐智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5-57,61,共4页
我们建立了粪便直接涂片法快速诊断菌群失调症,经500例实验结果与菌群分析比较,两者结果基本一致。本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条件的优点,适合于基层临床实验室推厂应用。
关键词 粪便涂片 菌群失调 微生物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浦越 马爽 +1 位作者 顾笑春 付琳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76例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粪便均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及粪便常规检查,配合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结果 576例... 目的研究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76例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粪便均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及粪便常规检查,配合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结果 576例腹泻患儿粪便涂片中有480例(83.3%)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其中I度肠道菌群失调230例(47.9%);Ⅱ度肠道菌群失调166例(34.6%);Ⅲ度肠道菌群失调84例(17.5%)。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均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且46例粪便涂片中发现真菌。肠道菌群失调的涂片中优势菌为G+球菌352例(73.3%),球菌与杆菌比例倒置,大致为73∶27。结论腹泻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在使用抗生素的患儿中。粪便涂片镜检是一种观察肠道菌群失调的快捷且简便的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患儿肠道菌群失调、避免滥用抗生素、指导儿童腹泻的治疗提供依据。尤其适用于门诊及基层医疗机构儿童腹泻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涂片 儿童 腹泻 抗生素 肠道菌群失调
原文传递
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粪便涂片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建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18-20,共3页
为分析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粪便涂片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32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粪便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及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肠道菌群失调粪便涂片的检查情况。结果显示,232例患儿粪便涂片中... 为分析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粪便涂片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32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粪便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及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肠道菌群失调粪便涂片的检查情况。结果显示,232例患儿粪便涂片中,发生肠道菌群失调197例(84.9%);其中Ⅰ度92例(46.7%),Ⅱ度70例(35.5%),Ⅲ度35例(17.8%);同时,18例检出真菌,占9.1%。197例肠道菌群失调涂片中,优势菌G^+球菌135例(68.5%),G^+杆菌23例(11.7%),G^-杆菌39例(19.8%)。此外,142例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均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腹泻患儿的常见症状,主要以杆菌/球菌比例失调、真菌感染为主;加强粪便涂片检查,杜绝滥用抗生素,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可促使患者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 粪便涂片 临床检查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细菌涂片对疾病活动度判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高楠 郭怀珠 +1 位作者 李军 段丽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比较粪便细菌涂片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并探讨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判断UC活动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UC患者,同时选... 目的比较粪便细菌涂片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并探讨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判断UC活动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UC患者,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器质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上述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使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分析粪便细菌涂片的特征及与UC活动程度评分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40例UC患者的172次粪便细菌涂片结果,男79例(102次),女61例(70次),年龄(42.0±14.3)岁(18~75岁),和172例对照组的172次粪便细菌涂片结果,男93例,女79例,年龄(44.5±15.8)岁(18~83岁)。UC组的172次检测结果中,疾病中重度活动74次(43.0%),非中重度活动(轻度活动及临床缓解)98次(57.0%),两组间的血常规(WBC、RBC、HGB、HCT、PLT)、ALB、ESR、CRP、便潜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细菌涂片显示,中重度活动的UC患者粪便G+杆菌与G+球菌之比(阳杆阳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疾病非中重度活动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UC患者粪便细菌涂片中的阳杆阳球比与改良Mayo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20,P<0.001)。ROC曲线显示,阳杆阳球比对UC中重度活动判断的AUC为0.764,约登指数最大时所对应的截断值为2.5,敏感度55.6%,特异度90.7%,阳性预测率81.1%,阴性预测率73.9%,准确度75.4%。阳杆阳球比联合WBC、HGB、PLT、ALB、ESR、CRP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中重度活动判断的AUC为0.81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2.2%、84.0%、76.5%、80.8%、78.5%。结论粪便细菌涂片,特别是阳杆阳球比,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在判断UC患者的疾病中重度活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常用的血液学指标后,准确度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粪便细菌涂片 Mayo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睿 薄元恺 姜文雅 《胃肠病学》 202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密切相关。粪便细菌涂片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目的:评价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IBS(IBS-D)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130例IBS-D患者,根据粪便细...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密切相关。粪便细菌涂片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目的:评价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IBS(IBS-D)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130例IBS-D患者,根据粪便细菌涂片结果分为菌群正常组和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组。Ⅲ度菌群失调组根据粪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其余三组予利福昔明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复查粪便细菌涂片,评估临床疗效和粪便细菌涂片改善情况并对两者行一致性检验。结果:IBS-D患者中82.3%存在肠道菌群失调,Ⅰ、Ⅱ、Ⅲ度菌群失调患者分别占48.5%、25.4%和8.5%。Ⅰ、Ⅱ度菌群失调患者利福昔明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菌群正常者(57.3%对30.4%,P<0.05),两组临床疗效与粪便细菌涂片改善情况有良好的一致性,Ⅱ度患者一致性更高(κⅠ=0.653,κⅡ=0.727,P均<0.05)。结论:大部分IBS-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这部分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粪便细菌涂片可对IBS-D患者进行初步分层,指导其选择性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肠道菌群 利福昔明 粪便细菌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直接涂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肝吸虫病的检测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碧云 刘月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1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粪便直接涂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吸虫病的检测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肝吸虫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目的:分析粪便直接涂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吸虫病的检测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肝吸虫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实施粪便直接涂片法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粪便直接涂片法单一检测,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将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94%、特异度为93.33%、误诊率为6.67%、漏诊率为7.06%;对照组单一诊断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66.67%、误诊率为33.33%、漏诊率为29.41%,联合诊断和单一诊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直接涂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肝吸虫病具有显著的检测效果,能显著提高检出率,预防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直接涂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涟源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凤仁 梁享生 +3 位作者 刘国红 周红大 向红军 梁玉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 了解涟源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3个乡(镇)做为调查点,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计算感染率。 结果 本次调查3个乡(村) 5 2 5户15 47人共发现有6种寄生虫感染,总感染率和单虫种感染率均有年龄、性... 目的 了解涟源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3个乡(镇)做为调查点,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计算感染率。 结果 本次调查3个乡(村) 5 2 5户15 47人共发现有6种寄生虫感染,总感染率和单虫种感染率均有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差别,且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 8.83 % ,虫种中蛔虫感染率占首位(2 1.85 % )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疫区(伏口镇)没有查到华支睾吸虫,而在做为对照区的杨市镇却查出8例,且对照区的感染率(65 .5 7% )明显高于老疫区(3 1.95 % ) ;人群中以女性农民的感染率最高(3 3 .92 % ) ,农民和学生是主要的感染群体,年龄组以5 0岁组(3 9.61% )和5岁组(3 6.17% )为甚,男性(2 5 .46% )低于女性(3 2 .0 7% )。 结论 该市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严重,感染率高且既往本底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率 粪便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合并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睿 张瑾 王亮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合并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80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涂片结果分为A组(Ⅰ度菌群失调)、B组(Ⅱ度菌群失调)、C组(Ⅲ度菌群失调),每组60例...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合并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80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涂片结果分为A组(Ⅰ度菌群失调)、B组(Ⅱ度菌群失调)、C组(Ⅲ度菌群失调),每组60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C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的因素。结果肠道菌群失调CD患者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01),CD严重程度越高,肠道菌群失调越严重。C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及ALB<30 g/L、CRP≥5 ng/mL占比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严重程度、CRP是影响不同肠道菌群失调C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严重程度为重度患者较缓解期的患者更可能出现在B组和C组。CRP≥5 ng/mL患者较CRP<5ng/mL患者更可能出现在B组和C组。结论CD病变程度越严重,肠道菌群失调越严重;CRP≥5 ng/mL的C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失调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粪便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64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朱继华 邱家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9年第3期183-,180,共2页
1998年8月~9月份对住院的64例霍乱(Cholera CH)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本次流行的特点,加强人们对此病的了解及预防,减少此病的发生。
关键词 临床分析 霍乱 粪便培养 流行特点 婴幼儿 小川血清型 预防 小学生 存活力 粪便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通便方改善阴虚便秘症状及肠道菌群的观察
18
作者 乐瓅琳 陈伟斌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通便方对阴虚便秘疗效,并使用粪便涂片法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方法:将60例阴虚便秘患儿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通便方)30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30例。观察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并通... 目的:观察健脾通便方对阴虚便秘疗效,并使用粪便涂片法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方法:将60例阴虚便秘患儿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通便方)30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30例。观察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并通过粪便涂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便秘症状及肠道菌群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异常,中药可以改善便秘患儿症状,调节肠道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健脾通便方 粪便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使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及微生态调节剂对其干预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翠珍 周丽 《医学信息》 2012年第9期132-133,共2页
目的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使用抗生素后,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观察微生态调节剂(金双岐)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方法,观察125例患儿使用抗生素不同天数(3d、5d、7d)及不同用药途径(口服、静脉),对肠道... 目的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使用抗生素后,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观察微生态调节剂(金双岐)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方法,观察125例患儿使用抗生素不同天数(3d、5d、7d)及不同用药途径(口服、静脉),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用微生态调节荆(金双岐)对其干预。结果本组菌群失调发生率为74.40%(93例),其中抗生素使用第3天为44例(占35.52%);第5天为77例(占61.60%);第7天为93例(占74.40呦。口服与静脉使用抗生素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三种抗生素同时静脉使用比其他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P〈O.05)。服用金双歧干预后第3天、5天、7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0.08%,89.58%,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4.44%。6.67%,11.11%(P〈0.001)。结论使用抗生素可引起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进行肠道菌群的监测: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紊乱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态调节剂 粪便涂片检查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秀峰 左秀丽 《中国牛业科学》 2014年第4期93-93,95,共2页
犊牛新蛔虫病是新蛔属的牛新蛔虫(牛弓首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肠炎、血便、腹部膨大和腹痛为特征。极易被误诊为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延误治疗时机而死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原体犊牛新蛔虫虫体粗大... 犊牛新蛔虫病是新蛔属的牛新蛔虫(牛弓首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肠炎、血便、腹部膨大和腹痛为特征。极易被误诊为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延误治疗时机而死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原体犊牛新蛔虫虫体粗大呈淡黄色,头端有唇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新蛔虫 流行性腹泻 交合刺 圆球形 安钠咖注射液 驱蛔灵 粪便直接涂片 顽固性腹泻 丙硫苯咪唑 成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