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的变奏与延伸——冰心与米斯特拉尔文学、生命世界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屈雅红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212-215,共4页
智利作家、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冰心的文学世界有诸多相似。母爱、童心、大自然这三个写作母题,构成了两位女作家共同的文学世界,这是她们"爱的哲学&... 智利作家、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冰心的文学世界有诸多相似。母爱、童心、大自然这三个写作母题,构成了两位女作家共同的文学世界,这是她们"爱的哲学"的变奏。同时,她们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辉映。在生活中,爱,是她们共同的人格力量和光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米斯特拉尔 母爱 童心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的礼赞、生的祝福——米斯特拉尔诗歌创作论
2
作者 陈春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0,共4页
加夫列娜·米斯特拉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拉美诗人,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家。1945年,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米斯特拉尔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一年,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经历了流血、饥饿。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诗歌创作 爱的礼赞 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 民族文化的传播 本土文化 拉丁美洲 民族特色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米斯特拉尔
3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8-19,共2页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历经坎坷,自学成才。先后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担任智利的驻外代表。她的主要作品有《绝望》(1922)、《柔情》(1...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历经坎坷,自学成才。先后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担任智利的驻外代表。她的主要作品有《绝望》(1922)、《柔情》(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自学成才 布鲁塞尔 《绝望》 女诗人 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她属于美洲——米斯特拉尔诗歌创作初探
4
作者 梁燕丽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纵观米斯特拉尔一生的创作 ,从她的人生履历、创作题材和作品风格来看 ,她属于美洲大地。从乡村女诗人到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美洲诗人的代表 ,她的诗一开始就象是从大地土壤中长出的特别清新的树苗 ,并最终在美洲丰沃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 纵观米斯特拉尔一生的创作 ,从她的人生履历、创作题材和作品风格来看 ,她属于美洲大地。从乡村女诗人到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美洲诗人的代表 ,她的诗一开始就象是从大地土壤中长出的特别清新的树苗 ,并最终在美洲丰沃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 ,她那纯朴而独特的诗风始终染带着文明世界所不曾有的色彩。但她既不象卢文·达里奥那样属于幻想和天空 ,也不象一般诗人那样属于人间的规范 ,而真正属于美洲大地上自然而蓬勃地滋长的原始生命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拉丁美洲文学 文学评论 诗歌 艺术风格 题材 智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文化中心,圣地亚哥,智利
5
作者 陈茜 《世界建筑》 2015年第6期50-55,共6页
历史文脉 在智利近年来政治社会分化的一个时期中,这座建筑曾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该建筑在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期间作为"新人类"的标志性杰作而诞生,1973年政变后,作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政权驻地而成为"统一权力... 历史文脉 在智利近年来政治社会分化的一个时期中,这座建筑曾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该建筑在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期间作为"新人类"的标志性杰作而诞生,1973年政变后,作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政权驻地而成为"统一权力"的代表。近30年中,包括国防部在内的4个政府机关曾使用过该建筑。这些两极化的历史使得这座建筑令大众敬而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社会分化 文化中心 皮诺切特 阿连德 两极化 新人类 公共空间 斯托 政府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旺斯语与弗德里克·米斯特拉尔
6
作者 让-皮埃尔.泰纳凡 《法国研究》 1995年第1期3-10,共8页
法国东南部地区的地方语言普罗旺斯语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社会偏见与中央集权使得这一地方语的影响日渐衰退。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人为振兴普罗旺斯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弗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是他们的代表。他... 法国东南部地区的地方语言普罗旺斯语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社会偏见与中央集权使得这一地方语的影响日渐衰退。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人为振兴普罗旺斯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弗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是他们的代表。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普罗旺斯语言文化,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普罗旺斯语的魅力与伟大,1905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旺斯语 米斯特拉尔 诺贝尔文学奖 语言文化 地方语言 社会偏见 中央集权 南部地区 脍炙人口 内容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斯特拉尔“爱”的表现
7
作者 何杰琳 《神州》 2019年第4期13-13,共1页
米斯特拉尔作为为数不多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女诗人,在作品上展现了与其他拉美作家不一样的柔情。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爱”相关:情人间的爱,母子间的爱,对祖国不可分割的爱恋都指引着她写一部部柔情似水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分... 米斯特拉尔作为为数不多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女诗人,在作品上展现了与其他拉美作家不一样的柔情。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爱”相关:情人间的爱,母子间的爱,对祖国不可分割的爱恋都指引着她写一部部柔情似水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诗作以及散文来了解米斯特拉尔如何表达“爱”这个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诗歌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米斯特拉尔诗歌中的“母爱”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屈雅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137,共5页
1945年,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Mistral)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诗歌充满了“柔情”,是对爱的礼赞。爱情,是她早期创作中吟咏的主题。随着个人生活境遇的改变,她笔下的... 1945年,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Mistral)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诗歌充满了“柔情”,是对爱的礼赞。爱情,是她早期创作中吟咏的主题。随着个人生活境遇的改变,她笔下的“爱”,从男女情爱延伸到对“母爱”的歌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诗歌 母爱 大自然
原文传递
诗人米斯特拉尔
9
作者 A.Daudet 王庆超 《法语学习》 2015年第4期14-16,共3页
绵绵细雨,天色灰暗。我害怕在家中打发这阴冷的雨天,所以立刻想到要去大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那里做客,也好暖暖身子;他住在玛亚恩小村里,离我这片松林约12公里远。他的寓所位于村头,是通往圣雷米大道左侧的最后一幢房子。这... 绵绵细雨,天色灰暗。我害怕在家中打发这阴冷的雨天,所以立刻想到要去大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那里做客,也好暖暖身子;他住在玛亚恩小村里,离我这片松林约12公里远。他的寓所位于村头,是通往圣雷米大道左侧的最后一幢房子。这是一个带楼层的小屋子,门前还有个庭园。我轻轻地走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绵绵细雨 雷米 我害怕 卡朗 弗雷德里克 诗稿 达尔 长沙发 VENUE
原文传递
米斯特拉尔:美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子
10
《美文(青春写作)》 2011年第10期34-34,共1页
新一期“美文大家选”又和读者见面啦!感谢2010年你们的支持。文学,让我们一路相伴,有了你们,我们的“大家”也不再孤独寂寞!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诗人 《有刺的树》 文学
原文传递
母爱礼赞——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柔情》赏析
11
作者 张英颖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4年第1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原文传递
师德如花,无声绽放
12
作者 关念基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
“德”是在社会的审视下,遵从本心,规范品行,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历程。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君子喻于义”是仁义之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淡泊名利之德,“哀民生之多艰”是心怀天下之大德……生而为人,行走于世,须有基本之德。而师者... “德”是在社会的审视下,遵从本心,规范品行,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历程。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君子喻于义”是仁义之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淡泊名利之德,“哀民生之多艰”是心怀天下之大德……生而为人,行走于世,须有基本之德。而师者,需要更高层次的道德观念、更规范的道德行为。我一直很喜欢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的一段话:“让我把那砖土垒成的校舍变为培育崇高思想的场所,让我热情的火焰温暖它简陋的教室和清寒的走廊……”因为它代表了教师品德的最高境界:甘守清贫,无私无我,敬业奉献,教书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道德行为 君子喻于义 米斯特拉尔 师德 道德观念 敬业奉献 淡泊名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力巴黎奥运
13
《初中生辅导》 2024年第26期12-12,共1页
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赛场内外,运动员会听到一个全新、友好的声音来迎接和引导他们,这是一款专为运动员设计的AI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是一款为运动员设计的AI聊天机器人,是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可以通过Athle... 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赛场内外,运动员会听到一个全新、友好的声音来迎接和引导他们,这是一款专为运动员设计的AI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是一款为运动员设计的AI聊天机器人,是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可以通过Athlete365移动应用程序访问,可全天候回答问题。运动员可以通过它快速获取有关比赛场馆、开幕式直播等各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机器人 移动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 夏季奥运会 米斯特拉尔 语言模型 运动员 全天候
原文传递
传记电影中的真实与虚构——以智利电影《追捕聂鲁达》为例
14
作者 任晟姝 徐凤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22,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其中6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作为拉美最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智利早在2018年,成为第一个主办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的拉美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其中6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作为拉美最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智利早在2018年,成为第一个主办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的拉美国家,并推动会议就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发表声明,开辟了中智、中拉关系发展新的广阔前景[1];而作为拉美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圣地之一,智利也孕育了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首位拉丁美洲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反诗歌”的开创者尼卡诺尔·帕拉(Nicanor Parra)、超现实主义画家罗伯托·马塔(Roberto Matta)等文化偶像。他们用语言、诗句、音乐、色彩和笔触讲述着智利民族故事,传承着流淌在拉美大陆上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聂鲁达 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偶像 超现实主义 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 巴勃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文学的柔媚之光
15
作者 刘蓉宝 《湖南教育(上旬)(A)》 2000年第8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张爱玲 冰心散文 诺贝尔文学奖 社会主义学院 席慕蓉 《呼兰河传》 《提醒幸福》 《寄小读者》 米斯特拉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世界诗歌概说
16
作者 杨传鑫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4,共7页
本世纪前的诗歌——更确切地说,十九世纪中期前的诗歌,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一般称之为传统派诗歌,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一代诗人和一代诗风,一个时代过去了,这个... 本世纪前的诗歌——更确切地说,十九世纪中期前的诗歌,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一般称之为传统派诗歌,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一代诗人和一代诗风,一个时代过去了,这个时代的一代诗人和一代诗风,也随之而逐渐失去它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然而,在现代诗苑里,传统派诗歌之花并没有消失,依旧存活着、开放着,并且绰约多姿。1993年止,有近三十位诗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不少诗人属于传统派,如法国的普吕多姆、弗·米斯特拉尔、佩斯,意大利的卡尔杜齐,前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德国的萨克斯,瑞典的卡尔费尔特,捷克的塞弗尔特,波兰的米沃什,智利的加·米斯特拉尔,印度的泰戈尔,希腊的塞弗里斯和圣卢西亚的沃尔科特等。他们的创作,充分显示了传统诗歌的艺术魅力。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歌流行的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诗歌 二十世纪 世界诗歌 诺贝尔文学奖 语言 米斯特拉尔 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传统派 自白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片断
17
作者 鲍尔吉·原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86,共2页
一些片断鲍尔吉·原野我尝与人戏言,“一个写散文的人,到了教别人怎样写散文的地步,就是堕落的开始”。那时我认为,有人写不出东西,又不肯寂寞,或是怕手里的玩意瞎了,就大写创作谈,而这些创作谈让明眼人一看就是假的,是关... 一些片断鲍尔吉·原野我尝与人戏言,“一个写散文的人,到了教别人怎样写散文的地步,就是堕落的开始”。那时我认为,有人写不出东西,又不肯寂寞,或是怕手里的玩意瞎了,就大写创作谈,而这些创作谈让明眼人一看就是假的,是关于自我的宣传品。现在看,这话说错了,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单纯化 得道成仙 生活态度 幽默作家 作品 川端康成 米斯特拉尔 人性 语言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的爱情
18
作者 朱迪斯.克兰茨 子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米斯特拉尔 巴黎 女儿 法国 模特儿 希伯莱人 犹太人 美国 纽约 佩里 克兰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女性 杰出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女得主
19
作者 杨传鑫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伟大的女性杰出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女得主杨传鑫从本世纪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已颁发了87次(因两次世界大战停止了7年),获奖者共有五大洲的91人(其中4年是2位作家同时得奖),其中有8位是女性。她们是瑞典的拉格洛夫和... 伟大的女性杰出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女得主杨传鑫从本世纪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已颁发了87次(因两次世界大战停止了7年),获奖者共有五大洲的91人(其中4年是2位作家同时得奖),其中有8位是女性。她们是瑞典的拉格洛夫和奈丽·萨克斯,意大利的黛莱达,挪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 米斯特拉尔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女性 《最蓝的眼睛》 妇女问题 戈迪默 莫里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的诗
20
作者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段若川 《人民论坛》 1997年第12期45-45,共1页
柔情 为了我怀中抱着的熟睡的婴儿,我的步子轻盈。自从我的心怀这一奥秘,我整个心都变得肃穆。 我的声音轻柔,好像是在悄悄诉说爱情,那是我害怕将他惊醒。 现在我的眼睛从人们的脸上寻找他们心灵深处的痛苦,以便使别人看到并理解,我的... 柔情 为了我怀中抱着的熟睡的婴儿,我的步子轻盈。自从我的心怀这一奥秘,我整个心都变得肃穆。 我的声音轻柔,好像是在悄悄诉说爱情,那是我害怕将他惊醒。 现在我的眼睛从人们的脸上寻找他们心灵深处的痛苦,以便使别人看到并理解,我的面颊为何这般苍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米斯特拉尔 荆棘丛 婴儿 爱情 沟壑 凝视着 果实 膝头 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