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期相关性
1
作者 吴亚丽 朱华东 +1 位作者 陈均 张勤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6-58,62,共4页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提高CT诊断和分期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各期病理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呈融合状生长,其中19...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提高CT诊断和分期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各期病理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呈融合状生长,其中19例累及2个区域,25例累及2个区域以上,59例病灶直径最大径与最小径比值≥2。病理一期淋巴结呈聚集状或呈簇状,边缘光整,形态正常,密度均匀,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呈均匀强化。二期淋巴结呈簇状分布,增强后淋巴结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点状低强化区,可呈环形强化。三期淋巴结融合状生长,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密度不均,内见斑片低密度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强后强化不均,呈环形、花环状或分隔状强化,中央可见斑片低强化区。四期淋巴结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周围结构和皮下脂肪内炎性浸润、脓肿或窦道形成,增强后环形不均匀强化。2位影像科医师CT诊断一~四各期准确率分别为83.3%vs 80.1%、83.1%vs 80.0%、86.3%vs 90.0%、89.7%vs 92.3%,分期准确率均较高。结论:CT平扫及增强可以准确发现颈部淋巴结结核,较为准确地判断病理分期,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体层摄影术 影像诊断 病理学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聂双发 蒋振强 +3 位作者 李磊 胡晓峰 郭飞 费建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记录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特点,...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记录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特点,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相关性。结果: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胃癌病理学分期中表达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分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胃癌患者中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A19-9、CA72-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9-9、CA72-4、CA125表达与胃癌病理学分期有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能作为胃癌辅助诊断,且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胃癌 病理学分期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发明 张照如 王翔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观察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穿刺活检,确定肝纤维化分期,并以Fibros... 目的:观察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值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穿刺活检,确定肝纤维化分期,并以Fibroscan检测患者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析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结果:Fibroscan检测LSM分期S0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100.00%(183/183),准确性99.49%(195/196),Kappa值为0.96;S1灵敏度为100.00%(54/54),特异度97.18%(138/142),准确性97.96%(192/196),Kappa值为0.95;S2灵敏度为97.18%(69/71),特异度99.20%(124/125),准确性98.47%(193/196),Kappa值为0.97;S3灵敏度为93.33%(42/45),特异度100.00%(151/151),准确性98.47%(193/196),Kappa值为0.96;S4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98.91%(181/183),准确性98.48%(193/196),Kappa值为0.88;轻度纤维化组ALT、AST水平、Knodell评分及LSM明显低于中重度纤维化组(P<0.05);Fibroscan检测的LSM为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与Knodell评分、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Fibroscan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可为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提供参考,代替部分肝组织活检,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度值 肝组织活检 病理学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倪泽旭 谢建国 +1 位作者 夏丽丽 王健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74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并分期,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72-4、CA19-9水平。分析CEA、...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74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并分期,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72-4、CA19-9水平。分析CEA、CA125、CA72-4、CA19-9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学分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72-4、CA19-9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A72-4、CA19-9阳性表达率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胃癌患者中依次增高,CEA、CA125、CA72-4、CA19-9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1、0.582、0.768、0.550,P值分别为0.000、0.004、0.000、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72-4、CA19-9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监测,能为其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病理学分期 阳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期
5
作者 顾良军 《癌症进展》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分期"是根据肿瘤的临床状况和病理学特征确定恶性肿瘤传播范围.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胃肠癌的分期.……
关键词 局部淋巴结 胃癌 病理学分期 胃肿瘤 临床 胃肠癌 结肠直肠癌 食管肿瘤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的超声内镜TNM分期与病理学分期比较
6
作者 张明福 《医学信息》 1993年第3期125-125,共1页
确定胆管癌病变的准确范围极为重要,但通常是困难的,甚至在手术时亦难以估价,尤其是出现纤维样变及解剖位置复杂的近端的肝外胆管癌更难。因此对其术前的精确分期是必要的。常规的超声和CT检查能明确胆管扩张的诊断,然而肿瘤的位置和范... 确定胆管癌病变的准确范围极为重要,但通常是困难的,甚至在手术时亦难以估价,尤其是出现纤维样变及解剖位置复杂的近端的肝外胆管癌更难。因此对其术前的精确分期是必要的。常规的超声和CT检查能明确胆管扩张的诊断,然而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难以确立。作者采用超声内镜对总胆管癌33例和总肝管癌43例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TNM 病理学分期 超声内镜 肝管 纤维样 转移性淋巴结 近端的 胆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贲门癌病理学分期的一大进步与局限性:解读国际胃癌联合会和美国癌症联合会2016年胃癌分期指南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勤 周晓莉 +3 位作者 樊祥山 郭凌川 丁永玲 章宜芬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5,共3页
自2009年以来,胃贲门癌被认为是食管癌。但在2016年2月国际胃癌联合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IGCA)和2016年9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指南第8版对此做了重大... 自2009年以来,胃贲门癌被认为是食管癌。但在2016年2月国际胃癌联合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IGCA)和2016年9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指南第8版对此做了重大调整,重新规定此癌应按胃癌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症 胃贲门癌 病理学分期 指南 美国 国际 解读
原文传递
2010版WHO胃肿瘤临床病理学分类及分期解读 被引量:24
8
作者 于颖彦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508-512,共5页
胃癌临床诊治中广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与分期系统,以规范使用病理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期的标准化术语,便于国内、外不同医学中心间的数据对接及比较。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分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慢性肝炎病理学分级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管湘平 闫吉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 对HBsAg阳性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明确肝脏的炎症活动分级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 方法 对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HBsAg阳性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采取标本并送病理检查。 结果  5 0例病例中组织病理学诊断 :轻度... 目的 对HBsAg阳性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明确肝脏的炎症活动分级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 方法 对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HBsAg阳性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采取标本并送病理检查。 结果  5 0例病例中组织病理学诊断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48例 ,重度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2例。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HBsAg阳性 42例 ,HB sAg阳性并HBcAg阳性 8例。 结论 肝脏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 ,有助于从组织病理学上明确肝炎分期及肝硬化分级 ,对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病理学 超声引导 HBSAG阳性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活检 病理学分期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HBsAg、HBcAg和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相关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伟 张占卿 +2 位作者 张小楠 冯艳玲 沈芳 《肝脏》 2014年第7期491-497,51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水平和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8例,其中HBeAg阳性196例,HBeAg阴性192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水平和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8例,其中HBeAg阳性196例,HBeAg阴性192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BsAg、HBcAg。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HBV DNA载量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HBsAg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BcAg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HBsAg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BcAg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病理学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HBeAg阳性阶段,血清HBsAg水平和肝组织HBcAg水平的逐步下降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进行性加重有关;在HBeAg阴性阶段,血清HBV DNA载量和肝组织HBcAg水平的升高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病理学 病理学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 肝组织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文忠 王琳琳 +3 位作者 程敬亮 卢善明 于昭 邓君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单发灶21例... 目的:回顾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单发灶21例,多发灶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多种影像学(X线、CT、MRI)表现,并对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X线诊断可见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以骨溶骨型骨质破坏为主;经CT检查的7例患者均可在病灶处观察到略低密度或者稍高密度得肿块影,晚期可见骨质硬化;经MRI检查的9例患者,可见病灶处T1WI序列上呈低-中等信号,T2WI序列是呈混杂中等-高信号。观察不同病理学分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见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分期有比较一致的对应关系,且病变同时具有肿瘤和炎症的特征。结论: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各有优缺点,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相结合可提高骨嗜酸性肉芽肿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嗜酸性肉芽肿 X线 CT MRI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S判断胃癌术前病理学特点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志超 樊荣荣 +1 位作者 徐宝宏 郑星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期29-31,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内镜超声(EUS)在判断胃癌术前病理学特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104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在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EUS检查,对比术后病理学与术前EUS判断病理学... 目的探讨小探头内镜超声(EUS)在判断胃癌术前病理学特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104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在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EUS检查,对比术后病理学与术前EUS判断病理学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的差异。结果术前EUS判断与术后病理学位的符合率为:病变部位上1/3的符合率为90.00%、中1/3的符合率为89.47%、下1/3的符合率为95.65%;病灶直径:≥3 cm的符合率为91.84%、<3 cm的符合率为89.09%;病变分化类型:分化型82.80%、未分化型72.73%;对于T1期患者,EUS诊断分级提高诊断分级2例; T2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1例、提高诊断分级7例; T3分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2例、提高诊断分级4例; T4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2例; EUS术前判断胃癌患者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0.755,P<0.001;对于N0期患者,EUS诊断分级提高诊断分级2例; N1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2例、提高诊断分级9例; N2分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3例、提高诊断分级5例; N3期患者,EUS降低诊断分级1例; EUS术前判断胃癌患者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0.680,P<0.001。结论 EUS在判断胃癌术前病理学分期、病理学特点中具有与病理学较高的一致性和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内镜超声 胃癌 病理学分期 病理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13
作者 万柘君 许亚春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503-1507,1512,共6页
目的 探讨综合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I(DCE-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案,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因宫颈炎症... 目的 探讨综合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I(DCE-MRI)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案,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因宫颈炎症病变接受相关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炎症组。检测2组患者DWI、DCE-MRI参数及手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53、CA125水平并比较,并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值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症患者(P<0.05),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炎症组(P<0.05)。宫颈癌组CEA>5.0 ng/mL、CA199>37.0 U/mL、CA153>25.0 U/mL、CA125>35.0 kU/L患者占比分别为80.00%、72.50%、76.25%、72.50%,均显著高于炎症组(均P<0.05)。80例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中,FIGO分期Ⅰ期13例,Ⅱ期40例,Ⅲ期22例,Ⅳ期5例。Ⅲ+Ⅳ期患者K_(ep)、K^(trans)、V_(e)值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ADC值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CEA>5.0 ng/mL、CA199>37.0 U/mL、CA153>25.0 U/mL、CA125>35.0 kU/L患者占比分别为92.59%、88.89%、92.59%、88.89%,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手术前,宫颈癌患者DCE-MRI参数K_(ep)、K^(trans)、V_(e)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CA125水平显著升高,ADC显著降低,并且与FIGO分期有关,临床可在术前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病情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病理学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晓鹏 刘宏斌 +1 位作者 孟文喆 孙鑫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内镜、胃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其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胃镜结合病理活检诊断率93.4%(99/106),超声内镜诊断率为85.0%(90/106)。...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内镜、胃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其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胃镜结合病理活检诊断率93.4%(99/106),超声内镜诊断率为85.0%(90/106)。两者联合运用诊断率为100%。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结果准确率达到81.1%(86/106);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2.2%(70/97)。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病理学分期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1 位作者 肖晨 陈庆洲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5例,术前均行EUS检查,将EU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手术前后胃镜下活检诊断符合率92.3%(60/65),EUS诊断符合率为86.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5例,术前均行EUS检查,将EU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手术前后胃镜下活检诊断符合率92.3%(60/65),EUS诊断符合率为86.2%(56/65);EUS T分期结果准确率81.5%(53/65);对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2.3%(47/65)。结论 EUS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病理学分期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书信 陈卫刚 郑勇 《农垦医学》 2009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准确率达到72.2%(39/54);...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准确率达到72.2%(39/54);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5.9%(41/54)。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病理学分期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AJCC大涎腺癌分期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尚伟 王琪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88-189,共2页
2002年AJCC大涎腺癌(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为了保持所有解剖部位T分级的一致性,修正T3描述,除有实质外侵肿瘤外,所有大于4crm肿瘤认为... 2002年AJCC大涎腺癌(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为了保持所有解剖部位T分级的一致性,修正T3描述,除有实质外侵肿瘤外,所有大于4crm肿瘤认为是T3.此分期系统是根据广泛回顾性综述有关大涎腺恶性肿瘤的世界文献制定的.许多因素可影响病人的生存,包括组织学诊断、肿瘤细胞分化(分级)、解剖部位、大小、固定程度或局部外侵、面神经受累和局部淋巴结状态以及远处转移.分类包括4种主要的临床表现:肿瘤大小、肿瘤局部外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T4类分为T4a和T4b,T4a表示可以在肉眼下完整切除肿瘤边界的晚期病变;T4b反映的是不能完整切除肿瘤边界.组织学分级、病人年龄和肿瘤大小是重要的附加因素,因为在分期系统中可能包含这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分析,所以应当悉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CC大涎腺癌 方案 解剖学 临床 病理学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高频超声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彭许梅 李士建 +1 位作者 李飒 周凤云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高频超声(transvagi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TVHU)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经阴道高频超声(transvagi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TVHU)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共计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病理学检查资料。记录TVHU检查时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病灶部位、低回声区域、肌层浸润深度和彩色血流信号分布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肿瘤内部及周围肌层血流情况进行分级,同时收集MRI检查评估分期情况。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TVHU和MRI在评估肿瘤分期及周围淋巴肿转移中的诊断符合率;分析不同肌层浸润深度血流分布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等资料。结果:在病理学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ⅠA期病灶内血流最大速度(Vmax)及子宫内膜厚度高于ⅠB、ⅠC期,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低于ⅠB、ⅠC期;ⅠB期病灶内Vmax及子宫内膜厚度高于ⅠC期,RI低于ⅠC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分期与肿瘤血供分级方面,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期与肿瘤血供分级存在正相关(r=0.679,P<0.05)。TVHU在肿瘤分期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2.02%,MRI诊断符合率为9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MRI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TVHU能够较好地评估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和肿瘤血供情况,对于早期进行临床分期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由于价格低廉,在指导基层医院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高频超声 病理学分期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微探头进行术前结肠直肠癌分期:能否改进手术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Hurlstone D.P. Brown S. +1 位作者 Cross S.S. 尹勇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24-25,共2页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Miniprobe ultrasound technology allows in-vivo luminal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a probe that passes directly through the colonoscope’s instrument port. Conventional rigid radial ec...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Miniprobe ultrasound technology allows in-vivo luminal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a probe that passes directly through the colonoscope’s instrument port. Conventional rigid radial echoscopes are limited by the need for a second examination, an inability to image stenotic lesions, and the inaccessibility of proximal tumours. Since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techniques are now possible, a sensitive preoperative staging tool is needed to optimize patient sele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ccuracy of miniprobe 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to examine the value of the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decisions. Patients and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study, a total of 13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r broad-based polyps of the colorectum underwent 12.5-MHz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s conducted by a single endoscopist. Staging criteria for depth of tumour infiltration and nodal status were determined. Nodal disease wa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a hypoechoic, round, defined boundary lesion larger than 10 mm in diameter. T0-T1N0 lesions were resected using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patients with lesions staged as T2N1 were referred for surgical resection. Tumour staging using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was then compared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 staging using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was 96% in comparison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 Five lesions (4% ) were incorrectly overstaged as T3 - pathology stage T2. Understaging occurred in three lesions (endosco-pic ultrasound stage T3 - pathology stage T4).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nodal staging using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was 87% (sensitivity 0.95, specificity 0.71,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0.87,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0.88). Conclusions: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has a high overall accuracy for both T staging and N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may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selecting patients suitabl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超声内镜 超声成像 术前 广基息肉 病理学分期 结肠直肠腺癌 淋巴结病变 操作孔 切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附141例分析)
20
作者 林东 陈丰颖 +3 位作者 黄美珍 陈淑梅 陈淑琴 徐继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1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术,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的准确率达...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1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术,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的准确率达85.11%(120/141);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77.69%(94/121)。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病理学分期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