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交融与符号共享:八坊十三巷艺术文化景观的创新实践
1
作者 邵莉媛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 符号共享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交融是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临夏地区回族、汉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时,分别从建筑装饰、文旅空间以及配套文艺活动三个维度展开,探析了八坊十三巷是如何基于历史、地域文艺符号而形成多民族共享的艺术文化景观;进而探究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共享中华文艺符号的历史形态和现实样貌;阐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机制以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社会功能。以此为基础,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提供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坊十三巷 艺术文化景观 民族交融 符号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的符号共享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陶陶 闾国年 李艳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该文总结现有符号共享模式的原理与特点,提出基于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的符号共享模式,即通过构建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将GIS平台的符号渲染绘制流程组件化以实现符号的共享。介绍符号的数据组织、存储索引机制以及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 该文总结现有符号共享模式的原理与特点,提出基于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的符号共享模式,即通过构建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将GIS平台的符号渲染绘制流程组件化以实现符号的共享。介绍符号的数据组织、存储索引机制以及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的特点,分析SuperMapⅢ的符号渲染绘制组件和符号库操作引擎,实现通用符号库在不同GIS环境的一致显示和符号资源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共享 通用一体化符号编辑器(CISE) 渲染组件 绘制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再现——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文化符号共享现象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思想根基、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背景下,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为视觉形象符号,共享个案的重新审视,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共享、共通。在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加深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绣图案 视觉形象 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共享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瑞阳 熊顺 戴军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空间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GIS数据和功能的集成与互操作,而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与实践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SOA思想设计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开放式地...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空间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侧重于GIS数据和功能的集成与互操作,而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与实践相对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SOA思想设计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开放式地图符号数据、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地图符号分类体系、地图符号目录数据库设计和地图符号的注册、发现与调用机制等五个关键技术,最后利用Silverlisht技术构建了地图符号共享框架的原型实验系统,并对文中提出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共享 开放式数据模型 统一编码 符号分类体系 地图符号注册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驱动下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海霞 霍亮 +2 位作者 朱杰 胡啸 樊龙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5,共5页
针对地图符号模型与异构地图符号资源不兼容,难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图符号概念模型。通过定义符号的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该模型实现了对符号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 针对地图符号模型与异构地图符号资源不兼容,难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集成与互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图符号概念模型。通过定义符号的类、属性、关系和约束条件,该模型实现了对符号概念及关系的形式化表达和符号本体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采用SOA软件架构思想,建立了基于Web服务的地图符号分布式共享框架结构,实现了符号的跨平台调用。本研究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地图符号与ArcGIS Engine之间的跨平台调用,进行了本符号共享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地图符号的灵活开放集成和互操作,并且有效地保留了地图符号的语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符号本体 地图符号模型 符号共享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GIS点状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本林 陈泰生 陈梦琳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地图符号共享是地理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MapGIS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能够较好地丰富和完善地理信息共享内容。针对MapGIS点状地图符号模型,研究其数学模型和符号结构,引入面向共享的通用地图符号(OpenMapSymbol,文中缩写为OMS),构建一种从... 地图符号共享是地理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MapGIS地图符号共享的研究能够较好地丰富和完善地理信息共享内容。针对MapGIS点状地图符号模型,研究其数学模型和符号结构,引入面向共享的通用地图符号(OpenMapSymbol,文中缩写为OMS),构建一种从MapGIS点状地图符号到OMS点状地图符号的映射模型。经实验验证,MapGIS点状地图符号能够较好地映射到OMS点状地图符号中,实现了MapGIS点状地图符号到通用地图符号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符号共享 符号结构 通用地图符号 符号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鹿寻路”: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7
作者 贺卫光 强力源 《河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鹿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动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被赋予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鹿文化在中国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鹿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鹿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动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被赋予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鹿文化在中国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鹿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以当地经济文化调查结果加以史料分析,探究中华民族中“鹿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鹿文化”对各民族的积极影响,从而阐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何以做到各民族共享,从中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共有感情依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符号促进当代民族的想象力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国民的中华文化自信心,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中华民族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文化 中华民族 共享文化符号 中华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与时空:“昭君”作为中华文化共享符号的内在逻辑
8
作者 罗凌 邓佩怡 《铜仁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中华文化共享符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文化标识,是各民族的共有记忆,也是各民族建构出紧密联系的精神内核。“昭君”作为中华文化共享符号,从其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张力、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构成... 中华文化共享符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文化标识,是各民族的共有记忆,也是各民族建构出紧密联系的精神内核。“昭君”作为中华文化共享符号,从其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张力、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构成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等层面进行分析,“昭君”文化符号既具备符号本体内涵的特征性,又具有充分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有其成为中华文化共享符号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 中华文化共享符号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共享与场域竞争——关于花儿起源的民间叙事研究
9
作者 钟进文(裕固族) 赵丽芳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1,共10页
“花儿”是西北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当地各民族共同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从关于花儿起源的民间叙事可知,花儿内容和主要格式与汉民族以《诗经》为代表的民歌有相似之处,花儿的曲... “花儿”是西北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当地各民族共同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从关于花儿起源的民间叙事可知,花儿内容和主要格式与汉民族以《诗经》为代表的民歌有相似之处,花儿的曲调则来自西北各民族民歌。各民族在“花儿会”这个共同的社会场域中既相互竞争又协商学习。在此场域中逐步形成的花儿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被各民族所接受并广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共享 场域竞争 花儿起源 花儿会 民间叙事
原文传递
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基于湘西“白帝天王”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冰 江涛 瞿州莲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发现,“白帝天王”符号建构过程在多方叙事和记忆建构下,呈现出从“族群标识”到“族际共享”的演变,并通过“神圣时空的地缘格局”“情感互通的情感基石”“记忆共享的内在核心”一体整合,诠释族际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生成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从“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最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能想象。研究“白帝天王”符号,探讨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既能理解其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又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帝天王” 族际共享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冰雪 马宇彤 杜娟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30,158,共11页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系统地打造更具共识性、深刻性和可操性的“共享文化符号”,既符合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诉求,更符合新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诉求。本文依据文化符号与镜像阶段理论方法,阐述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在青年群体中建立“文化符号”的共识性、深刻性以及可操性,使其具有“元符号”能力,可以在青年群体形成“共享”,进而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路径方法,挖掘和打造能够具有共享性质的国家文化符号,通过媒介进行再现或重构,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更可以让青年群体从心理和情感意识中不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文化符号 镜像阶段 青年群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共享的线状地图符号编码研究
12
作者 张涛 成毅 黄瑞阳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3期69-74,共6页
地图符号数据的开放模型和统一描述编码是地图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线状地图符号共享与互操作研究滞后这一现状,在分析国内外GIS软件的线状符号编辑模块基础上,设计了线状地图符号的开放数据模型,提出了线状地图符号的统一... 地图符号数据的开放模型和统一描述编码是地图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线状地图符号共享与互操作研究滞后这一现状,在分析国内外GIS软件的线状符号编辑模块基础上,设计了线状地图符号的开放数据模型,提出了线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描述准则,建立了基于Xml—Schema的线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并进行了基于该编码的线状地图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有利于实现线状地图符号的共享与互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模型 统一编码 符号基本图元 符号共享 线状地图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嫣然 刘青峰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1期124-126,131,共4页
首先依据可用性概念提出了地图符号的可用性,并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三个方面明确了地图符号可用性的评价内容。而后总结了六种专题制图方法和视觉变量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并将其应用在不同的... 首先依据可用性概念提出了地图符号的可用性,并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三个方面明确了地图符号可用性的评价内容。而后总结了六种专题制图方法和视觉变量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并将其应用在不同的专题地图制图任务和地图符号共享过程中。应用表明,文章构建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充分遵循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内容全面、层次清晰,能够满足丰富的地图制图需求,为提高地图符号可用性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和指导意义,进而为研究地图符号共享方法、拓展地图符号共享深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可用性 可用性指标 视觉变量 符号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及其象征的再生产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文婷 王仕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5-53,194,共10页
作为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文化表意系统,中华民族共享的符号体系指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等内在理念的具象化表征。比喻关系意指的像似符号体系、共现关系意指的指示符号体系、约定关系意指的规约符号体系构成了... 作为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文化表意系统,中华民族共享的符号体系指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等内在理念的具象化表征。比喻关系意指的像似符号体系、共现关系意指的指示符号体系、约定关系意指的规约符号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的内容框架。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的像似叙事、指示呈现和规约释义,以像似符直观性的主体叙事、指示符实在性的对象呈现以及规约符抽象性的行为释义的象征展演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定位、观念内化、价值体认的符号功能。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象征的再生产,经由“像似-指示-规约”的符码勾连和象征互动,通过象征的“情感”“认同”“价值”再生产的文化生产实践,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体系 像似符号 指示符号 规约符号 象征展演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族归心:民族赞歌里的中华民族共享地理符号“北京”
15
作者 汤苑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地理符号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解放后各族赞歌为蓝本,开展“北京”地理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探讨,可以发现,北京是全国各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地理符号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解放后各族赞歌为蓝本,开展“北京”地理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探讨,可以发现,北京是全国各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地理符号,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各族归心、团结向前的共进共荣新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享符号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地图符号统一模型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瑞阳 曹坤 +1 位作者 徐立 刘汉生 《测绘工程》 CSCD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空间信息共享往往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共享。针对这一现状,研究地图符号共享的核心基础——开放式地图符号统一模型,在地图符号绘制接口设计基础上,提出兼容矢量地图符号、影像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共享是空间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空间信息共享往往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共享。针对这一现状,研究地图符号共享的核心基础——开放式地图符号统一模型,在地图符号绘制接口设计基础上,提出兼容矢量地图符号、影像地图符号、专题地图符号、栅格地图符号和拓展时间维的地图符号的统一接口模型,最后通过创建分别基于Visual Studio 2005(C#)和Silverlight 4.0的GIS符号库集成和互操作实验,验证上述接口模型具有跨语言的开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共享 统一模型 开放式 动态符号 符号图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以兴安盟饮食文化为例
17
作者 王美玲 《明日风尚(下旬)》 2022年第6期167-170,共4页
兴安盟地处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市交汇于此。蒙古族、满族、汉族、朝鲜族等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奶茶是兴安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兴安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兴安盟地处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市交汇于此。蒙古族、满族、汉族、朝鲜族等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奶茶是兴安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兴安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民族传统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的重任。文章概括了作为文化认同标志之一的蒙古奶茶,也介绍了符号化的蒙古奶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共享符号 中华文化认同 兴安盟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状地图符号统一编码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瑞阳 成毅 余慧明 《地理信息世界》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地图符号数据的开放模型和统一描述编码是地图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针对点状地图符号共享与操作研究滞后这一现状,在分析国内外GIS软件的点状符号编辑模块基础上,设计了点状地图符号的开放数据模型,提出了点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描述准则... 地图符号数据的开放模型和统一描述编码是地图符号共享的重要基础,针对点状地图符号共享与操作研究滞后这一现状,在分析国内外GIS软件的点状符号编辑模块基础上,设计了点状地图符号的开放数据模型,提出了点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描述准则,建立了基于Xml-Schema的点状地图符号的统一编码规范,最后进行了基于该编码规范的点状地图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有利于实现点状地图符号的共享与互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模型 统一编码 符号基本图元 符号共享 点状地图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符号的抽象审美意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芃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9-190,193,共3页
通过符号在文化传承中的共享特征分析,诠释了中国古文字是抽象化符号的生动写照,并探讨了现代设计中古文字符号的广泛运用,以及古文字符号审美传承的媒介载体和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 古文字 符号共享 审美意识 视觉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