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还原法分析硫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德芳 李延河 秦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9-753,共5页
硫酸盐矿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矿物,也是自然界少数具有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矿物之一。硫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和生成条件提供大量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分析硫酸盐氧同位素的3种方法中,碳还原方法乃是分析硫酸盐... 硫酸盐矿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矿物,也是自然界少数具有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矿物之一。硫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和生成条件提供大量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分析硫酸盐氧同位素的3种方法中,碳还原方法乃是分析硫酸盐中氧同位素组成的最精准方法。本次研究建立了分析硫酸盐中氧同位素组成的碳还原方法,介绍了硫酸钡的分析流程,分析了硫酸盐氧同位素国际标样NBS-127、实验室工作标准化学试剂硫酸钡S04-1、S04-2等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测试技术流程简单、操作便捷、分析精密度为±0.2‰(1σ),达到国际同类实验的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还原法 硫酸盐 氧同位素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制高纯度碳酸锶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开玉 赵静波 杨文清 《渝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6-12,共7页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 ;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 ;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 ,同时...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 ;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 ;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 ,同时使工艺流程简化。实验样品经分析测试 :碳酸锶含量大于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还原法 高纯度酸锶 结晶分离法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制取氮化硅粉末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应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8-79,共2页
由本院开设的用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制取氮化硅粉末的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就是将二氧化硅粉和碳黑的混合料在氮气流中进行氮化的一种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原料价格便宜,可获得高纯、超细、高α-β比例的氮化硅粉末。
关键词 氮化硅 粉末 二氧化硅 碳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碳还原法真空制取金属镍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金星 《铁合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介绍了用固态碳还原法真空制取金属镍粉的机理和试验概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降低产品成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 金属镍粉 固态碳还原法 真空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碳还原法生产镁与氧化铝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波 殷建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工艺创新 生产能力 金属镁 碳还原法 氧化铝 产业格局 万吨级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产品色泽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仕远 孙宁 吴永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2,31,共2页
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时,严格控制碳化温度并改用高温滤饼烧结方式干燥,产品具有色泽白、纯度高、质量稳定之优点。
关键词 酸锶 碳还原法 产品质量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生产硫化碱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强 杨海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共3页
介绍了碳还原法生产硫化碱的现状,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较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从硫化碱生产现状入手,结合其他行业的先进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从硫化碱生产的原料、粉料制备、原料配料、焙烧设备选择、窑尾废... 介绍了碳还原法生产硫化碱的现状,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较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从硫化碱生产现状入手,结合其他行业的先进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从硫化碱生产的原料、粉料制备、原料配料、焙烧设备选择、窑尾废气的利用、熟料浸取过程、固液分离及碱液的浓缩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工艺技术方案,试图以此来提升和改进硫化碱生产的整体工艺技术水平,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并改善硫化碱生产环境。这对硫化碱行业今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碱 碳还原法 焙烧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制取金属铌的还原设备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荣 胡根火 +1 位作者 李奇超 朱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共4页
简单介绍了碳还原法制取金属Nb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还原设备向大型化、节能化、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发展的过程。还原设备的发展促进了Nb条装炉量的提高、电耗的降低、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从而增强了碳还原法在金属Nb生产领域的竞争力。
关键词 金属Nb 碳还原法 还原设备 Nb条装炉量 电耗 自动化 发展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炉炼锡过程中锡石精矿的固体碳还原法 被引量:1
9
作者 Parker 陈逸明 《国外锡工业》 1991年第4期19-28,共10页
关键词 锡精矿 反射炉 炼锡 固体碳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生产硫化碱工艺探讨
10
作者 陈泰安 《甘肃化工》 1994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工艺 碳还原法 硫化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还原法除去用后镁铬耐火材料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一平 《国外耐火材料》 2000年第3期52-55,共4页
在水泥窑用过的镁铬耐火材料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六价铬。在各种不同的气氛下,借助于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已阐明了六价铬的形成及用还原法将六价铬变为三价铬。已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还原试验,并在碳气氛下成功地将用后砖内的六价铬加以还原。
关键词 碳还原法 镁铬耐火材料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碳还原法生产铌时原料粒度对还原周期的影响
12
作者 何坤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10,共5页
研究了间接碳还原生产铌时原料粒度对还原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粒度是影响还原周期的主要因素,合理搭配Nb2O5与NbC的粒度,可以加快还原反应速度,使还原周期从平均26小时降至16小时。
关键词 氧化铌 化铌 粒度 还原周期 间接碳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两段碳还原法进行铬渣无害化处理”项目简介
13
《广东科技》 2007年第12S期83-83,共1页
根据省领导关于同意强制处理曲江县恒利无机盐有限公司遗留铬渣的批示,广东省环保局委托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曲江县恒利无机盐有限公司遗留的65500吨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 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无害化处理 广东省 铬渣 碳还原法 无机盐 曲江县 环保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硼化锆粉体的制备研究
14
作者 吕工兵 《陶瓷》 CAS 2019年第2期25-30,共6页
真空条件下,利用碳还原法进行硼化锆粉体的制备,是以氧化锆、活性炭、碳化硼和氧化硼为主要原料,研制出纯度较高,颗粒较小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硼化锆粉体。笔者主要研究在碳热还原反应中,碳含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反应产物... 真空条件下,利用碳还原法进行硼化锆粉体的制备,是以氧化锆、活性炭、碳化硼和氧化硼为主要原料,研制出纯度较高,颗粒较小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硼化锆粉体。笔者主要研究在碳热还原反应中,碳含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反应产物的影响。通过对反应产物进行XRD、SEM等测试分析,找到一条制取高质量硼化锆粉体的反应路线:多加入12.5%碳可以保证反应产物有着较高的纯度。选1 650℃为反应温度,1.5 h为保温时间既可以保证产品有较高的纯度,又能使颗粒粒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锆粉体 碳还原法 烧结温度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盘茂森 林泽锋 葛雅莉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79-81,84,共4页
磷酸铁锂(LiFePO_(4))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备环保、价廉、安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主要介绍了LiFePO_(4)的结构特点及碳热还原反应机理,重点归纳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的主要工艺参数对LiFePO_(4)... 磷酸铁锂(LiFePO_(4))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备环保、价廉、安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主要介绍了LiFePO_(4)的结构特点及碳热还原反应机理,重点归纳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的主要工艺参数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6
作者 李俊芳 李宽宽 +2 位作者 李玉宁 赵煜 吴明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碳热还原法是工业化制备氮化铝粉体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机理、不同原料组成对氮化铝粉体制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现状,并对其未... 碳热还原法是工业化制备氮化铝粉体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机理、不同原料组成对氮化铝粉体制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法 氮化铝 粉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废料铁渣碳热还原法制备零价铁并用于降解偶氮染料废水
17
作者 袁作成 廖子维 +1 位作者 黄金秋 余文 《江西冶金》 2024年第5期353-360,I0003,共9页
以钕铁硼废料铁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零价铁(ZVI)材料,并用于降解偶氮染料废水。考察了制备条件对ZVI性能的影响及降解条件对ZVI去除偶氮染料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000℃、焙烧时间为60 min、无烟煤用量为30%(质量... 以钕铁硼废料铁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零价铁(ZVI)材料,并用于降解偶氮染料废水。考察了制备条件对ZVI性能的影响及降解条件对ZVI去除偶氮染料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000℃、焙烧时间为60 min、无烟煤用量为30%(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制备的ZVI材料对甲基橙(MO)的降解性能较好。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ZVI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钕铁硼废料铁渣中的铁矿物基本被还原为ZVI,负载于铝硅酸盐上,ZVI颗粒尺寸为5~15μm。制备的ZVI材料在pH=3~10范围内对酸性橙G(OG)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最大去除容量为54.23 mg/g,对MO、亚甲基蓝(MB)、酸性铬兰K(ACBK)的降解效率均达到78%以上。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ZVI不仅为钕铁硼废料铁渣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环境修复领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废料铁渣 零价铁 偶氮染料 酸性橙G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nSb/C复合负极材料的热碳还原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娟 汝强 +1 位作者 胡社军 郭凌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26-434,共9页
采用高温还原技术,以SnO2,SbO3为原料,分别以葡萄糖、中间相碳微球(MCMB)作为还原剂,制备了两种结构的SnSb/C复合材料,并对比了它们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拉曼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采用高温还原技术,以SnO2,SbO3为原料,分别以葡萄糖、中间相碳微球(MCMB)作为还原剂,制备了两种结构的SnSb/C复合材料,并对比了它们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拉曼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时,形成以合金颗粒为内核,絮状碳壳均匀包裹的微米球状结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93.379 mA·h·g-1,循环50周后仍维持在449.987 mA·h·g-1;而以MCMB作为还原剂时,形成合金颗粒与MCMB混合共存并部分包覆的结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64.938 mA·h·g-1,50周后的比容量仅有290.80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b C 碳还原法 锂离子电池 中间相微球
原文传递
新型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C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素琴 龚本利 +2 位作者 黄可龙 张戈 李世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6,共4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一种新的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采用TG-DTA、XRD、TEM等手段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碳热还原的反应历程,测试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碳热还原法可以降低煅烧温度.600℃烧结24h的样...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一种新的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采用TG-DTA、XRD、TEM等手段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碳热还原的反应历程,测试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碳热还原法可以降低煅烧温度.600℃烧结24h的样品在0.05C下首次放电容量达156mAh·g-1,在0.1、0.2、0.5、1C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46、135、130、121mAh·g-1.该样品在1C下经过30次循环,容量还保持为119mAh·g-1,衰减仅为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碳热还原法合成氮化铝陶瓷超细粉末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明礼 林健凉 +2 位作者 肖平安 祝宝军 曲选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54-1058,共5页
采用硝酸盐-有机物低温燃烧反应溶胶-凝胶工艺,以硝酸铝(Al(NO3)3·9H2O)、葡萄糖(C6H12O6·H2O)、尿素(CO(NH2)2)为原料,制备出粒度细小、混合均匀的铝源和碳源的混合前驱物,然后以该前驱物为原料进行碳热还原反应... 采用硝酸盐-有机物低温燃烧反应溶胶-凝胶工艺,以硝酸铝(Al(NO3)3·9H2O)、葡萄糖(C6H12O6·H2O)、尿素(CO(NH2)2)为原料,制备出粒度细小、混合均匀的铝源和碳源的混合前驱物,然后以该前驱物为原料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制备氮化铝粉末.研究表明,该前驱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氮化反应速率快,1550℃时仅用90min即可实现完全转化,SEM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粉末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级(~100nm)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还原法 合成 氮化铝陶瓷 超细粉末 燃烧反应 前驱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