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数融合出版视阈中网络新类型文学的流变——以《漓江年选》(1999-2005)的样本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长青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本文在对《漓江年选》(1999—2005)的文本信息和出版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中对早年部分网络文学网站的创办人及参与者的历史回顾,清晰地得出早期的“榕树下”平台所实施的“文学社”模式是个人... 本文在对《漓江年选》(1999—2005)的文本信息和出版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中对早年部分网络文学网站的创办人及参与者的历史回顾,清晰地得出早期的“榕树下”平台所实施的“文学社”模式是个人主观籍以实现“纸电一体化”的出版理想。这种带有“实验性”的探索行为人为地阻断了“榕树下”平台上所发布的网络作品向“类型化”方向发展的可能,这也是榕树下逐渐被网络所遗忘的深层原因。在这种回溯中还发现类型文学的流变与网络文学早期的形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单纯以传统的网上发表、网下联动出版的单一手段无法达成“纸电一体化”的目标,而是需要版权市场的成熟、优质版权的保证以及主流大众文化市场的建立等客观条件的加持。另外,新媒体文学模式的出现并不只是网络文学的自身迭代,而是网络文学的传播环境发生变化的一种市场表征,最终会形成另一种形态的类型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下 类型 网络文学 融合出版 类型文学 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文艺”与改革开放后类型文学预案
2
作者 尹林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中国科学与文学之关系,早在新文学发生前就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借科幻之力,寻新民之境,传政治理想。目的是使人脱离眼前的世界,而进行思维的拓展,从而认可更加先进的制度设计。无论是传入我国的较早的科幻译本《八十日环游记》 《月... 中国科学与文学之关系,早在新文学发生前就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借科幻之力,寻新民之境,传政治理想。目的是使人脱离眼前的世界,而进行思维的拓展,从而认可更加先进的制度设计。无论是传入我国的较早的科幻译本《八十日环游记》 《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界旅行 类型文学 科学文艺 科幻 改革开放后 文学 《八十日环游记》 《地底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工业视阈中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与接受——以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国际传播为例
3
作者 吴长青 《出版参考》 2024年第6期8-12,22,共6页
以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国际传播实践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文化工业已经初具规模,简之,它在数字经济领域获得的长足发展也反映了中国数字文化工业发展的基本面。在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工程中,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成功着陆并不断被世界认同与接受。... 以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国际传播实践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文化工业已经初具规模,简之,它在数字经济领域获得的长足发展也反映了中国数字文化工业发展的基本面。在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工程中,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成功着陆并不断被世界认同与接受。多元化的类型故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即时性共享模式加持下突破边界,快速融入世界互联网数字文化中,这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渠道上的保证和接受上的认同;尤其是在传播实践中,“在地性”与数字民族志叙事模式的有效融合,使得数字民族志能够有效地挖掘并体现“在地性”中强烈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识和先进的文化意识,同时“在地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形成新型数字民族志。最后,在网络类型文学批评中融合“在地性”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增强了网络类型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共享传播 在地性 网络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类型文学的演变与发展
4
作者 王亿尧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8期82-84,共3页
数字时代,媒介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文学的链条逐渐延展,大众类型文学在这一新生态场域下逐渐兴起。媒介融合背景下,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作用与交互,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不断形成和塑造着文学的形态、内容与受众认知,类型文学也通过网... 数字时代,媒介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文学的链条逐渐延展,大众类型文学在这一新生态场域下逐渐兴起。媒介融合背景下,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作用与交互,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不断形成和塑造着文学的形态、内容与受众认知,类型文学也通过网络小说、影视化、跨媒介传播等方式,展现蓬勃的生命力。在文学写作因时而动、因势而变的必然趋势下,如何找到大众文学与传统文学、消遣与严肃的平衡逐渐成为核心议题。因此,关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文学作品的演变和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找到文学发展的可持续性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大众文学 文学写作 网络小说 网络化环境 媒介融合 跨媒介传播 影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类型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家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共5页
体育类型文学是共同具有体育元素的文学群落或文学作品的聚合。对体育类型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体育类型文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文学相伴相生,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通的。体育类型文学的未来是美好的,将来... 体育类型文学是共同具有体育元素的文学群落或文学作品的聚合。对体育类型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体育类型文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文学相伴相生,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通的。体育类型文学的未来是美好的,将来体育科幻有可能成为体育类型文学的突破点。现实中体育类型文学属于亚文化,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完全可能发展成为主流文化,甚至产生文学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类型文学 发展脉络 深层原因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以《三体》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芳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2,共7页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当前类型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现状,认为《三体》在美国的成功接受将对类型文学的译介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分析《三体》的译介效果,并剖析其译介成功的五大要素,本文拟从读者评价角度指出中国文学在译介过程中可采取...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当前类型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现状,认为《三体》在美国的成功接受将对类型文学的译介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分析《三体》的译介效果,并剖析其译介成功的五大要素,本文拟从读者评价角度指出中国文学在译介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与办法,认为类型文学和纯文学可以较平衡的方式共同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的"走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译介与传播 《三体》 译介效果 读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类型文学传播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国强 王永进 张玉梅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2-54,共3页
类型文学从21世纪初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以其开放式的创作方式和丰富的娱乐化元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媒介融合语境下,类型文学进行跨媒体传播,被改编为漫画、动漫和游戏、影视剧、话剧等多种娱乐形态,进入衍生品开发时代,... 类型文学从21世纪初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以其开放式的创作方式和丰富的娱乐化元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媒介融合语境下,类型文学进行跨媒体传播,被改编为漫画、动漫和游戏、影视剧、话剧等多种娱乐形态,进入衍生品开发时代,形成全版权运营的趋势,逐渐产业化。网络连载、出版纸质图书、向移动阅读与多终端拓展、跨媒体传播以及全版权运营是类型文学多元化传播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类型文学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类型文学“走出去”可持续性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雪明 《晋阳学刊》 2021年第3期30-36,共7页
文章以中国类型文学在海外备受欢迎为依据,从传播形式、文本特征和译者因素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中国类型文学中武侠、悬疑和科幻三个类别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情况,旨在探讨其“走出去”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武侠小说的译介尚处于起... 文章以中国类型文学在海外备受欢迎为依据,从传播形式、文本特征和译者因素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中国类型文学中武侠、悬疑和科幻三个类别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情况,旨在探讨其“走出去”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武侠小说的译介尚处于起步阶段,翻译的作家作品数量少,传播推广尚且需要借助西方近似类型小说的牵强比附才能吸引西方读者。悬疑和科幻小说源自西方,因而具有良好的接受基础。悬疑小说在麦家《解密》风行海外的影响下有了后续的跟进,但译出的作家作品仍然有限,缺乏规模和体系性。科幻文学由于具有不同的体裁、多样的传播渠道与媒介、成熟的评奖推优机制和稳定的翻译群体,成为“走出去”的类型文学中的“一枝独秀”。研究表明,类型文学“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因素在于符合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杂糅特点,未来中国文学“走出去”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将中国独特的文化文学传统与世界性因素结合起来,用中国视野叙述“世界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走出去” 武侠小说 悬疑文学 科幻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播方式助推“类型文学”热——传播语境下的“类型文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晶 钟鸣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类型文学"是近20年来从网络到现实逐渐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学写作,它把笼统的通俗文学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使之具有一种模式化的风格,被众多读者群所追捧。本文主要探讨"类型文学"与其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 "类型文学"是近20年来从网络到现实逐渐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学写作,它把笼统的通俗文学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使之具有一种模式化的风格,被众多读者群所追捧。本文主要探讨"类型文学"与其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标签模式、关键词搜索等具体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分析,揭示"类型文学"在传播语境的影响下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网络传播 网络文学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与“类型文学”的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春阳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批评生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数字传媒作为人的延伸,它正从不同方面建构着我们的文化,使文学的写作、阅读、批评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其次,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的经济结构,全... 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批评生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数字传媒作为人的延伸,它正从不同方面建构着我们的文化,使文学的写作、阅读、批评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其次,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的经济结构,全球性的消费市场也因而得以构建和扩展,商业运作成了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领域的发展模式。批评生态的变化必然引起文学存在方式的改变,"类型文学"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改变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传媒 类型文学 消费社会 商业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类型文学近十年在法国的译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淑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法国的译介呈现繁荣的局面。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的纯文学作品是译介的主体,而以科幻小说、悬疑侦探小说为代表的类型文学也大量进入法国视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新的增长点...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法国的译介呈现繁荣的局面。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的纯文学作品是译介的主体,而以科幻小说、悬疑侦探小说为代表的类型文学也大量进入法国视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新的增长点。本文对2010—2020年间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悬疑侦探小说在法国的译介进行梳理,探索当代类型文学在法国的接受之路,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法国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类型文学崛起的媒介动因与发展症结 被引量:6
12
作者 贺予飞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网络类型写作现象的持续发酵产生了网络类型文学,它的崛起与媒介大有关联。数字化传媒技术加速网络文学的类型化进程。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将网络类型文学推向大众,引爆全民阅读与娱乐的潮流热点。在媒介特性下,类型文本共性应运而生。... 网络类型写作现象的持续发酵产生了网络类型文学,它的崛起与媒介大有关联。数字化传媒技术加速网络文学的类型化进程。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将网络类型文学推向大众,引爆全民阅读与娱乐的潮流热点。在媒介特性下,类型文本共性应运而生。"传媒话语"演绎着市场经济衍生的"消费逻辑",逐步构建和影响文学格局,同时又颠覆传统文学场的法则与秩序。商品属性的强化、伪个性化类型的滋长、读者的精神迷途与官能退化、写手生存焦虑的增长等成为网络类型文学的发展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类型文学 媒介动因 发展症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语境下类型文学创作与阅读现状反思
13
作者 满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96-100,共5页
类型文学写手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欲望化、快感化写作,表达自己的优越感、发泄自己的不满,读者因现实的空虚、无聊、压抑,转而寻求奇观化的类型文学。仅六七年时间,类型文学就占据了巨大的阅读市场,对待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超越简单的... 类型文学写手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欲望化、快感化写作,表达自己的优越感、发泄自己的不满,读者因现实的空虚、无聊、压抑,转而寻求奇观化的类型文学。仅六七年时间,类型文学就占据了巨大的阅读市场,对待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超越简单的二分法,以审慎、宽容的态度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创作 阅读 现状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类型文学日译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居上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近年来,中国类型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类型文学的对外译介仍然存在着种种不足。刘慈欣的《三体2·黑暗森林》在日本出版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日译版就成了研究中国类型文学日译的绝佳样本。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 近年来,中国类型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类型文学的对外译介仍然存在着种种不足。刘慈欣的《三体2·黑暗森林》在日本出版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日译版就成了研究中国类型文学日译的绝佳样本。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三体2》日译版的翻译实例,探讨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选择,提出一些类型文学日译应当注意的细节和翻译技法,以求为中国类型文学走向日本提供启示和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体2 类型文学 中日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湖北类型文学发展现状
15
作者 刘晶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湖北是一个传统的文学大省,既有许多严肃的纯文学作品独领风骚,又有不少大众的类型文学作品流光溢彩。进入新世纪后,在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影响下,湖北类型文学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成为整个湖北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大众文... 湖北是一个传统的文学大省,既有许多严肃的纯文学作品独领风骚,又有不少大众的类型文学作品流光溢彩。进入新世纪后,在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影响下,湖北类型文学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成为整个湖北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湖北类型文学在发布媒介上不再拘泥传统的纸媒,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创作类型上不是所有类型作品齐头并进地前行,而是表现出某种发展的不均衡;同时,大众文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对湖北类型文学周边产业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湖北文学 类型文学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及其免费时代的新变
16
作者 黄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网络文学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付费网络小说在文化上有三大发展趋势,分别是走向大众化、走向类型细分,以及走向自觉追求文化价值。这三种文化趋势体现了付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增大,商业化更加彻底,并且更注重精品作品的制... 网络文学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付费网络小说在文化上有三大发展趋势,分别是走向大众化、走向类型细分,以及走向自觉追求文化价值。这三种文化趋势体现了付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增大,商业化更加彻底,并且更注重精品作品的制造。但随着“免费网文”的到来,良性循环被打破,网络文学整体走向重噱头、重流量、轻文化的快消品时代,这令我们忧虑,也让我们重新反思商业与文学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大众文化 文化价值 类型文学 免费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江山图》贡献何在?——兼谈类型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俊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千里江山图》的文学贡献是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来评价这部小说?假如像大家说的那样,《千里江山图》是作家孙甘露写出的一个杰作,他也是杰出作家的话,那他对我们的文学史,对我们这个时代到底贡献了什么?从文学史上看,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 《千里江山图》的文学贡献是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来评价这部小说?假如像大家说的那样,《千里江山图》是作家孙甘露写出的一个杰作,他也是杰出作家的话,那他对我们的文学史,对我们这个时代到底贡献了什么?从文学史上看,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杰出的作家,他的贡献其实都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类型文学 文学史意义 孙甘露 文学贡献 杰作 作家
原文传递
理想是不同类型文学的公约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柠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一、不同类型文学的'理想''文学与理想',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议题。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学,不管它写了什么,也不管它是如何写的,它都必须具有'理想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文学有它的理想性,浪漫主义也... 一、不同类型文学的'理想''文学与理想',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议题。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学,不管它写了什么,也不管它是如何写的,它都必须具有'理想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文学有它的理想性,浪漫主义也有它的理想性,现代主义文学同样也必须具有它的理想性。我把'理想性',作为不同类型的文学的公约数。如果没有这个公约数,没有这个共同的特性,它就很难说它属于我们所实践的、所研究的'文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文学创作 应然世界 现代主义文学 日常性 限制视角 现代世界 全知视角 理想性 意象系统 托尔斯泰
原文传递
机械复制还是类型超越——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6-42,共7页
灵韵与复制是理解本雅明有关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问题的关键概念,对此的理解也随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有所发展,数字复制技术时代的中国网络文学,具有类型化大众文学的特点,与传统文学的发展模式不同,一方面它满足了读者对文学的娱乐消遣... 灵韵与复制是理解本雅明有关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问题的关键概念,对此的理解也随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有所发展,数字复制技术时代的中国网络文学,具有类型化大众文学的特点,与传统文学的发展模式不同,一方面它满足了读者对文学的娱乐消遣和宣泄功能等需求,也传递给读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大量网络文学的产生从内容到情节都出现了跟风与复制,这是大众文学作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那些能在模式上创新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韵 复制 类型文学 网络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空间的世相与幻象——以浙江为例的类型文学创作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力君 《中文学术前沿》 2012年第1期90-99,共10页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渐趋成熟,出现了历史、武侠、言情、玄幻、悬疑、科幻、推理、励志等一批具有类型化特征的类型文学。浙江拥有许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形成了类型文学的规模优势。类型文学因产生于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具有明显...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渐趋成熟,出现了历史、武侠、言情、玄幻、悬疑、科幻、推理、励志等一批具有类型化特征的类型文学。浙江拥有许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形成了类型文学的规模优势。类型文学因产生于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具有明显的女性化趋向与大众化、网络化的特色,这些特征源于它的都市文化背景、大众审美趣味和新新人类的精神诉求及网络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类型文学在取得较大创作实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过于倚重作者的想象力而忽视社会现实;创作者缺乏主体责任造成创作的随意影响作品的质量;游戏的创作心态回避了作品意义深度;类型文学模式化和模仿痕迹比较重,原创质素较少等。面对类型文学这种文坛新生事物,除却充满热情地予以鼓励,在盛誉的同时也有必要留一份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网络化 女性化 成因与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