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育银鲫体内盐酸双氟沙星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章海鑫 胡鲲 +5 位作者 阮记明 郑卫东 符贵红 杨先乐 王会聪 刘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了研究盐酸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及其与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超滤法测定了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运用HPLC测定其对应时间点药物浓度,并分析了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对DIF体... 为了研究盐酸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及其与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超滤法测定了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运用HPLC测定其对应时间点药物浓度,并分析了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对DIF体内处置的影响。实验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为感染组,健康异育银鲫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感染组各时间点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感染组与对照组DIF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总药物浓度呈对数关系:y=9.01ln x+74.34和y=4.81ln x+65.15,DIF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游离药物浓度的对数关系式分别为:y=6.36ln x+64.91和y=4.36ln x+60.63;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浆药时曲线均可使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描述;感染组DIF的吸收和消除慢于对照组,其表观分布容积和曲线下面积大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体内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促使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升高导致药物以结合药物的形式储存于血液中可能是导致药物组织分布受限、消除缓慢、长时间滞留于血液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双氟沙星 异育银鲫 嗜水气单胞菌 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双氟沙星对大鼠致畸胎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齐颐 房晶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1,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盐酸双氟沙星对SD大鼠的致畸性。剂量分别为300m g/kg b.w .; 150m g/kgb.w . 和50m g/kg b.w .,于大鼠受孕7 至15d 经口给药,300m g/kg b.w . 和150m g/kg b.w .剂量的盐酸双氟沙星显著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引起胎鼠死亡和... 本试验研究了盐酸双氟沙星对SD大鼠的致畸性。剂量分别为300m g/kg b.w .; 150m g/kgb.w . 和50m g/kg b.w .,于大鼠受孕7 至15d 经口给药,300m g/kg b.w . 和150m g/kg b.w .剂量的盐酸双氟沙星显著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引起胎鼠死亡和骨骼畸形,其严重程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双氟沙星 SD大鼠 致畸性 胚胎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