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视黄醇X受体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王肖婷 徐俊鹏 +6 位作者 黄曼 陈思安 张淇昊 曹文傑 田云娜 高慧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类视黄醇X受体(RXR)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细胞实验分成5组:对照(C)组、HR组、HR+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HD组)、HR+RXR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9-RA)组(RA组)... 目的:探讨类视黄醇X受体(RXR)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细胞实验分成5组:对照(C)组、HR组、HR+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HD组)、HR+RXR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9-RA)组(RA组)和HR+RXR抑制剂HX531组(HX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进行AECⅡ特异性指标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鉴定和RXRα表达的观察;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水平;RT-PCR检测Nrf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R、HD、RA和HX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RXRα的免疫荧光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HR和HX组相比,RA组细胞活力增加(P<0.05),SOD活性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5),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RXRα的免疫荧光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HR可加剧大鼠AECⅡ的氧化应激反应,RXR激动剂干预后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HR引起的大鼠AECⅡ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类视黄醇x受体 氧化应激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类视黄醇X受体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黄海霞 周亚红 +2 位作者 孙源潞 孙玲 王蓓蓓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 探讨类视黄醇X受体B(RXR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RXRB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XRB的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类视黄醇X受体B(RXR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RXRB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XRB的表达水平,分析RXRB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线分析结果发现546例癌组织的RXRB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8.460(22.671~34.955),低于35例正常组织的43.747(41.999~4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和q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RXRB累积光密度值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692±0.143 vs.5.263±1.038),RXRB阳性率亦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6.67%(30/45) vs. 86.67%(39/45)],RXRB mRNA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519±0.249 vs.1.000±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XR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RXRB阳性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未达,优于阴性表达者的18.0个月(HR=9.901,95%CI:2.603~31.762,P<0.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RXRB阴性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HR=6.497,95%CI:2.891~14.601,P=0.021)。结论 RXRB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该基因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类视黄醇x受体B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核受体Nur77和类视黄醇X受体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坤 沈玲红 何奔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292-294,共3页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其成员众多,构成了一个大家族,可分为4大类: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D受体、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ONR)及可被代谢中...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其成员众多,构成了一个大家族,可分为4大类: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D受体、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ONR)及可被代谢中间产物激活的受体。NR与相应的配体及其辅调节因子相互作用,调控基因的协调表达,从而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细胞分化和凋亡、免疫反应及体内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受体Nur77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载脂蛋白E及类视黄醇X受体、肝X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洁 董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载脂蛋白E(Apo lipoprotein E,Apo E)及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载脂蛋白E(Apo lipoprotein E,Apo E)及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模型组(IR);姜黄素剂量组(100mg/kg、300mg/kg)。再灌注24h,采用盲评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估计;测定脑含水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Apo E及LXR、RXR的表达;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运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姜黄素在100mg/kg、30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著改善MCAO大鼠的行为学体征;降低脑含水量;减轻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神经元凋亡;上调APOE及LXR、RXR的表达,姜黄素300mg/kg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姜黄素具有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上调APOE及LXR、RX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脑缺血再灌注 载脂蛋白E 类视黄醇x受体 x受体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缺氧再灌注时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载脂蛋白E及类视黄醇X受体、肝X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洁 董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姜黄素(Curcumin)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和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的影响。方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姜黄素(Curcumin)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和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对其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eoxygenation)方法来构建离体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来鉴定星形胶质细胞。本实验将培养的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剂量组:2.5umol/L,5umol/L,10umol/L,20umol/L;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0.5u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两个指标分别对细胞的活力以及细胞的毒性进行评定。用ELISA法对原代细胞条件培养液中Apo E和RXR、LXR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星形胶质细胞Apo E和RXR、LXR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姜黄素可使细胞活力明显增高,LDH释放量显著降低,并使APOE及LXR、RXR的表达上调。其中20umol/L效果最为明显,而最低剂量2.5umol/L几乎为无效剂量。结论:姜黄素对糖氧剥夺再灌注条件下离体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APOE及LXR、RXR的表达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氧剥夺/再灌注 星形胶质细胞 载脂蛋白E 类视黄醇x受体 x受体
原文传递
视黄酸受体和类视黄醇X受体激动剂对脐血单个核细胞IL-4和IFN-γ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朱东洋 王黎荔 +2 位作者 李云 朱彦锋 赵品楠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视黄酸受体(RARs)激动剂四氢四甲基萘丙烯苯甲酸乙酯(TTNPB)和类视黄醇X受体(RXRs)激动剂甲氧普烯酸(MA)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4和IFN-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分别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上观察TTNPB和MA对脐血单个核... 目的观察视黄酸受体(RARs)激动剂四氢四甲基萘丙烯苯甲酸乙酯(TTNPB)和类视黄醇X受体(RXRs)激动剂甲氧普烯酸(MA)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4和IFN-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分别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上观察TTNPB和MA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4和IFN-γ的影响。结果 ELISA显示10-8、10-6、10-5、10-4mol/L的TTNPB和10-8、10-5、10-4mol/L的MA显著降低IFN-γ/IL-4蛋白含量比值(P<0.05);RT-PCR显示10-4mol/L的MA显著降低IFN-γ/IL-4mRNA比值(P<0.05),而10-5mol/L的TTNPB和10-7、10-6mol/L的MA显著升高IFN-γ/IL-4mRNA比值(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TTNPB和MA可以在蛋白质水平上下调IFN-γ/IL-4的比值;不同浓度的TTNPB和MA在基因水平上对IFN-γ/IL-4的比值有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酸受体激动剂 类视黄醇x受体激动剂 单个核细胞 白介素4 干扰素Γ 维生素A
原文传递
视黄醇受体与肺癌变 被引量:2
7
作者 邱琳 孙强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3期1957-1959,共3页
一些体外、体内试验证实了类视黄醇(维生素A类似物)在癌变前和癌变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由于在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和凋亡方面的多种调节作用,类视黄醇已被用作化学预防剂和抗癌剂。其调节作用是通过两种核受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一些体外、体内试验证实了类视黄醇(维生素A类似物)在癌变前和癌变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由于在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和凋亡方面的多种调节作用,类视黄醇已被用作化学预防剂和抗癌剂。其调节作用是通过两种核受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视黄酸受体和类视黄醇X受体。最新研究逐渐阐明了类视黄醇的功能、信号通路及早期化学预防失败的原因。本文将阐述视黄醇受体在肺癌变方面作用的基本和最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醇受体 肺癌变 黄醇 黄酸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方调控PPAR-γ/RXR信号通路缓解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郑有浩 传芸 郑加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类视黄醇X受体(PPAR-γ/RXR)信号通路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采用食管下端盐酸灌注法构建GERD合并气道炎症大鼠模型。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类视黄醇X受体(PPAR-γ/RXR)信号通路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采用食管下端盐酸灌注法构建GERD合并气道炎症大鼠模型。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疏肝和胃方低剂量组(10.49 g/kg生药量)、疏肝和胃方高剂量组(20.98 g/kg生药量)和奥美拉唑组(3.67 mg/kg),每组10只,灌胃14 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RT-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3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抗炎因子[IL-10、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PAR-γ、RXR-α、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疏肝和胃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奥美拉唑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IL-33、iNOS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CC16、SP-D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PAR-γ、RXR-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NF-κB、AP-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和奥美拉唑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以有效缓解GERD大鼠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RX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方 胃食管反流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X受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桐 杜红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6-890,896,共6页
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LXR不但参与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还影响了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因此其在脂类代谢异常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较多。近年发现,LXR在眼部疾病的发生... 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LXR不但参与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还影响了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因此其在脂类代谢异常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较多。近年发现,LXR在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LXR的结构、特征、参与眼部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脂代谢 炎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RXRα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效应抑制高脂喂养糖尿病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林晓燕 林秋平 +4 位作者 许昌声 宁若冰 祝江 林金秀 柴大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37-1545,共9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合并高脂饮食条件下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C57小鼠8只作...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合并高脂饮食条件下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C57小鼠8只作为对照,34只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ApoE-/-组、STZ-ApoE-/-组和STZ-ApoE-/-+Atorv组。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HE染色图像分析测定胸主动脉斑块面积;免疫杂交检测主动脉及细胞内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蛋白水平;Fenton反应Griess显色法测定血清及胸主动脉匀浆上清液活性氧(ROS)水平。I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内ROS的水平,光泽精分析法测定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干扰RNA和质粒转染的方法评价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在Atorv抑制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结果:(1)与C57组相比,ApoE-/-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增加[(215.88±34.19)μm2vs 0μm2,P<0.01],2组间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表达水平显著缩小(P<0.05);(2)与ApoE-/-组相比,STZ-ApoE-/-组胸主动脉斑块面积进一步增加[(314.13±35.72)μm2vs(215.88±34.19)μm2,P<0.05],血糖水平升高,血清TC、LDL-C、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3)与STZ-ApoE-/-组相比,STZ-ApoE-/-+Atorv组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降低[(217.47±24.56)μm2vs(314.13±35.72)μm2,P<0.05],血糖、血清TG、HDL、TC、和LDL-C无显著变化,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4)高糖(25 mmol/L)干预后,HUVECs内ROS含量、gp91phox蛋白水平及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10-8~10-6mol/L)显著降低高糖环境下HUVECs胞内ROS含量、gp91phox表达及NADPH氧化酶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5)将RXRαsiRNA转染至HUVECs之后,阿托伐他汀(10-6mol/L)对高糖环境下ROS生成及NADPH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应显著减弱,RXRα质粒转染使RXRα过表达后,阿托伐他汀(10-6mol/L)抑制ROS生成及NADPH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核受体RXRα介导阿托伐他汀的抗氧化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 氧化性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类视黄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通过调控TGF-β1/Smad2通路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昌声 张美金 +4 位作者 练桂丽 彭峰 王华军 林金秀 柴大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5-1571,共7页
目的:观察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Bex)对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Bex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 目的:观察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激动剂贝萨罗汀(Bex)对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Bex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选取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ApoE^−/−组、ApoE^−/−+Bex5(5 mg·kg^−1·d^−1 Bex)组及ApoE^−/−+Bex10(10 mg·kg^−1·d^−1 Bex)组。Bex采用灌胃法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氧化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选择遮蔽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Western blot法测TGF-β1和p-Smad2/Smad2水平;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膜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VSMCs增殖活性。结果:ApoE^−/−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以及胸主动脉TGF-β1和p-Smad2水平显著高于C57BL/6组(P<0.01);Be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ApoE^−/−小鼠胸主动脉组织p-Smad2蛋白水平,抑制内膜斑块形成及中膜增生,显著减小斑块面积(P<0.01)。ApoE^−/−组、ApoE^−/−+Bex5组和ApoE^−/−+Bex10组之间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以及胸主动脉TGF-β1和Smad2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体外实验显示,TGF-β1(0.1~10μg/L)促进VSMCs增殖,但Bex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GF-β1(5μg/L)诱导的VSMCs增殖。Bex(10−7 mol/L)可增强TGF-β1(5μg/L)诱导的p-Smad2水平(P<0.01),却抑制TGF-β1(5μg/L)诱导的p-Smad2细胞核转位。结论:RXRα激动剂Bex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p-Smad2通路从而抑制VSMCs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视黄醇x受体α 贝萨罗汀 动脉粥样硬化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代谢调控蛋白RXR/GSK-3β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旭 邵明燕 +4 位作者 张雪峰 王晓平 张倩 李春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2448-2451,共4页
从糖脂代谢调控蛋白类视黄醇X受体(RXR)/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对心力衰竭的分子调控机制和相互作用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中药治疗心力衰竭调控的干预环节和潜在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糖脂代谢 调控机制 类视黄醇x受体 糖原合酶激酶-3Β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杜岑 都健 《医学综述》 2019年第8期1485-1489,共5页
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分别负责能量的储存和消耗。其中,白色脂肪有望转化为一种类似棕色脂肪的"米色脂肪",从而消耗更多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白色脂肪棕色化"。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过... 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分别负责能量的储存和消耗。其中,白色脂肪有望转化为一种类似棕色脂肪的"米色脂肪",从而消耗更多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白色脂肪棕色化"。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过程受许多机制的调控和影响,视黄酸也参与其中。视黄酸通过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及视黄酸相关受体的结合作用增加解偶联蛋白的表达,同时也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后代棕色脂肪的生成,从而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未来,应深入研究视黄酸对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的机制,以为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棕色化 黄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黄酸受体 类视黄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TcRXR2对朱砂叶螨卵期的致死效果分析
14
作者 饶腾悦 马婷 +1 位作者 申光茂 张赞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目的】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筛选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卵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开发靶向朱砂叶螨卵期的RNAi控制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qPCR分析,筛选出在朱砂叶螨卵期特异... 【目的】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筛选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卵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开发靶向朱砂叶螨卵期的RNAi控制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qPCR分析,筛选出在朱砂叶螨卵期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类视黄醇X受体2,RetinoidX receptor 2,TcRXR2),并应用RNAi,表型观察分析干扰TcRXR2基因表达后,对朱砂叶螨各个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了TcRXR2的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93 bp,可编码氨基酸为430 aa,具有核受体的DNA结合域(DNA-binding domain,DBD)和配体结合域(Ligand binding domain,LBD)。TcRXR2在第二若螨阶段高表达,在其他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进一步检测其在不同日龄卵中的表达发现,TcRXR2在卵后期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连续饲喂ds TcRXR2的条件下,朱砂叶螨幼螨仍能成功发育为成螨,使用点滴ds TcRXR2的方式处理卵则可显著影响卵的孵化(P<0.05),具有致死效应。这些结果表明,TcRXR2基因是影响朱砂叶螨卵孵化的特异性RNAi靶点。【结论】研究找到了一个对朱砂叶螨卵期具有致死效应RNAi靶点,为利用RNAi技术防治朱砂叶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朱砂叶螨 害螨防治 类视黄醇x受体2
原文传递
大黄糖络丸调控RXRA/TNF-α/GLUT4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15
作者 赵思晨 梁永林 +4 位作者 朱向东 白敏 张禄璐 安冬 裴晓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大黄糖络丸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T2DM-IRSM)的分子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大黄糖络丸干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靶点,并采用分子生...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大黄糖络丸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T2DM-IRSM)的分子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大黄糖络丸干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靶点,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相关靶点。选取30只SPF级9周龄雄性ZDF(fa/fa)大鼠纳入试验,适应性喂养1 w后采用5008饲料诱导3 w复制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0.36 mg/kg组和大黄糖络丸0.54、1.08、2.16 g/kg组,另选6只9周龄SPF级雄性ZDF(fa/+)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干预12 w。双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结束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GLU);ELISA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病理形态变化。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中PPI网络互作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SLC2A4,又称GLUT4)、类视黄醇X受体α(RXRA)是“药物-疾病”交集靶点中的关键靶点,槲皮素、汉黄芩素、豆甾醇、(2R)-7-羟基-5-甲氧基-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等为药物的关键活性成分。GO富集分析结果中生物过程(BP)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化学信号介导的全身动脉血压调节等;细胞组成(CC)涉及膜筏、膜微区、膜区等;分子功能(MF)涉及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涉及的关键通路包括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唾液分泌、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cGMP-PKG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活化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汉黄芩素、豆甾醇、(2R)-7-羟基-5-甲氧基-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和TNF-α、GLUT4、RXRA靶点均能较好的结合,以上靶点均主要富集于RXRA/TNF-α/GLUT4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血清葡萄糖、空腹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骨骼肌细胞成角萎缩,少量坏死,肌细胞排列紊乱疏松,结缔组织大量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见空泡样脂滴;骨骼肌组织中Glut4、Rxr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Tnf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血清葡萄糖、空腹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骨骼肌组织Glut4、Rxr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Tnf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尤以大黄糖络丸2.16 g/kg组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大黄糖络丸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与有效调控RXRA/TNF-α/GLUT4通路关键分子在骨骼肌组织中的异常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糖络丸 2型糖尿病 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类视黄醇x受体α/肿瘤坏死因子α/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