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科学大概念编写科普进阶读物——以“燃烧”主题为例 |
胡辉杰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4 |
0 |
|
2
|
找准科学大概念的位置 |
曾宝俊
|
《湖北教育》
|
2024 |
0 |
|
3
|
基于科学大概念进阶的美国分级科普读物研究——以《Science》中能量大概念为例 |
胡辉杰
成素萍
王伟群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2 |
0 |
|
4
|
基于科学大概念教学发展科学教育 |
沈舒
柏毅
|
《小学科学》
|
2022 |
0 |
|
5
|
“谱系”记录: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科学大概念 |
沈红
|
《基础教育论坛》
|
2021 |
1
|
|
6
|
指向科学大概念建构的课堂教学策略——以苏教版“刺激与反应”为例 |
陈志珊
高翔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22 |
0 |
|
7
|
运用科学大概念指引初中科学教学的研究——以《观察动物》一课为例 |
史向南
|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
2021 |
0 |
|
8
|
指向科学核心素养的四维整合学习模式——以“胡克定律”为例 |
杨洋
张宗芳
王不一
|
《中学物理》
|
2025 |
0 |
|
9
|
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与表达方式——兼谈科学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大概念 |
何善亮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9 |
20
|
|
10
|
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 |
高凌飚
|
《中小学科学教育》
|
2024 |
2
|
|
11
|
大科学教育新格局:学段一体化建构与实施路径 |
郑永和
杨宣洋
苏洵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2
|
大概念视角下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以《声音的高与低》一课的教学为例 |
查莉琳
|
《小学教学研究》
|
2021 |
1
|
|
13
|
基于大概念的科学教学——以《有趣的食物链》为例 |
冯茹
|
《湖北教育》
|
2023 |
0 |
|
14
|
基于科学概念的探究式教学初探 |
毛维佳
|
《湖北教育》
|
2022 |
0 |
|
15
|
科学桌游研发的原则与实践——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 |
杨帆
章佳敏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4 |
0 |
|
16
|
科学文化视角下的大概念科学教育——论科技馆场域中的展教活动 |
苏昕
音袁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19 |
3
|
|
17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学教育 |
倪闽景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3 |
3
|
|
18
|
科学桌面游戏设计框架的构建 |
章佳敏
吴鑫
潘宇宸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2 |
1
|
|
19
|
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指向学生科学观念的获得 |
李刚
吕立杰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20
|
《一起来玩纸》STEM项目分析 |
许莉娟
|
《湖北教育(科学课)》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