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早期论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景源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9-41,共3页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早期论述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多局限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近年来,有的学者关注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研究,但却得出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上早期...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早期论述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多局限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近年来,有的学者关注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研究,但却得出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上早期观点和晚期观点有反差,得出了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跨越发展 马克思 唯物史观理论 社会发展道路 迦太基 跨越“卡夫丁峡谷” 社会跨越 奴隶制 《古代社会 历史学笔记
原文传递
论中国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闭伟宁 《社会学评论》 2013年第2期54-66,共13页
中国社会形态跨越发展不仅具备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也具备了充分的现实条件。前者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宏观上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中观上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性、多线性的思想和跨越"卡夫丁峡谷&qu... 中国社会形态跨越发展不仅具备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也具备了充分的现实条件。前者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宏观上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中观上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性、多线性的思想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微观上则是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述。后者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独特的历史运动模式的影响;二是近代历次社会变革的尝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危机;三是中国人民对民族富强的极度渴望及其对"公平"社会的执着追求;四是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五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右派的倒行逆施和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因此,中国需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绝不需要也不可能补资本主义这堂"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形态跨越发展 理论依据 现实基础
原文传递
用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景源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2期8-12,34,共6页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为指针,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及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并从而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作者认为:马克思晚年的两个笔记(《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具有重要的...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为指针,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及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并从而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作者认为:马克思晚年的两个笔记(《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别是《历史学笔记》。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够。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来研究,旨在引起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晚年史学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跨越 社会形态跨越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理解 唯物史观 改革开 《历史学笔记》 社会发展规律 历史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