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乡村社庙认定与社神选择——以清代泽州府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春敏 杨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一直以来,学界关于传统社会村落社庙与社神的研究基本呈现出纵向历时性较强,横向共时性弱,个案突出而区域整体研究颇少的状态。通过对山西泽州长期拉网式田野调查,以数千通碑刻为基础,试图以清代泽州府为样本来研究这一区域整体民间社... 一直以来,学界关于传统社会村落社庙与社神的研究基本呈现出纵向历时性较强,横向共时性弱,个案突出而区域整体研究颇少的状态。通过对山西泽州长期拉网式田野调查,以数千通碑刻为基础,试图以清代泽州府为样本来研究这一区域整体民间社庙和社神的特征。研究说明清代泽州府社庙普遍呈现出规模大、祀神全、功能独特和社之载体四个鲜明的特征。在社神的选择方面以玉皇等帝王神灵居多,表明儒家正统思想是主导其社神选择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本土化的神灵信仰传统、聚落权威的观点以及村落自然环境、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均对社神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社庙主神一旦确立,并非一成不变,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人格化的神灵逐渐取代五谷神及土地神等为主,帝王神灵逐渐取代区域性普通神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祈秋报 社神 土地 帝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神之原型——社与社神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钟亚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关键词 原始宗教 社神 地母 两性 祭祀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的社神信仰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功能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秋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6,共8页
秦汉时期,基层社神是里社之民信奉的主要对象。社神信仰的形成与里社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层的社祭活动是集体参与的。民众用集体的财力向神灵奉献祭品,通过巫祝之口向神灵传达人之所思所想,通过集体的歌舞活动以取悦神灵,通过分享... 秦汉时期,基层社神是里社之民信奉的主要对象。社神信仰的形成与里社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层的社祭活动是集体参与的。民众用集体的财力向神灵奉献祭品,通过巫祝之口向神灵传达人之所思所想,通过集体的歌舞活动以取悦神灵,通过分享祭肉和祭酒来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络。这一切的群体性活动都为加强基层社会成员的相互认同感,增进彼此的亲情和友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过程正体现了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社神信仰 地域文化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神崇拜在当代之盛行及原因探析——以广西博白客家社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道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14,共8页
博白为广西客家第一大县。境内社坛举目皆是,建制主要为坛垣式,年中社事众多、规模盛大。进入21世纪之后博白客家社区社神崇拜不衰反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事习俗满足了现代人对加强联络、交流感情、互通信息、扩大人际... 博白为广西客家第一大县。境内社坛举目皆是,建制主要为坛垣式,年中社事众多、规模盛大。进入21世纪之后博白客家社区社神崇拜不衰反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事习俗满足了现代人对加强联络、交流感情、互通信息、扩大人际关系、增进友谊、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担社"、"吃社"习俗对构建区域社会和谐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崇拜 社神 广西博白 客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 被引量:8
5
作者 高臻 贾艳红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5-48,共4页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 ,社神地位很高 ,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 ,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 ,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逐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 ,社神地位很高 ,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 ,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 ,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逐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是敬畏崇高而是亲切自然 ,地位呈逐步下降之趋势。社神从神坛逐渐步入民间 ,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变得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秦汉时期的民间之社有乡社、里社及人们自发组织的私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汉 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神的起源、功用及其演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仲蔚 《青海民族研究》 2002年第3期86-88,共3页
土地崇拜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社神源于原始时代的人们对于大地的崇拜,年淹岁远,社神不断演变,其功能趋于多样化。
关键词 社神 土地 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要社神与水神信俗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明智 梁娟美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高要春社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水神春社。社神与水神结合是高要春社的地方性特征。基于西江水系、中原移民和地域文化交融等因素而兴起的高要春社,作为组织的一种方式,建构着地方土地上的生活秩序和岁时节点。在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的水... 高要春社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水神春社。社神与水神结合是高要春社的地方性特征。基于西江水系、中原移民和地域文化交融等因素而兴起的高要春社,作为组织的一种方式,建构着地方土地上的生活秩序和岁时节点。在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的水神信俗和宗教意识的互动中,春社对地方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生息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要 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神的源流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琳 《文献》 1998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社日节是中国古代祭祀社神的节日。它历史悠久,自远古一直传承至近世。它流行广泛,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祭祀社神。它影响深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今日常用的"社会"一词也是由于有社日的集会这一文化现象生发而来... 社日节是中国古代祭祀社神的节日。它历史悠久,自远古一直传承至近世。它流行广泛,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祭祀社神。它影响深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今日常用的"社会"一词也是由于有社日的集会这一文化现象生发而来的。然而对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我们尚未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普通百姓大都甚至一无所知,这无疑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社神是土地神,土地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社日节的盛行反映了祖先们对土地的崇敬和爱惜之情。当今之世,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社神 祭祀对象 土地所有权 中国古代 后土 历史悠久 影响深远 王国维
原文传递
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帛画 社神护魂图 考古研究
全文增补中
土主与社神关系述略
10
作者 罗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29-34,共6页
利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和彝族语言资料,讨论土主与社神的关系。从民众祭祀土主、社神的目的,土主与社神都以树为神灵依托,土主和社神都有祭祀有功者等方面,分析土主与社神的共同特点,证明并丰富土主崇拜是社神崇拜的观点。
关键词 土主 社神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天后土话社神
11
作者 景志刚 《资源导刊》 2016年第7期61-62,共2页
神话,一个民族对自然、对世界、对自身最原始、最朴素的理解和想象。天化万象、地生万物,在远古先人的认知中,再没有比天地更大的力量,天地有灵的观念自然应运而生。
关键词 土地 自然 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神的物化形态与社崇拜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作新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史料及民族学、民俗学材料,对“社”的物化形式与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考论“社”字的本源形义结构;考察“社”字关联的客观物质形态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物化形态 文化意义 生命本源 物质构成 图腾 物质形态 社神 文化意蕴 《淮南子》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 被引量:12
13
作者 晁福林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66-72,共7页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晁福林社神与社祭是我国上古时期社会信仰与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它肇端于原始时代的土地崇拜,发展于商和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则盛行于世。关于上古时期的社神与社祭,专家虽有论述,但多未专论它在春秋时期...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晁福林社神与社祭是我国上古时期社会信仰与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它肇端于原始时代的土地崇拜,发展于商和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则盛行于世。关于上古时期的社神与社祭,专家虽有论述,但多未专论它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变化。本文拟从春秋时期社神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左传》 社神 《公羊传》 发生日 《礼记·月令》 诸侯国 齐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社神探赜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小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论述壮族社神神坛设置的格局、神规及社会功能,指出壮族崇拜社神是团于一种行为规范的文化事象。
关键词 社神 壮族 会功能 会治安 党政领导 五色糯米饭 农民负担 畜禽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原始土地崇拜和古代汉族社神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德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5-19,共5页
土地崇拜是很多民族原始宗教中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就傣族的原始土地崇拜和古代汉族的社神作比较,探其异同。 古代汉族社神原指土地神,它属自然崇拜的范畴,至于后来向拟人化发展的土地神,其神性已经失去了自然属性。傣族的原始土地崇拜... 土地崇拜是很多民族原始宗教中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就傣族的原始土地崇拜和古代汉族的社神作比较,探其异同。 古代汉族社神原指土地神,它属自然崇拜的范畴,至于后来向拟人化发展的土地神,其神性已经失去了自然属性。傣族的原始土地崇拜就是傣族地区每个寨的“寨心”,每个勐的“勐心”。以它与古代汉族社神作比较,就需要洞察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社神 汉族 原始土 自然崇拜 原始宗教 拟人化 自然属性 民族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神之宅——土地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王建华 《文物世界》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社神 土地 古代传说 城隍庙 供奉 保护 清代 地段 平遥 孝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神崇拜与老子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立申 《泰山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0-63,共4页
老子哲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总结.近年来随着道家研究的不断升温,有关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胡孚琛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老子道家之学渊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酋长的政治经... 老子哲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总结.近年来随着道家研究的不断升温,有关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胡孚琛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老子道家之学渊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酋长的政治经验和社会习俗,他认为以女性崇拜为特色的母系氏族巫教也就是道家和道教的文化渊源.①胡先生的论断不失为卓然之说,这对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但笔者认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不仅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而且还源于楚文化圈内的巫术,仪式,以及这种巫术仪式活动所转化出来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特有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缘于此论,笔者斗胆试从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和训诂学的角度论证中国远古时的宗教习俗——祭社和老子思想的渊源关系.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思维方式 文化渊源 母系氏族公 原始宗教 母系氏族 社神 楚文化 巫术仪式 宗教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预结局”:一个壮族社区社神信仰的断裂与重拾
18
作者 梁宏信 何飞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处于乡村社会之中的民间信仰体系经历着两次较大规模的由断到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民众宗教生活的状态,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众宗教生活史。该研究集... 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处于乡村社会之中的民间信仰体系经历着两次较大规模的由断到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民众宗教生活的状态,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众宗教生活史。该研究集中对此两次"未预结局"现象进行讨论,通过其在一个壮族社区生活场景中的具体呈现,以展示出前后两次断裂与重拾的实际状况,尽力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力量,以及这种力量与当地人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村 社神信仰 土地 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湯時的祖先崇拜與社神崇拜
19
作者 常玉芝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3年第1期82-92,共11页
歷史上的商王朝是由商湯滅掉夏桀開始的。據史書記載和與殷墟甲骨文互證,目前已知商人在湯(也稱成湯)以前還經歷了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王亥)——上甲——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十三世祖先,... 歷史上的商王朝是由商湯滅掉夏桀開始的。據史書記載和與殷墟甲骨文互證,目前已知商人在湯(也稱成湯)以前還經歷了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王亥)——上甲——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十三世祖先,這是以男性祖先的世次記録的商族人的世系。因此契是商族人記憶中的第一位男性祖先,是商族人進入原始社會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的第一位首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次 商族 社神 商湯 報丙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皇太—是由苗族社神演变成楚国保护神的
20
作者 罗义群 《凯里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3-47,共5页
我在《东皇太一的原型是苗族椎牛祭祖的主题歌》和《东皇太一双重神格考》中对东皇太一的主祀神及其神格进行了论述,认为东皇太一与苗族先神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认为东皇太一的主祀神是苗族祖先神,实际上东皇太一... 我在《东皇太一的原型是苗族椎牛祭祖的主题歌》和《东皇太一双重神格考》中对东皇太一的主祀神及其神格进行了论述,认为东皇太一与苗族先神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认为东皇太一的主祀神是苗族祖先神,实际上东皇太一的主祀神是“苗族社神”,他包括苗族祖先神、图腾崇拜神及自然神祗等,那么苗族社神是怎样演变成楚国保护神的呢?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东皇太一是楚国社神 《东皇太一》是《九歌》的首篇,是楚巫举行祀神活动的恭请主神东皇太一降坛的请神词。他是一位怎样的神祗?很难作更多的比较研究。有幸的是,长沙马王堆西汉第三号墓出土了一幅《社神图》,可以作为理解东皇太一的重要材料。此图正中上方画的主神,头右方有一行残缺不齐的文字,虽已残缺,但其中的“大一”二字,清晰可辩,只是“大一”上方有无“东皇”二字,无法看清。“大一”即“太一”,古字相通。东皇太一,就像我们称“皇帝圣上”、 “总统阁下”一样,是对“东皇”的尊称,这便是“东皇太一”得名的由来,因此,此神应即“东皇太一”。此神左胁还注有一个“社”字,说明“太一”亦即“社神”。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早期的墓,西汉初立,还来不及创造典型的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皇太一 苗族 社神 保护 图腾崇拜 《九歌》 楚国 闻一多 祖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