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方法的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静 赵可惠 +4 位作者 泽翁拥忠 唐策 左芳 降拥四郎 张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85-2888,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治疗"真布病"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真布病"的118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表明藏医治疗"真布病"的药物以活血理气、利水祛湿、舒筋活络为主兼具清热凉血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治疗"真布病"及新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铺助平台 藏医 真布病”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真布病与中医痹症的对比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静 赵可惠 +5 位作者 更藏加 赖先荣 杨文娟 胡晓鑫 张艺 降拥四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167-2171,共5页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藏医学对真布病的认识不仅理论上有据可循,其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药物疗法与药浴等外治疗法结合更是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以藏医和中医的理论背景为基础,通过藏医真布病、中医痹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讨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对藏医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真布 中医痹症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对真布病的临床证候分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尕藏多吉 泽让娜科 +1 位作者 王津慧 洛桑东智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54-58,共5页
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文献中的藏医疑难病症"真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真布病"的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 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文献中的藏医疑难病症"真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真布病"的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为三因素失调,黄水偏盛,聚于关节;证候主要为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真布 病因病机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味性化味-网络靶点-分子对接”的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文成当智 张云森 +6 位作者 仁真旺甲 才让南加 贡保东知 切尼项毛 才让吉 刚焕晨雷 张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探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四部医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晶珠本草》为依据,搜集五味麝香丸的组方、剂量及显味,构建矢量结构模型,从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层面... 目的:探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四部医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晶珠本草》为依据,搜集五味麝香丸的组方、剂量及显味,构建矢量结构模型,从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层面分析该方的药性,并利用Gephi 0.9.2复杂网络软件构建其治疗"真布"病的"组方-药性-疾病"网络。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检索五味麝香丸的有效成分,并利用BATMAN-TCM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预测有效成分对应的靶标蛋白,借助ETCM数据库检索"真布"病的相关靶标蛋白;在筛选两者共同靶标的基础上,利用DAVID 6.8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以筛选核心靶标。以Glide score为评价指标,利用Maestro Version 11.1.011软件将上述核心靶标与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与结论:五味麝香丸含诃子、铁棒锤、木香、藏菖蒲和人工麝香,以诃子剂量最高。该方六味以苦、甘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为主,十七效以钝、凉、重等为主,主要对治锐、热、轻等二十种特性。"组方-药性-疾病"网络中,十七效与二十种特性之间边权重值较大的为凉效-热性、钝效-锐性、重效-轻性、稀效-臭性(边权重值≥430)等。共得到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潜在靶标2 306个,"真布"病相关靶标211个;两者共同靶标32个,其对应的有效成分共29种。GO分析共预测到52条相关结果,共同靶标主要位于胞外区、细胞核等部位,以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KEGG富集结果显著的有31条(P<0.05),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癌症途径等信号通路。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中,含有效成分、靶标、通路节点94个、边460条;TNF、自杀相关因子(FAS)、白细胞介素6(IL6)、IL10、自杀相关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6(FASLG)、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IL1B等是该网络中的核心靶标,分别与奎宁酸、百里酚、去氢表雄酮、诺卡酮等有效成分以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力、Pi-cation键等连接,发挥治疗"真布"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五味麝香丸 真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 味性化味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尼玛应用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毛东主 仁增加 李先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52-4059,共8页
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 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共纳入82首方剂,频次≥37的有5首方剂,以清热止痛、干黄水、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类方剂为主;频次≥8的高频藏药34味,以活血、消肿、止痛类药物为主。方剂药性中以苦、甘、辛等药味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为主;药味的药性值中凉、钝、重为最高,分别对应治疗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等特性。择时用药规律中十三味鹏鸟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八味党参丸、三十五味沉香丸是4个时段常用组合方剂。方剂关联组合均以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十八味党参丸等三种方剂为轴心进行加减方剂配伍;药物关联规则以清热凉血、干黄水、调和气血的药物为主。药物聚类分析较有别于关联规则的结果,反应了生胃火、解毒的用药规律。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反应了清热消肿、祛瘟解毒的治法特点。结论国医大师尼玛治疗"真布"病以干黄水类药为主、清热止痛类药为辅、并注重隆的调节为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尼玛 真布 黄水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格知加 尼玛次仁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总结了“真布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机制及藏医药对“真布病”诊断分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进展。“真布病”是因饮食起居不适导致黄水过盛,骤而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的疾病,在文献中将其分成24种热证和23种... 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总结了“真布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机制及藏医药对“真布病”诊断分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进展。“真布病”是因饮食起居不适导致黄水过盛,骤而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的疾病,在文献中将其分成24种热证和23种寒证。藏医药在治疗中围绕调节“三因素”(隆、赤巴、培根)的动态平衡,选用局部外治和药物内服法给予镇痛舒筋药物,通过调节“隆”和“病血”的功能,可缓解关节不适,维持“三因素”的动态平衡,起到标本兼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真布 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真布”病154例临床疗效总结 被引量:9
7
作者 金学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文通过对我院藏医特色外治(药浴)中心省级重点风湿病专科近2年来收治的"真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范畴)患者,运用藏医内外综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的总结后,认为藏药浴为主要手段的内外综合治疗... 本文通过对我院藏医特色外治(药浴)中心省级重点风湿病专科近2年来收治的"真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范畴)患者,运用藏医内外综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的总结后,认为藏药浴为主要手段的内外综合治疗模式是目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真布 疗效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医典》治疗真布病方剂“味-化味-效”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才拉加 央嘎 格知加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揭示《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配伍内在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进行药物味、化味、效的频次分析。结果:诃子、毛诃子、黄葵子、决明子、余甘子、宽筋藤等是高频药物,但在治疗... 目的:揭示《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配伍内在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进行药物味、化味、效的频次分析。结果:诃子、毛诃子、黄葵子、决明子、余甘子、宽筋藤等是高频药物,但在治疗热型真布病和寒型真布病时用药规律不同,热型真布病多采用诃子、决明子、黄葵子等,六味中以苦味和涩味最常用,化味中苦化味最多,十七效中以寒、干、钝最多。寒性真布病多用诃子、毛诃子、旺查等,六味中以涩味和辛味最常用,化味中苦化味最多,十七效中以温、柔、热最多。结论:热型真布病治疗多采用凉性药物,寒性真布病治疗多选用热型药物对症下药,展现了《四部医典》方剂配伍中藏医独特的理论,对临床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布 藏药方剂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综合疗法治疗真布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仁青卓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藏医综合疗法治疗真布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青海省藏医院住院部和门诊诊断为真布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发病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随机分为综合疗法组和单一口服藏药治疗组,... 目的:观察藏医综合疗法治疗真布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青海省藏医院住院部和门诊诊断为真布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发病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随机分为综合疗法组和单一口服藏药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综合疗法组评分显著低于单一口服藏药治疗组(P<0.05);综合疗法组有效率96.67%(29/30),高于单一口服藏药治疗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医综合疗法疗效显著,是目前较为先进、科学、全面有效的治疗真布乃的一种疗法,经临床验证,治愈后不易复发,不易反弹,不需长期服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与自然相协调的身心健康的渴望,也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一些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综合疗法 真布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旺叉禾尼尔阿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娘毛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14-14,共1页
旺叉禾尼尔阿是《四部医典》中记载的由25种原药材配置而成,是一种凉性配伍,理论中主要用于祛风、除水、干黄水、关节炎、真布病等疾病。在临床当中发现它具有较好的祛风功能,这种功能的发现对当代社会最为常见的真布病患者人群带来希望... 旺叉禾尼尔阿是《四部医典》中记载的由25种原药材配置而成,是一种凉性配伍,理论中主要用于祛风、除水、干黄水、关节炎、真布病等疾病。在临床当中发现它具有较好的祛风功能,这种功能的发现对当代社会最为常见的真布病患者人群带来希望,所以适应患者多,适用范围广,可与其他配伍配合使用,又可单独使用,经济实惠、配伍简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旺叉禾尼尔阿 真布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特色疗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格知加 尼玛次仁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1期27-29,共3页
藏医特色疗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为了解藏医特色疗法治疗"真布病"的施治技法和临床疗效,采用文献回顾方法,从药浴法、敷浴法、放血法、火灸法、烙铁法、脉泻法、外敷法等特色... 藏医特色疗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为了解藏医特色疗法治疗"真布病"的施治技法和临床疗效,采用文献回顾方法,从药浴法、敷浴法、放血法、火灸法、烙铁法、脉泻法、外敷法等特色疗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数据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特色疗法 真布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向·初称江楚治疗“真布病”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晓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1期2-3,共2页
藏医学是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民族医学,历史上涌现出众多名医,向·初称江楚是我国近现代南派藏医代表人物,对"真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认识和显著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真布病"临床分型、临... 藏医学是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民族医学,历史上涌现出众多名医,向·初称江楚是我国近现代南派藏医代表人物,对"真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认识和显著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真布病"临床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调养护理等方面的整理研究,以传承向·初称江楚治疗"真布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初称江楚 藏医 真布 经验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格知加 尼玛次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向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效数据51篇,对藏药浴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有29篇采用五味甘露药浴进行研究,...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向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效数据51篇,对藏药浴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有29篇采用五味甘露药浴进行研究,有13篇采用联合内服药进行研究,有9篇进行联合外治进行研究。结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有一定的优势,临床运用广泛,但是需进行系统研究,以期筛选最佳治疗方法,为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浴 真布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五味宽筋藤汤散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切吉卓玛 格知加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藏药消痹膏联合五味宽筋藤汤散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真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五味宽筋藤汤散和局部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藏药消痹膏局部贴敷,观... 目的:观察藏药消痹膏联合五味宽筋藤汤散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真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五味宽筋藤汤散和局部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藏药消痹膏局部贴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五味宽筋藤汤散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五味宽筋藤汤散 藏药消痹膏 真布 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对疑难杂症“真布病”的临床诊疗探析
15
作者 尕藏多吉 泽让娜科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31-33,共3页
本文对高原地区的疑难杂症“真布病”(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中医“痹证”范畴)的基本概念与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进行研究,对藏医药古籍文献《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经典... 本文对高原地区的疑难杂症“真布病”(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中医“痹证”范畴)的基本概念与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进行研究,对藏医药古籍文献《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经典文献中记载的基本概念与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进行统计与归纳、分析。分型主要有热性真布病和寒性真布病,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为三大基因物质在外因与内因的影响下发生失调、胃火衰竭、饮食精微不化、代谢失常,导致体内黄水紊乱偏盛,病变扩散聚于周身与关节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真布 分型 病因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琼膏药”对“真布”病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达瓦索朗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128-129,共2页
通过对 31 例“真布”病(西医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偶琼膏药”对“真布”病镇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采用藏药治疗“真布”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住院及门诊患... 通过对 31 例“真布”病(西医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偶琼膏药”对“真布”病镇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采用藏药治疗“真布”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共 31 例,将 30 例“真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15 例,对照组 15 例。 实验组男 5 例,女 10 例,年龄 40~50 岁。 对照组男 7 例,女 8 例,年龄 40~50 岁。 实验组给予“偶琼膏药”,对照组给予“青鹏软膏”。 治疗期为 14 天,对所有患者的疼痛评分、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布 偶琼膏药 青鹏软膏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公保措 格知加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真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藏药浴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藏药消痹膏局部外敷,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 目的:观察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真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藏药浴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藏药消痹膏局部外敷,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可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真布病”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消痹膏 真布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格知加 扎西卓玛 +4 位作者 李秀优 卓玛措 南兴加 仁增平措 尼玛次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四部医典》《藏医临床札记》等藏医古籍中寻找用于治疗真布病的方剂,建立组方数据库,使用R version4.1.1和Excel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用量分析、关联规... 目的:探讨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四部医典》《藏医临床札记》等藏医古籍中寻找用于治疗真布病的方剂,建立组方数据库,使用R version4.1.1和Excel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用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多角度探析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与特征。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方剂统计共得二十五味旺查丸、五味宽筋藤等18首高频方剂,单味药统计共得到诃子、白豆蔻、红花等32味单味药;六味三化味药统计发现甘味和苦味最常用,苦化味最常见;高频药物的药用剂量以0.2 g~0.4 g的区间使用最多,但因方剂中的定位不同,导致入药剂量各具特色;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15组二项常用药对,其中麝香-诃子,川木香-诃子最常见;6组三项常用药对,其中毛诃子、余甘子-诃子最常见;聚类分析得到7组针对不同证型的常用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式,客观总结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布 藏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藏医内服药与外治法联合治疗真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9
作者 关却才让 拉加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2-3,共2页
以藏医理论辨证施治,主要对于藏医内服药与外治法联合治疗真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藏药“风湿止痛散、露朵交杰丸、桑当尼阿丸、旺查尼阿丸”等内服兼以“五味甘露药浴”外治法,选择不同病程的240例真布病(类风湿性... 以藏医理论辨证施治,主要对于藏医内服药与外治法联合治疗真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藏药“风湿止痛散、露朵交杰丸、桑当尼阿丸、旺查尼阿丸”等内服兼以“五味甘露药浴”外治法,选择不同病程的240例真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ARA)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真布病治愈率达60%,好转37.5%,总有效率97.5%。统计学处理(Ridit分析,p<0.001)。讨论:真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与病程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病程越长,同疗程疗效越低,病程越短,同疗程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治疗 真布 内服 药浴 显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真布病与中医痹病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格知加 尼玛次仁 索朗拉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034-5036,共3页
藏医学和中医学同属中国传统医学,在各自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技法。文章通过中医痹病和藏药真布病的病因、病症、治疗三方面对比,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借此探究两种的医学历史演变和医学文化接触中的千丝万缕联系。
关键词 中医 痹病 藏医 真布 对比研究 理论特色 传统医学 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