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晓新 余家阔 +7 位作者 张柳 郑卓肇 王健 龚熹 陈连旭 王永健 陈继红 张继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7-862,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关节镜及MRI确诊的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32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和经关节镜和MRI证... 目的:分析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经关节镜及MRI确诊的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32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和经关节镜和MRI证实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无损伤的另外32膝(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应用GE Healthcare Centricity RIS/PACKS系统分别测量两组病例在MRI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前交叉韧带长度、下止点宽度及体部宽度。比较两组病例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结果: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ACL体部宽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矢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及体部宽度及冠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及矢状面的ACL走行及形态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侧盘状半月板组ACL信号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引发前交叉韧带走行、形态及信号异常,其发生可能与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移位并挤压前交叉韧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外侧 前交叉韧带 MRI 形态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39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小挺 徐昌 +1 位作者 王国胜 沈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19-3020,共2页
盘状半月板是半月板软骨畸形异常,近似圆形,高度和宽度变大,体部如同盘样,也被称为盘状软骨。它的结构同正常半月板不同,因此楔形填充作用不复存在,造成关节解剖畸形和功能障碍,且易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科从2012年10月到2... 盘状半月板是半月板软骨畸形异常,近似圆形,高度和宽度变大,体部如同盘样,也被称为盘状软骨。它的结构同正常半月板不同,因此楔形填充作用不复存在,造成关节解剖畸形和功能障碍,且易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科从2012年10月到2014年6月,关节镜下治疗39例有症状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术后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膝关节功能恢复 镜下治疗 症状 外侧 正常 软骨畸形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矢状面形态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新 柴宏伟 +1 位作者 刘昊 梁春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与非症状性儿童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在MRI矢状面上的形态学差异。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间,35例症状性儿童CDLM病例(症状性组)和27例无症状儿童CDLM病例(非症状性组)被纳... 目的:探讨症状性与非症状性儿童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在MRI矢状面上的形态学差异。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间,35例症状性儿童CDLM病例(症状性组)和27例无症状儿童CDLM病例(非症状性组)被纳入研究。由一名放射科主任医师和一名运动医学科住院医师分别对每一病例的CDLM和内侧半月板(MM)矢状面前、后角高度进行测量(绝对值),然后计算CDLM前角高度与MM前角高度比值(前角高度相对值)以及CDLM后角高度与MM后角高度的比值(后角高度相对值)。结果:症状性CDLM前角高度的绝对值为5.44±1.05 mm(医师甲)和5.43±0.97 mm(医师乙),相对值为1.35±0.27(医师甲)和1.32±0.24(医师乙),均明显大于非症状性CDLM的4.08±0.58 mm(医师甲)和4.12±0.53 mm(医师乙),1.02±0.12 (医师甲)和1.01±0.11(医师乙),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间CDLM后角高度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显示两名医师测得的各形态学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01)。结论:相较于非症状性儿童CDLM,症状性CDLM前角高度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增加,前角高度可作为评价儿童CDLM形态异常与否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侧 形态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顺杰 王令成 +3 位作者 游茗柯 杨硕瑶 薛扬 陈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symptomatic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SDLM)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或保守治疗的118例(154膝)中老年SDL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 目的 比较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symptomatic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SDLM)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或保守治疗的118例(154膝)中老年SDL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96膝)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A组),42例(58膝)采用保守治疗(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及膝关节机械性绞锁症状发生率更高、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ysholm评分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0~74个月,平均66.3个月;其中A、B组随访时间分别为(65.9±3.5)、(67.0±4.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5,P=0.109)。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B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SDLM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或保守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中期疗效,但前者症状和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后者。对于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临床症状较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以及合并机械性绞锁症状者,即使合并早期骨关节炎,也应优先考虑关节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保守治疗 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 中老年
原文传递
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晓新 余家阔 +5 位作者 张柳 郑卓肇 王健 龚喜 陈连旭 王永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报告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自2008年3月-2012年5月经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的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 [目的]报告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形态及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自2008年3月-2012年5月经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的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36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组),以及经MRI证实的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儿童35膝(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应用GE Healthcare Centricity RIS/PACKS系统分别测量两组病例在MRI冠状面及矢状面上ACL长度、下止点宽度及体部宽度。比较两组病例ACL形态及信号变化的特征。[结果]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ACL体部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3.733,P=0.001);而矢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及体部宽度及冠状面ACL长度、下止点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侧盘状半月板组正常ACL走行及形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019,P=0.001);而外侧盘状半月板组在冠状面(x2=12.776,P=0.001)及矢状面(x2=10.271,P=0.001)异常ACL走行及形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外侧盘状半月板组ACL异常信号发生率增高(x2=5.418,P=0.020)。[结论]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可以引发ACL的MRI影像上的形态改变和信号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侧 前交叉韧带 核磁共振成像 形态 信号
原文传递
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昊 孙晓新 +3 位作者 柴宏伟 梁春雨 文世强 张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6年6月该院骨科收治的85例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儿,所有患儿均于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适时进行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的训练,观察...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6年6月该院骨科收治的85例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儿,所有患儿均于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适时进行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的训练,观察患儿的疗效、预后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对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患儿合并撕裂者35例,水平层裂20例,行全切除成形术,12例前外侧缘撕裂合并层状裂患儿行次全切除术治疗,其余18例患儿行成形联合缝合术。所有患儿的关节镜手术均成功完成,84例患儿手术切口为Ⅰ期愈合完好,1例患儿关节内出现感染症状,经相应治疗后好转,2例患儿出现关节肿胀症状,将膝关节内积血穿刺抽出后好转。患儿均在术后3周内开始进行下床全负重行走锻炼,5~6周膝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再次撕裂或损伤复发进行二次手术患者,患者膝关节活动能力均得到一定的恢复,关节疼痛、交锁及弹响等症状改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患儿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KD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膝关节的伸直和屈曲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价显示:相较治疗前91.8%(78/85)的外侧盘状半月板异常形态发生率,治疗后患儿外侧盘状半月板异常形态发生率为0(P<0.05)。治疗前,患儿各项生活质量的评价分数均较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行动能力均受到限制,抑郁和焦虑状态严重,经关节镜手术治疗后,患儿各项生活质量的评价分数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及社会行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抑郁及焦虑状态基本消失,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创伤小,恢复快,可准确修复或切除受损半月板,最大程度上保留半月板的相关功能,减少对儿童生活的影响,患儿术后辅以合理训练效果更佳,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预后 评价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勇 尹战海 +5 位作者 边卫国 张军武 李宏伟 高智 贺加明 高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1年,研究组的下肢力线短于对照组,Lysholm、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74)。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关节镜 下肢力线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8
作者 林峰 车广伟 +1 位作者 余明琅 黄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盘状半月板作为半月板的一种先天变异,由Young在1889年首次提出,属中医学“伤筋”范畴。该病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多存在于外侧半月板,损伤多与活动相关,且在亚洲人群多发。临床上多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随着中医治疗的不断研究,也为我... 盘状半月板作为半月板的一种先天变异,由Young在1889年首次提出,属中医学“伤筋”范畴。该病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多存在于外侧半月板,损伤多与活动相关,且在亚洲人群多发。临床上多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随着中医治疗的不断研究,也为我们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方案。本文对当前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中西医治疗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症状性与症状性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磁共振成像形态及信号变化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昊 刘宁 +3 位作者 柴宏伟 张岩 张柳 孙晓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542-3543,共2页
目的探讨非症状性与症状性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形态及信号变化特征。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症状性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27例为实验组,非症状性患者27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外... 目的探讨非症状性与症状性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形态及信号变化特征。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症状性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27例为实验组,非症状性患者27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游离缘高度(HF)、体部高度(HM)、关节囊缘高度(HP)、体部宽度(WB)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冠状面和矢状面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异常率和信号异常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外侧盘状半月板HF较高,HM较低HP较低,WB较高,冠状面及矢状面ACL形态异常率及信号异常率较高(均P<0.05)。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的HF、HM、HP、WB等形态学指标以及ACL冠状面及矢状面的形态和信号异常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老年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与否的参考指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老年外侧 症状老年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完全型盘状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分析
10
作者 戴祝 陈宇浠 +4 位作者 邬赫 廖瑛 吴彪 黄文 明誉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基于MRI观察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与正常外侧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学差异,探索CDLM破裂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手术的患者资料,选取... 目的基于MRI观察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complete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CDLM)与正常外侧半月板矢状位的形态学差异,探索CDLM破裂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手术的患者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99膝,其中男36例38膝,女59例61膝;年龄18~55岁,平均(45.63±6.81)岁。其中29例30膝CDLM破裂(A组),16例16膝CDLM未破裂(B组),51例53膝正常外侧半月板(C组)。分别测量半月板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以及外侧胫骨近端前后径(tibial diameter,TD),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APD/TD比值,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PD和TD测量的ICC值分别为0.782和0.972。A组和B组A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小于C组(P<0.05)。A组和B组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明显小于C组(P<0.05)。A组APD/TD比值大于B组(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PD/TD比值小于C组(P<0.05)。结论CDLM的APD及TD均较正常半月板小,CDLM破裂后APD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双层盘状半月板伴半月板囊性分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刘洋 王文 +1 位作者 熊喜峰 梁绍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65-566,共2页
半月板解剖变异很少见,现有报道多发生在外侧半月板[1]。作为半月板的特殊变异类型,双层半月板则是更加罕见,大部分患者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在运动损伤后行辅助检查时发现,因此双层半月板的相关报道很少[2-13]。2021年12于6日广州市红... 半月板解剖变异很少见,现有报道多发生在外侧半月板[1]。作为半月板的特殊变异类型,双层半月板则是更加罕见,大部分患者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在运动损伤后行辅助检查时发现,因此双层半月板的相关报道很少[2-13]。2021年12于6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1例罕见的外侧双层盘状半月板伴半月板囊性分离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特征 解剖变异 外侧 运动损伤 变异类型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内外双针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的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鄢含坤 陈文革 +1 位作者 夏正东 杨朝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6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内外双针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n=31)... 目的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内外双针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内外双针缝合法,观察组则使用全内缝合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比较治疗后膝关节功能Merchant量表评分与患者体征,比较术中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 01±0. 61)分,低于对照组[(3. 85±0. 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步态、活动范围、膝关节稳定度、日常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度评分为(35. 25±6. 12)分,高于对照组[(31. 01±6. 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间隙压痛、Mc Murray症、关节绞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所用时间为(18. 23±1. 52) mL、(35. 69±7. 58) min,少于对照组[(20. 36±1. 27) mL、(41. 02±6. 8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0. 34%,略高于对照组(75. 6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全内缝合法较内外双针缝合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外侧损伤 关节镜手术 内外双针缝合法 全内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及后外侧撕裂缝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民 刘玉杰 +4 位作者 李众利 王志刚 蔡谞 朱娟丽 刘洋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784-785,80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及后外侧撕裂缝合的治疗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3月-2008年2月收治有症状的外侧盘状半月板92例,采用局麻技术进行镜下成形;其中41例患者伴有后外侧撕裂,镜下将其分为外侧型、后侧型和后... 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及后外侧撕裂缝合的治疗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3月-2008年2月收治有症状的外侧盘状半月板92例,采用局麻技术进行镜下成形;其中41例患者伴有后外侧撕裂,镜下将其分为外侧型、后侧型和后外侧型,结合由内到外和全内两种缝合技术进行缝合。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缝合组患者就诊前时间明显短于成形组(P<0.01),2组患者术中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重返正常生活,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66.74±5.35改善至术后97.16±3.46(P<0.01)。结论局麻关节镜下缝合外侧半月板后外侧撕裂安全可靠,不增加病人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局麻 外侧 外侧撕裂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对早期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伍业雄 唐刚健 +2 位作者 吕青 袁振中 贺富豪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6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外侧盘状半月板(DLM)成形术对早期骨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①治疗组:对30例32膝有症状的DLM患者行关节镜下DLM成形术;②对照组:对26例28膝有症状的DLM患者,行关节镜下DLM次全切术;③选取治疗前、治疗开始至第20周、治疗后2年3... 目的探讨外侧盘状半月板(DLM)成形术对早期骨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①治疗组:对30例32膝有症状的DLM患者行关节镜下DLM成形术;②对照组:对26例28膝有症状的DLM患者,行关节镜下DLM次全切术;③选取治疗前、治疗开始至第20周、治疗后2年3个时间点,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McMurray试验、X线(负重正位)股胫角(FTA)、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软骨损伤分级和Harris评分,对两组数据行不同时间点的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治疗组Harri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1~89(61.87±10.75)分,术后2年随访时79~96(88.43±3.99)分,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Harri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0~86(61.67±8.47)分,术后2年随访时75~95(85.76±4.74)分,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侧DLM成形术能拯救更多有功能的残余物,对外侧DLM损伤患者的下肢力线改善作用更明显,在延缓膝关节软骨退变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成形术 早期骨关节炎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对外侧盘状半月板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青 唐刚健 +3 位作者 柴晟 伍业雄 刘宇翔 曾伟清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暨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50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8岁)20例,B组(〉18岁)30例。结果术后1、3、6个月A组患者的L v...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暨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50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8岁)20例,B组(〉18岁)30例。结果术后1、3、6个月A组患者的L vsholm评分比B组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患者的IKDC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95%(19/20)比B组患者73.3%(22/30)明显增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修整成形技术 外侧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1期3457-3460,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熏洗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PT)以及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变化情况;并利用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PT均显著改善(P均<0.05),膝关节HSS评分中的各指标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个疗程、2个疗程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能够显著缓解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症状和体征,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周围屈伸肌肉的功能,对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中药熏洗 等速训练 膝关节 外侧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守赟 应凯 阮文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手术前,患者...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手术前,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47.9±7.8)分,HSS评分为(45.5±6.6)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90.4±12.6)分,HSS评分为(82.8±7.9)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成形 缝合术 不稳定型外侧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盘状半月板保守治疗与关节镜下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敏哲 徐君翔 冯宗贤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180-1182,共3页
半月板被认为是一个减震器、压力承载器,以保持膝关节的二次稳定,并在膝关节润滑以及软骨营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外侧盘状半月板(DLM)是外侧半月板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但许多患者没有症状,往往是MRI检查无意间发现,因此其发生率目... 半月板被认为是一个减震器、压力承载器,以保持膝关节的二次稳定,并在膝关节润滑以及软骨营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外侧盘状半月板(DLM)是外侧半月板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但许多患者没有症状,往往是MRI检查无意间发现,因此其发生率目前尚没有确切数据。截止目前亚洲人群(韩国10.6%,日本13%)的发生率要高于欧美(美国3%~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机械症状 软骨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半月板撕裂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郭浩 刘昊 +4 位作者 朱书勤 王鹏山 李昊轩 孙皓然 孙晓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89-896,共8页
盘状半月板是月板的一种畸形,与正常半月板相比体部更大且肥厚,呈盘状,因此被称为盘状半月板。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之间不仅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盘状半月板的微观结构及其构成也发生明显改变,Kocher等通过对... 盘状半月板是月板的一种畸形,与正常半月板相比体部更大且肥厚,呈盘状,因此被称为盘状半月板。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之间不仅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盘状半月板的微观结构及其构成也发生明显改变,Kocher等通过对盘状半月板的组织学研究,认为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板厚、周围血管密度低、胶原纤维数量少、其中的胶原无组织环向网络削弱半月板的超微结构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半月板更易损伤和撕裂,Masquijo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盘状半月板的胶原纤维含量更少且空间排布散乱,这就提示在半月板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或者在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家族型盘转半月板的病例及双侧盘状半月板的病例都可以很好地证实这一观点。盘状半月板多好发于外侧,而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 DLM)又是盘状半月板最常见的变异类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较为少见。盘状半月板在东亚人种中发病率高,据报道,盘状半月板在日本发病率为16.6%,在韩国发病率为10.9%,但是在高加索人种中发病率很低(0.4%~5%)。并且,DLM双膝同患的概率为79%~97%,我国人口基数大,故DLM患者数量较多,针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撕裂 撕裂 DLM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膝关节内外侧盘状半月板1例报道
20
作者 张旸 胡勇 +2 位作者 程松苗 杨磊 郑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5,共3页
总结1例双膝关节内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发现损伤盘状半月板与损伤的普通半月板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双膝内外侧盘状半月板DR片与MRI表现有别于单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证实内侧盘状半月板前角止点与前交... 总结1例双膝关节内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发现损伤盘状半月板与损伤的普通半月板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双膝内外侧盘状半月板DR片与MRI表现有别于单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证实内侧盘状半月板前角止点与前交叉韧带的关系对比正常半月板存在差异。关节镜下采用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中期临床随访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膝内外侧 关节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