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提取物姜黄素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兵 李中文 周远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姜黄素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辐照仪辐照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姜黄素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辐照仪辐照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姜黄素,0 Gy、1 Gy、2 Gy、4 Gy、8 Gy射线以及姜黄素联合射线作用细胞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独姜黄素、射线、姜黄素联合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Hochest33258细胞核染色观察单独姜黄素、射线、姜黄素联合射线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姜黄素和单独的0 Gy、1 Gy、2 Gy、4 Gy、8 Gy射线随剂量和时间增加均能引起细胞活性的下降;2 Gy射线联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相比单独的姜黄素可以引起细胞活性显著下降;10μmol·L^(-1)姜黄素联合2 Gy射线能够将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2/M期,阻滞率为(79.6±2.1)%,并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为(48.3±4.3)%。结论姜黄素联合射线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放射增敏 神经胶质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欢 王红 +1 位作者 郝璐 杨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0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究灌注加权成像(PWI)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胶质瘤术后放疗的80例患者进行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 目的探究灌注加权成像(PWI)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胶质瘤术后放疗的80例患者进行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经过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得到odi图、ficvf图、fvec图、浓度参数的沃森分布图(kappa)及各向同性体积分数图(fiso);经过灌注加权成像得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 e)、速率常数(K ep)及半定量参数iAUC的值。同时分析联合应用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在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中有57例脑胶质瘤放射性脑坏死患者,23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复发组和坏死组脑胶质瘤的fiso、fxvec、fyvec、fzvec、kappa、ficvf、odi的平均值可鉴别水肿与正常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组K^(trans)值、V e值和iAUC值均显著高于坏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Ke 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坏死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对胶质瘤复发和坏死检出率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仅采用灌注加权成像和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P<0.05)。结论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加权成像 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 胶质复发 放射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及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宝泉 孙瑞玲 +3 位作者 于志远 张杰 王玉华 白瑞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神经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神经胶质瘤给予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WHO分级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15例,Ⅳ级3例)。治疗剂量50~66Gy/25~30次/5~6周。中位随访10个月(5...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神经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神经胶质瘤给予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WHO分级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15例,Ⅳ级3例)。治疗剂量50~66Gy/25~30次/5~6周。中位随访10个月(5~18个月)。结果28例患者WHOⅠ级1年无瘤生存率100%,Ⅱ级87.5%,Ⅲ级73%,Ⅳ级33%。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在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戴捷 于峣 +1 位作者 杨晓霞 张志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723-172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常见 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后 大脑半球 多发 难题 成年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型丁胱亚磺酰亚胺对大鼠C_6神经胶质瘤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研究
5
作者 徐慧琴 赵维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 研究有氧及乏氧状态下DL型丁胱亚磺酰亚胺(DL BSO)对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 以60 Coγ射线为放射源 ,分有氧和乏氧状态下单纯照射组、加药照射组。采用细胞克隆形成方法观察DL BSO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 目的 研究有氧及乏氧状态下DL型丁胱亚磺酰亚胺(DL BSO)对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 以60 Coγ射线为放射源 ,分有氧和乏氧状态下单纯照射组、加药照射组。采用细胞克隆形成方法观察DL BSO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结果 有氧状态下 ,DL BSO的放射增敏作用和药物作用时间有关。 0 1mmol·L-1DL BSO用药 2、6、12h ,未能观察到放射增敏作用 ,放射增敏作用仅在用药后 2 4、4 8h出现。乏氧状态下 ,0 1mmol·L-1DL BSO用药后 ,各时间点 (2~ 4 8h)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有氧、乏氧状态下不同浓度DL BSO的放射增敏作用和药物浓度有关。结论 DL BSO对有氧及乏氧状态下的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均有放射增敏作用。离体状态下 ,DL BSO主要表现出乏氧增敏作用 ,并呈现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型丁胱亚磺酰亚胺 大鼠C6神经胶质细胞 放射增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放射学相似性网络脑胶质瘤预后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王凝瑞 温静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使用无创的区域放射学相似性网络(R2SN)方法获取胶质瘤肿瘤组织信息,构建脑胶质瘤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使用R2SN结合基因相似性网络,计算胶质瘤病人与健康对照间的差异基因。采用使用基因表达信息估计恶性肿瘤中的间质和免疫细胞结... 目的使用无创的区域放射学相似性网络(R2SN)方法获取胶质瘤肿瘤组织信息,构建脑胶质瘤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使用R2SN结合基因相似性网络,计算胶质瘤病人与健康对照间的差异基因。采用使用基因表达信息估计恶性肿瘤中的间质和免疫细胞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的基因。通过Lasso回归筛选关键基因并结合临床因素建立胶质瘤预后模型。结果确定3个关键基因(PIWIL4、TGIF1和XKR8)建立风险标签,以风险标签结合临床因素构建的脑胶质瘤预后模型预测1、3、5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0、0.888和0.800,预测效果较好。结论结合影像和基因信息可以无创、准确地预测脑胶质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 脑网络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分子影像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现状
7
作者 李司琪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9-1812,共4页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核医学对于诊断及治疗NB至关重要。基于PET和SPECT的核医学分子影像可在分子层面为早期诊断、治疗NB及评估疗效等提供依据;基于放射性核素的靶向治疗可抑制...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核医学对于诊断及治疗NB至关重要。基于PET和SPECT的核医学分子影像可在分子层面为早期诊断、治疗NB及评估疗效等提供依据;基于放射性核素的靶向治疗可抑制或杀伤NB细胞而改善预后。本文就NB分子影像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现状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母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od2基因对大鼠神经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8
作者 李颖 朱彬 +3 位作者 王跃锜 华慧 何垠波 王正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Period2基因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C6神经胶质瘤细胞,C6gliomacells),使用脂质体包裹法将Period2表达质粒(pcDNA3.1per2)转导入C6细胞内;以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eriod2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和... 目的:探讨Period2基因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C6神经胶质瘤细胞,C6gliomacells),使用脂质体包裹法将Period2表达质粒(pcDNA3.1per2)转导入C6细胞内;以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eriod2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稳定转染Period2阳性表达的C6细胞在γ射线照射后的凋亡及增殖情况。结果:γ射线照射后Period2阳性表达的C6细胞射线照射后其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减少、增殖率较高。结论:Period2基因过表达使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d2基因 C6神经胶质细胞 转染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志刚 陈忠平 夏云飞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肿瘤。放射治疗是目前脑胶质瘤综合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经过放射治疗以后,部分肿瘤又会复发。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确立,神经肿瘤干细胞的成功筛选和分离,研究者开始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肿瘤。放射治疗是目前脑胶质瘤综合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经过放射治疗以后,部分肿瘤又会复发。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确立,神经肿瘤干细胞的成功筛选和分离,研究者开始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从肿瘤干细胞角度解释其放射生物学行为。放射肿瘤学研究者探求从治疗上特异于杀伤神经肿瘤干细胞,靶向作用于其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以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最终使恶性胶质瘤临床放射治疗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胶质 神经干细胞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神经胶质瘤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 丁永忠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神经胶质瘤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颅内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及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各种联合治疗方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并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颅内... 神经胶质瘤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颅内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及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各种联合治疗方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并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颅内肿瘤治疗方法,其本质是一种近距离精确放射治疗田。同传统的外放射治疗相比,放射性粒子植入具有定位精确、治疗靶点局部放射剂量高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量低、治疗时间短、可以连续照射及分次照射等优点,安全、可靠、易于防护。本研究就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神经胶质瘤研究现状作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神经胶质 治疗方法 精确放射治疗 局部放射剂量 颅内肿 放射治疗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级神经胶质瘤112例术后放、化疗疗效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汪洋 盛晓芳 +4 位作者 高晶 陈淑 董伟 戴嘉中 潘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8-67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分级神经胶质瘤术后常规放疗加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共112例高分级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常规放疗加IMRT联合化...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分级神经胶质瘤术后常规放疗加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共112例高分级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常规放疗加IMRT联合化疗。放疗方案为前程常规放疗加后程IMRT 2个阶段,总剂量57.5-62.5Gy(27-29次,37-45d)。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63例为替莫唑胺方案,49例为司莫司汀加替尼泊苷方案。记录治疗反应,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无4级以上反应,有3例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1、2和3年总雄生存率分别为78.9%、54.7%和30.8%,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病灶部位(P=0.001)和KPS评分(P=0.011)。1、2和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8%、38.9%和1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无局部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病灶部位(P=0.001)、KPS评分(P=0.001)和病理类型(P=0.005)。多因素分析未显示替莫唑胺方案化疗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术舌常规放疗加IMRT联合化疗治疗高分级神经胶质瘤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可以耐受。KPS评兮、病灶部位和病理类型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替莫唑胺化疗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及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忠建 那丽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方法及效果,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神经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在其术后施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患者在三维适形反射治疗的后的临...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方法及效果,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神经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在其术后施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患者在三维适形反射治疗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31例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其进行随访发现,在WHO分级中,Ⅰ级患者1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0%,Ⅱ级患者1年的无瘤生存率为88.9%,Ⅲ级患者1年的无瘤生存率为68.8%,Ⅳ级患者1年的无瘤生存率为7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神经胶质瘤术后的患者施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其肿瘤的局部控制比较高,且1年内的生存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3
作者 白雪冬 孙夕林 +6 位作者 王丹 何春波 刘芳 高超 于蒙蒙 季洋 Queenie Chan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Philips 3.0 T TX MR扫描机,对28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头部DCE扫描,采用FFE序列行多层采集,28例患者被二次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为胶质瘤术后复发17例,放射性脑损伤11例。采用渗透分析软件,在对比剂强化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回顾性画出感兴趣区,获得T1加权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基于双室血流动力学模型,产生三个脑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Ve和Kep。测量时参考增强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为了减少误差反复测量8~10次,取其平均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两组间的DCE灌注参数,并作ROC曲线分析,明确各项指标在临床上对于胶质瘤复发诊断的优越性。结果 Ktrans、Ve、Kep在胶质瘤复发组和放射性损伤组及对侧脑组织间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且Ktrans界值高于0.12对胶质瘤复发的诊断显示出100%的敏感度和87%的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Ve值在胶质瘤复发组高于放射性坏死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Kep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组与放射性坏死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可以用于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Ktrans值及Ve值对二者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脑损伤 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对比剂灌注成像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玉林 刘梦雨 +4 位作者 王岩 肖华锋 孙璐 张军 马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灌注成像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二次手术病理或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23例患者均行常规MR... 目的分析磁共振(MR)灌注成像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并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二次手术病理或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23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和MR脑灌注成像。灌注成像采用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GRE-EPI)序列,感兴趣区(ROI)放置在横断面T1WI异常强化区域和对侧相对正常的脑白质内,大小为20~40mm2,每个患者平均测量10次,计算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参数比值,即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达峰时间(rTTP)及团注到达时间(rBAT),采用分组t检验比较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组间各灌注参数。结果 23例患者最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有13例胶质瘤复发,10例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rCBV和rCBF比值分别为3.60±3.86和2.88±2.27,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的0.82±0.74(P=0.000)和0.84±0.80(P=0.000);rMTT(P=0.204)、rTTP(P=0.260)和rBAT(P=0.071)的比值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CBV和rCBF鉴别诊断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均为0.876。结论 MR灌注成像是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rCBV和rCBF比值鉴别诊断界值分别为1.3088和1.1235,可作为可靠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复发 脑损伤 放射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I和DWI技术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白雪菲 牛广明 +2 位作者 韩晓东 高阳 张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MR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增强序列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30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DWI、增强扫描和PWI检查。比较异... 目的分析MR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增强序列出现新强化灶的患者。30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DWI、增强扫描和PWI检查。比较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参数比值,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ADC比值。结果30例患者最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有20例胶质瘤复发,10例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组rCBV、rCBF比值的M值分别为2.11(范围1.03~4.72)、1.895(范围0.8~4.56),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组比值rCBV为0.53(范围0.24~1.10)、rCBF为0.515(范围0.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lt;0.05)。胶质瘤复发ADC比值略低于放射性脑损伤ADC比值,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PWI技术可以较好的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DWI技术对二者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脑损伤 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磁共振在脑胶质瘤放射性坏死与复发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鑫 张冰 +6 位作者 李茗 武文博 王慧婷 阎婧 杨咏波 梁维邦 朱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85-690,共6页
目的:主要探讨多模式磁共振包括DTI、T2*-PWI、1H-MRS在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病例,15例为放射性坏死,9例为脑胶质瘤复发,在传统平扫及增强的基础上行DTI、T2*-PWI、1H-MRS。分别重建病灶及... 目的:主要探讨多模式磁共振包括DTI、T2*-PWI、1H-MRS在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病例,15例为放射性坏死,9例为脑胶质瘤复发,在传统平扫及增强的基础上行DTI、T2*-PWI、1H-MRS。分别重建病灶及正常对侧的神经纤维束,并以病灶强化区、水肿区及正常对照区为感兴趣区,得到nrCBV值及Cho/Cr、NAA/Cr、Cho/NAA的比值。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参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与水肿区nrCBV值均高于放射性坏死,强化区nrCBV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7.4%,而水肿区为92.3%和100%。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与水肿区Cho/Cr、Cho/NAA比值明显高于放射性坏死,强化区Cho/Cr比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而水肿区为66.7%和88.9%;强化区Cho/NAA比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7%和100%,而水肿区为73.3%和77.8%。结论:利用DTI、T2*-PWI、1H-MRS等多模式磁共振可以明显提高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神经胶质 坏死 放射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志成 颜林枫 +1 位作者 孙颖志 崔光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4-710,共7页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一直是神经肿瘤影像学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作者对当前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脑损伤 复发 局部 神经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18
作者 葛光治 杨艺 张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32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32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胶质瘤复发15例,放射性脑损伤17例。分析32例患者的DWI、PWI、MRS等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自动生成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胆碱(Cho)/磷酸肌酸(Cr)比值及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比值。结果胶质瘤复发组ADC值与放射性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复发组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与放射性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复发组的Cho/Cr和Cho/NAA比值均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对胶质瘤复发的诊断灵敏度,单用PWI为80%,单用MRS为73.3%,PWI联合MRS为93.3%。对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单用PWI为82.4%,单用MRS为70.6%,PWI联合MRS为88.2%。结论联合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提高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复发 局部 脑损伤 放射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鑫 姜梅 +3 位作者 郝玉军 成晓江 柳琛 贾文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胶质瘤术后均行放射性治疗的病人27例,经常规MRI复查不能区分胶质瘤放疗后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均采用1H-MRS检查,对比分析胶质瘤放疗后复发...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胶质瘤术后均行放射性治疗的病人27例,经常规MRI复查不能区分胶质瘤放疗后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均采用1H-MRS检查,对比分析胶质瘤放疗后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的相应脑组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等的代谢规律。结果经1H-MRS诊断,胶质瘤放疗后复发14例,放射性脑损伤9例,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合并放射性脑损伤4例。1H-MRS影像表现: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Cho上升,NAA下降,Cho/Cr比值升高;放射性脑损伤:Cho、NAA、Cr均较低。结论1H-MRS对判断脑胶质瘤放疗后脑损伤或肿瘤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艳丽 白永瑞 +3 位作者 吴旭东 周荻 陈海燕 叶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18例,Ⅳ级31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50-60 Gy/25-30次/5-6周。35例未行化疗;34例同期或放疗后接受化疗(4-6周期),其...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18例,Ⅳ级31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50-60 Gy/25-30次/5-6周。35例未行化疗;34例同期或放疗后接受化疗(4-6周期),其中18例口服替莫唑胺,16例为其他方案化疗。中位随访期13个月(6-31个月)。结果69例患者中,WHOⅠ级患者生存率100%,Ⅱ级94.4%,Ⅲ级61.1%,Ⅳ级41.9%。Ⅰ、Ⅱ级和Ⅲ、Ⅳ级肿瘤无进展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9.0个月(P=0.0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3.0个月(P=0.131),1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9.0%。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4周的患者和〉4周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2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7%和68.0%。34例化疗和35例非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3.5个月(P=0.532),1年生存率分别为52.9%和51.4%。其中34例化疗患者中,口服替莫唑胺患者与其他方案化疗患者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187),1年生存率分别为为44.4%和62.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化疗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